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5年我们在广西产的一只熊猴(Macaca assamensis)体内发现了自然感染的猴疟原虫,鉴定为猪尾猴疟原虫广西株(The Guangxi Strain of Plasmodium inui)。在鉴定虫种的过程中,观察了这种疟原虫在雷氏按蚊(Anopheles lesteri)、斯氏按蚊(A. stephen-si)、微小按蚊(A. minimus)。和巴拉巴按蚊(A. balabacensis)体内的孢子增殖。原虫在雷氏按蚊体内不能发育,在微小按蚊体内只见到少许早期卵囊,在斯氏按蚁体内可发育至卵褒分化,但随即退化,始终未见涎腺感染。在巴拉巴按蚊体内则发育良好,用子孢子感染猕猴及熊猴均获得成功。兹将该种疟原虫在巴拉巴按蚊体内的孢子增殖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实验感染食蟹猴疟原虫后9、10和14天的斯氏按蚊阳性蚊胃,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晚期(分化的)卵囊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皱褶。成孢子细胞体常呈圆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子孢子芽从其表面长出。子孢子体细长,稍弯曲,体表光滑;虫体前部较细,顶端稍平,后部稍粗,末端钝圆。本文对成孢子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予以较详细描述,对子孢子出囊方式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文献记载,中华按蚊分布的地域很广,已在我国十九个省内发现(冯兰洲氏1938及1939)。从自然界采获的蚊体内,已经检查出疟原虫的囊胞(Oocyst)及胞子体(Sporozoite),同时间日疟的人工感染试验也已成功(冯兰洲氏1938及姚永政氏等1934),因此中华按蚊能够传播疟疾是毫无疑义的事实了。并且在文  相似文献   

4.
蚊类的嗜血习性与蚊媒病的传播有重要关系。本文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鉴定上海地区的蚊胃血标本,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根据不同地形和环境,选择南汇县果园乡、金山县枫泾乡、青浦县徐泾乡、宅山县长兴岛前卫农场和北郊江湾机场,于1987年8月至9月,分早(5:30—7:30)、晚(20:00—22:00)在人房、猪棚、鸡棚和牛棚采集蚊虫,选SellaⅡ期饱血蚊鉴定蚊种,挤取胃血于滤纸片上晾干,带回实验室-40℃保存。采用酶联斑点法(TMB底物系统)对蚊胃血滴标本进行检测,方法见王绪勇等(1989)。结果一、常见蚊虫胃血血源鉴定结果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5.
一种标本瓶的封口方法标本瓶的密封,是保存浸制标本的重要环节。根据笔者长期的实践应用,用油灰密封瓶口,效果很好。在建筑上用于固定门窗玻璃的油灰,具有很好防水性,也不与甲醛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与玻璃有很好的粘结作用。用它密封的标本瓶,瓶口封的严密、清洁、美...  相似文献   

6.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是一种重要的虫媒,尤其是对疟原虫的传播流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东南亚地区和我国疟疾的重要传播媒介。黄复生等研究发现,对人疟原虫敏感的大劣按蚊可以通过卵囊黑化包被反应,阻断对鼠疟原虫——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的传播。因此,大劣按蚊约氏疟原虫是研究昆虫先天性免疫和蚊与疟原虫相互关系的理想模型。我室对大劣按蚊已开展了系列的研究。为能更加深入地开展对大劣按蚊的研究,尤其是对其传疟相关蛋白的研究,本研究拟对大劣按蚊的血淋巴进行初步的分析,提供一些基本知识和数据,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大劣按蚊的蛋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1952年1卷1期至1964年6期)无脊帷动物 (一)原生动物(1)JL种培养草履虫的培养液(1 959,6期,280)(2)草履虫的接合培养(1963,3期,3勺(3)草履虫和其他纤毛虫的临时染色荆(l 963,1期,33)。)介绍变形虫和草履虫的培养方法(1052,1卷,1期)(5)变形虫(19,7,z月,37)(6)介绍一个简单培养变形虫的方法(1960,3月,144)(夕)培养变形虫的点滴经验(1956,件月,3夕)(s)介绍筒便培养淡水变形虫的一种方法(196。,4月,191)(9)变形虫垂滴培养观察片(1 959,12月,586)(10)疟原虫、疟蚊和疟疾(1955,7月,14)(ll),感染疟原虫的蚊胃永久标本制作法(l 955,3月,52)(12)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疟原虫在低于其最佳发育温度的变温状况下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本实验。方法自四川达县地区购回健康恒河猴,体重3.8kg,实验前血检未查见疟原虫。4月3日静脉接种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B株后第9天开始以实验室饲育的斯氏按蚊叮咬供血猴。自感染后第5天开始抽查蚊胃卵囊,15天起解剖唾腺,观察子孢子。室温控制及分组:恒温对照组置于25±3℃的恒温室。变温l组设在底楼,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平均最低自然室温分别为16.0±1.7、17.3±1.8和18.0±1.2℃;最高自然室温分别为17.0±1.5、20.2±2.1和20.7±1.0℃。变温2组设在顶层(四…  相似文献   

