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腺毛发育过程中叶绿体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电镜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烟草叶面腺毛的叶绿素荧光和叶绿体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腺毛发育初期,腺头细胞叶绿素荧光明显,叶绿体类囊体结构清晰;随着腺头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叶绿素荧光逐渐增强,叶绿体数目逐渐增多,类囊体发达,嗜锇颗粒产生;在腺毛发育成熟以后,叶绿素荧光减弱,类囊体膜降解,嗜锇颗粒增多;随着腺毛的分泌活动增强,叶绿体完全降解,磷脂双层膜消失,嗜锇颗粒扩散到细胞质中,并最终聚集在细胞质膜附近.  相似文献   

2.
小麦黄化突变体叶绿体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透射电镜对小麦自然黄化突变体及其突变亲本(西农1718)叶片细胞叶绿体的数目、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3种不同黄化程度突变体的叶绿体分布、数目、形状及大小与突变亲本无明显差异;(2)突变体叶绿素含量为野生型58%的黄绿植株与其突变亲本叶绿体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基质类囊体与基粒类囊体高度分化,基粒数目以及基粒片层数目较多;(3)突变体金黄和绿黄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野生型的17%、24%,其叶绿体超微结构与突变亲本明显不同,突变体的叶绿体发育存在明显缺陷,其中突变体金黄植株的叶绿体内无基粒、基质片层清晰可见,有淀粉粒,嗜锇颗粒较多,而突变体绿黄植株的叶绿体内有基粒,但明显少于突变亲本,且基粒片层较少,基质类囊体较发达。结果表明该黄化突变体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改变,是由于叶绿素含量降低造成,推测,该黄化突变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王亚琴  夏快飞   《广西植物》2006,26(5):570-572,540
研究了转PSAG12-ipt基因水稻和对照植株发育过程中叶片中的叶绿体结构的变化。发现水稻发育到乳熟期,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叶绿体与对照植株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别。对照叶绿体中嗜锇体体积增大,数目增多,大部分基粒的类囊体膜膨胀、裂解,片层结构解体。而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叶绿体结构变化不大,嗜锇体相对有所增加,但体积较小,大部分基粒类囊体片层结构仍然排列整齐,少数类囊体垛叠化丧失。  相似文献   

4.
以菊花黄绿叶突变体-NAu04-1-31为试验材料,测定了黄叶、黄绿叶和绿叶3种不同类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观察比较了叶片的显微与超微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黄叶、黄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绿叶,而黄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大于绿叶.叶绿体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黄叶细胞内叶绿体形状不规1则,缺乏正常的叶绿体膜结构,无类囊体,无淀粉粒,嗜锇颗粒较多;黄绿叶叶片栅栏组织绿色部分与绿叶的栅栏组织相似,黄色部分与黄叶的栅栏组织棚似,黄色部分的海绵组织中有类似于绿色叶片的海绵组织结构,而绿色部分含有类似于黄叶的海绵组织的结构特征.绿叶细胞内叶绿体较多,形状规则,基粒片层清晰,其内淀粉粒多而大,嗜锇颗粒较少.  相似文献   

5.
通过半薄及超薄切片,比较了正常和受白粉菌感染的小麦叶片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差异。观察结果发现(1)受感染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上局部沉积大量团状电子致密颗粒;(2)叶绿体形状由原来的椭圆形转变成圆形,叶绿体膜破裂,类囊体膨大,基粒片层排列疏松,同时,叶绿体内嗜锇性颗粒数量增加;(3)线粒体膜解体,内含物分散到了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6.
水稻温敏叶绿素突变体叶片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温敏转绿型叶绿素突变体1103S和武金4B“斑马叶”性状表达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叶片的失绿、复绿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上升变化趋势一致;叶绿体结构在失绿区表现为严重退化,基粒和基粒片层减少,淀粉粒和嗜锇粒增多;复绿后,其叶绿体结构重建和恢复  相似文献   

7.
对糜子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叶位叶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1)在籽粒灌浆中期以前,叶肉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小,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含量多.叶绿体、线粒体基质含量浓厚,高基粒片层数增加,胞问连丝畅通;(2)在籽粒灌浆中期以后,叶片迅速衰老,细胞解体,细胞间出现间隙,叶绿体减少,叶绿体基粒片层、基质片层解体.嗜锇颗粒变大增多.胞间连丝受到阻碍.(3)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叶位叶绿体的高基粒片层数差异较大,其中在灌浆中期各叶位叶绿体高基粒片层数最高,在各生育时期旗叶的为最大.  相似文献   

8.
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体外培养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道了酞酸酯类化合物DBP对拟南芥离体培养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在DBP(1.0mg·L-1)处理第3天即观察到拟南芥叶片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受到破坏。不同浓度的DBP长期处理植株(40d)出现叶片白化、节间短缩等异常现象。在0.01mg·L-1DBP处理40d植株的叶细胞中,叶绿体出现解体,破碎部分呈颗粒状,散落其间,但细胞结构完整;0.1mg·L-1DBP处理后引起叶绿体的进一步解体,叶绿体中类囊体基粒和片层结构解体,细胞出现空洞现象,其它细胞器很少观察到;1.0mg·L-1DBP和2.0mg·L-1DBP处理植株叶片叶绿体中类囊体基粒和片层结构破碎,叶绿体结构也解体,细胞中其它细胞器数目极少。  相似文献   

9.
高一宁  时晓芳  侯延杰  薛进军 《广西植物》2018,38(12):1660-1666
该研究以红富士苹果品种为材料,通过虹吸输入铁肥的方式,设置输铁液(600倍FeS04·7H20)处理并以输离子水和不输液为对照,观察了处理后苹果树的复绿情况,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进行了叶绿体、线粒体超微结构的电镜扫描。结果表明:输铁后10 d,树体复绿情况明显,复绿等级由2.01变为0.53,复绿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增加,增幅达到200%。同时,净光合速率提高了68%、蒸腾速率提高了21%、气孔导度提高了49%,胞间CO2浓度降低了100%。输铁处理后的单个细胞叶绿体个数比对照有显著增加,且个体更饱满,淀粉粒和嗜锇颗粒有明显减少;基粒片层结构规律整齐,基质清晰,被膜结构完整,线粒体内嵴清晰度高,数量增多。在输铁处理后,苹果树体复绿明显,叶绿素合成能力恢复,叶绿体、线粒体被膜结构均得到修复,表明用虹吸的方法将铁肥输入树体对苹果缺铁黄化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海拔火绒草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透射电镜对生长于青藏高原东北部3个不同海拔地区(2300m、2700m和3800m)的火绒草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绿体结构差异明显。海拔2300m处,叶绿体呈扁船形,沿细胞壁分布,基粒片层排列整齐,片层可达32层;海拔2700m处,叶绿体呈扁船形,沿细胞壁分布,基粒片层排列不规则,片层下降到十几层,类囊体出现轻微膨大;海拔3800m处,叶绿体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基粒片层则严重扭曲,片层只有几层,类囊体膨大严重,出现脂质小球。研究表明,火绒草叶绿体结构的变化是对逆境的一种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