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一些学者确实地证明,在所有的内脏器官中,都具有神经末梢。它们在有机体营养机能的调节上,同内外感受器一起,共同起着重大的作用。各种临床和实验观察发现,在内部器官中具有感受器,其中包括子宫中的机械、溫度、化学等感受器。刺激这些感受器,有机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反射状态即发生变化。在文献上曾记载一些学者有过如下研究成果的报导:1.用乙醋胆素注入子宫的血管中,观察到了血压  相似文献   

2.
包括温度感受器、机械感受器在内的许多感受器中,各单个感受器的感受域显著不同,分工编码刺激的不同强度范围,因而保证感觉中枢明确区分刺激的水平和感知刺激的变化.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是血压变化的感受装置.以往研究认为,血压升高募集更多的压力感受器产生传入放电,表明各个压力感受器启始传入放电时对应的血压水平不同.然而,压力感受器是否随血压升高终止放电,各个感受器终止放电的血压水平是否不同,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系统观察了家兔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随血压升高启始和终止放电的血压水平,发现不同的压力感受器产生传入放电的血压范围具有显著差异.压力感受器可能通过去极化阻滞的机制随血压升而高终止放电.研究确认,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具有明确有限的感受域,不同感受器分工感受不同范围的血压变化.观察的85个感受器中,近1/2的感受域的上限压力阈值存在于动脉血压的生理范围内,在血压的生理范围,募集的压力感受器数目已经达到最大,编码血压进一步升高需要通过放电频率增加或者其他途径实现.本文以新颖结果确认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群体,利用各个感受器不同的感受域进行群体分工编码,更新了关于动脉血压压力感受器的经典观点,提示动脉血压的神经调节可能具有更为细致的新机制,因而具有基础性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洋洋  荆奇  周琼 《动物学杂志》2016,51(3):455-465
为了阐明机敏异漏斗蛛(Allagelena difficilis)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机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体表的超微感受器进行了观察。机敏异漏斗蛛的体表感受器多样,毛状感受器的种类和数目最多,包括触毛、听毛、味觉毛、毛状刺、羽状毛、棘,广泛分布在体表各部;三明治状感受器分布于蜘蛛腹部背面和腹面以及步足等处;半球状感受器分布于蜘蛛的步足;单裂缝感受器和琴形器也主要分布于步足。  相似文献   

4.
对27只氯醛糖和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猫观察了选择性激活颈动脉压力和化学感受器对孤束核(NTS)及其附近区域单位放电的影响。共记录到103个对颈动脉压力感受器激活(新福林1—2μg/kg,iv)和/或颈动脉化学感受器激活(尼古丁,5—20μg,注入甲状腺动脉)起反应的单位,其中81个位于NTS,在这些单位中,14个仅对化学感受器激活起反应(10个兴奋和4个抑制),44个以各种组合形式对化学和压力感受性刺激都起反应,23个仅对压力感受器刺激起反应(18个兴奋和5个抑制)。在定位分布上,对两种刺激都起反应的单位主要位于NTS尾部,仅对化学感受性刺激起反应的单位多位于NTS的腹外侧,其它有反应的单位分别位于舌下神经旁区,旁正中网状核和延髓腹侧尾端。这些结果表明,颈动脉区压力和化学感受器活动传入到NTS,并在其中的一些神经元上发生会聚。 在全部有反应的NTS单位中,68个对压力感受性刺激起反应,其中46个兴奋,21个抑制(P<0.005);58个对化学感受性刺激起反应,其中36个兴奋,22个抑制(P>0.05)。这些结果提示,化学感受性刺激对NTS神经元引起兴奋和抑制两种反应,而压力感受性刺激则诱发兴奋为主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机体通过感受器接受各种环境刺激,经感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相应的感觉。然而,机体内的中枢或末梢感受器是如何感受各种刺激的还所知甚少。近年来对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蛋白家族的研究提供了探索关于温度感知机构的新线索,对揭开感觉机构的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以与温度感受相关的TRP蛋白质家族为中心,阐述其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贝柯夫,以及他们的同事,关于内感受器生理的研究,在急性实验中曾做过不少工作,累積了很多实贵的材料。这些材料确定了内感受器在机体内的分佈是異常广泛的,差不多在每一个内脏器官中,都可以找到各种内感受器的存在,如机械、化学、温度感受器等等。用适当的刺激物刺激这些内感受器,都能反射地引起呼吸、血压、横纹肌活动等燮化。  相似文献   

