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粉被虫草N~6-(2-羟乙基)腺苷高产菌株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粉被虫草(CordycepspruinosaPetch)无性型─-粉被马利娅霉(MariannaeaPruinosaLiang)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前期研究基础上,报道了通过原生质体诱变培育高产N6-(2-羟乙基)腺苷菌株的研究结果。粉被马利娅霉Cp-14单孢子株经15W紫外灯照射后,获得一高产突变株MpM-135。经多代移植后,此突变株比出发菌株Cp-14的N6-(2-羟乙基)腺苷含量提高了14.8%。实验还表明,粉被虫草无性型菌丝提取物对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抗紫外辐射效果与菌丝所含N6-(2-羟乙基)腺苷含量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在粉被虫草(Cordyceps prainosa Petch)无性型——粉被马利娅霉(Mariannaeapruinosa Liang)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前期研究基础上,报道了通过原生质体诱变培育高产N6-(2-羟乙基)腺苷菌株的研究结果。粉被马利娅霉Cp-14单孢子株经15W紫外灯照射后,获得一高产突变株MpM-135.经多代移植后,此突变株比出发菌株Cp-14的N6-(2-羟乙基)腺苷含量提高了14.8%。实验还表明,粉被虫草无性型菌丝提取物对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抗紫外辐射效果与菌丝所含N6-(2-羟乙基)腺苷含量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复合诱变黑曲霉选育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平  陶文沂 《菌物系统》2000,19(1):117-121
对黑曲霉原生质体进行紫外、LiCl复合诱变,观察诱变后原生质体再生菌落,发现了孢子色变异较大的菌株,且其变化与酶产量相关。经发酵筛选,获得β-葡萄糖苷酶活较高菌株,其酶活由出发菌株的10u/ml提高到14.7u/ml。再对高产突变株进行氮离子注入,酶活又提高20%(达17u/ml)。  相似文献   

4.
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07经Tn5插入诱变,得到12株胞外多糖缺陷型变种,以质粒pMN2为载体,从其中7株EPS^-变种内分别构建了7个R-prime质粒(exoR)大部分变种的EPS^-表型可被exoP互补,恢复野生型表型(EPS^+)。互补表明,12株EPS^-变种可分为6个不同的互补群,其中5个在遗传上连锁,exoP酶切分析,除exoR-02,exoR-04外,其余5只的外源片段均整合于pMN2  相似文献   

5.
影响被孢霉产生含r—亚麻酸油脂的几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培养条件,如氮源种类、C/N比率、pH、种子种龄与接种量对被孢霉(Mortierella sp)M14菌株的细胞生长和油脂形成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发酵优于一级发酵。M14菌株二级发酵时,种子种龄以49h为适,接种量宜大(30%)。无机氮源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有机氮源有利于细胞的增殖。低C/N比率有利于菌丝体产量的提高,提高C/N比率则能促进菌体细胞内的油脂合成。pH对菌体生长、油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类组分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虫草菌丝体中的腺嘌呤、腺苷、虫草菌素、N6-(2-羟乙基)腺苷等4种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类组分的提取方法采用蒸馏水超声波提取30min效果较好,所测5种虫草菌株都能产腺苷和腺嘌呤,在蛹草拟青霉菌株中含有虫草菌素,在粉被玛利亚霉和蝉拟青霉菌株中含有N6-(2-羟乙基)腺苷,同时发现N6-(2-羟乙基)腺苷的累积与培养时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粉被虫草无性型的确证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粉被虫草(Cordyceps pruinosa Petch)新鲜标本分离得到的假定无性型CGAC2281菌株,于室内人工重新养培出了粉被虫草的子实体。经观察表明,人工培养的子实体、子囊壳和次生子囊孢子的形态学特征与野外采集的标本基本相同,从而确证了CGAC 2281菌株是粉被虫草的真正无性型。本文报道了这种真菌的形态学特征,并鉴定它为马利亚霉属一新种,粉被马利亚霉新种(Mariannaea pruinosa Liang sp.nov.)。  相似文献   

8.
三种被孢霉的电泳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等强度均一电场(Contour-clamped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CHEF)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了三种被孢霉菌株及两株诱变菌株的电泳核型。结果显示深黄被孢霉AS3.3410(Mortierella isabellina AS3.3410)及其诱变株M6-22、MH23具有相同的染色体DNA分子的数目和大小,而与拉曼被孢霉AS3.3411(M.ramanniana  相似文献   

9.
中国五种锄足蟾科无尾两栖动物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树深  费梁 《动物学研究》1996,17(2):173-178
本文对中国5种锄足蟾科无尾两栖动物的骨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作了细胞遗传学研究,内容包括核型、Ag-NORs和C-带。研究结果表明景东角蟾:2n=26(20M+4SM+2ST),5+8,SC和Ag-NORs位于6p^per,同时呈C-带正染。C-带以着丝点区域正染为主;粗皮角蟾:2n=26(20M+6SM),5+8,Ag-NORs在6q^inter,以着丝点C-带为主,但Nos.12,13有明显的端位  相似文献   

10.
双丁酰环烯酸腺苷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表面N—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系列凝集素柱层析法,并配合外切糖苷酶研究了在双丁酰环磷酸腺苷(dB-cAMP)作用1-5过程中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表面N-糖链类型及复杂型糖链天线数的变化。结果表明,dB-cAMP促进^3H-Man参人细胞表面N-糖链,使高甘露糖型N-糖链的百分比下降,并促进二天线N-糖链的生物合成,使多天线特别是四天线和C2C2C6三天线N-糖链的百分比减少。结果提示,N-糖链结构的这些变  相似文献   

