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荔人化石地点第二次发掘简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大荔人化石地点进行再次的发掘,不仅发现了新的文化层,而且在含大荔人化石层中找到了384件石器和一些哺乳动物化石,为探讨“大荔人”文化的性质及其时代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地质说明在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发掘旧石器的时候,在丁村附近许多地点发现了许多化石。其中90,91,92,93,94,96,97,98,99,100,102等11个地点都有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100地点更有三枚人类的牙齿发现,这许多化石和旧石器都是同一地质时代,已有综合报告发表(裴文中等,1958)。此外,在汾河西岸,与柴庄车站相对的第103地点,在已经有些胶  相似文献   

3.
《化石》2018,(4)
正繁昌人字洞及相关遗址动物群的南北混杂现象安徽繁昌人字洞是世纪之交在我国发现的最重要的更新世早期哺乳动物化石点;该地点出土了7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包括头骨、牙齿和头后骨骼,还有几具近乎完整的动物骨架。笔者有幸于2000年11月在此参加了近一个月的野外发掘,后来又和邱占祥院士一起承担了动物群中奇蹄类化石的研究工作;因此,对这个地点的动物群有较多了解。  相似文献   

4.
周口店第一地点蝙蝠动物群的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34年杨锺健教授研究过周口店第一地点的蝙蝠化石后,近30年来很少有人继承这一工作。1936—37年间,贾兰坡教授在主持该地点的发掘时,从第八层中又获得了大量的小哺乳动物化石材料,其中包含有两种以前在第一地点未发现过的蝙蝠化石。通过对这两种新材料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这一著名地点的动物羣的内容,而且对该地点的蝙  相似文献   

5.
广西柳州笔架山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柳州市郊笔架山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是1972年5月柳州钢铁厂工人开采石料时,在一个山洞中发现的。柳州市革命委员会对此发现,甚为重视,当即派市博物馆易光远前往现场了解。同年7月,我们在钢铁厂领导和工人同志的热情支持和协助下,在产化石地点作了发掘,采集了一批哺乳动物和少量龟类化石,这些材料对阐明华南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徽芜湖金盆洞旧石器地点2002年发掘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1年春季,在安徽芜湖石硊镇发现了,一处富含脊椎动物化石的称为金盆洞的洞穴堆积。翌年秋季,对金盆洞化石点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化石发掘,发现人工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共伴,收集到10余件人工制品和3千余件哺乳动物化石,初步搞清了这一地点的地层、化石种类分布及其时代。经初步研究,金盆洞出土的动物化石可以归入8个目18个科23个属27个种哺乳动物;该动物群与和县龙潭洞的动物群最接近,其次为南京汤山葫芦洞的动物群较接近,其生存时代很可能是中更新世晚期。金盆洞旧石器地点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长江下游石灰岩地区的洞穴和裂隙堆积中具有发现史前人类活动遗迹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甘肃庆阳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庆阳——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发现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记载较为少见。1962年胡月长康同志曾报导一批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但多数化石没有确切的地层层位。1963年5—7月间我们在甘肃庆阳发现了几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这里仅记述庆阳龙骨沟地点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这一地点除含有较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外,并有完整的地层剖面,这为晚更新世黄土和河湖相沉积关系的研  相似文献   

8.
1963年,安图县石灰场工人在石门山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吉林省博物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闻讯后,曾于1964年初先后派人前往现场调查。从化石的种类和堆积的残存现状判断,这是一处晚更新世洞穴堆积。参加发掘清理的有吉林省地质局区测大队、东北地理研究所和吉林省博物馆等单位。 1973年吉林省地质局直属综合大队,在编制1:20万明月镇幅地质图时,派金顿镐同志会同笔者前往该处进行复查。复查时,在上述洞穴堆积地点的同一高度的正西9米处,又发现一处堆积层次明显的小型洞穴,经发掘又采得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下面介绍的是这两次发现的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9.
周口店第22地点是一个裂隙堆积,位于中国猿人产地(周口店第1地点)东北約2公里,东溶洞之西北约120米,高出现在河面約40米。这个地点是1953年开采石灰岩时被发现的,同年进行了发掘。有关该地点的堆积概况和洞内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見于贾兰坡等的报告中。在那篇报告里说:“除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外,还发现有5件石英碎片,但人工痕迹不甚清楚”(贾等,1959,第49页)。  相似文献   

10.
禄丰古猿地点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十年,在禄丰古猿地点作了多次的发掘和筛洗,采集到包括食虫类,翼手类,啮齿类和兔形类在内的一千余件标本,使这一小哺乳动物的化石组合从1979年首次报道的6种增加到了38种,成为我国南方新第三纪中期最丰富而有代表性的小哺乳动物群。材料的初步鉴定表明:动物群中有代表我国首次发现的化石科和属;并有相当数量与华北、印巴次大陆和欧洲有密切亲缘关系的类型;其地质时代属最晚中新世保德期,相当于欧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土洛里期(Turolian)。  相似文献   

