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肃兰州盆地咸水河组下红泥岩中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兰州盆地咸水河组下红泥岩共产有15属25种哺乳动物化石。位于下红泥岩中部的峡沟和上西沟等地产有11属20种化石(Amphechinus cf. A. rectus, A. cf. A. minimus, Amphechinus sp., Soricidae indet., Sinolagomys kansuensis, S. cf. S. major, Yindirtemys grangeri, Y. xiningensis, Y. ambiguus, Eucricetodon sp., Tachyoryctoides? sp., Parasminthus asiae朿entralis, P. tangingoli, P. parvulus, Parasminthus spp., Sinosminthus sp., Heterosminthus lanzhouensis, Litodonomys huangheensis和Didymoconus berkeyi),被称为峡沟动物群。其中8属11种与党河Taben朾uluk动物群共有。两者的时代大致相当,为晚渐新世。位于瞿家川附近的下红泥岩下部产有:Desmatolagus cf. D. gobiensis, Ordolagus sp.,Tataromys plicidens, Tsaganomys altaicus, Amphechinus cf. A. minimus和Sinolagomys kansuensis等。该动物群的面貌显得比峡沟动物群的要老,而与其下的黄砂岩中所产的南坡坪动物群较相似,其时代有可能为早渐新世晚期。如果更多的化石证明是这样,那么在兰州盆地同一时代的同一动物群可产于不同的岩层(黄砂岩和下红泥岩下部),而代表不同时代的不同的动物群产于同一岩性地层中。早、晚渐  相似文献   

2.
甘肃兰州盆地第三系咸水河组的双壳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颉光普 《古生物学报》1999,38(1):94-101
描述了兰州盆地第三系咸水河组中首次发现的5种双壳类化石;它们均属于古异齿目珠蚌科,是现代东方区的特征属种。根据相应层位中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推断,咸水河组中的生存的时代为早浙新世晚期;与欧洲的哺乳动物带MN2-3相当。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的松鼠类和林跳鼠类。松鼠科化石包括3个种:骊山花鼠(新种)Eutamias lishanemis sp.nov.,细小岩松鼠(新种)Sciurotamias pusillus sp.nov.和松鼠属(未定种)Sciurus sp.;林跳鼠科有两个种:西安脊仓跳鼠(新种)Lophocricetus xianensis sp.nov.和脊仓跳鼠(未定种)Lophocricetus sp.。在牙齿的形态上,蓝田松鼠科的新种分别与现生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和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很相似,但特征原始。其中Sciurotamias pusillus新种代表了该属最早的地史记录;Lophocricetus xianensis新种比内蒙古最晚中新世常见的葛氏脊仓跳鼠(Lophocricetus grabaui)原始得多,为中国现知较为原始的一种。这些新种的特征如下:骊山花鼠(Eutamias listmnensis):个体比现生花鼠(Eutamias sibiricus)稍大,前臼齿和第三臼齿的尺寸比现生种的相对大。P4具完整的前边脊,明显臼齿化;上臼齿的原尖较收缩,中附尖不发育;M3无后脊;下臼齿的下内尖几乎融汇于后边脊,下中尖很小。细小岩松鼠(Sciurotamias pusillus):岩松鼠属中个体较小的一种,齿尖和齿脊比Sciurota- mias wangi和S.leilaoensis的高且较强壮。P4似三角形,前附尖膨大;M1/2的原尖收缩,时见小的后小尖和中附尖;m1/2的下内尖界限模糊,唇侧谷窄浅;m3明显向后扩展。西安脊仓跳鼠(Lophocricetus xianensts):Lophocricetus属中个体较小的一种,M1和M2具小或脊状的原附尖,m1和m2的外附尖和齿带不甚发育。M1的中尖通常弱,中脊短,内脊连接前尖或原脊,后边脊连接后脊;M2常见双前边脊,中脊伸达齿缘;m1下外脊的后部低、弱甚至断开,下次尖与下内尖或下中尖与下内尖间的脊连接;m2的下原尖连接下后尖或前边脊。脊仓跳鼠是中亚和北亚特有的一属啮齿动物,被认为从异蹶鼠属(Heterosminthus)演化而来,近10余年来有较多的发现和研究。本文特别对其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属种的区分作了进一步界定。哺乳动物的研究显示,陕西蓝田地区晚中新世早期的气候可能比现代还要干旱。灞河动物群中松鼠类和林跳鼠类的出现,还表明了在这个温带开阔的草原环境中,尚有一些灌丛和林地。  相似文献   

