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金海棠和山定子幼苗根自由空间铁累积量和活化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基因型苹果幼苗根系自由空间铁累积量和活化利用能力不同,在缺铁胁迫条件下,抗缺铁的苹果基因型小金海棠幼苗与对缺铁敏感的山定子幼苗相比,根系自由空间铁累积量大,且它对此铁库的活化利用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以鹅掌楸的冬芽为材料,提取DNA做模板,用14个引物对131个鹅掌楸样本进行RAPD分析,扩增出235个谱带,显示该属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中国鹅掌楸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8.98%,北美鹅掌楸91.06%,杂种鹅掌楸89.98%。②中国鹅掌楸遗传变异分量在群体间占33.03%,群体内占66.97%;北美鹅掌楸分别为8.73%和91.27%;主要变异均存在于个体间。③聚类表征图表明杂种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的遗传距离较近。  相似文献   

3.
湖北海棠的等位酶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康明  黄宏文 《生物多样性》2002,10(4):376-385
采用超薄平板微型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对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的9个野生居群和2个人工栽培居群的等位酶变异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12个酶系统29个酶位点的检测,结果表明湖北海棠有25个酶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10个居群发现稀有等位基因,并有11个(37.9%)重复位点;湖北海棠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等位基因平均数A=2.127,多态位点百分率P=74.927,平均预期杂合度He=0.376;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0.224。与其他苹果属植物相比,湖北海棠具有中等丰富的遗传变异水平。居群间的基因流仅为Nm=0.866,表明遗传漂变是影响居群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苹果属山荆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东北、华北地区山荆子8个天然居群的137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10个引物共得到72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3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5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02 1,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38 6,Shannon信息指数(J)为0.496 1,表明山荆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基因流(Nm)为1.735 3,说明山荆子各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值为0.223 7,说明虽然山荆子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但各居群间也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5.
1植物名称苹果(砧木)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Jiang). 2材料类别组培苗. 3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1)起始和增殖培养基:MS 6-BA 0.2 mg·L-1(单位下同) IAA0.5 3%蔗糖 6.5 g·L-1琼脂;(2)生长培养基:MS 6-BA 0.6 NAA 0.2 GA3 0.3 3%蔗糖 7 g·L-1琼脂;(3)再生培养基:MS 6-BA 1.0 NAA 1.0 TDZ4.0 3%蔗糖 7 g·L-1琼脂;(4)生根培养基:1/2MS IAA 1.0 3%蔗糖 6 g·L-1琼脂.培养基pH调整至5.8,121℃、0.11 MPa灭菌20 min.培养温度为(25±2)℃,光照时间14 h·d-1,光强为40μmol·m-2·s-1.  相似文献   

6.
章黎黎  李兴武 《西北植物学报》2013,33(11):2346-2350
为了简便而快速制作适用于光学显微镜观测的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标本,采用7种方法分别对小金海棠果实表皮进行整体制片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比较制片效果。结果表明:用离析刮片法、指甲油印迹法、刮片法和煮沸剥离刮片法制备的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呈现出清晰结构,其中煮沸剥离刮片法的制片效果最佳。因此,煮沸剥离刮片法最适用于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整体制片,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李兴文  孙居文 《植物研究》1993,13(4):336-337
本文发表了苹果属一新变种, 即歪把海棠Malus prunifolia (Willd.)Borkh.var.obliquipedicellata X.W.Li et J.W.Sun  相似文献   

