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变态是动物学中一个较重要的专用名词,有关内容在中学课本也多处涉及到。现择要介绍一点动物变态的知识,供动物学教学参考。何谓动物的变态动物由于外在和内在的原因,个体形态发生变化,这叫变态。但动物学所讲的变态,是狭义地从发生学角度理解,即胚胎不直接转变为成体,而是在后期发育过程中,先形成形态、生理、生态方面特殊的幼体,行独立生活和生长,以后在某阶段发生急剧变化,转变为成体。青  相似文献   

2.
活的不可培养的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的不可培养微生物(VBNC)即一些微生物明显地丧失了可培养的特性,但是保留了自身原有的代谢活力,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回复到可培养的状态。从VBNC细菌的诱导条件、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方法3个方面对VBNC细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一、真核细胞基因的基本结构 1.转录单位: 从已知的数十种基因的顺序,可得出一个具有功能的基因的共同规律,在基因5’端-25至-75区,有CCAAT和TATAAA区(后者又称ATA box或Hogness box),相当于促进子区(Promotor),为体外转录所必需。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是以理论和试验来说明音波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种子萌发所起的影响。在农业实践上音波所起的作用,据现在所知:有缩短植物成熟期,加速萌芽和增强植物的生长发育等。这一些非但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同时在今後把物理科学应用到农业科学中开辟了极广阔的前程。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由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吸附在细胞膜上的缩氨酸引起的膜的弹性形变,以及膜对缩氨酸的包裹行为,得到膜的平衡方程,用它可以来处理大尺度的形变,弯曲能量、吸附能量和弹性形变的相互竞争导致膜对缩氨酸发生从不吸附到部分吸附乃至完全包裹的结构转变.在膜的形变很小的时候,可以得到系统能量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7.
人是从那里来的? 回答这个问题,你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困难——人是从古猿变来的;甚至你还会进一步说,在这个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个现在看来比较明了的道理,恰是经历了多么漫长的认识过程才达到的呵!现在让我们首先来谈谈,远古的人们是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的。最初的原始人可能还想不到自己的起源在人类诞生的最早时期,“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恩格斯:《反杜林论》),这些最初的原始人为艰苦  相似文献   

8.
敲除pckA基因的结核杆菌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核杆菌pckA基因编码的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诱导机体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用敲除pckA基因的牛结核杆菌BCG和野生型BCG分别感染小鼠,取肝、肺、脾进行病理分析,并进行脾细胞培养,检测CD4 、CD4 /CD8 、细胞因子IFNI-γI、L-12和TNF等。用敲除pckA基因的BCG感染的小鼠比野生型BCG感染的小鼠体内产生的结核结节少且不典型,炎性程度低。野生型BCG感染的小鼠脾脏内的CD4 T细胞和CD4 /CD8 、细胞因子IFN-γ、IL-12、TNF均明显高于敲除pckA基因BCG感染的小鼠。pckA基因为结核杆菌生长所必需,其编码产物PEPCK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是一种很好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9.