11.
对黑曲霉原生质体进行紫外、LiCl复合诱变,观察诱变后原生质体再生菌落,发现了抱子颜色变异较大的菌株,且其变化与酶产量相关。经发酵筛选,获得卜葡萄糖昔酶活较高菌株,其酶活由出发菌株的10u/ml提高到14.7u/ml。再对高产突变株进行氮离子注入,酶活又提高20%(达17u/ml)。  相似文献   

12.
汪天虹  刘相梅 《遗传学报》1998,25(5):464-470
以携带质粒pAM120(Ap^r,Tc^r/Tn916)的大肠杆菌(E.coli CG120)为供体菌株,与受体菌巴西固氮螺菌采用膜接合法进行接合转移,在选择平板上得到具较高频率的接合子(10^-5/每个供体菌,选择四环素抗性)。从846株四环素抗性接合子中进一步用奈氏法筛选得到氨分泌突变株3株。在无氮培养基上,其氨分泌量可达7.5 ̄14.0mmol/L。用乙炔还原法分析氨分泌突变株在不同浓度氮源  相似文献   

13.
阿维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及阿维菌素B1的鉴定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自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ATCC31272)中分离出了3种不同类型的菌株,其中只有产灰色了的菌株能产生阿维菌素(Avermectins),摇瓶发醇单位约100μg/mL。从其菌丝体中提取纯化了阿维菌素B1晶体,其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H-NMR和^13C-NMR)和质与国外报道的一致。Sa-76菌株又经2次亚硝基胍诱变,筛选出发酵单位2000  相似文献   

14.
对黑曲霉原生质体进行紫外、LiCl复合诱变,观察诱变后原生质体再生菌落,发现了抱子颜色变异较大的菌株,且其变化与酶产量相关。经发酵筛选,获得卜葡萄糖昔酶活较高菌株,其酶活由出发菌株的10u/ml提高到14.7u/ml。再对高产突变株进行氮离子注入,酶活又提高20%(达17u/ml)。  相似文献   

15.
含硫多肽类抗生素那西肽的菌种诱变及产量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西肽(Nosiheptide)产生菌Streptomyces actuosus Z11,经NTG处理和对Cu^2+,Mn^2+耐受选育,获得突变株Z15,其可耐受Cu^2+为300μg/ml,耐Mn^2+1000μg/ml,产生那西肽可达1500μg/ml是Z11活力的1.6倍。  相似文献   

16.
四种无尾两栖动物的核型和银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二种角蟾和二种树蛙的核型和银染NOR:无量出角蟾:2n=26(24+2SM),5+8,SC和Ag-NORs位于6q^per沙坪角蟾:2n=26(16M+8SM+2ST),5+8,SC位于1q^per,但Ag-NORs有二对,分别是lq^per和2q^per;黑蹼树蛙:2n=26(24M+2SM),5+8,SC和Ag-NORs在lp^inter;背条跳树蛙;2n=16(12M+4SM),S  相似文献   

17.
肯氏相思^60Co—γ辐照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3000,5000,7000Rad)^60Co-γ辐照肯氏相思种子,选育出诱变优株(M1),以M1的种子(M2)扩种试验,观测M1和M2代的形态,物候,并测定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带谱,酶活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的优株与对照都存在差异。在相同生态条件下,M1代林木生长量和M2代地上部生物量分别高于对照11.48% ̄21.64%和14.62% ̄73.89%,以5000Rad辐照剂量  相似文献   

18.
粉被虫草无性型单孢子株间和单孢子株内的营养亲和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梁宗琦福.  RTV 《菌物系统》1997,16(3):216-223
在含5%氯酸钾的KMM和KPS培养基上,粉被虫草无性型以3种途径产生不利用硝酸盐的突变株(nit突变株)。(1)由菌落基质菌丝形成的快速生长气生菌丝角变;(2)菌落表面快速生长的气生菌丝;(3)菌落基质菌丝缓慢生长形成的基质菌丝角变。来自18个单孢子株的94个nit突变株中,64.8%的突变株是稳定的。配对试验结果表明:在全部19个配对中,单孢子株内配对率为57.9%,单孢子株间配对率为42.1%  相似文献   

19.
利用等强度均一电场(Contour-clamped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CHEF)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了三种被孢霉菌株及两株诱变菌株的电泳核型。结果显示深黄被孢霉AS3.3410(Mortierella isabellina AS3.3410)及其诱变株M(6-22)、MH(23)具有相同的染色体DNA分子的数目和大小,而与拉曼被抱霉AS3.3413(M.ramanniana AS3.3413)和葡酒色被孢霉AS3.3414(Mvinacea AS3.3414)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三种被抱霉明显的染色体带数分别为15条,10条和11条,分离的染色体DNA大小范围大约为390kb-2660Kb,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21640Kb、15040Kb、19670Kb。  相似文献   

20.
γ-亚麻酸(GLA,C18:3△6,9,12)是由△6-脂肪酸脱氢酶以亚油酸(LA,C18:2△9,12)为底物,在C6位脱氢形成的。由于在人体中,γ-亚麻酸是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类和白三烯类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而深黄被孢霉是目前用于微生物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主要菌株。本文根据脂肪酸脱氢酶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丝状真菌深黄被孢霉中克隆了编码△6-脂肪酸脱氢酶的cDNA,全长为1374个核苷酸,编码457 个氨基酸,但与其他位点的脂肪酸脱氢酶不同的是, △6-脂肪酸脱氢酶在其序列的 N 端特有细胞色素 b5(Cytb5)区。这是国际上对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