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栲树种群生态位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及重叠、Feinsing等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生态位重叠计测方法,处理缙云山森林群落演替系列取样,分析栲树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及动态.结果表明,栲树种群为缙云山森林群落演替顶极群落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群,其生态位宽度随群落演替过程基本呈增长趋势,而资源利用程度却呈“∧”形;对于栲树种群和缙云山森林群落其它14个优势种群间在所有5类群落中的生态位重叠,仅栲树种群与典型针阔混交林中的小叶栲、光叶灰木、川灰木、薯豆、白毛新木姜子、广东山胡椒、大头茶、虎皮楠、杉木、马尾松种群上和针叶林中小叶栲、光叶灰木、杉木种群上,表现出显著完全特定重叠.  相似文献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栲树与薯豆不同龄级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远兵  傅之屏 《植物研究》2007,27(5):544-549
种群不同年龄组的生态位是种群资源利用随时间变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高度将植物种群分为乔木组、幼树组和幼苗组3个年龄梯度,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栲树与薯豆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栲树与薯豆3个龄级的实际生态位宽度均较大,但资源利用能力都不强;它们的生态位宽度与资源利用能力随龄级增加而增大趋势很明显。(2)栲树与薯豆幼苗组生态位特化程度高,幼树组与乔木组生态位泛化程度不高。(3)薯豆乔木组、幼树组的生态位宽度和资源利用能力均大于栲树,但薯豆幼苗组生态位宽度和资源利用能力却比栲树小。(4)两个种群生态位重叠较高,资源性竞争激烈;生态位重叠随年龄增长而呈“V”字形,幼树组重叠值低与幼苗组的高竞争导致栲树中等龄级的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3.
秦岭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基于对秦岭山区濒危植物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分布群落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秦岭冷杉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分别用Levins和Shannon-weiner两指数测得的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结果基本一致,即乔木、灌木和草本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依次为秦岭冷杉、箭竹(Sinarundinaria nitida)和苔草(Carex lanceolata),秦岭冷杉与生态位宽度值大的种群易形成混交林;(2)生态位宽度较高的两个种群,种对相似性比例一般较高;(3)秦岭冷杉群落中各主要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表明种群对群落环境资源的分享比较充分,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郝建锋  李艳  齐锦秋  裴曾莉  黄雨佳  蒋倩  陈亚 《生态学报》2016,36(23):7678-7688
为进一步了解人为干扰对碧峰峡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及不同种群利用资源、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的影响,并为该区植物资源、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及旅游可持续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调查了人为干扰下碧峰峡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生态位的组成情况。结果表明:7200m2的样方中共记录到156个植物种,隶属于70科114属,其中乔木16科23属33种,灌木39科67属95种,草本38科42属47种;乔木层总体物种多样性水平在中度干扰下最低,在轻度及重度干扰下差异不大。灌木层总体物种多样性水平在中度干扰下最高,在轻度干扰下最低。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随着干扰强度的加深有明显降低趋势;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乔木层中优势种栲树的生态位宽度均为最大,与其他树种生态位重叠值在中度干扰下有所降低,枹栎(Quercus serrata)的生态位宽度会变小,山茶科(Theaceae)植物的生态位变宽,同时其生态位重叠值增大;在灌木层中,重度干扰下,菝葜(Smilax china)生态位宽度减小,栲树幼苗的生态适应范围也骤减,其他大多数物种在中度干扰下,生态位宽度最低;在草本层中,蕨类植物及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在重度干扰下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值均增高,其适应范围变广,种间竞争加剧。综合分析表明,群落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水平对人为干扰的响应各不相同,其中人为干扰对灌木及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同时人为干扰会改变群落物种组成及种间原有的关系,特别是中度干扰会使群落间优势种地位增强,种间竞争关系加剧,导致其原有生境被破坏,不利于群落发展。因此强化景区保护及合理经营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元宝山冷极群落主要树木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群落类型和其在演替时间轴上的前后综合出一个资源序列,样地作为资源位,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元宝山冷杉群落1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进行计测。结果表明:五尖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4.7094;元宝山冷杉,南方红豆杉,大八角次之,分别为4.5830,4.3587,3.9660;细枝柃,灯笼树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元宝山冷杉与其它一些优势种,如南方红豆杉,红皮木姜,南方铁杉的重叠值较大,与其余多数物种的重叠值都不大;群落中多数树种间有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表明群落中主要树种对资源有较明显的共享趋势。其计测结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元宝山冷杉群落结构,动态及种间关系的基础,亦可用于指导元宝山冷杉种 群的保护和混交林的营造。  相似文献   

