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花”芒果采后用可食植物油、蜡、淀粉、碎粉处理,结果表明,向日葵油、竹柏油和霍霍巴蜡处理有推迟果实后熟软化和降低果实失重率的作用,显著减少炭疽病的发生。淀粉处理果实和对照果实后熟软化速度没有明显差异,但木薯淀粉和云苓碎粉处理果实,炭疽病严重程度明显减轻。除向日葵油之外,所用的各种涂料处理均有增加芒果蒂腐病发生的不良影响。向日葵油、竹柏油和霍霍巴蜡处理后9~12天,果肉略带不快异味。  相似文献   

2.
采后芒果的后熟软化与贮藏淀粉变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芒果后熟软化与贮藏淀粉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后芒果淀粉的水解和消失,是使中果皮细胞失去支撑致使果实软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杀菌剂普克唑对芒果后熟软化和贮藏淀粉形态学的变化稍有延迟作用;2,4-D处理可以明显推迟后熟软化,减慢果实硬度的降低和淀粉的水解,而乙烯剂处理则能催熟芒果,显著加速硬度丧失和淀粉的水解及其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芒果后熟软化与贮藏淀粉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后芒果淀粉的水解和消失,是使中果皮细胞壁失去支撑致使果实软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杀菌剂普克唑对芒果后熟软化和贮藏淀粉形态学的变化稍有延迟作用;2,4-D处理可以明显推迟后熟软化,减慢果实硬度的降低和淀粉的水解,而乙烯利处理则能催熟芒果,显著加速硬度丧失和淀粉的水解及其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4.
采后利用SF果蜡处理,可以推迟“紫花”芒果果皮转黄和后熟软化,增加果面光泽,减少果实失重率和果皮皱缩,提高贮藏品质,增加杀菌剂TBZ或普克唑处理对炭疽病和蒂腐病的防治效果。在不同浓度的SF果蜡处理比较中,1:1(蜡:水)浓度的果蜡稀释液较适合于“紫花”芒果的采后处理。  相似文献   

5.
采后利用SF果蜡处理,可以推迟“紫花”芒果果皮转黄和后熟软化,增加果面光泽,减少果实失重率和果皮皱缩,提高贮藏品质,增加杀菌剂TBZ或普克唑处理对炭疽病和蒂腐病的防治效果。在不同浓度的SF果蜡处理比较中,1:1(蜡:水)浓度的果蜡稀释液较适合于“紫花”芒果的采后处理。  相似文献   

