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2011年春季(5月)、夏季(7月)、秋季(9月)和冬季(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开展的大面积综合调查数据,对海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以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海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3种,隶属于3门44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共39属99种,占总种数的87.6%;甲藻门次之,共4属13种,占总种数的11.5%;金藻门仅1属1种.优势种中硅藻门主要以圆筛藻属和角毛藻属为主,甲藻门以角藻属为主,主要优势种为膜状缪氏藻、细弱圆筛藻、浮动弯角藻和派格棍形藻等,优势种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海州湾各站位浮游植物的丰度为0.08×105~108.48×105 cells·m-3,年平均丰度为10.71×105 cells·m-3,其中,秋季最高(29.08×105 cells·m-3),夏季最低(1.69×105 cells·m-3).Shannon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均为夏、秋季高,冬、春季低.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海水表面温度(SST)、营养盐(NO3--N、PO43- P、SiO32- Si)和溶解氧(DO),尤其是一些浮游植物优势种的丰度和分布与上述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深澳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汕头深澳湾进行的浮游植物周年调查表明,深澳湾共有浮游植物64属178种。其中硅藻为最大的优势类群,共57属154种,占总种数的86.03%;甲藻5属23种;其它浮游植物类群2属2种。2007年和2008年浮游植物总丰度年均值分别为5.47×107 cells·m-3和2.26×108 cells·m-3。周年变动模式为单峰型(2007年和2008年的高峰分别位于7月和8月)。2007年和2008年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范围分别是0.435~2.490、0.118~0.825和0.211~2.632、0.059~0.820,且夏季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是最低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该湾的全年优势种,其2007年和2008年优势指数与优势度年均值分别是55.17%、0.489与68.65%、0.652。中肋骨条藻的绝对占优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使中肋骨条藻赤潮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深澳湾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水文、营养盐、滤食生物的摄食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东海中南部外海蟹类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5月(春)、9月(夏)、11月(秋)和2007年2月(冬)对东海中南部外海(26°00′-28°30′ N,121°00′-126°00′ E)海域蟹类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蟹类的种类组成、优势度、多样性和生物量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蟹类49种,隶属于12科30属;春、秋季,调查海域蟹类种数呈北部高、南部低的特征,夏季各站位的蟹类种数分布较均匀,冬季该海域南北地区蟹类种数的差异较小,但调查海域外侧站位的种数较多;调查海域蟹类的优势种为13种,主要包括:双斑蟳、卷折馒头蟹、武士蟳、细点圆趾蟹、长手隆背蟹、光掌蟳和银光梭子蟹等;调查海域夏季的蟹类多样性指数较低,其他3个季节的差别不大;调查海域蟹类平均渔获资源量为5197.62 g·h-1,夏季(8830.79 g·h-1)﹥春季(4877.50 g·h-1)﹥秋季(4268.30 g·h-1)﹥冬季(2813.87 g·h-1).东海中南部外海蟹类可划分为3个生态群落,即广温广盐生态群落、高温广盐生态群落、高温高盐生态群落.  相似文献   

4.
2000~2001年柘林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变动的周年调查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2000年5月-2001年5月对粤东赤潮重灾区柘林湾者的浮游植物周年调查表明,柘林湾共有浮游植物54属153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共37属114种,占总种数的74.51%;甲藻15属36种;其它2属3种。浮游植物种数和丰度的平面分布表现为弯内低于湾外,东部低于西部的基本格局,季节波动模式则为单峰型,全年数量最高峰位于盛夏7月份。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该湾的全年优势种,在群落总细胞数中的百分比年平均高达58.7%。通过对水温、营养盐、浮激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以及中肋骨务藻的种群密度等相互之间的回归分析,并考虑增养殖渔业等因素,发现柘林湾因大规模增养殖渔业和高强度的排污排废引志的富营养化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使生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明显下降,中肋骨条藻等少数种类则大量增殖,硅藻赤潮,尤其是中肋骨条藻赤潮的发生机会明显增多,但发生甲藻赤潮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横岗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娴  陈绵润  韩博平 《生态科学》2007,26(4):303-310
于2005年5月和11月调查了横岗水库的水质和浮游植物,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两次采样期间,浮游植物群落数量组成与种类结构发生明显变化.5月份浮游植物平均细胞数量高达275.41×106cells·L-1,平均生物量为31.07mg·L-1;其中优美平裂藻(Oscillatoria.elegans)和银灰平列藻(Oscillatoria.glauca)为绝对优势种,占总细胞数的90%;平裂藻的大量出现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由球体等效半径在10~20μm的种类占主导,但0~5μm区间的小型藻类仍维持较高的生物量.11月份,浮游植物平均细胞数量降低到12.69×106cells·L-1,平均生物量为20.78mg·L-1.蓝藻门有16种,优美平裂藻、银灰平列藻的优势度明显下降;绿藻种类数量增加到48种,在新出现的25个种类中,鼓藻科(Desmidiaceae)、盘星藻属(Pediastrum)和栅藻属(Scenedesmus)有较高的细胞数;优势种类没有变化;大细胞种类的生物量明显增加,特别是等效半径大于20μm的种类.整体上看,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从河流入水口到大坝处有递减趋势,这种趋势在11月份更为明显,这与采样时期水库水动力过程的梯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流溪河和潖江河从化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对广州流溪河和琶江河从化段浮游植物进行周年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细胞数量、优势种类组成、种类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广州流溪河和琶江河从化段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共鉴定了隶属于90属的218种(包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绿藻为优势种类,共31属92种,占总种类数的42.20%。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的变化范围是5.1~2090×103cell/L之间,平均值为152×103cell/L,最高值出现在春季,最低值出现在夏季。多样性H’指数较高,各站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03~4.22,丰富度的变化范围为1.00~7.83,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63~0.85。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广州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0年对珠江口广州段浮游植物进行了12个航次现场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85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e)及其最窄变种(Melosira granulate v.angustissima)为主要优势种,并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调查期间,珠江口广州段浮游植物细胞数的平均值为5.51×105cells/L,且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存在年间变化。