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蚊虫搜寻吸血寄主和产卵行为的调节因子及相关嗅觉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永均  吴仲南 《昆虫学报》2007,50(10):1060-1069
嗅觉在蚊虫的吸血寄主搜寻、产卵和糖源搜寻行为中起决定作用,而在交配行为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文系统全面地综述了近20年来蚊虫化学生态学和嗅觉识别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蚊虫的触角、下颚须和口喙上的嗅觉感器感觉环境中释放的各种挥发性化合物。气味分子与嗅觉气味结合蛋白和气味受体的结合所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神经动作电位。蚊虫嗅觉神经元编码气味中化合物的组成、浓度及其暂时瞬间的浓度变化和空间分布。吸血前后神经元的活性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变化,反映了蚊虫在搜寻吸血寄主和产卵行为上的调节。在吸血寄主搜寻中,人体和动物释放的二氧化碳、乳酸以及其他气味协同引诱蚊虫向目标气味源定向飞行,最后找到吸血寄主。而成熟产卵雌蚊是利用产卵场所释放的腐烂气味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一些蚊虫卵、幼虫或蛹分泌的产卵信息素引诱和刺激雌蚊产卵,并与产卵生境气味起协同作用。植物气味尤其是花香味引诱蚊虫找到蜜源。驱避剂也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嗅觉起作用,一些驱蚊剂由于阻断嗅觉反应而抑制蚊虫的定向飞行。从植物、动物或人体以及产卵场所释放的气味中有望找到有效的引诱和驱避化合物。对蚊虫嗅觉识别机理的认识将使我们开发出有效的蚊虫诱捕技术,进而应用于种群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余静  李春晓  赵彤言 《昆虫知识》2008,45(2):194-198
自育是指成蚊不经吸血就能产卵的现象,它是蚊虫适应环境的结果。阐明自育机理和激发机理对蚊媒病的控制有积极意义。文章从自育概念、影响蚊虫自育的遗传因子、营养因子、激素因子、环境因子等方面作了综述,以期为蚊虫自育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蚊子     
蚊子是很多重要疾病的传染媒介,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丝虫病等都是由蚊子传播的;同时由於它的种类多、数量大、孳生地广泛、而且与人的居处接触也频繁,所以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很大的,我们必须动员起来,全力而彻底的消灭它! 一.分类地位蚊子在昆虫学分类上是属於双翅目(Diptera)、蚊科(Culicidae)。在蚊科中又分为三个亚科,即细蚊亚科(Dixinae)、总蚊亚科(Chaoborinae)及蚊亚科(Culicinae),但是前二亚科的蚊子都不吸血  相似文献   

4.
巨蚊属(Toxorhynchites)属双翅目、蚊科(Diptera:Culicidae)、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下分Ankylorhynchus、Lynchiella和Toxorhynchites三个亚属。至1981年止,全世界已知巨蚊有67种,5个亚种,我国已见报道的只有巨蚊亚属中的7种。巨蚊有两大特点:一、雌雄成蚊均不吸血;二、幼虫捕食吸血蚊类的幼虫。因而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吸血蚊类。国内外学者曾对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已知的巨蚊种类的生态习性作简要综述。一、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 aurifluus(Edwards,1921)分布:台湾、广东、湖北;国外见于印度尼西亚。模…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早在1951年Muirhead-Thomson已指出某些按蛟的栖性与防制效果有密切关系。其后Senior-White进一步将按蛟的吸血及栖性分为室内吸血窒内消化、室内吸血室对消化、室外吸血室内消化、室外吸血室外消化四个类型(Senior-White,1954)。并指出第1种类型滞留喷洒对其效果很好,第2、3种次之,第4种则全无效果。孟庆华(1957)把按蚊分为野生、家内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类型。并指出我国微小按蚊为家内种。其后何琦、冯兰洲(1959)也明确指出海南岛近年来用滞留喷洒的方法防制微小按蚊之所以取得效果,即由于其为家栖种。 中华按蚊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并在传病上具有重要性的蚊虫。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极其不同,因而影响到蚊虫的栖性具有某些差异是很可能的。本文是作者近几年来在这方面观察所得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蚊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蚊类属双翅目直裂亚目(Orthorrhapha)的蚊科(Culicidae)。蚁科包含二显著不同的亚科:幽蚁亚科(Chaoborinae)和蚊亚科(Culici-nae)。前者的成虫口器短而不能刺吸血液;胸部和腹部无鳞片,只具细毛;翅上鳞片多限于缘缨。幼虫(我国种类)全身透明,无呼吸管,触角演化为捕食的攫握器官。幽蚊的种类很少,我国记载的只康氏幽蚊(Chaoborus corn-  相似文献   

