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鸟类的亲鸟有时会暂时放弃孵卵的义务,使正在发育的胚胎连续数小时甚至几天处于较低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在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采用温度数据自动记录仪对一只灰蓝姬鹟(Ficedulatricolor)雌鸟的孵卵节律进行了监测,记录到雌鸟3次长时间的异常离巢,离巢时间分别为4·45h、1·17h和5·32h。雌鸟离巢期间,巢温最低降至7·7℃,并且在2次较长时间的异常离巢时,巢温低于10℃的时间分别达到了3·83h和4·60h。此后,雌鸟恢复了正常孵卵直至雏鸟出壳。  相似文献   

2.
东北鸟类新纪录--栗头鹟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2年春季,在黑龙江省嫩江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过程中,网捕一只栗头(翁鸟)莺(Seicercus castaniceps)雄性个体(照片见封面).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在广西西南部靖西县底定自然保护区考察时,采到一号雀形目鸟类标本,经鉴定为白眶鹟莺(Seicercus affinis),是广西鸟类新纪录。从2005年1月-2007年5月,在多次鸟类考察过程中都观察到野外活动的白眶鹟莺。在底定,白眶鹟莺通常多在常绿阔叶林的林下灌丛和山间农耕地周边的灌丛中活动,其栖息地海拔高度大致在500-700m。全世界记录有2亚种,我国现已知仅有白眶鹟莺的一个亚种分布。该标本经鉴定为Seicercus affinis intermedius。文中还就白眶鹟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作了讨论。标本现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在广西西南部靖西县底定自然保护区考察时,采到一号雀形目鸟类标本,经鉴定为白眶鹟莺(Seicercus affinis),是广西鸟类新纪录。从2005年1月-2007年5月,在多次鸟类考察过程中都观察到野外活动的白眶鹟莺。在底定,白眶鹟莺通常多在常绿阔叶林的林下灌丛和山间农耕地周边的灌丛中活动,其栖息地海拔高度大致在500-700 m。全世界记录有2亚种,我国现已知仅有白眶鹟莺的一个亚种分布。该标本经鉴定为Seicercus affinis intermedius。文中还就白眶鹟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作了讨论。标本现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2007年4-5月间,笔者在中国河北省乐亭县祥云岛林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蒲台岛分别记录到红胸姬鹟(Ficedula parva),为中国鸟类物种新记录。红胸姬鹟和F. albicilla原为红喉姬鹟(F. parva)的两个亚种,近年来很多著者依据形态、鸣声、分子等证据,认为两者应为在古北界异域分布(allopatric)的对种(semispecies)。本文亦就两者的鉴定特征和野外辨识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2007年4-5月间,笔者在中国河北省乐亭县祥云岛林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蒲台岛分别记录到红胸姬鹟(Ficedula parva),为中国鸟类物种新记录。红胸姬鹟和F.albicilla原为红喉姬鹟(F.parva)的两个亚种,近年来很多著者依据形态、鸣声、分子等证据,认为两者应为在古北界异域分布(allopatric)的对种(semispecies)。本文亦就两者的鉴定特征和野外辨识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灰蓝姬鹟的孵卵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陈喜  王众  孙悦华 《四川动物》2003,22(4):238-240,F004
2 0 0 2年在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使用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对灰蓝姬的孵卵节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灰蓝姬雌鸟日平均离巢 31.2 5± 7.5 0次 (n =8天 ) ,平均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为 7± 2min (n =2 6 4 ) ,平均在巢持续时间 2 1± 9min (n =2 5 6 )。雌鸟在巢率与环境温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Spearman相关 ,r =- 0 .30 4 ,P <0 .0 1)。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灰蓝姬雌鸟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与环境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Spearman相关 ,r =0 .2 6 1,P <0 .0 1) ,每次在巢时间和离巢次数均与环境温度无关 (在巢时间 ,r =0 .0 2 6 ,P =0 .6 82 ;离巢次数 ,r =0 .0 14 ,P =0 .879)。认为灰蓝姬雌鸟主要通过调节离巢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孵卵节律  相似文献   