通过比较各年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年均值,结果表明,2010年的生态环境较2008年和2009年好,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稳定。经相关性分析,磷酸盐为调查河口区浮游植物生长繁殖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1年8-9月南沙群岛海域的生物和环境调查资料,对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鉴定的3门34属113种网采浮游植物中,甲藻门和硅藻门种类各占57.5%和40.7%,其中硅藻门的角藻属种类最多,占30.1%.网采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2.12×104 cell·m-3,丰度高值区出现在北部礼乐滩多涡区域和南部万安气旋涡附近海域.蓝藻门束毛藻属是网采浮游植物的主要功能群,占海域平均丰度的77.0%.主要优势种为铁氏束毛藻、红海束毛藻和夜光梨甲藻.优势种(类)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蓝藻门在S3、S5、S6和S10~S14站占优势;甲藻门在中部S4、S7~S9站占优势,硅藻门在南部S1和S2站占优势.网采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10和0.62.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重要环境因子有盐度、水温、铵氮、亚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以及南沙中尺度气旋涡和南沙西部沿岸流.典范对应分析排序图较好地显示了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9年9月(丰水期)和2010年1月(枯水期)广西近岸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及其分布和多样性等群落生态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40属134种,其中硅藻是主要优势类群,占总种数的87.3%;丰水期和枯水期共有种类达84种,种类相似性指数为81.4%,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丰水期优势种较多,其中最主要的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和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枯水期优势种组成相对简单,以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占绝对优势,优势度指数为96.1%;浮游植物的丰度呈显著的区域和季节差异;丰水期表现为近岸海域自东向西递减,沿岸普遍高于离岸海域的特征;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9和0.58,多样性水平较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季节变化不明显,但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规律,呈中部高而两侧低的单峰态;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丰水期,浮游植物丰度与水温呈负相关(P0.05);枯水期,浮游植物丰度与无机氮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生化需氧量(P0.01)、盐度(P0.05)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珠江口横琴岛海域春季海洋浮游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年5月在珠江口横琴岛海域的调查采样,本文对该海域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C)、浮游动、植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浮游动、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数量和生物量等.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C)均值分别为5.27 mg·m-3和123.56 mg·m-2·d-1.浮游植物共有111种,以硅藻为主,绝对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为6832.75×104cell·m-3,以近海广布种为主要类群,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值分别为2.29和0.45.浮游动物共有41种,暖水种沿岸类群种类占大多数,以中华异水蚤Acartiella sinensis为绝对优势种,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742.25 ind·m-3和131.12 mg·m-3,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值分别为2.54和0.67.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北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长江口北支水域的浮游植物进行周年调查,共采集到183种(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于7门60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有35属137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75%。周年优势种为具槽直链藻、中肋骨条藻、条纹小环藻、两栖颤藻、小伪菱形藻双楔变种、颗粒直链藻和小环藻未定种。本次调查中,季节间浮游植物的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月间浮游植物丰度差异显著(P〈0.05),全年丰度在2.83×10^3~6.18×10^4cells/L之间,其中6月的丰度最高,1月的丰度最低,全年的平均丰度为1.73×10^4cells/L。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浮游植物丰度与硝酸盐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氨氮浓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含氮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安徽沱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7月(夏季),对沱湖流域上游至下游11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生物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沱湖共有浮游植物96种(含变种),隶属8门48属,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种类最多,绿藻门有23属39种,占总种数的40.63%,硅藻门有7属20种,占总种数的20.83%;其次为裸藻门(Euglenophyta),有5属17种,占总种数的17.71%,蓝藻门(Cyanophyta) 8属14种,占14.58%;甲藻门(Pyrrophyta) 2属2种,隐藻门(Cryptophyta) 1属2种,各占总种数的2.08%,黄藻门(Xanthophyta)与金藻门(Chrysophyta)均有1属1种,均占总种数的1.04%。绿藻和硅藻类物种在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处于优势地位,沱湖夏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表现为绿藻-硅藻型。沱湖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生物量从上游到下游呈逐渐增加趋势,细胞丰度与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4.022×106cells/L与3.046 mg/L,蓝藻门和绿藻门类群为沱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主体,硅藻门和裸藻门类群为沱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主体;上游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略高于下游采样点,沱湖水质呈β中污型-无污染型,上游水质优于下游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电导率、透明度、水深及pH值等环境因子与沱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碎波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按月对长江口碎波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采集到浮游植物64属123种,主要由硅藻、绿藻和蓝藻组成。主要优势种为小环藻,常见种为硅藻门的直链藻(Melosira s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膜状舟形藻(Navicula membranacea),蓝藻门的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以及绿藻门的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浮游植物丰度在8.07×10^4cells/L~1.39×10^6cells/L之间,2009年8月最高,12月最低。浮游植物群落在7—8月份主要由蓝藻组成,其他月份主要由硅藻组成。统计分析细胞丰度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显示:pH值与绿藻门和蓝藻门的细胞丰度显著负相关(P〈0.05,r〈0),透明度与绿藻门和蓝藻门的细胞丰度显著正相关(P〈0.05,r〉0);温度与硅藻门的细胞丰度显著负相关(P〈0.05,r〈0)。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深圳湾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分别于春夏秋冬(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四个季度对深圳湾进行采样分析,并对调查区域内的浮游植物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深圳湾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硅藻35属86种,甲藻4属15种,绿藻6属6种,蓝藻3属4种,其中...  相似文献   