7.
1986年4—10月,在四川南部珙县的洛表乡,对嗜人按蚊成虫的一些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观将观察结果报告于后。观察方法观察蚊体腹侧膜上有无“T”形暗斑决定是否为中华按蚁或嗜人按蚊。同时单个捕捉牛房吸血按蚊,饲养产卵,以卵型结果所得比例来验证“T”形暗斑鉴定的准确性;选择人、牛房各两间,每旬每次定人各捕蚊30分钟,毒杀分类后按人工小时记录密度;选点采用帐诱法(捕蚊前清除帐内原有蚊虫),每月观察一次夜间叮刺活动,从观察日下午8时开始,至次晨8时止,捕捉飞入帐内来吸血的蚊虫,毒杀后分类计数。结果4—10月间,都能从人房、牛房中捕到嗜人…  相似文献   

8.
1962—1964年在上海金山张埝乡、青浦金泽乡以及山东济宁唐口乡作过大面积DDT室内滞留喷洒(金泽和唐口)和窗阱小屋观察(张埝和唐口),以考核DDT对中华按蚊的杀灭作用。室内为0.73—2.52克/米2。窗阱小屋为1.82—2.0克/米2。大面积喷洒的效果用相对密度指数和成蚊日理论死亡率来考核。窗阱小屋的喷洒仅观察药物对蚊虫出入小屋的行为影响和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小屋被喷洒前后两地蚊虫出入小屋之比率明显不同。在上海金山,处理前该蚊吸血后有33—97%停留在室内,飞至室外仅3—17%。但用DDT处理后,飞入小屋内吸血蚊数仅为喷洒前的1%左右,由屋…  相似文献   

9.
中国蚊科亚科的支序分类(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蚊科(Culicidae)是双翅目(Diptera)中比较原始的类群,现存蚊类在第三纪中期或更早时期业已分化。但由于其化石所知甚少,系统发育的基础研究相当薄弱,各亚科和各属的亲缘关系尚不太清楚,以致近期再版的《世界蚊虫简明名录》(Knight et Stone,1977)及其补遗(Stone,1978),在亚科以下的名录均按英文字母的先后次序排列。为此,研究蚊类的系统演化,使其分类系统反映生物系谱,是当代蚊虫分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支序分类学的原理,应用Hennig方法、Kluge Farris方法、Farris-Wagner方法以及由朱弘复等(1985)修改简化的Nelson Platnick方…  相似文献   

10.
李姿  赵佩琪 《昆虫学报》1960,(1):119-121
越冬成蚊的生理特征,是呈现生殖营养失调现象。意谓成蚊吸血的作用,不是供给卵巢发育之用,而是变成脂肪体储存在腹部。所以,凡是有蚊虫越冬的地区,均停止传代繁殖,而出现生活史中某一阶段的绝迹期。昆虫学家认为,针对这个蚊虫最弱的时期,进行杀灭工作,必收到良好效果。然而蚊虫有否越冬现象,是决定于冬季气候情况,冬季最冷的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地区,  相似文献   

