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方法1.1秋水仙素注射挑选活动力强、性成熟的青虾,每个体重(5±0.2)g,确定秋水仙素的注射剂量为0.1mL,注射质量分数分别是1×10-3mg/g、2×10-3mg/g、3×10-3mg/g4×10-3mg/g、5×10-3mg/g、6×10-3mg/g(体重),用微量注射器于第1与第2腹足之间腹肌注射,对照组注射0.1mL的生理盐水,作用时间24h,取出卵巢、精巢、触角腺、肝胰腺、心脏、鳃,分别制片。1.2细胞低渗处理除去表面脂肪,用生理盐水洗涤后,转移到尖底离心管里,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超声震荡仪打散细胞,在进行1500r/min的离心8min。然后用吸管小心吸去上清液。加入0.4%KCl至8mL,于37…  相似文献   

2.
阿维菌素对椰心叶甲的毒力和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广江  陆永跃  曾玲 《昆虫知识》2007,44(4):530-533
试验研究阿维菌素对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各虫态的毒力以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椰心叶甲毒力作用强,对卵、幼虫、蛹、成虫的LD50分别为8·119×10-6,4·152×10-6,9·458×10-6,7·609×10-6,8·434×10-6μg/头,LD90分别为1·044×10-4,5·545×10-5,6·663×10-5,1·466×10-4μg/头。1·8%超强阿维菌素乳油对椰心叶甲防治效果好,且持效期长。使用后半个月到1个月1000倍液、2000倍液对各虫态的防治效果接近100%。  相似文献   

3.
五种芳香类挥发物质对酪蝇的引诱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不同浓度(1.0×10-6,1.0×10-5,1.0×10-4和1.0×10-3mL/mL)水杨醛、水杨酸甲酯、苯乙醛、苯甲醛、桂醇5种化合物对酪蝇Piophila casei(L.)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1.0×10-6和1.0×10-5mL/mL苯乙醛,1.0×10-6mL/mL苯甲醛,1.0×10-5和1.0×10-4mL/mL水杨醛均对雌、雄虫表现明显的引诱效果。1.0×10-3mL/mL苯乙醛、水杨醛和苯甲醛对酪蝇雌、雄虫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桂醇和水杨酸甲酯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对雄虫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水杨酸甲酯在浓度为1.0×10-6mL/mL对雌虫有明显的引诱效果,其它浓度均对雌虫有明显的驱避效果。桂醇对雌虫有明显的驱避效果。这表明在高浓度时芳香物质对酪蝇成虫有驱避效果,在低浓度时对酪蝇成虫有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4.
模拟氮沉降对石栎和苦槠幼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凯  江洪  由美娜  曾波 《生态学报》2011,31(1):82-89
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模拟氮沉降4种不同处理水平(0、60、120\,240 kg · hm-2 · a-1)下石栎(Lithocarpus glabra)和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幼苗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温度、含水量对其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根据施氮水平和幼苗的种类不同而异。低氮(60 kg · hm-2 · a-1)处理下石栎和苦槠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4.014±0.812)μmol · m-2 · s-1和(5.170±0.689)μmol · m-2 · s-1,比对照组(0 kg · hm-2 · a-1)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3.802±0.948)μmol · m-2 · s-1和(3.557±0.906)μmol · m-2 · s-1分别高5%和45%;两树种在中、高氮处理下均出现对土壤呼吸明显的抑制。其中石栎中、高氮实验组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653±0.681)μmol · m-2 · s-1、(2.592±0.736)μmol · m-2 · s-1, 比对照组低27%和29%。