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害螨具有体积小、在生长季节繁殖快、代数多、适应性强及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群落之一。用于防治植食性害螨的农用杀螨剂销售额近年来呈现猛增趋势。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杀螨剂的种类、杀螨剂市场需求、我国杀螨剂药证登记情况、杀螨机制及杀螨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以期为杀螨剂的研究与创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明确不同杀螨剂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10种杀螨剂对朱砂叶螨成螨、卵和若螨的毒力。【结果】丁氟螨酯、阿维菌素和联苯肼酯对成螨、卵和若螨的活性均较高;乙螨唑和螺螨酯对卵和若螨活性较高,但对成螨活性明显偏低;甲氰菊酯对成螨和若螨的活性优于卵;唑螨酯、哒螨灵和三唑锡对3种螨态也均具有毒杀作用,但毒力偏低。同一种杀螨剂对若螨的活性均高于成螨和卵,乙螨唑、螺螨酯、联苯肼酯、唑螨酯和炔螨特对卵的活性高于成螨,丁氟螨酯、阿维菌素、甲氰菊酯、哒螨灵和三唑锡对成螨的活性高于卵。【结论】不同杀螨剂对朱砂叶螨不同发育阶段毒力存在较大差异,田间用药防治时应根据害螨发生情况和发生阶段,选择适合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3.
植食叶蜡抗药性遗传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武予清  刘芹轩 《遗传》1994,16(5):45-48
Presentaddress:DepartmentofPlantProtection,HuazhongAgricultural,Wuhan430070.叶螨是危害农作物的主要害螨之一.近年来,叶螨对杀虫剂和杀螨剂的抗性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到1980年,世界上已有38种农业害螨对杀虫(螨)剂产生了抗药性(”‘.叶螨的抗药性速度发展很快,如我国河南棉区局部棉叶螨对甲某对硫磷的抗性高达466倍(“.GC。rghi。u和T8yl。r认为,影响抗药性发展的因素有遗传方面的,也有个物学和防治技术方面的O‘.在遗传方面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抗药性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抗药性个体的适合股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是严重危害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主要寄生螨之一,由于杀螨剂长期大量、单一和连续使用,狄斯瓦螨对杀螨剂的抗性发展日趋严重,探明狄斯瓦螨抗性机制对于治理狄斯瓦螨具有重要意义。狄斯瓦螨抗性形成受遗传因素、人为操作因素及其他生态因素的影响,其抗性机制与化学杀螨剂的种类有关,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靶标不敏感性机制和解毒代谢增强机制,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螨剂抗性机制研究较为透彻,而对有机磷类和甲咪类杀螨剂抗性机制研究有限。本文基于文献,阐述了狄斯瓦螨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甲咪类杀螨剂抗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抗性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狄斯瓦螨有效治理、杀螨剂的安全有效使用及新型杀螨剂开发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综合评价常用杀螨剂对荔枝叶螨Oligonychus litchii的室内毒力,在室内分别采用Potter喷雾法、浸叶碟法和浸叶法测定了5种常用杀螨剂对荔枝叶螨成螨、卵和若螨的毒力,并测定了5种杀螨剂对荔枝叶螨的田间防效。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哒螨灵、阿维菌素对荔枝叶螨成螨和若螨有较高的毒力,联苯肼酯对成螨和若螨的毒力较低,而螺螨酯和乙螨唑对成螨基本无活性,对若螨有一定的毒力;5种杀螨剂对卵的毒力大小依次为乙螨唑螺螨酯哒螨灵阿维菌素联苯肼酯。