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最佳剂量,评估诱导期应用此种方法的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的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麻醉诱导为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为2μg/kg(Ⅰ组)、3μg/kg(Ⅱ组)和4μg/kg(Ⅲ组),待两种药物达到药效高峰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诱导期和插管后1 min,3 min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评估插管满意度。结果:各组的插管满意度如下:Ⅰ组54.2%(19/35)、Ⅱ组83.3%(25/30)、Ⅲ组97.1%(34/35),随着瑞芬太尼剂量的增加,气管插管满意度增高,气管插管操作时间缩短(P0.05)。在诱导过程中,三组患者的MAP和HR下降幅度均较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是可行的,与复合瑞芬太尼2μg/kg或3μg/kg相比,丙泊酚2 mg/kg复合瑞芬太尼4μg/kg能明显提供更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插管操作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异丙酚,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异丙酚.记录病人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后即刻、气腹前、气腹(CO2压力达12cmH2O)后1、30、60min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的SBP、DBP、HR、PErCO2;并观察记录病人术毕的清醒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R组在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血液动力学变化较S组明显(p<0.05或0.01),R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早于S组(p<0.05),S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少于R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与瑞芬太尼比较在麻醉诱导时及术毕气管拔管时具有较高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在麻醉过程中的平稳性二者无显著差异,舒芬太尼在术后疼痛控制方面优于瑞芬太尼,而瑞芬太尼在术后意识恢复上优于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药对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超敏的影响。方法:40只尾静脉置管成功的成年雄性SD大鼠,根据不同麻醉方式随机分为5组(n=8):七氟醚麻醉组(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S+R组);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组(Pro组);小剂量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组(Pro+R组);大剂量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组(HPro+R组)。在不同麻醉方式下建立大鼠后足切割痛模型并维持麻醉一小时,于术前24小时以及停药后6小时,24小时,48小时测定双后足的机械痛阈(PWT)及观测以上不同时间点切割足的累积疼痛评分(CPS)。结果:S+R组与S组相比,停药后6小时切割足的CPS增加(P0.05)、24小时双后足的PWT均下降(P0.05)。HPro+R在停药后各时间点切割足的PWT均高于Pro组(P0.001)、Pro+R组(P0.01)。与Pro+R组相比,HPro+R组在停药后各时间点切割足的CPS均低于Pro+R组(P0.05)。结论: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可加剧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痛觉过敏,而大剂量丙泊酚可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及辅助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到2023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的1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n=60,舒芬太尼麻醉)和瑞芬太尼组(n=60,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苏醒质量、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1(Ang-1)、血管紧张素2(Ang-2)]、Th1/Th2免疫平衡指标[包括Th1、Th2及调节性T细胞(Treg)、Th1/Th2比值],术后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舒芬太尼组相比,瑞芬太尼组的应激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更短(P<0.05)。术后1 d,两组Cor、NE、Ang-1、Ang-2升高,但瑞芬太尼组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术后1 d,两组Th1、Treg、Th1/Th2升高,但瑞芬太尼组低于舒芬太尼组;Th2下降,但瑞芬太尼组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可改善麻醉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调节Th1/Th2免疫平衡,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韦景校 《蛇志》2011,23(4):353-35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注射液联合异丙酚注射液对人工流产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SAI~Ⅱ级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异丙酚注射液2mg/(kg·h),瑞芬太尼注射液0.2μg/(kg·min);B组给予异丙酚注射液2nag/(kg·h),瑞芬太尼注射液0.4μg/(kg·min)。观察两组麻醉前、麻醉后3min、5min、10min的SBP、DBP、HR。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早,呼之能睁眼,对答问题良好。结论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无痛人流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将其等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予以单纯丙泊酚,观察组100例,予以"丙泊酚+瑞芬太尼(小剂量)",比较相关指标。结果:在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术毕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无痛人流麻醉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小剂量)"比单纯丙泊酚应用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激反应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随机为瑞芬太尼组(40例)和芬太尼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应激反应指标(ACTH、COR、IL-6)、苏醒时间、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探讨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术前ACTH、COR、IL-6的基础应激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术毕该三项指标较术前升高,术后1d较术毕有回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术毕﹑术后1d的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芬太尼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引起的应激反应明显弱于芬太尼组,且其苏醒期躁动情况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激反应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随机为瑞芬太尼组(40例)和芬太尼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应激反应指标(ACTH、COR、IL-6)、苏醒时间、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探讨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术前ACTH、COR、IL-6的基础应激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术毕该三项指标较术前升高,术后1d较术毕有回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术毕睐后1d的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芬太尼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引起的应激反应明显弱于芬太尼组,且其苏醒期躁动情况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着力于解决盲肠穿刺结扎(CLP)模型因水肿肠道封堵结扎穿刺部位随机影响模型动物感染进程的问题,探索通过复合感染支架整合盲肠结扎穿刺法和植入带菌物法,建立感染可持续的脓毒症动物模型。