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NF-κB和TGF-β1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4例,共24眼,且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5天、30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NF-κB和TGF-β1的表达,并进行泪液分泌试验、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河高度测量四项检查。结果:NF-κB和TGF-β1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术前相比,术后15天患者NF-κB和TGF-β1染色程度显著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5天比较,术后30天NF-κB和TGF-β1染色程度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5天泪膜破裂时间较术前明显缩短,荧光素染色明显增强;与术前相比,术后30天四项检查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可提高白内障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NF-κB和TGF-β1的表达,与术后眼膜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干眼症(DES)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57例DES患者和50例健康者分别作为DES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TNF-α、IL-1β基线值的差异,比较DES组治疗后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TNF-α、IL-1β值与基线值的差异,治疗前后临床检查情况(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TNF-α、IL-1β表达和临床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ES组泪液、结膜上皮细胞中TNF-α、IL-1β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ES组治疗后泪液、结膜上皮细胞中TNF-α、IL-1β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DES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等临床检查明显改善(P0.05)。TNF-α、IL-1β表达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呈负相关(P0.05),与角膜荧光素染色呈正相关(P0.05)。结论:DES患者泪液、结膜上皮细胞中TNF-α与IL-1β的表达上调,且与干眼症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为干眼症的临床诊断、治疗或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4例104眼,所有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同时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1例51眼)和对照组(53例53眼),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分别观察术后1周和1个月两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以及IL-6和TNF-α的浓度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周和1个月干眼症状评分、FL评分,以及IL-6和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术后1周和1个月的BUT和SIt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结果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有效改善患者干眼症状,增强泪膜稳定性,有助于眼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FGF眼用凝胶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值、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干眼症状评分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BUT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且研究组的BUT高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OSDI评分持续降低(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SIt值、FL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且研究组的OSDI评分、干眼症状评分、SIt值、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bFGF能有效提升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稳定性,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3)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7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36例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干眼症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泪膜破裂时间(BUT)高于对照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结膜细胞和泪膜的稳定性。方法 2015年7月至2015年8月于福建省立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23例(29眼)。观察和分析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 d、1周、1个月和2个月的干眼症状评估OSDI量表、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萤光素染色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手术后1 d、1周、1个月和2个月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DI量表评分分别是(1.00±0.58)分、(1.61±0.75)分、(2.07±1.31)分、(1.63±1.04)分和(1.60±0.95)分,P0.05;结膜上皮细胞Nelson分级(0~3级)分别是(0.41±0.50)级、(1.89±0.77)级、(2.03±0.78)级、(1.82±0.76)级和(1.72±0.84)级,P0.05;杯状细胞密度分别是(387.00±64.28)个/mm~2、(299.32±72.50)个/mm~2、(239.64±83.29)个/mm~2、(337.01±71.48)个/mm~2和(343.82±78.69)个/mm~2,P0.05。泪膜破裂时间结果显示患者术后1 d和1周泪膜稳定性下降,P0.05。手术后1周与手术后1 d、1个月和2个月比较,OSDI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和杯状细胞密度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患者的干眼症状、泪膜稳定性和结膜印迹细胞学从手术后第1天开始变化,手术后1周眼表破坏更为严重。手术后1个月逐渐改善,但至手术后2个月仍无法完全恢复至手术前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63眼)PACG并发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后房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房角粘连度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天、7天和术后1、3、6月时眼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观察组眼压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上升(P<0.01),且观察组视力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房角粘连度均下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0%,观察组为18.8%,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CG并发白内障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以及小梁切除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时间。方法:选择2000年6月至2001年5月在本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糖尿病患者65人83例眼,对术前与术后视力,晶体核硬度与超声时间及能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晶体Ⅱ-Ⅳ级核超声能量和时间较V级核低和短,术后反应小,视力恢复快,术前视力≥0.1者比<0.1者术后恢复好,尤其是视力>0.2者,结论: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扩瞳检查眼底,当视力降至0.3左右,晶体核Ⅲ-Ⅳ级,血糖控制良好便可考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治疗效果,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措施。方法:对1210例1325眼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疗效并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1325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发生术中晶状体碎核入玻璃体腔1眼,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一过性高眼压、角膜水肿、晶状体后囊破裂及视网膜脱落,发生率分别为1.36%、7.47%、0.03%和0.02%。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对于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应分析原因并积极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王刚  胡蓉  舒平  杨璐舟  刘尧  黄丽 《生物磁学》2013,(36):7112-71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IOP、ACD及AL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IOP与C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该组治疗前后AL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平均视野缺损值、平均模式标准差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后与对照组术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大于观察组(10.00%)。