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美国BIOSITE公司的trige分析仪检测外周血BNP的浓度,免疫浊度法测定CRP的浓度,研究正常对照组(20人),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33人),慢性心力衰竭组(61人)BNP、CRP浓度变化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并将CHF患者分为治疗组(33人)和对照组(28人),两组在同等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毫克,1个疗程(15天)结束后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及血浆BNP、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相比较,慢性心衰组BNP、CRP浓度均明显升高.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非特异炎症反应,血浆BNP、CR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供血,抑制炎症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 roBNP、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1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服小剂量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疗程12周.治疗前后用彩超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N2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升高,血浆NT-proBNP、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组血浆NT-p 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5,P<0.05);血浆CRP水平与LVEF增加呈负相关(r=0.433,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效果确切,其主要作用机制为降低血浆NT-proBNP、CRP水平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观察99例住院的CHF患者及96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逐渐增高,病例各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常见;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程度与HUA水平明显相关,可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监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的指导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出院后是否进行BNP监测,将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心内科出院的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包括心血管性死亡、因心血管事件再次住院例数、NYH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结果:随访1年期间,监测组心血管性死亡率、因心血管事件再次住院率分别为2%、18.0%,对照组分别为16.0%、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与第1次随访,两组患者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3、4次随访时,监测组试验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监测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抗心衰药物的靶剂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浆BNP水平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延缓心衰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大剂量ARB治疗不同年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6月西京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7例DCM合并心衰的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60岁及以上年龄超大剂量(32例,老年超大剂量组)及常规剂量(34例,老年常规剂量组)ARB治疗组;30岁及以下年龄超大剂量(24例,青年超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27例,青年常规剂量组)ARB治疗组。超大剂量组长期接受ARB(缬沙坦,320-720 mg bid)治疗,常规剂量组长期接受ARB(缬沙坦80-240 mg bid)治疗。进行临床随访,比较各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衰再入院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结果:超大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老年超大剂量组与老年常规剂量组年龄、性别、BMI、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高血压人数及比例、LVEF值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常规剂量舒张压显著高于青年超大剂量组(P0.05),但两组其它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经过平均28.18±9.38月的治疗和随访,超大剂量组全因死亡率、心衰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老年超大剂量组全因死亡率、心衰再住院率显著低于老年常规剂量组(P0.05);青年超大剂量组心衰再住院率显著低于青年常规剂量组(P0.05),但全因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各组患者治疗后LVEF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超大剂量组、老年超大剂量组、青年超大剂量组的LVEF值均显著高于其常规剂量组(P0.05)。超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都发生了低血压、肝功损害、肾功损害等不良反应,但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大剂量ARB治疗DCM合并心衰患者比常规剂量治疗能更大程度上降低死亡率和心衰再住院率,改善心功能也更加明显;但超大剂量ARB治疗青年DCM合并心衰患者仅能进一步降低心衰再住院率,不能降低全因死亡率;在院内严密监护下,超大剂量ARB治疗扩心病合并心衰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EPO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HF患者212例,随机分为非EPO治疗组(56例)和EPO治疗组(156例)。其中非EPO治疗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EPO治疗组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和EPO治疗,直至临床观察结束。治疗后观察心功能指标改变。结果:156例心衰患者经过EPO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均较非EPO治疗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P<0.05),其中尤以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最为明显(P<0.01)。156例EPO治疗组患者中116例心衰伴贫血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较40例心衰不伴贫血患者更为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O对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主要是因为EPO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EPO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有独立于促红细胞生成以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67例,均使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根据患者是否加用厄贝沙坦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一年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衰住院率、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心功能分级情况,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窦性心律维持率、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房颤的复发率、慢性房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心衰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房内径较治疗前明显扩大(P<0.05),两组患者在心功能分级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心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肺纤维化、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伴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能较好的维持窦性心律,降低心衰住院率,对心脏重构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肽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22例纳入CHF组,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II级组34例,III级组48例,IV级组40例。另选取同期住院的心律失常非CHF患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CHF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sST2、和肽素、IL-6水平,比较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清sST2、和肽素、IL-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ST2、IL-6及和肽素三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CHF组患者血清sST2、和肽素、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血清sST2、和肽素、IL-6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级组、III级组患者血清sST2、和肽素、IL-6水平均高于II级组患者,且IV级组高于III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ST2、IL-6水平与和肽素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sST2、和肽素、IL-6水平与CH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考虑将其作为临床诊断CHF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Ⅳ级(NYHA)的CH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参麦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5天,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hsCRP、BNP水平和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功能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7%和88.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CHF的疗效较常规治疗更好,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BNP水平,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181b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3例作为心衰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收治的单纯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miR-181b、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另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将103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I-II级组(38例)、III级组(32例)、IV级组(33例)。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miR-181b、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miR-181b与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miR-181b、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的血清TNF-α、hs-CRP、IL-6、LVEDD均高于对照组,miR-181b、LVEF低于对照组(P0.05),IV级组的血清TNF-α、hs-CRP、IL-6、LVEDD均高于III级组和I-II级组,miR-181b、LVEF低于III级组和I-II级组(P0.05),III级组的血清TNF-α、hs-CRP、IL-6、LVEDD均高于I-II级组,miR-181b、LVEF低于I-II级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81b与TNF-α、hs-CRP、IL-6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与LVEDD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miR-181b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呈异常低表达,且表达水平与炎症反应程度和LVEF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