方法 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盲肠穿刺结扎组(CLP组,n=18)、复合感染脓毒症模型组(MIM组,n=18),其中每组10只用于考察各组动物一般生存状态、盲肠结扎部位封堵情况和生存率;每组另8只用于考察各组脓毒症损伤指标。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心脏、肝、肺、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脂多糖(LPS)、白介素-6(IL-6)、心肌钙蛋白-Ⅰ(cTn-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乳酸(Lac)和肌酐(Cr)含量;取肝组织检测丙二醛(MDA)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结果 造模96 h后,Sham组大鼠无死亡,CLP组大鼠生存率70%,MIM组生存率0%;MIM组心脏、肝、肺、肾组织损伤程度较CLP模型组更为严重;MIM组分别与Sham组和CLP组比,LPS、IL-6、cTn-I、ALT、AST、...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5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老年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n=43)和对照组(瑞芬太尼麻醉,n=42)。观察并比较两组苏醒质量、镇静、镇痛情况、应激反应指标和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意识消失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12 h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术后12 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术后12 h NSE、S-100β蛋白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应用于老年THA患者,镇静、镇痛效果较好,可提高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程度,降低POCD发生率,调节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究钙蛋白酶抑制剂Calpeptin在脓毒症膈肌功能障碍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腹腔内注射8 mg/kg LPS的方法构建大鼠脓毒症模型,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n=6/组):正常对照组(Con组)、脓毒症组(Sepsis组)和钙蛋白酶抑制剂预处理组(Calpeptin组)。处死大鼠,快速分离大鼠膈肌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膈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分别检测膈肌组织中钙蛋白酶μ-Calpain、凋亡相关基因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处理24 h的脓毒症组大鼠膈肌组织HE染色未见明显膈肌萎缩改变,但膈肌收缩力下降,这与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qRT-PCR法检测到脓毒症组大鼠膈肌组织中上述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而Calpeptin预处理后,上述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脓毒症时膈肌发生功能障碍,钙蛋白酶抑制剂Calpeptin可显著减轻LPS诱导的炎症、凋亡、自噬的激活。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7,(4)
目的基于PCR Assay芯片技术,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血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并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即对照组、脓毒症组、右美托咪定预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关腹,不行CLP。其中右美托咪定预干预组则在造模前及造模后2h于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40μg/kg,脓毒症组及假手术组肌注平衡液5ml/kg,3组均于术后24h留取血标本,并分离线粒体后提取RNA行PCR Assay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脓毒症组大鼠血液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如Ndufa1、Ndufab1、Ndufb2、Ndufs8、Sdha、Uqcrb、Cox8a、Atp5a1、Atp5i的Fold值下调明显,右美托咪定干预后大鼠血液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如Ndufa1、Ndufab1、Ndufb2、Ndufs8、Sdha、Uqcrb、Cox8a、Atp5a1、Atp5i的Fold值有升高趋势。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对脓毒症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观察外源性H2S对中性粒细胞(PMN)在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肺内聚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致Sprague-Dawley(SD)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12)。对照组:由尾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5ml/kg);LPS组:由尾静脉注射LPS(1mg/kg);LPS+NaHS组:注射LPS前10min腹腔注射NaHS(28μmol/kg);NaHS组:腹腔注射NaHS(28μmol/kg)。6h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学变化并计数肺泡间隔中PMN数目(number/HP);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MN凋亡百分率及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LPS后动物肺组织出现出血、水肿及PMN聚集等病理征象。LPS组大鼠肺组织中PMN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MN凋亡百分率下降,ICAM-1、NF-κB表达显著增高;应用NaHS后每高倍镜PMN数目显著减少,PMN凋亡百分率明显增高,ICAM-1、NF-κB表达显著降低,肺组织损伤减轻。单独应用NaHS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NaHS可减少PMN在肺内聚集,其机制与其抑制NF-κB通路,从而下调ICAM-1表达、促进PMN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CO2气腹快速充气阶段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异氟醚MACBAR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4组:R0组(0ng/ml)、R1组(1ng/ml)、R2组(2ng/ml)和R3组(3ng/ml)。4组麻醉诱导药物:依托咪酯0.3mg/kg、顺阿曲库铵0.2mg/kg及血浆靶控瑞芬太尼(3ng/ml)。患者气管插管后吸入异氟醚,R0组停用瑞芬太尼,R1、R2、R3组以瑞芬太尼1ng/ml、2ng/ml、3ng/ml的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根据每组患者CO2气腹快速充气阶段HR或MAP的变化采用序贯法对异氟醚MACBAR进行测定,同时观察气腹前后BIS值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结果各组异氟醚MACBAR分别为:R0组(1.63±0.05)%,R1组(1.03±0.06)%,R2组(0.71±0.07)%,R3组为(0.58±0.06)%。