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肺癌放射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因肺癌放射治疗出现放射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氧疗方法的不同分为HFNC组和COT组,每组各43例, COT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鼻导管供氧治疗。HFNC组患者给予HFNC氧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及舒适度、疲劳程度评分的差异及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12 h、24 h、48 h两组PaO2//FiO2/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HFNC组对PaO2/FiO2/指标改善明显优于C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 h、24 h、48 h两组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HFNC组对呼吸频率改善明显优于C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疲劳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FNC组对舒适度、疲劳程度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COT组(P<0.01)。HFNC组患者气管插管占比、非机械通气天数明显少于COT组(P<0.01),死亡人数占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以改善肺癌放射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氧合指数,降低患者呼吸频率,改善患者舒适度和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早期与延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临床确诊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随着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行早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延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氧分压(PaO_2)及平均动脉压(MAP)、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通气率、住院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的情况。结果:疗后两组患者RR、HR、MAP均下降,MBP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RR、HR及MAP均低于对照组,Pa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及插管发生率、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吗啡联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因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再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吗啡静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体征、症状、动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HR)、呼吸频率(BR)、血气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8/41),高于对照组的82.9%(34/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联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临床体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治疗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肺移植手术后出现原发性移植物的患者4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HFNC或NPPV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入组当时、入组后24、48、72小时)的氧合指数Pa O_2/Fi O_2、再插管率、气管切开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入组后24、48、72小时,HFNC组氧合指数Pa O_2/Fi O_2均明显高于NPPV组(P0.05),再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NPPV组(P0.05)。患者ICU住院时间较NPPV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病死率显著低于NPPV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应用指征的前提下,HFNC治疗肺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氧合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的效应。方法:9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43例和B组(对照组,常规治疗)52例。A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12~24小时,全部用鼻罩;B组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5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B型利钠肽(BNP)、血气分析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显效率:BiPAP组69.8%,对照组46.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心功能、BNP、血气分析,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iPAP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呼吸机能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症状、血气结果及心功能,还能降低BNP。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1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1型呼吸衰竭患者46例,根据入院的顺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HFNC组和NPPV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HFNC治疗与NPP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48 h的动脉血气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动脉血气pH值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48 h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 h、24 h及48 h PaO2和动脉血气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且治疗后48 h,NPPV组显著高于HFNC组(P0.05);两组治疗后2 h、24 h及48 h的PaCO2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48 h的PaCO2值NPPV组显著低于HFNC组(P0.05);两组治疗后2 h、24 h及48 h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时间逐渐降低(P0.05),且治疗后2 h、24 h及48 h的呼吸频率NPPV组显著高于HFNC组(P0.05);两组治疗后2 h、24 h及48 h心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FNC与NPPV治疗单纯1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相当,但HFNC在提高患者治疗中的舒适度及耐受性等方面可能优于NPPV。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19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氧疗方法分为传统组59例和研究组6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氧疗,研究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再插管率、喘急胸闷和咳痰困难消失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较传统组低,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DEq)低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低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再插管率低于传统组,喘急胸闷消失率、咳痰困难消失率高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氧疗相比,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AECOPD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应用NIPPV与PSV两种撤机方法在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中的优越性。方法:达到撤机标准但经两小时自主呼吸试验(SBT)失败的患者被分为两组:PSV组和无创通气组。观测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再插管率、住呼吸重症监护室时间和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NIPPV组较PSV组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缩短,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住院费用均较PSV通气组显著降低。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撤机法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较传统的机械通气方式在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更优越。  相似文献   

9.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剑锋  赵晓琴 《蛇志》2007,19(1):25-27
目的比较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在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同期ICU住院病人采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的病情转归,使用呼吸机后血气纠正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留置气管导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操作并发症。结果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组拔管率42.9%(9/21例),拔管成功率100%(9/9例);气管切开组拔管率60.7%(17/28例),拔管成功率76.5%(13/17例),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呼吸机后血气纠正时间无明显差别,但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组使用呼吸机时间,留置气管导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气管切开组(P<0.05)。气管切开组操作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46.4%(13/28例),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组操作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23.8%(5/21例),明显少于前者(P<0.01)。结论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操作简便、实用,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留置气管导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在抢救呼吸衰竭病人中较气管切开术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行清醒气管插管患者80例,按麻醉方式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研究组麻醉诱导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呼吸和循环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插管时间、Ramsay评分、耐受良好、插管成功率、呼吸次数、分钟通气量、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潮气量、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确切,可使有效减轻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已广泛应用于缺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本研究分析了HFNC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观察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入住我院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诊断为AECOPD且合并有中度II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PaO2/Fi O2<200 mm Hg,PaCO2>45 mm Hg,pH7.25~7.35)的患者4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参照组22例患者采纳无创正压通气(NIV)技术治疗,实验组22例患者予以HFNC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失败改为有创通气、28天死亡率)、血气分析对比血pH、PaCO2、PaO2。