7.
纤毛-多囊蛋白复合物的功能或者结构异常,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主要原因.该复合物除了被认为在正常的肾上皮细胞上起着机械和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可能在骨细胞中也有类似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多囊蛋白和纤毛的结构、分布特点以及在肾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着重综述了纤毛 多囊蛋白复合物在肾上皮细胞上作为机械和化学感受器,通过影响细胞内一系列的信号途径,调控细胞的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与细胞内钙离子变化有关的钙调神经磷酸酶-NFAT途径和PI3K-Atk途径,调控细胞周期的JAK-STAT途径,及维持正常肾结构的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途径等;还将通过比较在肾上皮细胞上纤毛 多囊蛋白复合物所激活的信号传导途径和在骨细胞中传导机械刺激的信号转导途径的类同,提示在骨细胞中,纤毛 多囊蛋白复合物可能起着在肾上皮细胞上类似的机械感受器作用,为系统性阐明多囊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揭示失重或负重状态下骨细胞机械感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刺或压迫引起的肌肉神经无髓鞘纤维传入放电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我们曾经在猫的胫前肌神经有髓鞘纤维(简称A纤维)上记录牵张感受器和深部压力感受器(即A压力感受器)的单位传入放电。根据A压力感受器对针刺刺激的电反应特性及其感受野的分布,我们推想它们参与针刺期间“针感”的形成并起着镇痛作用(魏仁榆等,1973)。现已知道,在猫的肌肉神经中,无髓鞘传入纤维(简称C纤维)比A纤维多一倍(Stacey,1969),但对它们的生理功能目前了解得不多(Matthews,1972;Iggo,1961;Meuse等,1974)。它们对针刺刺激的反应特性也未见有报告。我们曾试图用相关分析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甘草胭脂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 Arch.是一种典型的土栖性蚧虫。本研究旨在了解该虫触角的结构及其对土栖环境的适应性。【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以及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结果】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由9节组成,各触角节粗而短,各节间连接紧密,使触角形态呈现出较为粗壮的特点。在触角上分布着4种感受器29~48个,包括2~5个B9hm氏鬃毛,5~12个无孔毛形感受器,10~15个腔锥形感受器和11~22个多孔钉形感受器。根据各感受器的结构特点,判断它们分别具有自体感受、触觉感受、温湿度感受和嗅觉感受的功能。触角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的3个节上,分别是:柄节,具2~4个B9hm氏鬃毛;第3鞭节,分布有6~10个腔锥形感受器;第7鞭节(即顶节),大多数的感受器都分布在这一节的端部,包括3~8个腔锥形感受器,4~11个无孔毛形感受器和11~22个多孔钉形感受器。而在触角的其他节上几乎没有感受器分布。【结论】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有着许多不同于其他蚧虫触角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与其土栖性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
蝗虫触角感受器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蝗虫触角感受器及其生态学意义陈湖海康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蝗虫触角感受器形态分布生态学触角是昆虫感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使着嗅觉、触觉、味觉及感受气流、CO2、湿度和温度等功能,左右着其选择食物、取食、躲避危险、寻觅配偶及...  相似文献   

11.
生物体可以感受广泛的温度范围,其中温度超过43℃或低于15℃还可引起伤害性痛觉。近年来在哺乳动物中已经发现6个与温度有关的通道,其中4个属于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Ⅴ亚家族成员。这些通道组织分布非常广泛,功能上属于钙渗透性通道,可被多种理化刺激激活。它们具有不同的温度阈值,并受一些理化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生理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分子生物学家阿德姆·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感受器和触觉感受器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机体对热、冷和机械压力等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对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其遭受伤害.在D...  相似文献   

13.
胡三觉  翁志成 《生理学报》1988,40(5):437-443
在大鼠尾部,重复压力刺激皮肤感受野,当间隔时间小于2min时,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单位放电数随间隔时间的缩短而减少。压力与辐射热交叉刺激同一感受野,随后刺激的放电数也显著减少。皮下注射致痛剂引起持续性放电的背景上,分别向感受野施加按压、辐射热或电针刺激,随着放电增多后出现一个放电减少的过程。刺激支配尾部的交感神经则使减少的放电显著增多。结果表明,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受到刺激兴奋后有个感受性降低的过程。本文讨论了这一过程在按摩、针灸缓解痛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苍蝇具有某些特殊的“分析能力”而引起科学家极大的兴趣。苍蝇的触觉器官有异常的敏感性,当它的腿刚一接触到任何东四的表面时,在这瞬息之间它就能对所接触的物貭表面进行精细的化学分析,以便“决定”停留与否。一切动物部具有神经末梢——化学感受器,当环境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时,这些感受器就能接受刺激。苍蝇腿上分布着很多化学感受器,布满密密的、由富于敏感性的神经纤维所组成的茸毛,它们能接受从物貭表面传来的信号并将  相似文献   

