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云英根瘤菌Ra159的巨大质粒上存在有nod和nif基因的证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紫云英根瘤菌(Rhizobium astragali)Ra159中存在有两个分子量分别约为300Md(pRal59a)及大于300Md(pRal59b)的巨大质粒。以肺炎克氏杆菌的固氮酶结构基因nifHDK片段和苜蓿根瘤菌共同结瘤基因nod ABCD片段作探针进行的杂交试验证明了紫云英根瘤菌的大质粒pRal59b上存在有nod基因和nif基因。将这些大质粒转移到nod—nif基因缺失的苜蓿根瘤菌突变株Rm627—1,只有带pRal59b的转移接合子能在紫云英植物上形成根瘤,但这些根瘤均不能还原乙炔。  相似文献   

2.
利用带有电脑控制器的能周期性倒转并停顿电场的电泳检测了13株细菌的质粒。结果表明,该方法分辨率高、分离范围广(30Md—600Md),而且重现性好。应用该方法,在根隔农杆菌C58和A136菌株中检测到一条未见报道的巨大质粒,分子量>600Md;在紫云英根瘤菌S52菌株中,检测到常规电泳不能分离开的、分子量非常接近的两条大质粒。  相似文献   

3.
五、质粒的检测和分离 1、大质粒的处理 采用通常使用于分离肠道细菌中质粒的“清亮裂解物(cleared lysate)法或类似方法从一些根瘤菌(Rhicobium)和兰细菌中获取到一些质粒。然而,它们的功能尚未查明,而且其分子量大都在70Md以下。目前已有可能分离到分子量超过300Md的质粒,而且除根瘤菌外,在固氮菌(Azotobacter)和拜叶林克氏菌(Beijerinckia)亦见到有质  相似文献   

4.
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Agrotis segetum granulosis virus简称AsGv)DNA和pPL603质粒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I酶切后,再用T4连接酶连接,转化枯草芽孢杆菌BRl51感受态细胞。然后在loμg/m1氯霉素的sPBY选择平皿上筛选,得到了抗氯霉素的转化子。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转化于中的重组质粒比原载体pPL603质粒分子量大。由于重组质粒上的抗性表达水平可达250μg/m1氯霉素,比pPL603质粒抗性表达水平(5μg/m1)提高50倍。所以重组质粒携带了有启动作用的DNA片段。启动功能片段的分子量,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约为O.9kb。除进行DNA—DNA分子杂交确证外,并用重组质粒pAsGVPl5进行了第二次转化、抗性水平测定和分子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株可提供分子量参照物的含多质粒不动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了一株有10种质粒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其质粒的分子量分别为1.6、2.3、2.6、3.I、3.7、4.2、4.5、6.0、7.2和14.0Md.这套质粒在宿主中相当稳定,井能用简单方法提取,可以用作琼脂糖凝胶电泳中cccDNA的分子量参照物,其性能优于目前常用的E.Coli V517的质粒。  相似文献   

6.
克隆毒素源性大肠杆菌K88ac抗原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coli79-l454(08:K88ac K31:H-)是北京生物制品检定所从上海郊区腹泻的仔猪分离到的野生型毒素源性大肠杆菌,该菌产生K88ac抗原,产生热敏感毒素(LT)和热稳定毒素(sT)。发酵棉子糖,抗四环素,含有50Md的大质粒。用碱变性法提取,以线性cscl-EB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大质粒,用HindⅢ酶消化,回收6.5Md的片段,与载体pBR322连接,转化到E.coliRRl,选出Ap1Tc2的转化子,用玻片凝集,琼艚扩散。K88ac抗血清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反向间接血凝,被动溶血,ELISA等方法检测K88ac抗原均为阳性的重组体,其中一株命名为E.coliRR1(pMM031),酶切图谱表明除含pBR322 DNA的片段外,还台有约为6.5Md的片段,此片段是HindⅢ酶消化大质粒DNA产生的第二条片段,含有为K88ac抗原基因编码的遗传决定子。用LT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Y—l肾细胞试验等方法检测结果表明重组体不产生LT;用乳鼠试验及STb基因探针杂交均是阴性,说明重组体不产生ST。由此可见重组体产生K88ac抗原,但无毒性,有可能用作疫苗栋,也可以与其他因子配伍构建成更好的活疫苗株。  相似文献   