8.
朱磊  帅军  李涛  林杰  陈宇星  张博 《动物学杂志》2017,52(4):652-656
2016年4月20日和2017年2月15日先后在成都市区分别记录到了栗尾姬鹟(Ficedula ruficauda)和布氏苇莺(Acrocephalus dumetorum)两种鸟类。经查阅相关文献,确定上述两种鸟类均为四川省鸟类新纪录,其中栗尾姬鹟还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2010年至2011年在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过程中记录了云南柳莺Phylloscopus yunnanensis和绿背姬鹟Ficedula elisae,均是江西省鸟类新纪录,分别记述如下。云南柳莺Phylloscopus yunnanensis La Touche,1922  相似文献   

10.
中国鸟类新记录——斑[姬]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鸣  梅宇  胡宝文 《动物学研究》2008,29(6):584-608
2008年10—11月在昆仑山考察期间,在野外拍摄到20余张斑[姬]鹟[Ficedula hypoleuca(Pallas,1764)]的生态照片(其一请见本期封面照片),经过专家比对和文献查证,确定为中国鸟类一新记录种。该鸟的发现地点在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普鲁村(36o11'15.6"N,81o28'56.9"E),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内蒙古豆科黄耆属一新记录种--单小叶黄耆(Astragalus vallestris Kamelin).该种隶属于丁字毛类群的糙叶组(Sect.Trachycercis Bunge),最早发现于蒙古,最近的文献记载它在中国新疆有分布,而在内蒙古发现该种使其分布区有了新的扩展.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被子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内蒙古3个新分布记录属:鼠尾草属(Salvia L.)、单蕊草属(Cinna L.)、裂稃茅属(Schizachne Hackel);3个新分布记录种:荫生鼠尾草(Salvia umbratica Hance)、红果龙葵(Solanum villosum Miller)、单蕊草[Cinna latifolia (Trev.) Griseb.];1个新记录亚种: 裂稃茅[Schizachne purpurascens (Torrey) Swallen subsp.callosa (Turcz.) T.Koyama & Kawano];1个黄芪属(豆科)新变型--皇甫川黄芪.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内蒙古1个新分布记录属--莴苣属(Lactuca L.);3个新分布记录种:双穗麻黄 (Ephedra distachya L.)、丝毛蓝刺头(Echinops nanus Bunge)、野莴苣(Lactuca serriola L.).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内蒙古3个新分布记录种:原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玛纳斯灯芯草(Juncus libanoticus Thiébaut)和无瓣繁缕[Stellaria pallida(Dumortier)Crépin];重新确认了密花柽柳(Tamarix arceuthoides Bunge)在内蒙古的分布;确定了十字花科2个异名,分别是Borodiniopsis D.A.German等和Borodiniopsis alashanica(Maxim.)D.A.German等,它们分别由针喙芥属(Acirostrum Y.Z.Zhao)和针喙芥[Acirostrum alaschanicum(Maxim.)Y.Z.Zhao]取代。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中部地区繁殖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2011年5~6月,采用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内蒙古中部地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及湿地3种生境中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繁殖鸟63种,隶属于11目25科,其中留鸟12种,夏候鸟51种。在动物地理区系成分上,古北界鸟类54种(占85.71%);东洋界鸟类9种(占14.29%)。调查结果表明,3种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在多样性指数上以湿地为最高,其次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最低;均匀度指数最高的为荒漠草原,其次为湿地,典型草原最低。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研究内蒙古长蝽科标本时,发现长蝽科2个新种:阿拉善叶缘长蝽Emblethis alashanensissp.nov.,巴氏直缘长蝽Ortholomus batui sp.nov.,1个中国新记录属:弯齿长蝽属Raglius Stal,1872,3个中国新记录种:弯齿长蝽Raglius aboacuminatus(Goeze),蒙毛角长蝽Hyalocoris mongolicus Kerzhner,东方林长蝽Drymus orientalis Kerzhner。模式标本保存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17.
2007年8月17日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的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时,首次发现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随后又分别于2008年8月、2009年10月4次在保护区内发现该蛇种,2次为成年个体,1次为幼体,经核查鉴定该蛇为内蒙古蛇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内蒙古被子植物3个分布新记录种:昆仑锦鸡儿(Caragana polourensis Franch.)、甘肃霸王(Zygophyllum kansuense Y.X.Liou)、口外糙苏(Phlomis jeholensis Nakai et Kitag.)。相关凭证标本均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宁夏维管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宁夏地区3个新分布记录种--卵叶铁角蕨、野青茅、藏芨芨草和内蒙古地区青兰属(唇形科)一新变型--白花香青兰,该新变型花冠白色,明显不同于原变型的蓝紫色花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