4.
甘肃党河地区第三纪中期的跳鼠化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描述了产自甘肃省党河地区第三纪中期的跳鼠化石 3属 7种。其中 5种 (Parasminthusasiae centralis,P .tangingoli,P .parvulus,Heterosminthuslanzhouensis和LitodonomyscfL .huangheensis)产自狍牛泉组上部 ,时代为晚渐新世。产自早中新世 (?)铁匠沟组中部的 2种是中间异蹶鼠 (新种 ) (Heterosminthusintermediussp.nov .)和西水简齿鼠 (新种 ) (Litodonomysxishuiensissp .nov .)。Heterosminthusintermedius的主要特征是 :M2的前齿带较短而低 ,m1的下次脊较向前斜伸 ,与下中尖前的下外脊相连 ;在颊齿的宽窄比例和其他一些特征上介于H .orientalis和H .lanzhouensis之间。Litodonomysxishuiensis的主要特征为 :下臼齿比例上较宽短 ,下外脊位于纵中线附近 ;下中脊在m1中长 ,在m2中无 ;m2和m3下前边尖很发育 ,但孤立 ;m3下中凹和下外凹明显缩短等。探讨了Heterosminthus和Litodonomys的进化趋势和铁匠沟组中部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记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4种跳鼠(Dipodidae,Rodentia)化石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早期灞河组的4属4种跳鼠:蓝田原跳鼠(新种)(Protalacta- ga lantianensis sp.nov.)、副跳鼠(未定种)(Paralactaga sp.)、原始三趾心颅跳鼠(新种)(Sal- pingotus primitivus sp.nov.)和小五趾心颅跳鼠(新种)(Cardiocranius pusillus sp.nov.)。蓝田原跳鼠兼有原跳鼠和副跳鼠的特征,可能是原跳鼠向副跳鼠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类型。副跳鼠和原始三趾心颅跳鼠及小五趾心颅跳鼠分别代表了副跳鼠属在中国的最早记录和心颅跳鼠亚科(Cardiocraniinae)在地史上的首次出现。4种跳鼠指示了蓝田地区当时的自然环境可能比现代更加干旱。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甘肃兰州永登下街泉头沟发现的5种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3个首次在这一经典地点发现的种。化石组合的分析表明,泉头沟动物群的时代与内蒙古中中新世通古尔动物群接近,并有一个与通古尔动物群相似、指示温带干旱、半干旱丛林-草原的古环境。  相似文献   