15.
辣椒素及其受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Luo H  Wan Y  Han JS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1):11-15
可以感受痛觉刺激的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周围末梢被称为伤害性感受器。这些小直径神经元的末梢可将化学、机械和热刺激信号转化为动作电位,并将这些信息上传到中枢,最后使机体产生痛觉或不舒服的感受。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些可探测到伤害性刺激的分子所知甚少。1997年成功克隆的辣椒素受体亚型1(vanilloid receptor subtype1,VR1)是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分子”,它是表达于伤害性感受器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已有诸多证据表明其可探测和整合诱发痛觉的化学和热刺激信号,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分析也有力证明了该离子通道参与了疼痛及组织损伤后痛觉过敏的产生,而且是热诱发疼痛发生过程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16.
红火蚁触角及其上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艳  罗礼智 《昆虫学报》2005,48(6):986-992
应用扫描电镜对采自我国广东吴川和广西南宁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有翅雌蚁和雄蚁触角的形态和感受器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蚁、雌蚁和雄蚁的触角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工蚁和雌蚁的触角为膝状,末端2或3节膨大为棒状,雌蚁的触角11节,比工蚁(10节)的多1节。雄蚁的触角为线状,12节,末端没有棒状结构。工蚁和雌蚁的触角上共有7种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曲毛形、锥形、腔锥形、坛形、刺形感受器和Böhm氏鬃毛,前6种感受器大多集中在触角末端的棒节,棒节以外的各鞭节上主要是毛形感受器,Böhm氏鬃毛则分布于柄节和梗节的基部,鞭节上无此感受器。雄蚁触角上也有7种感受器,但其分布与工蚁的有较大差异,Böhm氏鬃毛的分布与工蚁和雌蚁的相同,锥形感受器分布在末端2节,坛形感受器分布在末端3节,其余的4种感受器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鞭节,而不是聚集在端节。另外,新发现雄蚁中存在一种与已知的毛型感受器不同的超短毛状感受器,定名为超短毛感受器。最后,对红火蚁的触角及感受器在蚁群社会性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鳞翅目昆虫化学感受器及其感受机理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慧  严善春  彭璐 《昆虫学报》2008,51(2):204-215
鳞翅目昆虫化学感受器是鳞翅目昆虫化学通讯的主要工具,将种间、种内及无机环境各种化学信息联系起来,从而使昆虫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本文综述了鳞翅目昆虫化学感受器的类型及化学感受机理新进展, 包括嗅觉途径、嗅觉感受相关蛋白、信息传导、编码、加工处理、整合输出、感受谱及味觉感受机理,为探索利用鳞翅目昆虫行为控制剂来监测、防治鳞翅目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机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感受器来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为了更直接有效地获取环境变化的信息,这些感受器总是把它们的感受末梢面对刺激源排列。如感受嗅的嗅上皮细胞将其纤毛伸入鼻腔内,感受痛的游离神经末梢存在于皮肤的表层等等。唯独感受光刺激的视网  相似文献   

19.
寄生蜂对外界信号的感受及其与行为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瑛  魏传秀 《昆虫知识》1998,35(3):176-178
寄生蜂寻找寄主的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栖境选择、潜在寄主定向、寄主定位、检验和接受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物理因素象光、温度、湿度等起一定作用,但是大量实验证明化学物质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来自寄主的气味和周围植物的挥发性物质是寄生蜂寻找寄生的主要线索[’]互感受器寄生蜂对外界的物理和化学信号的感受是通过位于身体各部分的感受细胞来完成的。这些感受细胞主要位于寄生蜂的触角、产卵器、复眼和附节上[2,3]1.l触角:寄生蜂的触角多为鞭节状,嗅觉感受器主要位于触角上。大量研究证明,在寄主定向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禾粉虱Aleurocybotus indicus3种粉虱的触角、口针及跗节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烟粉虱、温室白粉虱和禾粉虱3种粉虱触角、口针及跗节化学感受器的类型和分布,进行了比较。3种粉虱触角上都有刚毛感受器、锥形感受器2种感受器和微毛,烟粉虱触角还有钟形感受器和腔锥感受器;温室白粉虱和禾粉虱触角均没有发现钟形感受器;3种粉虱的口针和跗节上均只有刚毛感受器和微毛,且形态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