7.
巴西固氮螺菌ntrBC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MBL3为载体,构建了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Yu62的基因文库.以巴西固氮螺菌Yu62中PCR扩增出的450bp DNA 片断作为探针,对该基因文库进行筛选,得到了10个阳性克隆(EA1—EA10),其中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克隆,分别以EA4和EA9为代表.对EA4的杂交分析发现目的基因位于2.9kb EcoRI片段上.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含有完整的ntrC编码区,其编码产物由48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53469;ntrC上游是完整的ntrB编码区,其编码产物由40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43487.对相应的NtrC和NtrB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说明巴西固氮螺菌与根瘤菌的亲缘关系较与其它自生固氮菌的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用Tn5插入导致的T-1(His Hup Fix)变株为受体,从慢生大豆根瘤菌USDA 110基因文库中钓取His+结合子10株,经捡测,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恢复了Hup+与Fix+功能,从它们的DNA琼脂糖凝肢电泳图上,可见到都有一个分子量大小各异的pLAFRI::his质粒,其中5株接合子的重组质粒已转入E.Coli HB101中,从它们的质粒电泳图型再显示其分子量各有差异,经 Southern转移之后,分别用hup探针和nif探针进行DNA杂交分析,明确Ecr菌株的质粒能与hup和nif探针杂交,Ec。菌株的质粒能与hup探针杂交,其它三株虽能解除Hup Fix-功能上的缺陷,但其质粒DNA序列上并无与nif或hup序列有同源性的成份  相似文献   

9.
通过三亲本杂交将质粒pCK3{携带改变了启动子的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a-niae)nifA 基因]引入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Yu62菌株中,由此获得的转移接合子巴西固氮螺菌Yu62-4菌株在6.0 mmol/L以上NH+4浓度下,能表现出微弱的固氮酶活性(相当于无NH+4时活性的0.3-0.5%),而野生型Yu62则全部丧失固氮酶活性。固氯酶的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铁蛋白的免疫杂交实验表明,转移接合子Yu62-4在高NH+4(50mmol/L)下,虽有铁蛋白合成,但合成量比无NH+4时少得多,而且有一部分铁蛋白未被共价修饰;野生型菌株Yu62在此NH+4浓度下无铁蛋白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外源(来自肺炎克氏杆菌)的基因产物在巴西固氮螺菌Yu62中不能有效地解除NH+4对该菌固氮酶合成的阻遏作用。本文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香港养殖海鲷弧菌致病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质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发病海鲷(Sparus sarba)中共分离到51株弧菌(\%Vibrio)\%,经API20E细菌快速鉴定系统及Alsina和Blanch关键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为7个种,它们分别是:溶藻胶弧菌(\%V.alginolyticus)(24株),创伤弧菌(V.vulnificus)(12株)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7株),火神弧菌(V.logei)(4株),远洋弧菌Ⅱ菌(V.pelagius Ⅱ)(2株),河弧菌(V.fluvialis)(1株)和地中海弧菌(V.mediterranei)(1株)\%。其中3种优势菌溶藻胶弧菌创伤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证实对海鲷有致病性。另外采用平板稀释法检测了51株菌对16种抗菌素的敏感性。发现所有菌株对ceftriaxone,链霉素,萘啶酮酸和利福霉素敏感,几乎所有菌株对ceftazidime, netilimicin,氯霉素和sulfamethoxazole敏感.大部分菌株对氨苄青霉素 (60.8%),cefuroxime(667%),丁胺卡那霉素(55%),卡那霉素(588%)和三甲氧苄氨嘧啶(765%)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通过对菌株中所含有的耐药质粒进行分析,发现15株菌株含有1~4个质粒,分子量范围为9~123kb之间,对12株既含有较大分子量质粒又具有耐药性的菌株进行了质粒转化试验,结果其中9株菌的质粒具有转化能力,转化率为10-11~10-9,表明所分离的菌株的抗药性是由于细菌染色体相关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植物青枯菌的内生质粒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检测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龙葵、苎蔗、芝蔗、木蔬黄、油橄榄、桑、烟草、姜、辣椒、茄、蕃茄、甘薯、花生和马铃薯等14种寄主植物的51株野生型青枯菌的内生质粒(1ndigesPlasmid),并对其中20株野生型菌株及其相应的20株“突变型”菌株进行了质粒的比较研究。14株野生型菌株和10株“突变型”菌株含有1或2个质粒,质粒分子量不一,最小的在5Md以下,最大的为120Md。有些野生型菌株(ssl、Snl、E4、Pc2、Tin9、Z2、P3、PoI、P03、Po¨.)和它们的“突变型”菌株均不含质粒;另一些野生型菌株(MS、M6、El、P9.)和它们相应的“突变型”菌株却具有电泳迁移率相同的质粒;这些菌株的致病性与质粒的存在没有关系。但某些野生型菌株(P7、P8。zl、z3、M2、P041.)不含质粒,而它们的“突变型”菌株中却出现了质粒,这些菌株的致病性的丧失与质粒的形成之间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小的共价闭环DNA(cccDNA)。质粒的分离与检测是微生物遗传学、基因工程等研究中的基本手段之一。Kopecko叙述了痢疾杆菌大质粒的分离方法,但过程较繁。国内分离痢疾杆菌大质粒并检测其分子量的工作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杀蚊球形芽孢杆菌BS10的质粒限制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一株国内分离的具有杀幼蚁活性的球形芽孢杆菌(Bacullus Sphaericus下文简称Bs)的大质粒(pFWl),其分子量为69.5×106道尔顿,绘制了该质粒的xhol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图。以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变种(Bacillus huringiensis israelensis下文简称BTI)75×106道尔顿质粒为探针与泼菌株DNA进行核酸杂交,结果表明BTI与该菌株为毒素蛋白编码的基因序列之间无同源性,说明它们的进化来源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用接合转移的遗传学方法证实了临床分离菌株吉戈菲肠杆菌(Enterobactergergoviae)3773含有一约60kb的可转移质粒,又用测耐药表型、酶水解率及基因片段杂交等方法证实了该质粒上有一编码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a)的基因.其大肠杆菌接合子除了头霉甲氧塞吩(cefoxitin)和亚胺硫霉素(imipenem)外,几乎对所有测定的β-内酰胺类药物都表现耐药,β-内酰胺酸抑制剂——棒酸(clavulanate)可抑制此Esbla的活性.携带此Esbla基因的质粒的一片段可与SHV-1的一结构基因片段杂交,说明此酶是SHV类的Esbla.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分离了苏云金杆菌肯尼亚亚种7404(Bacillus huringiensis subsp.Kenyae 7404)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Kwrstaki HD-1)的质粒。经凝胶原位杂交证明苏云金杆菌肯尼亚亚种7404的δ—内毒素基因位于约47Md大小的一个质粒上。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sau 3 A1部分酶解的上述两种苏云金杆菌质粒DNA酶解片段中分离出大于 4kb的DNA片段,将这些片段克隆到pBR332的Barn HI位点上并转化大肠杆菌HB101。通过菌落原位杂交、菌落原位放射免疫试验及Western blct分析等方法,选到了带有δ—内毒素基因并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此毒蛋白的转化体。初步的生物学试验表明,在四个试验过的转化体中带有肯尼亚亚种δ—内毒素基因的转化体TK89及带有库斯塔克亚种δ—内毒素基因的转化体THl2和TH48对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有毒杀活性。  相似文献   

