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厦门市绿化树种规划可持续发展原则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厦门市自然地理概况和目前城市绿化树种的实际情况,运用可持续发展原则,探讨使厦门市绿化树种规划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所需的条件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树属于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杨树因其适应力强、品种多、繁殖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多被用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推广树种,也是用材林、道路绿化和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杨树在生长中容易发生的病虫害,本文结合杨树的生长特点和环境对杨树容易发生的病虫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厦门引种的榕属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厦门榕属植物资源的调查发现,该地区引种栽培的榕属植物约67种,榕属植物在厦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对城区131条道路绿化的调查表明,大叶榕和高山榕为骨干绿化树种,重要值均在6%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厦门市自然地理概况和目前城市绿化树种应用的实际情况,运用可持续发展原则,探讨使厦门市绿化树种规划更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所需的条件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桂花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2004年对厦门市桂花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查明桂花病虫害10种,其中病害6种,虫害4种;文中提出这些病虫害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柳州市行道树资源调查与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对柳州市区主要道路园林绿化全面踏勘,在四城区中筛选出68条道路行道树进行现场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柳州市行道树共有28种,隶属于17科21属,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及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合理。(2)柳州市行道树中小叶榕和黄葛榕在各城区应用频度较高,树种组成结构相对单一。(3)季相树种在各城区应用频度不均衡,部分城区春季景观营造效果显著,而夏秋冬季相景观效果不显著。(4)绿化达标率和林荫路推广率离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还有较大差距,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有待提高。建议加大乡土树种的应用与推广,提高各城区物种丰富度及季相树种的应用,营造城市道路特色季相景观。该研究成果提出了发展乡土树种、丰富树种多样性及季相景观营造的技术建议,对柳州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和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东北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中砷吸收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穆立蔷  孙海燕  祝宁 《植物研究》2004,24(2):220-222
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30种东北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中砷的吸收量.结果表明:这些树种均对砷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并且不同绿化树种的吸砷量有明显的差异,对砷吸收量高的树种有杏、榆树、垂枝榆和黄菠萝,可以作为砷污染较严重地区的绿化树种.另外在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相似的地区,不同树种吸砷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神农架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更新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熊小刚  熊高明  谢宗强 《生态学报》2002,22(11):2001-2005
神农架山区山体的中部,选取代表性的常绿落叶阎叶混交林样地,总面积为2.4hm^2。在样地中对出现的林窗斑块以及相邻的对照的非林窗宙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记录乔木树种的种类、胸径和高度以及它的幼苗和幼树的高度、数量。按照树种在林宙内外重要值的位序差值将群落出现的乔木层树种划分为4类生态种组,其中,对林窗强烈正更新反应的树种有6种,强烈负更新反应的树种9种,中等更新反应的9种,不明显更新反应的10种。林窗内外乔木树种生态种组的组成明显不同。不同生态种组树种的幼苗在林宙与非林窗斑块中的更新表现出显著的差别。对神农架地区常绿落叶阎叶混交林树种更新的反应和过程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林窗—分享假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化环境的美化需要行道树的点缀,行道树的绿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化工程的成效与效应的发挥程度。本文以行道树绿化作为研究方向,选择徐州市老城区行道树作为研究对象,对行道树种树种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厦门城市生态林改造树种评价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厦门市本岛马尾松生态林实施林相改造,选择44种阔叶树在林下套种,调查分析不同树种的适应性、生长特点和抗逆性.结果表明,木荷等15种树种适应性较强,尾巨桉等7种树种的生长性状良好;结合不同树种的景观效果、美学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出适宜林相改造的11种骨干树种为枫香、木荷、大叶榕、马占相思、天竺桂、小叶榕、山杜英、红锥、樟树、尾巨桉、杨梅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采用人工调查方法,对福建省厦门市辖区公路绿化植物害虫进行大面积调查。共发现害虫104种,外来物种6种,天敌11种。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产几丁质酶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产几丁质酶的微生物类群生态分布及微生物产几丁质酶的种类、理化性质等方面论述了微生物产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提高微生物产几丁质酶能力的方法。介绍了微生物产几丁质酶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尤其是微生物产碱性几丁质酶在害虫防治中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西杧果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24个市(县)杧果病虫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病害有20种,主要为白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蒂腐病等,其中杧果水泡病、杧果畸型病和杧果红点病为国内新发现的杧果病害;发现害虫94种,隶属于8目38科,主要为杧果小齿螟Pseudonoorda minor Munroe、杧果横线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Walker、杧果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桔小实蝇Dacus dorsalis Hendel、杧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 incertus Baker等。腹足纲有害生物1种。  相似文献   

14.
Cashew (Anacardium occidentale) is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cash crop for many rural households in Tanzania. However, its production is constrained by some insect pests and diseases. A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sustainable integrated insect pest and disease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cashew, information on the biology and ecology of the key insect pests and diseases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on influencing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is needed. Surveys were conducted in the major cashew nut‐producing areas of Tanzania for two seasons: August to December, 2009, and August to December, 2010. Data on number of infested and infected shoots by key insect pests and diseases, natural enemies and associated farmer practices, namely synthetic pesticide use and intercropping systems, 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subzones within agroecological zones. Our data showed that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key cashew insect pests and diseases were influenced by agroecological zones and subzones. Intercropping was more commonly practised in the northern than in the southern zone. Agrochemicals were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the southern agroecological zone and affected the occurrence of natural enemies, notably the weaver ant that was more abundant in the northern zone. Furthermore, 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Helopeltis sp. and the powdery mildew remained the major constraints to cashew nut production in Tanzania.  相似文献   

15.
1994~1996年研究了稻田13种可控因素对水稻病虫害、天敌和产量的综合效应以及分期混合施药技术。根据既控制病虫增产又保护生态的原则,综合评价了可控因素,提出了水稻病虫害系统最优控制为中国91或辐4-2,N150kg/hm  相似文献   

16.
稻鸭共作技术的生物防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作是一项种养复合的、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综合生产技术,起源于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鸭。鸭子与水稻共育于稻田中,二者存在共生互利关系,鸭子对稻田有害生物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文章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利用稻鸭共作技术防治稻田病虫草害以及对稻田天敌的影响研究进展。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稻鸭共作对草害和主要虫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在全生育期取代相应化学药剂的使用,对某些水稻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天敌种群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鸭子对病虫草害防治的确切效应及其内在过程与机理方面,尚有待开展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广西银杏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惠凌  唐辉  韦霄  李锋   《广西植物》2000,20(3):264-268
近年来 ,银杏病虫害在广西各栽培地区普遍发生。主要报导了在广西危害比较严重 ,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病虫害及其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这些病虫害在广西多属首次发现报导。  相似文献   

18.
澳门特别行政区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贱友  李焜华  郭堂勋   《广西植物》2006,26(6):702-705,706
对澳门主要区域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进行的初步调查,共采集到病害标本85份,昆虫标本315份,鉴定确认危害澳门园林植物的病害有64种,害虫77种;其中还发现属于检疫对象的椰心叶甲为害椰树。并对发生较普遍和严重的病虫害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芽胞杆菌防治烟草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病虫害严重影响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的生物防治方法已成为烟草病虫害防治研究的热点领域。芽胞杆菌属(Bacillus)是一类比较理想的生防微生物,在植病生物防治领域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芽胞杆菌属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烟草黑胫病、赤星病、青枯病、炭疽病、根黑腐病、花叶病、白粉病、烟草斜纹夜蛾和甲虫等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