9.
刘田民  李慧珠 《动物学报》1989,35(4):436-437
体外形成的动合子能否感染蚊媒并继续在蚊体内发育是评价体外形成动合子发育成熟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动合子-卵囊阶段的体外培养和整个蚊期疟原虫的培养。由于体外形成动合子的培养物中含有大量各阶段的疟原虫,对检验体外形成动合子的生物活性造成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对约氏疟原虫动合子进行培养和分离,并检测了体外形成动合子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牛房嗜人按蚊Anopheles(Ano.)anthropophagus胃血的来源,1987—1988年在四川省的江油、双流、长宁、珙县等地牛房,采集嗜人按蚊Ⅱ—Ⅲ期胃血标本367份,按《实用疟疾学》一书记载的方法,进行胃血沉淀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在牛房共捕捉按蚊1397只,其中嗜人按蚊为367只(占26.27%),中华按蚊为1030只(73.73%)。不同地区或不同月份牛房内嗜人按蚊所占的比例存在非常大的差距:6月份高的可达32.05%,低的仅9.76%,10—11月可上升到75%,此结果与雷心田等(1987)在珙县洛表地区所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共采牛房嗜人按蚊胃血标本353份,同牛抗血…  相似文献   

11.
分离和研究疟疾感染蚊的差异表达基因 ,对阐明媒介与疟原虫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尤为重要。利用已建立的斯氏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差减cDNA库的进行表达筛选 ,发现表达增高基因中有一个编码与黑腹果蝇泛素羧端水解酶高度同源蛋白的序列。相似性比较显示该编码序列在氨基酸水平与已知的冈比亚按蚊EST序列对应部位的同源性为 89% ,与果蝇和人类的同源性均为 63%。模拟Northern印迹的表达动态分析提示 ,感染后至少 1~ 7天内该基因在蚊体内的表达显著增高 ,与疟原虫发育动合子穿越蚊中肠壁和子孢子从卵囊向蚊眼涎腺移行等关键阶段相一致。目前对有关蚊天然免疫系统激活的泛素途径所知甚少 ,现有结果提示该基因与疟原虫感染相关 ,它的克隆和表达分析有可能推测其在疟原虫感染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离和研究疟疾感染蚊的差异表达基因,对阐明媒介与疟原虫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尤为重要,利用已建立的斯氏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差减cDNA库的进行表达筛选,发现表达增高基因中有一个编码与黑腹果蝇泛素羧端水解酶高度同源蛋白的序列,相似性比较显示该编码序列在氨基酸水平与已知的冈比亚按蚊EST序列对应部位的同源性为89%,与果蝇和人类的同源性均为63%,模拟Northern印迹的表达动态分析提示,感染后至少1-7天内该基因在蚊体内的表达显增高,与疟原虫发育动合子穿越蚊中肠壁和子孢子从卵囊蚊眼涎腺移行等关键阶段相一致。目前对有关蚊天然免疫系统激活的泛素途径所知甚少,现有结果提示该基因与疟原虫感染相关,它的克隆和表达分析有可能推测其在疟原虫感染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疟疾,开展疟原虫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设想建立疟原虫蚊期(配子生殖、孢子增殖)的体外培养系统。有关鼠疟原虫蚊期配子生殖的体外培养,国内外曾有不少的报道。近年来,国内曾用多种培养基对离体培养鼠动合子进行了初步观察;同时又在鼠疟动合子的形成和离体培养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罗萨利斯-龙奎尔(Rosales-Ronquillo)等在使用含斯氏按蚊细胞原代培养物的Eagle MEM.培养基和鲦鱼上皮细胞系Eagle MEM培养基对离体培养伯氏疟原虫的动合子进行了活体观察;斯皮尔(Speer)也使用了含该种蚊细胞的Eagle MEM培基进行鼠疟  相似文献   