分离的蚕豆细胞核的RNA聚合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riton X-100对叶绿体膜的作用,可快速地从蚕豆幼叶制备较纯净的细胞核,它具有较高的RNA聚合酶活力。比较了两种分离核的方法,证明利用匀浆法制备的核具有较高的活力。核活力与发育时期有关系,茎端和第1对幼叶的核活力显著高于第2和第3对叶片的核活力。此外,核活力明显地受反应液内锰离子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屈允月  钟照华  佟雷 《病毒学报》2019,35(6):972-977
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是一类长度约为18~22个核苷酸的小非编码单链RNA,能够参与机体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和肿瘤发生等一系列生物过程。病毒与宿主细胞一样,也可以编码miRNA,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病毒编码miRNA的发现,经典与非经典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病毒编码miRNA对宿主细胞和病毒自身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研究病毒来源的miRNA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海湾,经引种和其他原因,已扩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对被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造成了显著影响。有关该物种的入侵机制和控制策略是当前入侵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互花米草生物质材料中富含黄酮类物质,与该物种向海扩张的能力可能存在一定联系。鉴于黄酮广泛的应用价值,能否借助黄酮成分的开发带动生物质的收割,以达到有效控制该物种的目的,也是当前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以芦丁为标准参照物,NaNO2-Al( NO3)3法比较温室互花米草不同器官中总黄酮含量的差异,分析盐城滩涂互花米草越冬芽黄酮含量与所在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干储互花米草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互花米草叶片中黄酮类物质远高于根、根状茎、茎、叶鞘、颖稃及种子。盐城滩涂上互花米草越冬芽的黄酮含量随着由陆向海方向基本呈升高趋势。互花米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70%,水浴温度80℃,水浴时间2h。互花米草植物材料中,尤其在叶部,黄酮含量十分丰富。该黄酮物质与互花米草在海岸带盐沼生态系统中的适应和向海扩张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作为探索互花米草入侵机制的一个方向。利用本研究中所得优化提取工艺可从互花米草干储生物质中获得稳定的黄酮来源。配合黄酮经济成分的开发而推动生物质材料的收割利用,将成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的一项潜在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互花米草总黄酮局部用药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互花米草总黄酮是从互花米草地上部分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局部用药的动物体内抗炎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5物3%TFS涂膜外用2h对甲醛所致小鼠皮肤炎症和巴豆油诱发小鼠耳部水肿均表现明显抗炎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3%TFS涂膜外用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踝关节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致炎后1h和5h时肿胀度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潘小翠  管铭  张崇邦 《生态学杂志》2016,27(4):1145-1151
在浙江省台州市附近滩涂湿地设置3个不同互花米草入侵密度梯度,即仅有本土植物样地、互花米草与本土植物混生样地和互花米草单优群落样地,研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滩涂湿地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3个样地CH4排放通量为0.68~5.88 mg·m-2·h-1,CH4排放通量随着互花米草入侵梯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互花米草单优群落样地CH4排放通量分别为本土植物样地和混生样地的8.7和2.3倍.互花米草入侵显著提高了产甲烷菌数量、产甲烷潜力、甲烷氧化菌数量、甲烷氧化潜力、植物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pH,降低了土壤全氮含量.CH4排放通量与土壤全氮呈显著负相关,与产甲烷菌数量、产甲烷潜力、甲烷氧化菌数量、甲烷氧化潜力、植物生物量和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互花米草的入侵提高了滩涂湿地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pH,促进了产甲烷菌数量和产甲烷潜力,从而提高了滩涂湿地的CH4排放.  相似文献   

14.
1989年3—10月对江苏滨海废黄河口互花米草初级生产的测定为总生物量(干重)净增3154.8gm~(-2)·a~(-1)。对盐沼中Fe、Cu、Mn、Zn的动态研究表明,Fe、Mn的年变化与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变化较趋一致,7—8月份Fe、Mn的供应不足也许是米草生长的限制因子;9月的Zn峰可能与生殖生长有关;至于7月的Cu峰是否与强化呼吸有关,还值得探讨。对高生产力的互花米草盐沼资源应予以重视,本文提出了有关开发利用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刈割与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控制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治理和控制外来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维护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研究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受损滩涂湿地生态修复示范样地中开展“刈割与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治理互花米草的物理控制实验,以期寻求有效治理互花米草的控制技术。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的水位调节方法虽然可以降低互花米草群落的密度和叶面积指数(LAI),但至水淹处理100d后,处理样区内互花米草的生长和生物量已与对照区无显著差异。单一的水位调节方法不能达到有效快速控制互花米草的效果。通过在互花米草生长关键期(7月的扬花期)刈割+水位调节集成技术处理后,互花米草地上部分无再新生现象,至当年10月份(生长季末期),样区内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已完全死亡并开始腐烂,达到了有效控制互花米草的效果。因此,应用刈割+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治理互花米草,必须选择关键季节刈割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同时配合一定水位的持续淹水(约3个月),才能有效发挥其迅速有效治理互花米草的效果。