结论异氟醚MACBAR随着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有出现封顶效应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急性肾损害的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和黑木耳多糖组(LPS+黑木耳多糖)。根据分组,分别于复制模型前7 d给予生理盐水或1%黑木耳多糖(15 m L/kg)预防性灌胃。第8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LPS(8 mg/kg),造模12 h后,通过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取肾脏制备匀浆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用黑木耳多糖干预后,大鼠血清中BUN、Cr水平均显著低于LPS组(P0.05);LPS组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SOD、T-AO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木耳多糖组MDA含量较LPS组降低,SOD、T-AO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木耳多糖能显著提高内毒素血症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对肾脏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过表达尾侧同源盒转录因子1(CDX1)蛋白对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直肠癌细胞SW117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pIRES(空载体组)、pIRES-CDX1(过表达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培养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DX1、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丙酮酸激酶活性、己糖激酶活性及培养液上清中乳酸含量。结果:空载体组细胞中CDX1、Cleaved Caspase-3、Akt、p-Akt表达水平及细胞存活率、凋亡率、ATP含量、丙酮酸激酶活性、己糖激酶活性及培养液上清中乳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明显差异。过表达组细胞存活率、p-Akt水平、ATP含量、丙酮酸激酶活性、己糖激酶活性及培养液上清中乳酸含量与对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凋亡率及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过表达CDX1蛋白能够促进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直肠癌细胞增殖,影响直肠癌细胞能量代谢,作用机制可能与p-Ak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205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LPS)、阴性对照组(LPS+miR-scramble)、干预组(LPS+miR-205 mimics),每组10只。造模后24h取小鼠全血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和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水平,造模后5d处死小鼠取肾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肾组织中miR-205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05对HMGB1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处理组小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均升高,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升高,miR-205表达降低,HMGB1蛋白表达升高,IL-1β、TNF-α、IL-6水平均升高;与LPS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小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均明显降低,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评分下降,miR-205表达升高,HMGB1蛋白表达降低,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HMGB1是miR-205的靶基因。结论 miR-205通过调控HMGB1改善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为脓毒症性AKI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7,(4)
目的应用PCR Array技术检测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从基因水平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等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进行建模,对照组仅行开腹、关腹,不予盲肠结扎穿孔,两组术毕均肌肉注射平衡液5ml/kg,并于术后24h取肺组织提取RNA后采用RT2 ProfilerTM PCR Array进行基因检测,应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比较两组大鼠肺组织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建模后24h,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12条基因出现表达上调,18条基因出现表达下调,主要涉及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白介素家族、抗炎相关细胞因子、TNF家族、干扰素。结论肺部炎症反应相关基因失衡的表达可能是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剂量将其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各20例。三组均给予患者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1 μg?kg),小剂量组给予患者0.1 μg/(Kg?min)瑞芬太尼,中剂量组给予患者0.3 μg/(Kg?min)瑞芬太尼,大剂量组给予患者0.5 μg/(Kg?min)瑞芬太尼。记录三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检测其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和疼痛。结果:麻醉起效、麻醉诱导拔管时间比较,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均低于小剂量组,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低于大剂量组;三组T2时间段MAP、HR水平低于T0、T1时间段,T1时间段低于T0时间段(P<0.05)。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均低于小剂量组,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低于大剂量组;三组T2时间段MAP、HR水平低于T0、T1时间段,T1时间段低于T0时间段(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均能保障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但中剂量瑞芬太尼的应用更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并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的镇静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186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根据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用药前(T_1)、联合用药后10 min(T_2)、联合用药后20 min(T_3)、联合用药后30 min(T_4)和患者清醒后(T_5)等时间点的镇静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3、T_4时间点两组警觉/镇静(OAA/S)评分低于组内其他时间点,且观察组OA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_1、T_5时间点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3、T_4时间点观察组RR、SpO_2高于对照组(P0.05);T_3、T_4时间点两组的RR水平均低于组内其他时间点(P0.05)。两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呼吸道梗塞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镇静效果良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呼吸抑制程度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