16.
酵母菌色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emHI酶切酿酒酵母(Saceharomyces cercuisiae) 1412-4D染色体DNA,通过蔗糖梯度分离2-4kb DNA片段并插入穿棱质粒pCN60,构成1412-4D基因文库。从基因文库中提取重组质粒,转化受体菌C9(a,trp5,adcl,ade6),用直接功能互补法,分离到9株重组质粒,它们都含有3.2kb的TRP5 DNA片段,分别命名为pCN60(trps)1-90转化体中色氨酸合成酶的酶活水平比原始菌株1412-4D高3倍。  相似文献   

17.
以人工合成的130kd杀虫蛋白基因的18—base序列为探针,通过SoutherD分子杂交,验证了在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israelensis 4Q5菌株75Md质粒上含有130kd杀蚊蛋白基因,并且证明了提纯的晶体蛋白具有杀蚊幼虫活性。对该质粒进行HindIII完全酶切,以pUCl8为载体,以E.Coli TG1为受体,得到四个与探针有强杂交信号的阳性克隆,其中两个(pFH2,PFH4)含有5.2kb HindIII插入片段,包含第一类130kd杀蚊蛋白基因;另两个(pFHI,pFH3)含有2.3kb HindIII插入片段,包含第二类13 0kd杀蚊蛋白基因的3'部分。pFH2和pFH4中,第一类130kd杀蚊基因的插入方位不同。  相似文献   

18.
苏云金芽胞杆菌拟步行甲亚种质粒复制子ori165的克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苏云金芽胞杆菌拟步行甲亚种菌株 (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tenebrionis)YBT 1 76 5作为出发菌株 ,克隆了一个包含复制子的EcoRI酶切片段 ,大小约为 1 1kb ,称为ori1 6 5。这是国内外从此亚种中克隆到的第一个复制子。缩小到 8kb左右后仍然能够复制。杂交结果显示 ,此复制子来源于菌株YBT 1 76 5可以检测到的分子量最大的质粒。以此复制子构建的穿梭载体pBMB6 0 71在不同受体菌中的稳定性差异很大 ,其中在以色列亚种无晶体突变株 4Q7中 ,传 40后代 ,稳定性 1 0 0 %。质粒pBMB6 0 71与含ori1 0 3 0和ori2 0 6 2在库斯塔克亚种无晶体突变株BMB1 71中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19.
猪链球菌2型mrp基因免疫功能片段的克隆、表达及动物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国外分离株的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 MRP)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了江苏分离株的开放阅读框298~827bp间529bp的基因片段,并定向克隆至pET32a(+)表达载体中。重组质粒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和测序,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可表达分子量约42kD的蛋白。经过镍亲和层析柱层析,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以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以5LD50猪链球菌强毒株攻击后小鼠的相对存活率达625%。证实所表达的MRP片段为重要的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