田间防效试验中,15%哒螨灵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荔枝叶螨的总体防效较好,药后1 d防效高于70%,药后10 d防效达100%,药后20 d防效仍在90%以上,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240 g/L螺螨酯悬浮剂和110 g/L乙螨唑悬浮剂对荔枝叶螨药后3 d防效均低于70%,而药后20 d的防效高于90%,说明两药剂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性较好;43%联苯肼酯悬浮剂药后1、3 d防效低于阿维菌素和哒螨灵,高于螺螨酯和乙螨唑,药后15 d防效开始下降。在田间防治荔枝叶螨时,若荔枝叶螨发生早期、成螨较少时建议施用螺螨酯或乙螨唑,而荔枝叶螨种群中成螨、若螨较多时推荐施用阿维菌素、哒螨灵或联苯肼酯。  相似文献   

6.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在云南昆明主要为害大棚花卉,尤其对月季(Rosa chinensis)为害严重。使用玻片浸液法,选用6种化学杀螨剂和1种植物叶面保护剂对该叶螨进行室内药效测定;同时,选取真除螨、主力和植物叶面保护剂等3种杀螨剂实施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施药48h后,真除螨2 000、3 000倍液杀螨效果达100%;田间喷药3d后,真除螨4 000倍液能达到30%的防治效果,可有效降低害螨数量。建议每年截形叶螨为害严重的5~11月期间,在保护地栽培的月季上连续施用真除螨。害螨发生高峰期前,可使用植物叶面保护剂,减少害螨的取食。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杀螨剂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的毒力和对少毛钝绥螨Proprioseiopsis asetus Chant的安全性,本文采用叶片喷雾法测定了4种田间常用杀螨剂对少毛钝绥螨和二斑叶螨的毒力,并分析比较了4种杀螨剂对少毛钝绥螨和二斑叶螨的选择毒力。试验结果表明,4种杀螨剂对少毛钝绥螨雌成螨和二斑叶螨雌成螨的毒力选择指数大小依次为:联苯肼酯(10.1261)>阿维菌素(5.4664)>哒螨灵(3.5293)>克螨特(2.3615)。联苯肼酯对少毛钝绥螨的毒力选择指数最高,具有中度正向选择性,即联苯肼酯对少毛钝绥螨的毒力明显低于其对二斑叶螨的毒力。阿维菌素、哒螨灵、克螨特对少毛钝绥螨和二斑叶螨的毒力选择指数也都大于1,但都小于10,即这3种杀螨剂对少毛钝绥螨和二斑叶螨都有较低的正向选择性。4种杀螨剂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少毛钝绥螨雌成螨的安全系数大小依次为:联苯肼酯>阿维菌素>哒螨灵>克螨特。联苯肼酯的安全系数为16.8935~24.4025,阿维菌素的安全系数为5.5782~22.3127,均大于5,表示联苯肼酯和阿维菌素在推荐使用浓度的低浓度情况下,对少毛钝绥螨的安全性高。而15%哒螨灵乳油和73%克螨特乳油的安全系数仅1.1709~1.7564和1.0523~1.5807,在推荐使用浓度的低浓度情况下,对少毛钝绥螨的安全性一般。因此建议在生产中应用少毛钝绥螨进行生物防治时,可优先选用联苯肼酯和阿维菌素配合使用,而不建议使用哒螨灵和克螨特。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杀螨剂毒力测定标准的适用局限性提出了适合所有杀螨剂类型毒力测定的新标准建议,并以水培花生叶培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进行Potter喷雾法毒力测定为例,描述了测定其不同螨态的4种室内毒力的操作要点,阐明对螨类这种世代历期短、繁殖能力强、经济危害地位重要的特殊生物类群,采用新的杀螨剂毒力测定标准,不仅对正确评价杀螨剂的作用特性、指导科学合理用药非常必要,而且操作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丁氟螨酯是一种新型酰基乙腈类非内吸性杀螨剂,对害螨的各个螨态都有很高活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评价了丁氟螨酯对二斑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合理用药和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丁氟螨酯对二斑叶螨成螨与卵的致死中浓度、雌成螨产卵量、各螨态存活率以及各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经丁氟螨...  相似文献   

10.