7.
邱铸鼎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1,39(3):204-214,T001
记述了甘肃兰州永登泉头沟发现的4种仓鼠化石:Plesiodipus leei Young, 1927;Megacricetodon sinensis Qiu et al., 1981; Ganocricetodon cheni gen. et sp. nov.和Paracricetulus schaubi Young, 1927。仓鼠类的组合和形态特征表明:泉头沟动物群与通古尔动物群的时代接近,同属中中新世通古尔期;指示的环境近似,同为相对干旱的温带丛林-草原环境;但它们的时代和生态环境略有差异,不排除泉头沟动物群时代略晚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地区中渐新世的林跳鼠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的乌兰塔塔尔地区林跳鼠科化石计有中亚副蹶鼠(Parasminthus asiae-entralis)、党河副蹶鼠(P. tangingoli)、小副蹶鼠(P. parvulus)、邱氏戈壁蹶鼠(Gobiosminthus qiui gen. et sp. nov.)、?戈壁蹶鼠未定种(Gobiosminthus sp.)和童氏沙漠蹶鼠(Shamosminthus tongi gen. et sp. nov.)3属6种.对副蹶鼠属各种的种内变异和种间差异、我国早第三纪林跳鼠类的系统关系以及早期林跳鼠与仓鼠间的一些形态差别做了概要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甘肃兰州盆地中中新世泉头沟动物群的睡鼠类和沙鼠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铸鼎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1,39(4):297-305,T001
记述了甘肃兰州永登泉头沟发现的一种睡鼠 ,MicrodyromyswuaeQiu ,1 996和沙鼠科的二个新种 ,Mellalomysgansussp .nov .与Myocricetodonplebiussp .nov .,同时讨论了泉头沟动物群的生物年代学、动物地理学和古生态学问题。泉头沟动物群中的沙鼠类是迄今所知该科动物在我国最早的化石记录。小哺乳动物的组合表明 ,泉头沟动物群与内蒙古中中新世通古尔动物群的时代和指示的生态环境大体近似 ,但沙鼠类的出现 ,似乎指示了泉头沟动物群代表更为干旱和开阔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陕甘宁盆地东北缘二马营组发现的两种假鳄类,经鉴定均属Euparkeridae。其中之一与Euparkeria较相近;根据肩胛骨、肱骨和骨质背板等的显著不同,定名为侨家梁哈拉寨鳄(Halazhaisuchus qiaoensis),新属、新种。依据骨髂形态,另一标本归入世鲁番鳄属(Turfanosuchus),取名沙圪堵吐鲁番鳄(Turfanosuchus shagedu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临夏盆地的渐新世巨犀化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描述了 2种巨犀化石 :霍尔果斯准噶尔巨犀 (Dzungariotheriumorgosense)和牙沟副巨犀(新种 ) (Paraceratheriumyagouensesp .nov.)。新种的主要特征是 :个体小 ;上颊齿齿冠高 ,有薄层白垩质覆盖 ;DP2~M1反前刺大 ,原尖后收缩沟明显 ,次尖有深的前收缩沟 ,中谷和后凹中常有附属小柱等。巨犀的演化历史可能比过去想象的更复杂。Indricotherium、Dzungariotherium和Paraceratherium为代表不同进化水平和支系的 3个属 ,不应合并为Paraceratherium一属。牙沟含巨犀化石层位的地质时代为晚渐新世。  相似文献   

12.
始鼠化石在甘肃省党河地区上渐新统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正>始鼠科(Eomyidae)是一类已绝灭的小型的鼠类,在古近纪和新近纪时广布全北区,以北美(中始新世—晚中新世)和欧洲(早渐新世—晚上新世)发现的化石较丰富。过去在亚洲发现的始鼠化石极少。亚洲的第一个始鼠化石是1982年才发现的(郑绍华等,1982)。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亚洲陆续发现了一些始鼠化石,表明从中始新世到上新世时在亚洲已有始鼠生存过(Wang and Emry,1990;Qiu,1994,1996;Tomidaand Setoguchi,1994;Emry et  相似文献   

13.
云南曲靖早渐新世真古仓鼠化石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曲靖蔡家冲地区下渐新统蔡家冲组中首次发现的真古仓鼠化石: Eucrtcetodon meridionalis sp. nov. 和 E. leptaleos sp. nov. 认为仓鼠可能在亚洲由类似 Cocomys 的祖先类型起源的; Eucricetodon 在渐新世时广布欧亚大陆;欧洲的 Eucricetodon 是在"大间断"之后由亚洲迁去的; Simimys 代表从仓鼠科基部分出的旁枝, 应归入 Muroidea.  相似文献   

14.
描述在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貘属新种和政貘(Tapirus hezhengensis sp. nov.),它是貘属中已知最小的种之一。在基本特征上,临夏盆地的和政貘与现生貘已相当接近,前臼齿完全臼齿化,门齿、犬齿的数目和形态也与现生貘一致。东亚晚中新世缺少貘科化石的材料,和政貘的发现对中国第四纪貘类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显示中中新世起源于欧洲的真貘在晚中新世时期已扩散至东亚。貘类通常适应于潮湿的热带森林环境,但和政貘在华北三趾马动物群中的发现说明这类动物也能够生活于干旱的温带草原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