11.
黄学军  高巨真 《昆虫学报》1991,34(2):251-254
随着媒介生物学和防治研究的发展,已对开发新的防治手段时需要的实验评价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在蚊虫驱避剂、诱引剂和采样方法等研究中,进一步掌握蚊虫侵袭宿主的行为特征和数量动态,改进实验评价技术,提高其规格化和标准化,可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等方面。本文以国内三种媒介蚊虫(自纹伊蚊 Aedes albopictus、中华按蚊 Anopheles sinensis和淡色库蚊 Culex pipienspallens)为对象,在有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分析研究几种生理因素(交配受精、吸血产卵、雌蚊日龄和饥饿程度)对蚊虫侵袭小白鼠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蚊科昆虫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是人类最致命的动物杀手。准确的蚊虫分类鉴定是媒介蚊虫基础研究和控制的基础。蚊科现代分类学研究起自于林奈1758年对库蚊属Culex种类的记述,200多年来,已定名的种类日渐增多,分类系统已基本成形。本文在系统地编制了蚊科昆虫的世界名录和地理分布记录的基础上,概述了世界范围内蚊科昆虫的分类研究历史,属级及以上类群的分类系统、种类及其生物学研究现状,并作了初步讨论和展望。目前,全球已知蚊虫41属201亚属3 573种,其中我国已知20属63亚属419种。按蚊亚科(Anophelinae)被认为是蚊科内单系类群,包括按蚊属Anopheles、白蚊属Bironella和沙蚊属Chagasia 3属11亚属489种。其中,按蚊属已知476种,占按蚊亚科已知种97%,是疟疾的单一传播媒介。库蚊亚科(Culicinae)被认为是一个复系类群,共计11族38属190亚属3 084种,系统发育关系尚未解决。伊蚊族(Aedini)、库蚊族(Culicini)、煞蚊族(Sabethini)和蓝带蚊族(Uranotaeniini)是其中的较大族,分别拥有1 262,800,432和270种。特别是库蚊属Culex、伊蚊属Aedes和曼蚊属Mansonia的许多种类是非常重要的医学媒介昆虫。在所有这些蚊虫种中,东洋区的种类最多,达1 075种;其次为新热带区(951种),非洲区(798种),澳洲区(542种),古北区(251种);新北区分布种类最少,有196种,不少种类跨区分布。这些信息有助于对世界范围内蚊科昆虫分类和分布现状的整体了解。由于隐存种(cryptic species)广泛存在,实际种数应是已定名种数的3~5倍。蚊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对于蚊科昆虫的准确鉴定、基础生物学及蚊媒病传播机制研究、媒介蚊虫及蚊媒病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蚊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发育和区系仍是急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澜沧江河谷竹林蚊类群落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热带竹林的蚊类群落学特征和继续探讨蚊类群落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随意全捕积水较久树桩内蚊幼,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群落学特征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共发现库蚊亚科和巨蚊亚科的8属,14亚属,23种蚊虫;分析显示各蚊各上的优势度均较低;优势种侧白伊蚊、圆斑伊蚊和幼小库蚊的优热度仅分别是26.22、25.26和23.74;群薄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为2.45和0.78。结论为此群薄蚊种丰富,但无任何蚊种占绝对优势,群落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4.
<正> 蚊虫周期性地吸血、产卵,藉以维持种群的繁延。但某些蚊虫不吸血亦能产下第一批(甚至第二批)卵,称之谓蚊虫自育(autogeny)。进而把这一概念扩展到羽化后只摄取糖亦能产下第一批卵的现象。自育性对促进种群的增长及维持种群的大小、减少种群中潜在感染性雌蚊的数量,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及流行病学意义。到1963年为止,已证明下列各属均存在有自育  相似文献   