赵日瑾  胡笙 《昆虫知识》1992,29(3):184-186
<正> 在60年代以前,我国的螨类问题并不严重,由于广泛地应用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防治害虫,导致螨危害,在60~70年代逐步严重起来,使得害螨成为果树、棉花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尤其是拟除虫菊酯在我国应用以来,因其高效、广谱,几乎可以杀死一切害虫,在我国应用发展很快。结果使得螨类危害问题更加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菌酯类杀虫剂在防治植食性害虫的同时也大量的杀伤于各种天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植物源杀螨剂的研发进程,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4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rinus)雌成螨的毒杀活性,以期发现具开发潜力的植物资源。结果表明,沙茴香(Ferula bungeana)、盐肤木(Rhus chinensis)、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紫丁香(Syringa oblata)和南方六道木(Abelia dielsii)等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活性较好;毒力测定表明,沙茴香和盐肤木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活性最好,LC50分别为0.08 g·mL-1和0.09 g·mL-1。可见,沙茴香和盐肤木可作为植物源杀螨剂研发的候选材料,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罗宾根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宾根螨于1988年发现于哈密死亡洋葱植株上,其后发生不断扩大,危害不断加重,严重处洋葱植株死亡腐烂率达39.52%。 罗宾根螨可用尼索朗、灭扫利和久效磷等杀螨剂,加水浇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昆虫学报》2014,(5):768-774
本研究选用9种常用杀螨剂及2种新型杀螨剂螺虫乙酯、米尔贝霉素,在其田间推荐使用浓度范围内分别设高、中、低三个试验剂量,用喷雾法直接处理异色瓢虫幼虫、蛹、成虫,以比较药剂对该瓢虫的安全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24h、48h死亡率,发现11种杀螨剂对异色瓢虫3龄幼虫毒杀效果由高至低依次为三唑锡>双甲脒>阿维菌素>甲氰菊酯>炔螨特>哒螨灵>噻螨酮>米尔贝霉素>甲维盐>螺螨酯=螺虫乙酯,其中螺螨酯和螺虫乙酯处理的幼虫死亡率均为0。2)除阿维菌素、甲氰菊酯和甲维盐外,其它8种杀螨剂对蛹羽化为成虫基本没影响。11种杀螨剂对刚羽化出的成虫有残毒作用,毒效由高至低依次为阿维菌素>甲维盐>双甲脒>甲氰菊酯>螺螨酯>三唑锡>哒螨灵>噻螨酮>炔螨特>螺虫乙酯>米尔贝霉素,其中后6种药剂处理的新羽化成虫死亡率在13.8%以下。3)双甲脒、螺螨酯、三唑锡、哒螨灵、噻螨酮、炔螨特处理成虫的死亡率为0,其余5种药剂对成虫的毒杀效果由高至低依次为阿维菌素>甲氰菊酯>甲维盐>螺虫乙酯>米尔贝霉素。为了保护异色瓢虫,田间化学防治叶螨时应根据该瓢虫发生虫态合理选用杀螨剂。  相似文献   

14.
86A-2真菌杀螨剂发酵工艺的研究席海生,李东海,马忠海,陈顺,李剑梅,郭桂珍(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朝阳122000)红蜘蛛是为害棉花、大豆、黄瓜、苹果等多种农作物和园林花卉植物常见和难于防治的一种螨类。目前用于防治害虫的多种有效农药,对红蜘蛛却表现...  相似文献   

15.
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可有效的防控草莓、玉米、葡萄、玫瑰及其他果树的叶螨。近年来,加州新小绥螨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商品化捕食螨,已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受到学者和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围绕加州新小绥螨的繁殖生物学生态学、替代食物饲养繁育、重要害螨防治应用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朱砂叶螨对三种杀螨剂的抗性选育与抗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为评价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对3种杀螨剂的抗性风险,在实验室抗性品系选育基础上,应用数量遗传学中的域性状分析法,研究了朱砂叶螨北碚种群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哒螨灵3种杀螨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3种药剂在不同杀死率下抗性发展的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分别单一连续汰选16代后,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达26.54和4.51倍,对哒螨灵表现为敏感性降低(抗性倍数为1.16倍);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哒螨灵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472,0.1519和0.0160。在室内选择条件下,杀死率为50%~90%时,要获得10倍抗性,甲氰菊酯仅需要13~6代,阿维菌素需要约21~10代;哒螨灵需要约197~89代;在田间选择,三种药剂都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抗性筛选16代结果表明,抗性风险较高的是菊酯类的甲氰菊酯,其次是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杂环类的哒螨灵抗性风险较小。