6.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62,自引:9,他引:62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宝天曼落叶阔叶林14种主要乔木和22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主要优势种锐齿栎和漆树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8.527、7.488和0.889、0.680,灌木层主要优势种哥兰叶、山葡萄和胡枝子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8.964、14.479、13.251和0.908、0.799、0.785.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Shannon—Wiener和Pianka公式,在土壤水分、土壤含盐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三维生态因子梯度上测定了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放牧演替系列12种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植物种群长期适应由放牧引起的群落和土壤环境因子梯度变化是种群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原因。优势种羊草种群生态位宽度最大,三维上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10、0.869和0.930。五脉山黧豆和湿生植物生态位宽度均很窄。增加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生态位宽度都较大。在放牧演替的先锋植物中,只有虎尾草生态位宽度较大(三维上平均0.707),角碱蓬和星星草种群生态位宽度均很窄。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分布于相同或相邻放牧阶段及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放牧条件下,羊草群落的演替过程也就是种群生态位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东北羊草群落种群生态位重叠关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丛沛桐  颜廷芬 《植物研究》1999,19(2):212-219
本文通过对东北羊草草原不同羊草群落内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关系的研究,揭示出羊草群落各种群对不同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及对生态因子的适应能力和占空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湘西北蜡梅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根据样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数据,运用evin公式和百分率相似公式分别计测了湘西北蜡梅群落中9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它们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蜡梅、香叶树、八角枫、黄连木、崖花海桐、鸡仔木、利用润楠、珊瑚朴和樱桃。蜡梅与其他各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不同,生态位重叠值较低经与中群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并不十分激烈,因而能够成为湘西北蜡梅群落中利用资源能力和生态  相似文献   

10.
元宝山冷杉群落主要树木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根据群落类型和其在演替时间轴上的前后顺序综合出一个资源序列 ,样地作为资源位 ,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元宝山冷杉群落 1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进行计测。结果表明 :五尖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 ,为 4 .70 94 ;元宝山冷杉、南方红豆杉、大八角次之 ,分别为 4 .5 830 ,4 .35 87,3.96 6 0 ;细枝柃、灯笼树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元宝山冷杉与其它一些优势种 ,如南方红豆杉、红皮木姜、南方铁杉的重叠值较大 ,与其余多数物种的重叠值都不大 ;群落中多数树种间有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 ,表明群落中主要树种对资源有较明显的共享趋势。其计测结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元宝山冷杉群落结构、动态及种间关系的基础 ,亦可用于指导元宝山冷杉种群的保护和混交林的营造  相似文献   

11.
栲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生长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了解栲树的更新方式和更新动态,研究了栲树的生长特征和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栲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呈“间歇型”,经历了两个死亡高峰,并存在一个长达30年的断层;栲树的生长受光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林下光照弱且在垂直空间上不存在差异,栲树生长5~8年后进入生长的第1个抑制期,其年高生长速度可小于0.1 m,并可维持10年;栲树生长的第1个抑制期的起始时间对应着种群第1个死亡高峰期的结束时间,而其结束时间对应着种群第2个死亡高峰期的起始时间,表明栲树生长特征是影响其种群年龄结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用SSR研究栲树群体遗传结构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福建省内4个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SSR标记揭示了栲树群体丰富的遗传变异:平均等位基因数A=9.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4.8,平均期望杂合度He=0.65,而群 具有较低的Fst值(Fst=0.031)。SSR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栲树群体间都存在显或极显差异,表明根据SSR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亦能了解各体的分化。SSR标记使栲树群体中一些稀有等位基因得以表现,54个SSR等位基因中有15个等位基因仅出现在1个或2个群体中,且频率较低,在遗传多样性保护中更应注重保护这些稀有的等位变异。  相似文献   