14.
继伦杜和克利柯-肯特力柯(Landau and Killick-kendrick)报道了用斯氏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 yoelii即P. yoelii yoelii)成功后,韦利(Wery)、陈佩惠等先后较详细地报道了该虫在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体内发育过程。自70年代起,国内外相继用约氏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作为筛选和评价疟疾病因性预防和根治药的动物模型,但在抗疟药物的试验中,需要斯氏按蚊对疟原虫有高而稳定的感染率。为此,作者等于1977  相似文献   

15.
李慧珠  刘田民 《动物学报》1989,35(3):333-334
为了开展疟疾防治以及疟原虫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在体外培养中疟原虫的发育规律、形态结构等生物学特性,我们于1985年对离体培养的约氏疟原虫约氏亚种动合子和动合子形成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 材料和方法 约氏疟原虫约氏亚种(Plasmalium yoelii yoelii)用血传和蚊传保种。在昆明株小鼠(KM/AMS)体内多次血传做为供血鼠。C_(57)6JB/ax 小鼠保种。定期感染斯氏按蚊(Anpheles stephensis)MEM  相似文献   

16.
法尔根氏核酸反应法(Feulgen reaction)是—种试验细胞核中含有胸腺核酸(Thymo-nucleic acid)的方法。这个方法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生物科学的领域里;不少种类动植物的细胞核,可以经过这个反应显出鲜艳的紫红色,在原生动物中,有人采用这个方法来研究草履虫和(?)体虫(Trypanosoma)的核分裂。原生动物在休眠状态的包壳时期和孢子时期,在细胞质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很坚固的包壳,有了这层包壳,在制作标本时,能阻挡染料的透入,所以一般的染色法,不能把包壳里面的结构染上颜色。如果应用法尔根氏核酸反应,就能透过包壳,把壳内的细胞核,照样起着反应,现出它的结构。像草履虫一类的包壳,疟原虫一类的胶孢子虫(寄生在鱼类肌肉内的原生动物,致鱼类在体外的患处形成肿瘤)的孢子,就能应用这种方法。但变形虫一类的原生动物,则不起反应,就不能显出核的结构了.  相似文献   

17.
一、洪氏液的性能和试用范围在中学生物教学里,有时要用到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标本.这种破片标本,有的是临时封闭,有的是永久封闭的.但做永久封闭的玻片标本时,用二甲苯和加拿大树胶来进行透明和封闭(这两种药品都是外国输入的,尚无大量供应),制作手续烦琐,需要时间也较多,而且在有些标本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不易控制,以致作不成完美的标本.自从采用蠕虫透明标本制作法——新法(李非白与杨复曦1941年在抗日战争期间  相似文献   

18.
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的生物学特征、形态、生活史、致病力和引起的真正复发与人体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相似,故作为间日疟的模型,广泛用于疟疾的各项研究。但该疟原虫需要用猴传代,保种,既不经济,猴源也很困难。Vaderberg(1977)和Campbelt(1982)用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感染费氏按蚊(Anopheles freeborni)获得了成熟的子孢子,并成功地感染黑猩猩(Pontroglodytes)和夜猴(Aotus trivigatus)。但体外培养的食蟹猴疟原虫能否感染按蚊尚未见报道。因此试用液氮中保存的食蟹猴疟原虫经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19.
宋宗臣 《四川动物》1995,14(1):27-28
食蟹猴疟原虫B株子孢子感染后供蚊血餐感染时间的初步观察宋宗臣第三军区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重庆630038食蟹猴疟原虫B株-按蚊-恒河猴系统是疟疾根治药物研究较理想的模型。在使用此模型时,获得好的感染蚊批是重要环节。1984年我国引进此株疟原虫后,对子孢...  相似文献   

20.
一、引 言 作者于1955年开始进行上海的几种蚊虫对鸡疟原虫感染力的研究,其目的是在确定上海的普通蚊虫中对鸡疟原虫容易感染的,感染力最强的和能有效的叮刺传播鸡疟原虫的蚊种,以备采用鸡疟原虫进行实验疟疾学的研究工作。研究的结果,初步证明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骚扰阿蚊(Armiqeres obturbans)、和东乡年伊蚊(Aedes togoi)能被感染,其中尤以白纹伊蚊最为切合实用。这项研究的详细结果,以后另行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