结果:HFNC组患者(22例,平均年龄73岁,男性占63.6%)同NIV组患者(22例,平均年龄77岁,男性占54.5%)相比,血pH、PaCO2、PaO2等血气分析指标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失败率分别为22.7%(5/22)和27.2%(6/22),P=0.857。28天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HFNC组为13.6%,NIV组为18.2%,P=0.845)。结论: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中,HFNC在改善氧合缓解CO2潴留方面具有同NIV相似的效应,因其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和耐受性,可成为NIV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dropin、可溶性ST2受体(s 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心衰组,另选同期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心衰组、对照组血清Adropin、s ST2、Gal-3水平,并将心衰组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II级组(n=38)、III级组(n=64)、IV级组(n=52),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清Adropin、s ST2、Gal-3水平。心衰组患者经治疗出院后,根据患者的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95)和预后不良组(n=59),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心衰组血清Adropin、s ST2、Gal-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衰组患者中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的血清Adropin、s ST2、Gal-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预后不良患者59例,发生率为38.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血常规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血清Adropin、s ST2、Gal-3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为IV级、Adropin≥10ng/mL、s ST2≥150μg/m L、Gal-3≥5μg/L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dropin、s ST2、Gal-3水平显著升高,并随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升高,血清Adropin、s ST2、Gal-3水平的变化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用于胸部大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接受胸部大术后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氧疗组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各31例。两组分别给予高流量氧疗和NCPAP,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通气后2 h,氧疗组患者的pH、PaO_2、SpO_2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NCPAP组(P0.05);通气后12 h后,两组pH、PaO_2、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PAP组比较,氧疗组吸痰次数、痰痂形成比例明显减少,痰液粘稠度也明显减轻(P0.05);两组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辅助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组气漏、呼吸道粘膜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结论:高流量氧疗在改善胸部大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动脉血气方面临床疗效与NCPAP相当,但其对气道损伤小,可促进痰液排出,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治疗尿毒症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确诊为尿毒症合并左心衰竭的患者,在患者进行常规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30 min后无缓解后,立即对患者进行BiPAP治疗。比较患者在常规治疗30 min末、BiPAP治疗后1 h、2 h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常规治疗30 min末、BiPAP治疗2h后的血浆脑钠肽(BNP)、血乳酸(Lac)水平和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经Bi PAP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缓解的有效率为93.90%。BiPAP治疗1 h、2 h后与常规治疗30 min末比较,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具有显著下降(P0.05),PaO_2则显著升高(P0.05),PaCO_2的变化经比较则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BiPAP治疗2 h后患者的血浆BNP、Lac水平与常规治疗30 min末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BiPAP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心功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伍进 《蛇志》2017,(2):139-14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6例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应用面罩呼吸机予以辅助呼吸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肺动脉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脑钠肽、肺动脉压力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结论 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可视软性喉镜与光棒用于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60例高位颈椎骨折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可视软性喉镜组(U组)和光棒组(G组)各30例。术前所有患者颈托固定,U组使用UE可视软性喉镜行气管插管,G组使用光棒行气管插管,确认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拔管后口咽部并发症、插管前后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MEP)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气管插管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U组气管插管时间较G组插管时间长(P0.05);U组和G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插管后即刻G组患者MAP升高较U明显(P0.05);与U组比较,G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的HR升高较明显(P0.05);U组患者口咽部并发症较G组少;两组患者插管后SSEP及MMEP与插管前相比无阳性改变。结论:可视软性喉镜较光棒需要更长的气管插管时间,两者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均较高,但可视软性喉镜插管期间循环波动较小、术后口咽部并发症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患者院前和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急诊医学科出诊抢救的呼吸衰竭患者92例,所有患者根据通气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使用喉罩人工通气方法进行急救,共有47例,而B组则使用气管插管人工通气方法进行急救,共有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 h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_2)等生命体征指标,对比喉罩与气管插管置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心肺复苏成功率情况,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RR以及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 h后HR、RR均较治疗前降低,SpO_2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1h后HR、RR以及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喉罩插管置入时间明显短于B组的气管插管置入时间,且A组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47),低于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通气效果基本一致,但其操作更简单更安全,可缩短插管置入时间,提高一次性成功率,争取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80例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夜间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总睡眠时间、醒觉时间、血氧饱和度、治疗前后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观察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总睡眠时间、醒觉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HI、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清hs-CRP、LDL以及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96例老年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时限,按照QRS时限将患者将患者分为Ⅰ组:60 ms≤QRS时限≤80 ms、Ⅱ组:80 msQRS时限100 ms、Ⅲ组:QRS时限≥100 ms;检测各组患者相关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入院时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B型脑钠肽(BNP);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左心衰竭情况。结果: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的BNP及c Tn I明显升高(P0.05)、LVEF降低(P0.05);血清BNP与QRS时限呈正相关(P0.05),而LVEF与QRS时限呈负相关(P0.05);QRSw时限延长是老年ACS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4,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QRS时限延长与左心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可能是老年ACS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评估发光管芯在感染手术患者麻醉常规气管内插管和预测困难气管内插管的适用性与安全性,并比较改变光棒前端弯曲角度的临床实用效果。方法:选择136例ASA I~Ⅲ级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正常气道120例,可顺利气管插管,120例患者按照插管时弯曲光棒角度不同随机分为A组(60°)和B组(90°);困难气道插管患者分为C组(90°)。分别记录各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测量医生与患者呼吸道之间的距离。结果:A、B和C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96.6%和81.2%,时间分别为(12.3±3.8)s、(13.2±4.1)s和(18.2±5.5)s,三组各自的插管总成功率均为100%。而且改变光棒前端角度的A组插管时间均较B、C组短,发现光棒插管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医生与患者呼吸道之间的距离为(34±4)cm。结论:在感染手术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使用发光管芯引导插管成功率高、对患者的循环影响低且术后并发症少,更为重要的是降低了医务人员与传染性患者近距离接触的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