15.
蚊蛹的鉴别形态及中国蚊蛹分亚科和分属(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是蚊类变态发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蛹的形态学及其分类性状,是蚊虫分类学,特别是亲缘种鉴别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长期以来这一领域在蚊类研究中却是一个薄弱环节。直至最近廿年来,国外才开始引以重视。Belkin(1962)、Bram(1967)、Huang(1972)、Smith(1973)、Sirivanakarn(1972,1976,1977),Peyton(1977)等已先后将蚊蛹作为蚊虫分类的一个指征。在国内,则仅见蚊蛹的零星描述,迄今未见蚊蛹分类的报告。为此,作者等开展了我国蚊蛹的系统研究。本文报告蚊蛹的鉴别形态以及我国蚊蛹分亚科和分属的检索。有关蚁蛹各论将在今后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6.
致倦库蚊的生殖行为和寿命的实验室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晓庆 《昆虫学报》1985,(4):459-461
1981年5—9月,笔者对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 Say的生殖行为及寿命进行了实验室观察。实验成虫采用从贵阳市区化粪池中捞回的蚊蛹羽化经鉴定确证者。成虫皆喂以10%蜂蜜水,并以小白鼠供血。实验室温、湿度及日照时间未加人工控制,每天三次测温、湿度,取其均值。吸血蚊置阴暗处(最大照度18Lux),其余蚊虫置室内自然光下(最大照度1,100—1,980Lux)。观察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常见蚊种:淡色庙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棕垲麻蚁等6咱,在相似条件下进行对犬丝虲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明犬丝虫能在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及三带喙庸蚊完垒傲育;骚援阿蚊吸血後,所有进入马氏管中的微丝蚴全成角質化,不能发育;棕尾麾蚊不能吸血,无法观察。各试验种中以感染率论,淡色庙蚊最高,中摹按蚊和白纹伊蚊次之,三带喙庵蚊最低。以发育率论,中华按蚊最高,白纹伊蚊次之,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庳蚊最低。以蚊虫存活率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最高,三带喙应蚊次之,中莘按蚊最低。根攘Kartman氏(1954)所建议的实验戚染指敷比较各蚊种的感受力,试验蚊植中以白纹伊蚊最高,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次之,三带喙库蚊最低。各蚊种的吸犬血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白纹伊蚊为最高,中华按蚊次之,三带喙库蚊及骚扰阿蚊及淡色库蚊次之。上述试验结果指出四种蚊虫中,以白牧伊蚊为最適宜的试验媒介,也可能是自然媒介;中华按蚊灾之,其他二种库蚊更次之,似不重要。  相似文献   

18.
蚊虫体外寄生物的研究可为蚊类防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990年7—9月分别对沐川、合江及珙县等地牛房内吸血按蚊进行了观察,且记录了按蚊体外寄生物的种类、数量及部份有寄生物的按蚊的产卵数等。观察的283只按蚊中,八代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贵阳按蚊体外均有程度不同的水螨和嗜蚊库蠓Culicoides anophelis寄生;微小按蚊、帕氏按蚊体外未发现有寄生物。一般一种按蚊体外只被一种寄生物寄生,仅在沐川发现极少中华按蚊体外同时有水螨和嗜蚊库蠓寄生,寄生数量各为1只(详见表1)。表1螨、蠓寄生按蚊的情况水螨嗜蚊库蠓蚊种检(只查数)寄生…  相似文献   

19.
采用Hennig 86程序,以柄菌蚊科和喙菌蚊科代表种为外群,选取48个特征,使用mhen-nig^*和bb^*指令在586微机上运算,首次对菌蚊科中5亚科28属的28种进行支序分析,探讨各分类单元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菌蚊亚科与滑菌蚊亚科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互为姐妹群,粘菌蚊亚科属于原始类群;菌蚊亚科为5个亚科中的进化类群;邻菌蚊亚科可能为并系群;真菌蚊亚科是介于邻菌蚊亚科与菌蚊亚科之间的类群。  相似文献   

20.
大劣按蚊Anophelos dirus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研究表明成蚊羽化后,在未喂血的情况下,可有较高的交配受精率。在同一蚊笼,吸血机会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大蚊笼受精雌蚊吸血率为59.88%,未受精雌蚊的吸血率为35.38%;小蚊笼受精雌蚊的吸血率为74.13%,未受精雌蚊吸血率仅为43.56%。正常交配雌蚊的吸血率为49.71%,未进行交配的处女雌蚊吸血率为28.42%。同为正常交配蚊群,喂血组雌蚊受精率55.85%,不喂血组的受精率为44.51%。初步认为大劣按蚊的吸血活动与交配受精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