苦槠中、高氮实验组的土壤呼吸速率为(3.563±0.402)μmol · m-2 · s-1、(3.466±0.994)μmol · m-2 · s-1, 比对照组低7%和8%;石栎在高氮(240 kg · hm-2 · a-1)处理水平下,其土壤呼吸速率同10cm土壤温度之间呈现显著的指数关系(R2=0.811,P=0.001),而在低、中氮实验均未发现有明显指数关系。苦槠各处理水平下其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之间均未发现有明显的指数关系;在土壤呼吸与5cm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方面,仅有苦槠高氮实验组表现出明显的二次方程关系(R2=0.722),而其低、中氮实验组及石栎各实验组均未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单因素(温度、含水量)拟合它们与土壤呼吸速率的方程相比,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的土壤呼吸速率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之间的拟合方程在P=0.05水平上能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情况。石栎和苦槠在氮沉降处理下的土壤呼吸温度系数Q10值分别为2.29、1.95、1.59和1.46、1.41、1.76,同对照组2.64和1.78相比,均有明显降低,且两者Q10值的变化分别呈递减和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表明氮沉降是影响石栎和苦槠土壤CO2通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豆(Glycing soja)苗期光合呼吸和蒸腾作用中的能量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灏  马瑞萍 《植物研究》1993,13(2):146-150
本文研究了大豆(Glying soja)苗期在光合、呼吸和蒸腾作用中的能量代谢,结果表明,大豆苗期的能量输入为990Kcal.m~(-2)·h~(-1),能量吸收为40.42Kcal.m~(-2)·h~(-1),能量固定为14.71Kcal.m~(-2)·h~(-1),能量损耗为28.61Kcal.m~(-2)·h~(-1),能量积累为11.71Kcal。m~(-2)·h~(-1)。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能量损耗于大豆苗期的能量代谢过程,其中,蒸腾作用中的能量损耗为25.71Kcal.m~(-2)·h~(-1),光呼吸和暗呼吸作用中的能量损耗为3.00Kcal.m~(-2)·h~(-1)。因此,大豆苗期能量利用效率仅为1.18%。  相似文献   

6.
 4月中、下旬出现在英国的Hampsfell(英格兰的西北部)地面的蕨菜,以前两个月的生长速度最快,9月叶片达最大高度,但其重量高峰则出现在8月。地上部分生物量也以8月为最高,平均792克·米-2,其后逐渐下降,于11月地面部分枯死。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季节变化不很明显,但随着地上部分的生长,地下部分的生物量也有所增长。土层深度是影响蕨菜生物量的最重要因子。蕨菜草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量平均为778克·米-2·年-1,在土深地段平均为918克·米-2·年-l,在浅土地段为525克·米-2·年-l。  相似文献   

7.
陆地棉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世代平均数遗传分析方法,沿用了加性-显性、加性-显性-上位性和环境(二种)×基因型三种模型,对陆地棉主要纤维品质性状中的长度、细度、强度和断裂长度的基因效应、年份效应以及年份×基因型互作进行了估测。经过三年的实验,选用三个杂交组合,每一组合含有P_1、p_2、F_1、F_2、B_1和B_2六个群体的资料。结果表明,四个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受加性、显性、上位性作用的共同控制,但在不同年份或不同的组合里,显性作用和上位性作用的变化较大;年份效应对品质性状的遗传也有较大影响,其影响方式主要以年份×基因型互作的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西南桦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ABT6 和 GA3对西南桦苗木进行叶面喷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GA3的 3种浓度即 2 0× 10 - 6 m g/L、50× 10 - 6 m g/L、80× 10 - 6 m g/L在苗木高生长、地径大小、苗木干鲜重及苗木根系生长发育方面都比清水对照( CK)有明显地提高。ABT6 各浓度特别是 50× 10 - 6 m g/L处理的在苗木分枝数、单株叶面积、苗木干鲜重及苗木根系生长发育方面也比对照有显著的提高。综合各指标 ,用 A BT6 生长调节剂的 50× 10 - 6 mg/L比 2 0× 10 - 6mg/L、80× 10 - 6 mg/L处理及 GA3生长调节剂各浓度处理在生产实践上更适宜用于培育西南桦苗木。  相似文献   

9.