试验结果可为朱砂叶螨抗性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分析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实验种群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及其混剂甲氰—阿维(甲氰菊酯:阿维菌素=8.9:0.1,m/m)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测定了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分别连续单用、轮换使用、混合使用对朱砂叶螨抗性进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16代后,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甲氰—阿维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853、0.1695和0.0804,朱砂叶螨对混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低于对2个单剂的遗传力的一半,混用延缓抗性的效果将好于轮用。药剂连续单用、轮换使用和混合使用16代,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分别为28.52、28.03和10.81倍,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分别为3.24、2.82和1.41倍。朱砂叶螨对2种杀螨剂抗性进化速率为单用>轮用>混用,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甲氰菊酯与阿维菌素混用能有效延缓朱砂叶螨对2种药剂抗性的发展速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域性状分析法 ,估算了朱砂叶螨对 5种杀螨剂 (3种单剂和 2种混剂 )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并对 5种药剂的抗性风险进行了评估。把采自重庆北碚田间的朱砂叶螨种群 ,在室内不施药情况下饲养 6 0余代 ,以此作为抗性筛选的敏感品系。分别单一连续汰选近 30代 ,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哒螨灵、哒螨 -阿维 (哒螨灵 :阿维菌素 =7 4 :0 1,m m)和甲氰 -阿维 (甲氰菊酯 :阿维菌素 =8 9:0 1,m m)的抗性分别达 6 5 5 5、5 82、1 2 3、5 2 0和 1 4 2 倍 ;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 0 2 16 7、0 0 96 7、0 0 130、0 0 80 0和 0 0 172。在实验室选择条件下 ,预计抗性增长 10倍时 ,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哒螨灵、哒螨 -阿维 (哒螨灵 :阿维菌素 =7 4 :0 1,m m)和甲氰 -阿维 (甲氰菊酯 :阿维菌素 =8 9:0 1,m m)分别需要 15、34、333、4 2和 2 0 0代。甲氰菊酯抗性风险较高 ,其次是阿维菌素、哒螨 -阿维 (哒螨灵 :阿维菌素 =7 4 :0 1,m m)、甲氰 阿维 (甲氰菊酯 :阿维菌素 =8 9:0 1,m m) ,哒螨灵抗性风险较低。混剂哒螨 阿维 (哒螨灵 :阿维菌素 =7 4 :0 1,m m)不能延缓朱砂叶螨对两单剂哒螨灵和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 ,而混剂甲氰 阿维 (甲氰菊酯 :阿维菌素 =8 9:0 1,m m)却能有效延缓朱砂叶螨对两单剂  相似文献   

19.
天敌竹盲走螨在纯竹林中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针对我国南方毛竹林,近年害螨突发性成灾的现象,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纯竹林害螨总量平均高于混交林289.28%,混交林天敌竹盲走螨(Typhlodromus bambusae Ehara)总量平均高于纯竹林263.56%;混交林益、害螨比例为1:13,而纯竹林益、害螨比例是1:118。研究表明纯竹林地面垦复、劈草,使得以芒草为生的芒草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mistanthi Saito)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导致乡土优势种竹盲走螨缺乏中间食物,难以维持种群。在毛竹——芒草混生的毛竹林(含其它树种)由于毛竹上害螨和林下芒草裂爪螨受到共同天敌——竹盲走螨的控制维持着稳定的益、害种群数量,虽然有害螨,但不成灾,在纯竹林由于地面垦复、劈草破坏原有已形成的生物链,导致毛竹害螨失去天敌控制而突发性成灾,证明纯竹林中天敌锐减是导致毛竹害螨暴发成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得到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具有较好杀螨活性的植物精油与阿维菌素复配配方,并为杀螨剂开发应用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喷雾法测定了柠檬草、广藿香、山鸡椒、亚洲薄荷植物精油及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分别采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了山鸡椒和亚洲薄荷精油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和复配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柠檬草精油和广藿香精油基本无杀螨活性,山鸡椒精油、亚洲薄荷精油处理朱砂叶螨24h后LC50分别为772.801mg/L和1040.187mg/L.阿维菌素与亚洲薄荷1∶272,1∶679复配具有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亚洲薄荷1∶400复配时共毒系数最大,可达160.因此,阿维菌素与亚洲薄荷1∶400复配防治朱砂叶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这为杀螨剂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