6.
以‘台农1号’芒果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淀粉酶、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组分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台农1号芒果果实属于单S型生长曲线,发育前期主要积累淀粉、葡萄糖和果糖,果实成熟软化时,淀粉酶活性降至最低,淀粉水解,蔗糖快速积累.(2)酸性转化酶活性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维持最高,完熟时略有降低;蔗糖磷酸合成酶在果实发育前期略有降低,完熟时升至最高;蔗糖合成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在整个发育期一直很低且较稳定.(3)淀粉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SPS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葡萄糖含量均与SPS、SS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果糖含量与S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表明,芒果成熟时淀粉分解、酸性转化酶活性的降低,且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增加是引起果实蔗糖积累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紫花和桂香芒果品种随站果实后熟的进程,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与桂香相比,紫花芒果含有较低的叶绿素和较高的H2O2,与其果实转黄相一致,乙烯剂和H2O2处理明显促进了紫花芒果的叶绿素分解和色泽转化,而对桂香芒果的叶绿素分解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外观色泽转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芒果炭疽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生长期和采后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芒果炭疽病的症状、病原菌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侵染特性及致病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针对芒果炭疽病症状复杂、我国芒果炭疽病病原菌未获详细而系统的研究,指出全面了解我国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优势种群,明确我国芒果炭疽菌的致病力强弱,有助于研究该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为抗病材料的选育和抗病品种在田间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提出对我国芒果炭疽菌的抗药性进行系统监测分析,可防止或减缓芒果炭疽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为研究芒果炭疽病绿色防控新策略、新方法和新药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霍霍巴油     
在过去的两年里,美国的霍霍巴油产量大增,导致价格下跌。1992年全世界产霍霍巴种子三百万至四百万磅,其中80%产自美国。92年全世界霍霍巴油产量为一百三十万磅。霍霍巴油主要用于化妆品工业,用以制造护理头发和皮肤的产品以及口红。虽然价格低可以使霍霍巴油在工业用途方面更具有吸引力,但是目前的价格不会再往下降了,因为它已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对芒果炭疽病的诱导抗性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水杨酸叶面喷雾可减轻芒果炭疽病的发生,100—200mgL-1均有极显著的效果,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3%-41.1%,以浓度为100mgL-1的效果最好,而在马铃薯培养基(PDA)中平板培养时,100mgL-1水杨酸对芒果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无抑制作用.因此认为,水杨酸处理芒果后感病指数下降,是由于水杨酸处理提高了芒果幼果的抗病性,即幼果产生了诱导抗性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云南芒果需求量的增加,其种植面积日趋扩大,并不断引入新品种,这也导致云南省芒果炭疽病害发生日趋加重。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芒果炭疽病的生物防治,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芒果采后炭疽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并遵循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验证。随后,利用rDNA-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最后,采用5种生防细菌对病原菌进行拮抗试验。通过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确定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引起云南芒果采后炭疽病的病原菌,该菌株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长度为536 bp,登录号为MH744668;5株生防细菌对芒果炭疽病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具有较好的生防开发潜能,其中抗生素溶杆菌L-44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53.7%。研究结果为云南省芒果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紫花和桂香芒果品种随着果实后熟的进程,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与桂香相比,紫花芒果含有较低的叶绿素和较高的H2O2,与其果实转黄相一致。乙烯利和H2O2处理明显促进了紫花芒果的叶绿素分解和色泽转化,而对桂香芒果的叶绿素分解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外观色泽转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唐友林  周玉婵  杨谦   《广西植物》1996,16(4):375-378
52±1℃热杀菌剂苯来特或TBZ等溶液浸果处理,对“留香”和“紫花”品种Mang果采后炭疽病和蒂腐病有显控制效果,改善果实外观,延长贮藏寿命,提高贮藏品质,减少病害的腐烂损失60%,获得在常温下贮藏18d的采后寿命和100%的商品率。在热杀菌剂处理后,贮藏于低温13±1℃下的Mang果,显减慢果皮转黄和后熟软化,降低呼吸速率,延长贮藏寿命2 ̄3周以上,并且,显减少病害和腐烂损失,有利于提高采  相似文献   

14.
以芒果单胚型品种‘金煌’、‘贵妃’和多胚型品种‘红玉’、‘白象牙’为试材,选择4个品种栽培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同龄芒果园,每品种选取生长势一致植株各18株,自盛花后每品种每周各选取30个果测定其营养成分,比较单胚与多胚类型芒果发育及后熟过程中主要品质特征的变化规律,为提高芒果果实品质及芒果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单胚品种芒果从果实发育初期到后熟期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多胚品种。(2)不同胚性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滴定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各品种成熟前的最高值和后熟期的最终值均为多胚品种高于单胚品种(‘红玉’>‘白象牙’>‘贵妃’>‘金煌’)。(3)不同胚性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固酸比的变化趋势均为前期平缓,进入后熟期后各品种的固酸比均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其峰值表现为‘金煌’(83.8%)>‘白象牙’(50.04%)>‘贵妃’(49.41 %)>‘红玉’(29.52%)。(4)芒果果实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后熟期的峰值和最终值单胚品种均显著高于多胚品种,且单胚品种的果肉黄色较多胚品种明显。研究表明,单胚品种芒果的果实品质优于多胚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纳他霉素为抑菌剂, 实验测定了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以及活体损伤接种炭疽病菌后, 纳他霉素对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测定纳他霉素处理后胶孢炭疽菌的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胞膜完整性、孢子内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分布情况, 初步探明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 3 mg?L -1纳他霉素可显著抑制胶孢炭疽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菌落生长, 80 mg?L -1纳他霉素可有效抑制芒果贮存过程中果实炭疽病斑的扩展。纳他霉素处理后胶孢炭疽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2 mg?L -1纳他霉素处理8小时, 处理组胶孢炭疽菌孢子细胞膜损伤染色率为33.6%, 对照组染色率为13.9%; 处理组胞内活性氧产生染色率达46.9%, 比对照组高39.7%; 同时观察到纳他霉素使胞内线粒体分布不均且荧光信号微弱。以上结果表明, 纳他霉素可以破坏胶孢炭疽病菌细胞膜, 诱导活性氧大量积累, 并降低线粒体活性, 从而干扰菌体正常生理活性, 使其代谢活动受影响, 从而达到抑菌目的。  相似文献   