15.
The species composition,biomass,abundance,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zooplankton were determined fo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August 2002 to May 2003 from 14 stations in Yueqing Bay,China.Phytoplankton growth rate and microzooplankton grazing rate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dilution method developed by Landry and Hassett.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zooplankt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also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zooplankton in the Yueqing Bay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ecotypes,namely coastal low saline species,estuary brackish water species,offshore warm water species,and eurytopic species.A total of 75 species of zooplankton belonging to 56 genera and 17 groups of pelagic larva were identified in the Yueqing Bay.The coastal low saline species was the dominant ecotype in the study area,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Labidocera euchaeta,Acartia pacifica,Acrocalanus gibber,Pseudeuphausia sinica,and Sagitta bedoti among others.There was considerable seasonal variation in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in the surveyed areas.The peak biomass appeared in August,descending in November and in May,and the lowest biomass appeared in February.Similarly,the highest abundance of zooplankton was observed in August,with the abundance descending in the following months:May,November,and February.There were similar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for the biomass and the abundance of zooplankton.They both increased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bay in February and May,but decreased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bay in August.Biomass and abundance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Yueqing Bay in November.Moreover,there was marked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zooplankton,which conformed to the abundance of zooplankton.Results of the dilution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grazing pressure of microzooplankton on phytoplankton in the Yueqing Bay throughout the year though the rate of microzooplankton grazing on phytoplankton varied seasonally.Phytoplanktons were growing at 0.26-2.07/d and grazed by microzooplankton at a rate of 0.15--0.48/d in different seasons.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赤潮高发区浮游植物与水动力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报道了2002年春季长江口海域(30°50′~31°50′N,121°50′~123°00′E)的22个大面观察站和一个昼夜连续观察站的水样和网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与水动力环境因子、营养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区共有浮游植物5门45属110种.主要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astaturn)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等.浮游植物丰度的昼夜变化白天大于夜间,垂直分布不明显.浮游植物主要生态类型可划分为:沿岸河口低盐半咸水类群、沿岸偏低盐广布性类群、外海高盐暖水性类群等.长江口区浮游植物丰度在1.6×10^3~75.2×10^3个.dm-3.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与长江冲淡水密切相关.在该区域存在三股不同性质的水,即长江河口水、长江冲淡水及外海水(台湾暖流)影响着浮游植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三门湾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动及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8月、11月、2003年2月和5月,在三门湾进行了4个航次生物、化学和水文等专业综合调查。根据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的分析鉴定及海上现场实验结果,对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生物量、丰度、多样性指数的分布和季节变动及其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门湾浮游动物有67属,89种,16类浮游幼体,主要可划分为4个生态类群:以近岸低盐类群为主,其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twhaeta、捷氏歪水蚤Tortanus derjugini、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pacifica、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和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等。半咸水河口类群、暖水性外海类群和广布种相对较少。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平面分布趋势除了夏季有所差异外,其它季节基本一致。2月份和5月份,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从湾顶向湾口呈逐渐增加趋势;8月份,湾口区生物量最高,而丰度高值区出现在湾顶部;11月份,生物量和丰度的平面分布相对均匀。浮游动物种类多样性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动态变化与浮游动物种数和丰度的变化一致。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存在摄食压力,且有季节变化,摄食率的变化在0.18.0.68d^-1,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低于相同季节的浮游植物生长率。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食压力的变化范围为16.1%-49.1%d^-1,对初级生产力摄食压力的变化在58.3%-83.6%d^-1。11月份,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均出现最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