扬花期刈割+水位调节集成技术可为沿海地区大范围防治互花米草扩散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Primary production rates of edaphic algae associated with the sediments beneath four monospecific canopies of vascular plants were determined over an annual cycle in a Mississippi salt marsh. The edaphic algal flora was dominated by small, motile pennate diatoms. Algal production (as measured by 14C uptake) was generally highest in spring-early summer and lowest in fall. Hourly rates ranged from a low of 1.4 mg C/m2 in Juncus roemerianus Scheele to a high of 163 mg C/m2 beneath the Scirpus olneyi gray canopy.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 identified a soil moisture index and chlorophyll a as the best environmental predictors of hourly production; light energy reaching the marsh surface and sediment and air temperature proved of little value. Adding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33 diatom taxa to the set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only slightly increased R2; however, virtually all variables selected were diatom taxa. R2 was only 0.38 for the 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habitat but ranged from 0.70 to 0.87 for the remaining three vascular plant zones. Annual rates of algal production (g C/m2) were estimated as follows: Juncus (28), Spartina (57), Distichlis spicata (L.) Greene (88), and Scirpus (151). The ratio of annual edaphic algal production to vascular plant net aerial production (EAP / VPP) was 10–12% for the first three habitats and 61% for Scirpus.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s, annual algal production rates, and EAP / VPP values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determined in Texas, Delaware, and Massachusetts salt marshes but lower than those reported for Georgia and particularly California marshes.  相似文献   

17.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2):279-290
治理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保护河口湿地鸟类栖息地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崇明东滩比较了淹水刈割、反复刈割及化学除草三种措施对大面积互花米草的治理效果及其对大型底栖动物与土著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复刈割措施对互花米草生长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小;使用化学除草剂清除互花米草的效果不明显,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亦不明显;淹水刈割措施能长期有效地清除互花米草,但长期淹水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大,同时亦对芦苇生长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淹水刈割可能是在河口生态系统治理大面积互花米草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后续管理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小对底栖动物及土著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自1982年在江苏沿海栽种以来,在江苏沿海已形成了大片互花米草盐沼。本文通过对历年TM卫星相片上互花米草盐沼的识别、判读及统计,认为江苏沿海互花米草盐沼的年扩展速度在早期较慢,仅为23 4%,中期较快为89%,后期又减慢为48%。结合野外调查,绘制出了江苏沿海互花米草的分布图。此外,就互花米草盐沼对江苏沿海湿地植被演替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米草属引入中国海岸带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玲 《生态学杂志》2007,26(11):1878-1883
1963年以来,中国先后从国外引进3种米草。实践证明,大米草和互花米草是盐渍土壤植物群落形成的先锋植物,适应于中国海岸带自然环境,生长发育正常,具有明显的促淤造陆和保护海岸等生态功能,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大米草和互花米草在南方海岸繁殖过快是近岸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但并未对环境、动植物种群和人类构成侵害,其在北方海岸未发生异常现象,故应客观地评估米草的功与过。本文从利弊2个方面对中国海岸滩涂引入米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崇明东滩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内芦苇和互花米草各器官及土壤中的N、P含量和N∶P,揭示了它们的季节性动态,并对其N、P利用对策进行了生态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N、P含量差异显著且芦苇>互花米草;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N、P含量随生长节律发生明显变化;N、P含量的器官分配模式对于芦苇和互花米草均是叶>茎>根;两种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N、P含量5月>9月>7月;芦苇N、P积累量>互花米草;2种植物地上部分N、P含量差异显著;互花米草生境土壤各月份N含量均高于芦苇生境土壤;P含量仅在5月份高于芦苇生境土壤,其它月份均低于芦苇生境土壤.芦苇叶片N含量与生境土壤N含量相关不显著,叶片P含量与土壤P含量显著正相关;互花米草叶片N含量与土壤N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叶片P含量与土壤P含量相关不显著.芦苇和互花米草叶片N∶P与土壤N、P含量及N∶P间相关均不显著.芦苇在生长初期和生长末期的N∶P<14,表明其生长受到N限制;处于生长旺季时,14<N∶P<16,表明其受到N、P共同限制.互花米草在各月份的N∶P<14,说明其主要受到N限制.总体而言,N素是芦苇和互花米草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而经常性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