王殿轩  原锴  高希武 《昆虫知识》2010,47(2):275-280
本文比较测定了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的磷化氢抗性(Rf=327)和敏感品系害虫的羧酸酯酶活性,研究了该害虫同一品系不同个体间羧酸酯酶的活性差异,比较了两品系害虫在系列磷化氢浓度下熏蒸24h和6.94×10-2mg/L磷化氢浓度下熏蒸不同时间的羧酸酯酶活性。主要结果为:未熏蒸的抗性害虫幼虫和蛹体内的羧酸酯酶活性分别高于敏感品系的1.37和1.16倍;敏感和抗性害虫同品系内不同个体间羧酸酯酶活性分布频率都存在明显差异,抗性害虫中酶活性大的个体数量占的比例较大;磷化氢浓度分别为0.69×10-2、2.78×10-2、5.56×10-2、8.33×10-2和11.11×10-2mg/L时都可导致敏感害虫羧酸酯酶的活性降低,但活性受抑制的程度不因浓度高低呈相应的增减。浓度分别为5.56×10-2、11.11×10-2、13.89×10-2、20.83×10-2和27.78×10-2mg/L的熏蒸中抗性害虫体内酶活性增加,且活性增高的程度与浓度增减也不呈对应变化。在6.94×10-2mg/L磷化氢浓度下熏蒸不同时间的结果中,敏感害虫的酶活性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抗性害虫的活性则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研究表明赤拟谷盗对磷化氢的抗性可能与羧酸酯酶的活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昆虫学报》2014,(1):28-32
研究了低温驯化对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 (Sonan)的影响,结果显示,阿里山潜蝇茧蜂雌雄成蜂SCP、FP均随驯化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处理时间为24 h时,雌雄成蜂SCP、FP均达到最高值,(SCP分别为雌-7.66±0.27℃、雄-7.22±0.31℃,FP分别为雌-2.95±0.16℃、雄-2.58±0.23℃)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时间为72 h时,雌雄成蜂SCP、FP均达到最低值(SCP分别为雌-9.76±0.30℃、雄-8.98±0.28℃,FP分别为雌-5.08±0.23℃、雄-4.28±0.28℃),但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相同处理时间,雄虫SCP值高于雌虫。从头年的12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里山潜蝇茧蜂越冬雌雄蜂的SCP、FP均低于室内饲养的对照组,到次年3月份雌雄虫SCP、FP均降至最低值(SCP分别为雌-12.24±0.23℃、雄-11.37±0.26℃,FP分别为雌-6.65±0.24℃、雄-5.81±0.24℃),且同月份雌蜂的SCP、FP均低于雄蜂。阿里山潜蝇茧蜂越冬代成蜂寄生率及其子代的羽化率均随时间的推移先下降后上升,但均低于对照组;寄生率及其子代的羽化率均在次年2月份时降至最低(寄生率为37.12±1.04,羽化率为9.68±0.47),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用稳定的乙酰胆碱酯酶不可逆抑制剂(MTP)滴定了猪脑尾核、眼镜蛇蛇毒和电鳗电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溶液的活性中心数。抑制剂与这些酶的二级反应常数分别为:1.69×10~5l·mol~(-1)·s~(-1);6.72×10~5l·mol~(-1)·s~(-1)和6.78×10~5l·mol~(-1)·s~(-1)。