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中期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抗病毒及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10 mL,2~3次/d,口服)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次,3次/d,温水送服)治疗,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剂量、方法及疗效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及HBV-DNA水平[(97.3±26.2)U/L、(102.3±27.4)U/L、(132.2±26.9)μmol/L、(2.1±0.6)log copies/mL、(62.0±15.2)U/L、(64.2±16.8)U/L、(87.4±15.2)μmol/L、(3.0±0.7)log copies/mL]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AO和尿L/M比值[(0.24±0.06)EU/mL、(5.42±1.06)μg/L、(0.018±0.004),(0.18±0.04)EU/mL、(7.82±1.47)μg/L、(0.029±0.07)]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能加速其肝功能恢复的作用,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其肠黏膜通透性,促进肠黏膜的修复,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谷氨酰胺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对照组加用单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其中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1.5 g/次,3次/d;谷氨酰胺颗粒口服,1.0 g/次,3次/d,两组连用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总胆红素(TB)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浆二胺氧化酶、降钙素原和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分别失访4例与7例,两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P>0.05)。治疗8周后,两组ALT、AST和TB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血浆二胺氧化酶、降钙素原和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谷氨酰胺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加速肝功能恢复,加速肠黏膜通透性的修复,保护与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辅助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轻微性肝性脑病(MH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就诊的94例MH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次,2次/d,温开水送服)联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次,4次/d,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肝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常规予以抗病毒及保肝治疗。试验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乳果糖口服液。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检测患者肠道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白假丝酵母数量。测定患者血清内毒素和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记录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观察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肠道肠球菌数量高于治疗1周后(18.41±2.92 vs 18.32±3.06),同时试验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与治疗前、治疗1周后以及对照组同时期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血清二胺氧化酶和尿L/M以及AST、ALT、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试验组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曾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可以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调节失衡的肠道菌群,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果糖和枯草杆菌屎球菌二联活菌治疗肝硬化所致轻微性肝性脑病(MHE)的疗效。方法:将患有MHE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仅接受肝硬化综合治疗),乳果糖组(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枯草杆菌屎球菌二联活菌组(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屎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组(D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乳果糖和枯草杆菌屎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每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后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观察患者的数字连接实验(NCT)、数字符号实验(DST)结果,血氨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C、D组NCT时间,DST分数及血氨均较A组改善明显,其中以D组最显著(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B、C、D组以上各指标逐渐改善,其中D组以治疗后2周效果最明显(P0.05)。四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中D组不良反应率最低。结论:单用乳果糖与单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均可改善MHE患者的病情,但联合用药效果明显优于单药治疗,且随用药时间延长,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保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机制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维生素E和熊去氧胆酸等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次,3次/d,连用6周。记录并判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内毒素、降钙素原(PCT)和D-乳酸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ALT、AST和GGT水平较治疗前均不同幅度下降(P0.05或P0.01),且对照组下降幅度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血清内毒素、IL-6和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对照组下降幅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能下调血清肝功能、内毒素、PCT和D-乳酸等指标,降低肠黏膜渗透性,增强肠黏膜上皮的修复能力,保护其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黏膜屏障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乙肝后肝硬化SBP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盐饮食、护肝利尿、补充白蛋白和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1.5g/次,3次/d,连用6周。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血浆内毒素、PCT和尿L/M比值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比较P〈0.05,或治疗组比较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TNF-α、IL-6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比较P〈0.05,或治疗组比较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17,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SBP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良好保护和改善作用,并能下降血浆TNF—α、IL-6和IL-10水平,具有辅助治疗肝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 选取11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主要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8%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止泻时间、大便性状复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两组均未出现其它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大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性脑病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血氨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确诊为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性脑病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氨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血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氨水平、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血清内毒素水平(LP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较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亦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 肝性脑病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血氨的生成,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王梅  王冬英  寿嫣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11):1330-1333, 1337
目的

研究益生菌辅助四联疗法对H. pylori感染患者根治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H. pylori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80)和观察组(n = 80)。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铋剂四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纳差)、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95.00%)高于对照组(82.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同时观察组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纳差等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升高,而对照组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标准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可显著提高H. pylori感染患者H. pylori根除率,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收集整理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并分析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下降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降低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肠道免疫功能恢复,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联合乳果糖对肝性脑病(HE)患者肝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HE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炎性因子水平、血尿淀粉酶(AMY)、血氨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3%(38/6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AMY、尿AMY、血氨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血氨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血AMY、尿AMY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联合乳果糖治疗HE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炎性应激,降低血尿AMY、血氨浓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常规用药治疗痛风的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30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1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尿酸、粪便中尿酸、粪便中细菌分解的尿酸、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大肠埃希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1.33%)高于常规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尿酸、粪便中尿酸水平低于常规组,粪便中细菌分解的尿酸水平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常规组,拟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COX-2、IL-6、sICAM-1、ET-1水平低于常规组,而NO水平高于常规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辅助治疗痛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尿酸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稳定,缓解机体炎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商品名:思连康)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SPF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Ⅰ组灌胃生理盐水,Ⅱ组灌胃婴儿双歧杆菌菌悬液,Ⅲ组灌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菌悬液,每天给药0.5 mL,菌液浓度为1.0×108 CFU/mL,连续给药10 d后小鼠腹腔注入2%鸡红细胞悬液1 mL(红细胞数量为2×108个/mL),30 min后处死,取小鼠腹腔洗液,观察并记录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及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数,计算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显著升高(Ps<0.05),其中Ⅲ组高于Ⅱ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及其婴儿双歧杆菌通过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