13.
Genetic structure of four populations in 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 in Fujian Province was studied with microsatellite (SSR) markers. A high level of genetic variation was detected in the populations of C. fargesii by using SSR with A=9.0, Ne=4.8, He=0.65 and the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 ( Fst ) was only 0.031. The distributions of alleles of all loci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populations of C. fargesii , and the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could be foun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s of SSR alleles. Some rare alleles in the populations of C. fargesii were revealed by SSR: Fifteen of 54 alleles appeared in one or two populations with lower frequencies; conservation of these rare allel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4.
福建大田栲树次生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福建大田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次生林内,应用相邻格子法设置3 200 m2样地,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 栲树种群、罗浮栲(C. fabri Hance)种群、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栲树种群和罗浮栲种群从Ⅰ、Ⅱ级幼苗到Ⅲ级幼苗发育过程中出现死亡高峰; 3个优势种群从Ⅲ级幼苗向第4立木级的生长过程中,死亡率也很高.栲树、罗浮栲和樟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差别较大,栲树种群在幼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树及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罗浮栲种群在幼树阶段呈集群分布、中树阶段呈均匀分布、大树阶段呈随机分布;樟树种群在幼树及大树阶段呈均匀分布,中树阶段为随机分布.不同区组规模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板栗EST-SSR分子标记在栲树中的通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  孙晔 《广西植物》2012,32(3):293-297
简单重复序列也称为微卫星分子标记,不仅在同属近缘种间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甚至在近缘属间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研究利用壳斗科基因组信息数据库中公布的中国板栗124对多态的EST-SSR引物在栲树中进行跨属(栗属到栲属)通用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板栗EST-SSR引物在栲树中通用性和多态性分别为42.7%和56.6%;使用19对多态的EST-SSR引物对4个栲树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栲树自然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a=6.105,Ho=0.563,He=0.621)。这些引物为栲树群体遗传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因组DNA富集法FIASCO对我国典型常绿阔叶林建群种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进行了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从栲树基因组中分离和筛选了15个微卫星位点,并对江西九连山栲树自然分布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栲树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每个位点在28株栲树个体上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6.7(4~8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690(0.250~1.000),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698(0.293~0.867)。每个位点的第一排除概率值Pr(Ex1)为0.043~0.527,位点综合值为0.9972。单个位点的第二排除概率Pr(EX2)为0.159~0.694,位点综合值为0.9999。这些微卫星标记可为研究栲树的遗传多样性及居群遗传结构提供有效的遗传工具。  相似文献   

17.
栲树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 5个栲树 (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 .)天然群体共计 18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 4 1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到 385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 15 7个 ,占 4 0 .78%。物种水平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0 .4 5 97,Nei基因多样度h =0 .2 96。遗传变异分析表明 ,栲树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 ,利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估算的分化 (Hsp_Hpop) /Hsp=0 .0 4 76 ,遗传分化系数Gst =0 .0 4 2 9,分子方差分析 (AMOVA)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群体内的变异组分占了 94 .97% ,群体间变异只占 5 .0 3%。AMOVA分析结果的显著性检验也表明 ,群体间及群体内个体间均呈现出显著分化 (P <0 .0 0 1)。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天童山国家森林公园,研究了鼠类在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灌丛几种生境内对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种子的捕食和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和针毛鼠(N.fulvescens)是栲树种子的主要捕食者.种子在刚布下后的几天内消失的最快,随后其日消失率便逐渐降低,在不同生境中,其日消失率也有所不同,在灌丛中日消失率最高(7.54%),其次是马尾松林(7.29%),而常绿阔叶林中3条样带的日消失率较低.在损失的种子中,各种种子命运所占比例在样带中存在着差异,灌丛中失踪的种子比例最高,占97.77%,而样带2的则最低,只占8.91%.这与不同样带中的植被组成密切相关.同时,鼠类对栲树种子扩散的距离比较近,观察到的最远扩散距离为12.7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