因为MTP膦酰化的紫贻贝血淋巴液乙酰胆碱酯酶容易自活化,故此法不能用来滴定这种酶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小地老虎中国种群的性信息素组分,3日龄处女蛾单腺体性信息素提取物中性信息素的含量非常低。GC和GC-MS分析表明,小地老虎性信息素含有5种成分:顺-7-12碳乙酸酯(A)、顺-9-14碳乙酸酯(B)、顺-11-16碳乙酸酯(C)、顺-5-10碳乙酸酯(D)和顺-8-12碳乙酸酯(E)。它们的含量分别为:(0.245±0.098)、(0.080±0.031)、(0.089±0.03)、(0.085±0.031)和 (0.105±0.065)ng, 这5种物质的百分比分别为40.451±13.66、13.176±5.279、14.943±5.142、14.392±6.10和17.225±9.792,前3种物质的百分比为58.75±9.429、18.91±7.539和22.34±7.209。田间试验表明,性信息素单一组分均未诱到雄蛾,AB以3∶1的比例配成的诱芯对雄蛾有一定的引诱活性,一个诱捕器平均诱捕到2.6头。ABC组分以3∶1∶1的比例配成的诱芯对雄蛾引诱活性显著增强,一个诱捕器平均诱捕量为7.40头,是AB(3∶1)诱芯的2.8倍。诱芯中性信息素的含量对诱蛾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在剂量为200 µg时的平均诱捕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川中丘陵区冬灌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冬灌田CH4和N2O排放特征进行连续一年的田间原位测定.结果表明,种植水稻区(种植区)在水稻生长季平均CH4排放速率为22.76±2.76 mg·m-2·h-1,休闲期平均为1.43±0.20 mg·m-2·h-1,全年平均为9.64±1.17 mg·m-2·h-1;全年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季,其累计CH4排放量占全年总CH4排放量的91.2%未种植水稻区(对照区) 全年CH4平均排放速率为2.03±0.18 mg·m-2·h-1,水稻生长季CH4排放量占全年总排放量的86.2%.N2O的排放在稻田落干时呈现脉冲排放.在水稻生长季,对照区CH4和N2O的季节排放速率分别为4.53±0.38mg·m-2·h-1和32.01±5.02 μg·m-2·h-1,而种植区则分别为22.76±2.76 mg·m-2·h-1和73.04±5.03 μg·m-2·h-1,植株参与导致CH4和N2O排放速率分别增加302%和128%.CH4和N2O的排放随土水分条件的变化呈互为消长关系.在冬灌田中,即使考虑500年的时间尺度,全年N2O排放产生的全球增温潜势也只有CH4的7.9%,与CH4相比,冬灌田排放的N2O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很小.  相似文献   

14.
从南极海纽喀姆湾(南纬66°17′,东经110°32′)的南极鱼属Notothenia鱼体上得到两个海蛭标本。经鉴定为多皱海蛭Pontobdella rugosa Moore,1938和椎蛭属Notobdella的一新种。前者的环带后区环的分割明显并因许多大、小结节变得崎岖不平。在一完全体节(ⅫⅠ-ⅩⅫⅠ)里环的通常大小关系是8_2(?)a_1>b_5=b_(60)扭椎蛭新种Notobdella streptocheles sp.nov.呈S形弯曲井从稍膨大的中部向两端渐渐变细。在前吸盘上没有眼。尾吸盘与躯干部的最大体宽相等。在—完全体节(Ⅹ-ⅩⅩⅣ)里环的通常大小关系是a_1=a_2>b_3=b_(60)嗉囊有6对盲囊和一个后嗉囊盲囊。  相似文献   

15.