11.
陕西蓝田地区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所叙述材料,分别来自蓝田金山九浪沟、厚镇刘家坪、涝池河沟及渭南阳郭西岔湾四个地点。四个地点的化石性质和地层时代是相同的,因此合并研究。这些材料是1963—6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发掘和采集的。渭南阳郭西岔湾地点是根据西北大学李树照同志提供的线索,找到一些与泥河湾期大致相当的化石。化石发现于红色土底部的厚层钙板之中。蓝田金山九浪沟除了蓝田四不象鹿外,还有三门马等化石,也发现于红色土底部钙质结核之中。蓝田厚镇涝池河沟除了发现有中、晚更新世二个层位的哺乳动物化石之外,大量的发现是属早更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主要地点有:63707, 64102,64103,64105,64111,64096及64099。厚镇刘家坪地点距涝池河沟较近,可视为一个地点。  相似文献   

12.
我所贵州野外队,在贵州省博物馆大力协助下,于1964年冬,在贵州省毕节专区黔西县沙窝区沙井公社井山观音洞里,发现了富含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的地层。我们作了初步的试掘,得到了不少哺乳动物化石和百余件石器、石片、石核等材料。这是我国南方洞穴中首次发现的有哺乳动物化石与旧石器共生的地点。现将该地点试掘所得的结果,简略报导于后。  相似文献   

13.
记辽宁早第三纪一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长期以来,东北广大区域内未曾发现过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1984年,在吉林桦甸第一次发现了一个晚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王伴月、李春田, 1990).1988年,辽河油田秦德荣同志将一件哺乳动物化石送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这是辽宁首次发现的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发现于辽宁沈阳以西大约37.5公里的大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学报》1985,4(4):399-400
山西永济发现中更新世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 197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龙玉柱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向前等人在山西省永济县介峪口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一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 1984年11月底,笔者和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生到该地点进行野外实习时,在这一地点以东约2华里处又发现了另一个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高,哺乳类化石计有纳玛象(Palaco  相似文献   

15.
甘肃庆阳地区的旧石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20年在甘肃庆阳发现中国最早出土的旧石器后,这个地区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但在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却从未见有新的材料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这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迭有发现。1963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在庆阳县巨家塬发掘了一个“含有较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的地点;1963年,西北大学地质系在环县楼房子发掘了“有石器、骨器”共存的哺  相似文献   

16.
吉林榆树周家油坊旧石器文化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周家油坊在榆树县西南18公里,地理座标北纬44°43.5′,东经126°21′。这一带盛产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周明镇教授等曾经根据这里的大量化石材料编著《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志》一书。记录了35种化石,并命名为“榆树动物群”或称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但化石层位不清,都是从河中拣的,群众手里收集的或药店里买来的。另外,还有人类化石的发现,称为“榆树人”。也因层位不明和含氟量较低而被否定为古人类化石。此外,还有一件人工打击的石片发现,层位也是不清。为解决“榆树动物群”的层位问题和探索有关古人类活动的遗迹,我们于1977年10月在这里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先后共发掘七个地点(图1)。除第三地点未获化石外,其它六个地点都出土相当数量的化石,共十二种。其中除虎(Panthera tigris Linaeus)外,其余皆不超出前人的记录。同时在第一、二、  相似文献   

17.
1963年初秋,邱子峰、武文杰和我在并州北郊的一个地点进行发掘。这是一处上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十分丰富的原地埋藏类型的地点。山川起伏,风景无限,原本连绵起伏的黄土塬地貌,现在已经支离破碎,构成梁、峁地形;沟豁底部暴露出微微倾斜的第三纪红层和二叠纪煤系,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则埋藏在红层中的灰绿色含砂泥岩里。邱、武二人是野外发掘和室内修理的高手,我从他们那里曾学到许多东西。  相似文献   

18.
广西巴马发现的巨猿牙齿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3年,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在广西巴马县所略公社调查石灰岩洞穴时,于那合村东南的弄莫山一溶洞内采到若干哺乳动物化石。同年年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野外队与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等有关人员,在自治区文化局和巴马县革委会的支持和协助下,对该洞进行短期发掘,采到巨猿牙齿化石一枚和更多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是我国继广西大新、柳城、武鸣和湖北建始之后的又一个产巨猿化石地点。巨猿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最近仍有人提出巨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巴马巨猿的发现将使我们对这古代灵长类有更多约了解。巴马巨猿化石地点编号为73133号。  相似文献   

19.
陕西蓝田涝池河中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于1963年在陕西蓝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蓝田、临潼、渭南、华县及西安一带)进行新生代地层和哺乳动物化石调查与发掘。1964-65年继续进行这一工作时,又在蓝田县城的东北厚镇公社以西约10公里的涝池河沿岸,发现了很多的化石点,其中以陈家村附近最集中,在大约2公里的距离内发现了15处。这里报道的是其中的中更新世部分,即野外地点编号64112,64093,64097,64107及64100等地点的化石(图1)。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五常学田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6年在黑龙江省五常县学田村附近发掘两个含化石地点,出土了人化石2件、骨器2件、石制品3件、有打击痕迹的碎骨多件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依初步研究,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