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染色阳性率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基础泪液分泌量及泪液中的溶菌酶、EGF及LF水平明显升高(P0.05),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较长、基础泪液分泌量较高,溶菌酶、EGF及LF水平较高(P0.05),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对2型糖尿病并发干眼症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良好,推测其机制与泪膜破裂时间的延长、基础泪液分泌量增加及溶菌酶、EGF及LF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手术前后注射帕瑞昔布钠对脑膜瘤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组、术后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术前组在麻醉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所有患者行麻醉诱导(咪达唑仑+异丙酚+罗库溴铵+舒芬太尼)静脉注射,维持麻醉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泵注,行脑膜瘤切除术术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停用异丙酚、瑞芬太尼术后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5 min静注生理盐水2mL。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清皮质醇(cortisol)水平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组、术后组患者术后1 h的VAS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组相比术前组患者的术后1 h的VAS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组患者的术后1 h、术后24h MMSE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组、术后组患者术后1 h以及术后24 h的皮质醇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组相比术前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注射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较术后注射更好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MiRNA-125a-5p对于脊髓损伤(SCI)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6周龄大鼠SCI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SCI组(n=20)和MiRNA-125a-5p组(n=20),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术,SCI组大鼠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iRNA-125a-5p组大鼠鞘内注射MiRNA-125a-5p agomir。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大鼠MiRNA-125a-5p和核因子kB(NF-kB)的相对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和神经调节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能力评定量表评价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CI组MiRNA-125a-5p表达均降低,NF-kB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MiRNA-125a-5p组MiRNA-125a-5p表达均升高,NF-kB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SCI组IL-1、CXCR-4、MCP-1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MiRNA-125a-5p组IL-1、CXCR-4、MCP-1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SCI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蛋白和原癌基因(bcl-2)蛋白表达均升高,神经细胞粘附分子1(NCAM1)、神经胶质蛋白1(NL1)和神经调节蛋白-1(NRG1)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MiRNA-125a-5p组caspase-3和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均降低,bcl-2、NCAM1、NL1和NRG1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SCI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在第7 d以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MiRNA-125a-5p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在第7 d以后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125a-5p抑制NF-k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再生,改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切口和双切口联合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IOP)及中央前房深度(C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IOP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IO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C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IOP及CCT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TGF-beta1(转化生长因子-beta1)、HIF-1alpha(低氧诱导因子-1alpha)、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60 例胃癌手术患者切除的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中的 TGF-beta 1、HIF-1alpha及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beta1、HIF-1alpha及VEGF 在胃 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beta1、HIF-1alpha及VEGF 的表达均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 浸润深度有关(P<0.05);VEGF的表达分别与TGF-beta1、HIF-1alpgha的表达呈相关关系(P<0.05)。结论:TGF-beta1、HIF-1alpha及VEGF在胃 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学特征有关,检测TGF-beta1、HIF-1alpha及VEGF的表达将有助于临床诊治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鼻黏膜组织是否存在重塑并检测与组织重塑密切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AR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健康自愿者、轻度间歇性AR患者、重度持续性AR患者的中鼻甲黏膜组织各10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嗜酸细胞浸润并测定上皮损伤情况;阿辛蓝-过碘酸-希夫(AB-PAS)染色法计数杯状细胞数;三色胶原(MT)染色测定细胞外基质沉积面积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①对照组无明显嗜酸细胞浸润,两鼻炎组较多嗜酸细胞浸润(P<0.01),②轻度AR组中仅上皮细胞损伤1级比对照组明显(P<0.01),重度AR组上皮损伤1、2、3级均比对照组明显(P<0.01),③两鼻炎组杯状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值均<0.01),④与对照组相比,轻度AR组胶原沉积面积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R组明显增多(P<0.01),⑤TGF-β1在两鼻炎组黏膜中的表达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重度AR组TGF-β1的表达均比轻度AR组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的鼻黏膜组织发生了重塑,表现为:上皮细胞损伤,杯状细胞化生,细胞外基质沉积,重度AR患者的鼻黏膜重塑更强,更广泛。TGF-β1积极参与了AR鼻黏膜组织的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TLR9介导的Myd88信号通路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收集了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分娩者的绒毛组织,采用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TLR9介导Myd88信号通路中TLR9、Myd88、TNF-a、NF-κB、IRF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TLR9、Myd88、TNF-a、NF-κB、IRF1 mRNA和蛋白在稽留流产组患者绒毛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稽留流产的发生与TLR9/Myd88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清血消脂片对代谢性炎症小鼠血脂和血清炎症因子IL-6、MIP-1a以及NF-κB和PPARγ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立普妥组、清血消脂片组(n=15)。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脂多糖注射造成小鼠代谢性炎症模型。造模5周后,按成人临床等效剂量换算成小鼠剂量灌胃给药,每天两次,连续灌胃5周。处死后采血和取肝脏,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和MIP-1a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肝脏NF-κB和PPARγm 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清血消脂片组小鼠血清TC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炎症因子IL-6和MIP-1a水平明显降低(P0.01),清血消脂片组小鼠肝脏组织中NF-κB m 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PPARγm RNA的表达显著提高(P0.05)。结论:清血消脂片可降低代谢性炎症小鼠血脂和血清炎症因子IL-6和MIP-1a水平,并可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NF-κB和PPARγ受体,抑制小鼠体内代谢性炎症,从而可能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起到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