1 植物名称 山葵 (Eutremawasabi)品种达摩(种子购自云南 )。2 材料类别 秋播苗的顶芽或侧芽。3 培养条件 启动培养基 :( 1 )MS + 6 BA 0 .2mg·L- 1 (单位下同 ) +琼脂 7g·L- 1 +蔗糖 2 0 g·L- 1 。增殖培养基 :( 2 )MS + 6 BA 4+NAA 0 .1 +蔗糖 30g·L- 1 ;( 3)MS + 6 BA 0 .2 +KT 0 .2 +NAA 0 .0 5 +琼脂 7g·L- 1 +蔗糖 30g·L- 1 。 ( 4 )MS + 6 BA 4+NAA 0 .1 +琼脂 7g·L- 1 +蔗糖 30g·L- 1 。生根培养基 :( 5 )MS +NAA 0 .1 +琼脂 7g·L- 1 +蔗糖 30g·…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内置记录活动水平传感器的GPS项圈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3只野生大熊猫春季取食竹笋期间的昼夜活动节律和强度,并分析了太阳辐射、温度因子对大熊猫活动节律与强度的影响。3只大熊猫的平均活动率为68.05%,受孕雌性大熊猫的活动率(70.86%)和活动强度(范围:0-255;水平方向/垂直方向,23.82±0.30/ 17.63±0.22)均比其它两只大熊猫(70.55%, 14.71±0.17/13.52±0.15 ;62.76%,17.74±0.23/13.61±0.18)高。大熊猫有3次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6:00-7:00,18:00-21:00和23:00-3:00,一个明显的活动低谷,出现在9:00-12:00。大熊猫白天的活动率(68.32%)和活动强度(19.59±0.20/ 15.45±0.15)比夜间(67.67%,17.63±0.19/14.21±0.15)高。大熊猫的活动强度与太阳辐射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822, P<0.001),与空气温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研究蒙药材芹叶铁线莲中木脂素与黄酮类的化学成分,探究其活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75%乙醇提取芹叶铁线莲全株,提取液真空浓缩去除乙醇后悬浮于水中,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获得相应的萃取物,综合运用各种柱层析技术对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分离纯化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芹叶铁线莲中分离3个木脂素和3个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7R,8S,7''R,8''S,7''S,8''R)-4''-愈创木酚甘油醚-梣皮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4)、槲皮素3-O-β-D-芸香糖苷(5)和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3和6为首次从芹叶铁线莲中分离鉴定,化合物3为首次从铁线莲属植物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8.
近48a华北区太阳辐射量时空格局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莹  刘勤  严昌荣  梅旭荣 《生态学报》2011,31(10):2748-2756
以分析华北区太阳辐射量时空格局变化特征为研究目标,应用国家气象局整编的华北地区120个气象站点48a(1961-2008)的气象资料和中国数字高程模型,对48a来华北地区太阳辐射量进行计算及验证,并对空间格局及变异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太阳辐射量的年际间变化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线性倾向值为-7.72 MJ · m-2 · a-1;(2)太阳辐射量由多到少突变发生在1981年,1981-2008年太阳辐射量平均值较1961-1981年降低了203.92 MJ · m-2 · a-1。从1981年突变年开始,华北地区太阳辐射量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在分析期内,下降的态势得到持续发生;(3)1981/1982年度发生的太阳辐射量由多到少突变,大部分地区突变幅度在150 MJ/m2以上。突变严重的华北中部和南部地区,突变值可达300 MJ/m2;(4)突变年后,华北大部分地区均表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下降速度在6 MJ · m-2 · a-1以上,其中华北东北部下降严重,下降速度可达15 MJ · m-2 · a-1。  相似文献   

19.
关于白蜡虫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王辅(1963,1978)认为:“白蜡虫以北纬26°-32°40′之间为其适生地带,26°以南或33°以北均不适其生存。”近年来,我们通过考察认为:在北纬26°以南和33°以北地区,均有白蜡虫自然种群存在。 一、鞍山地区自然概况 鞍山位于东径123°,北纬41°10′,辽河平原东南边缘,东邻千山山脉,南与辽宁半岛相连;海拔20—708米;本地属大陆性半湿润型温带气候,年均气温8.8℃,最冷月均温-10.2℃,极端最低气温-30.4℃,极端最高气温36.9℃,≥10℃年积温3536.3℃,相对湿度63%,年降水量713.5毫米;本市海拔21.6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20.
从福建沿海的鲈鱼肠道里查获双巢亚科的厦门双巢吸虫,新种Biovariumxiamenensesp.nov,虫体大小2.54~4.20mm×0.30~0.40mm(2.903×0.369mm),虫卵18~22μm×10~14μm(20.4×11μm);从勒氏菌鲷的小肠里检获新隙亚科的厦门拟隐殖吸虫,新种Paracryptogonimusxiamenensisspnov,虫体大小0.800~0.1672mm×0.484~0.848mm(1.247×0.685mm),虫卵19~30μm×11~14μm(24×12μm),头棘55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