16.
1-MCP对香蕉果实货架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香蕉果实经乙烯利处理后当天和1d分别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果实色泽转变、软化及淀粉降解均受到明显抑制,货架期延长5d以上;而乙烯利处理后贮放2d或3d再用1-MCP处理已失去对果实后熟的抑制作用。香蕉果实经1-MCP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11d完全恢复对乙烯敏感。  相似文献   

17.
以纳他霉素为抑菌剂, 实验测定了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以及活体损伤接种炭疽病菌后, 纳他霉素对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测定纳他霉素处理后胶孢炭疽菌的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胞膜完整性、孢子内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分布情况, 初步探明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 3 mg∙L -1纳他霉素可显著抑制胶孢炭疽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菌落生长, 80 mg∙L -1纳他霉素可有效抑制芒果贮存过程中果实炭疽病斑的扩展。纳他霉素处理后胶孢炭疽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2 mg∙L -1纳他霉素处理8小时, 处理组胶孢炭疽菌孢子细胞膜损伤染色率为33.6%, 对照组染色率为13.9%; 处理组胞内活性氧产生染色率达46.9%, 比对照组高39.7%; 同时观察到纳他霉素使胞内线粒体分布不均且荧光信号微弱。以上结果表明, 纳他霉素可以破坏胶孢炭疽病菌细胞膜, 诱导活性氧大量积累, 并降低线粒体活性, 从而干扰菌体正常生理活性, 使其代谢活动受影响, 从而达到抑菌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焦锑酸钾沉淀-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方法, 观测了采前喷施草酸或钙后采收期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实细胞钙含量和分布情况, 探讨钙含量和分布变化对果实成熟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采前经草酸或钙处理的果实果皮和果肉细胞排列较规则且致密, 淀粉粒分布较多。采前草酸或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芒果果皮和外果肉组织的钙含量;疏松结合态钙均匀分布在果皮和果肉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和质体中, 并在液泡内堆积; 而对照果实的液泡膜模糊, 钙颗粒较少。实验证明采前喷施草酸或钙能维持果实细胞的形态, 提高果实细胞的钙含量, 影响钙的分布, 有利于保持果实的硬度并可增加果实营养。  相似文献   

19.
采前喷施草酸对芒果果实细胞钙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焦锑酸钾沉淀-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方法, 观测了采前喷施草酸或钙后采收期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实细胞钙含量和分布情况, 探讨钙含量和分布变化对果实成熟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采前经草酸或钙处理的果实果皮和果肉细胞排列较规则且致密, 淀粉粒分布较多。采前草酸或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芒果果皮和外果肉组织的钙含量;疏松结合态钙均匀分布在果皮和果肉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和质体中, 并在液泡内堆积; 而对照果实的液泡膜模糊, 钙颗粒较少。实验证明采前喷施草酸或钙能维持果实细胞的形态, 提高果实细胞的钙含量, 影响钙的分布, 有利于保持果实的硬度并可增加果实营养。  相似文献   

20.
霍霍巴油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霍巴油的研究与开发毛新伟(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210037)-、概述霍霍巴系黄杨科多年生常绿灌木,原产地在索诺莱塞沙漠地区,分布于北美洲北纬23°~35°,西经108°~117°之间,包括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低地、亚利桑那州的中部和南部、埃克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