8.
新疆野苹果挥发性化合物组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以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莫合镇的新疆野苹果(Malussieversii(Lebed.)Roem.)30个实生株系及国光、元帅、富士、金冠等苹果(MaluspumilaMill.)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香气成分,旨在为探讨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的亲缘关系及为新疆野苹果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①根据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共有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计算相似系数,其大小与苹果品种(类型)的演化历史相吻合;②新疆野苹果各实生株系挥发性化合物总含量、各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及其含量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离比率与含量等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参试的30个实生株系间差异明显,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进一步与4个栽培苹果品种挥发性化合物组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品种化合物种类数在5以上、含量在0.04mg/L的化合物均属于酯类、醇类、醛类和酮类,说明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组分基本一致,上述研究结果支持“新疆野苹果可能是栽培苹果的祖先种”的结论,但有48种成分为栽培苹果特有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在新疆野苹果检测不到,其中乙酸丙酯及苯乙醛等6种成分为特征香气成分。因此,栽培苹果可能是杂种起源;③从新疆野苹果30个实生株系中共检测到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酸类、苯衍生物、杂环类、萜类、烃类、缩醛类和内酯类等11类化合物177种,其中缩醛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在栽培苹果品种中没有检测到,90种成分为新疆野苹果特有成分,1-丁醇及大马酮等7种成分为香气值大于1的特征香气成分。因此,新疆野苹果作为栽培苹果遗传改良的珍贵资源,进行“利用保存”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来自苹果的8对EST-SSR标记对48份梨(Pyrus)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分析其在梨属植物上的通用性.结果表明,8对EST-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上均能扩增出与苹果大小相似的产物,所有引物共检测到140个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29个,多态性比例为92.14%,并且可成功区分不同品种.根据EST-SSR标记所揭示的多态性和UP-GMA法聚类分析,48份梨种质资源在相似系数0.62处可分为东方梨和西方梨两个种群,而中国的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砂梨(P.pyrifolia Burm.f.Nakai)和秋子梨(P.ussuriensis Maxim.)相互交错在一起,没有独自成组.可见,苹果的EST-SSR标记在梨上具有高度的可转移性,可应用于梨属植物的资源评价及遗传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芸薹属蔬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和农艺性状鉴定对上海地区的17份甘蓝、44份白菜,共61份芸薹属蔬菜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UPGMA聚类结果显示,61份材料被聚类为两大类,甘蓝类和白菜类,其中白菜型蔬菜品种的相似系数在0.96~0.77之间,甘蓝型蔬菜品种的相似系数在0.93~0.63之间。聚类分析的结果说明,上海地区的甘蓝类蔬菜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而白菜类蔬菜的遗传基础比较单一,急需保护现有的白菜型蔬菜品种的种质资源,防止遗传流失。本实验还说明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与农艺性状鉴定相结合,综合评价芸薹属蔬菜的遗传多样性比采用单一的方法更加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SSR标记的8个山荆子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0对SSR引物对8个山荆子[Malus baccata (L.) Borkh.]居群140个单株的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并据此对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1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91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100.00%.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差异较大,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37 9~1.535 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56 0~0.309 2,Shannon信息指数为0.376 7~0.459 2,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64.84%~85.71%.居群间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16 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55 1,Shannon信息指数为0.528 5,均明显高于居群内;8个居群间的基因流为1.739 5,基因分化系数为0.223 3,显示居群间的基因交换较多.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Nei's遗传距离0.148 6处,8个居群被分为3组,河北塞罕坝居群单独为一组,山西五台山居群和北京东灵山居群为一组,其余5个居群为一组.据此推测:山荆子起源于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山西灵空山、黑龙江小兴安岭、吉林长白山和山西中条山居群可能是其遗传多样性的核心居群.  相似文献   

12.
天然红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夏铭  周晓峰  赵士洞 《生态学报》2001,21(5):730-737
用RAPD技术分析了分布于中国东北的3个红松(Pinus koraiensis Seib.et Zucc.)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38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241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39个,占总位点的57.68%。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指数的统计结果都表明,红松种内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凉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黑河、虎林群体。群体内遗传相似度为0.927,群体间为0.845。红松现阶段对偏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第四纪冰期所遭受的严重打击和人类近期的干扰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分别利用3种基于PCR技术的染色体步移法克隆了小金海棠MxYLS5基因的启动子,并比较了这三个体系的扩增产物。3种体系都可以获得特异性扩增产物,但扩增条带的长度和数量均不同,其中利用Genome Walking Kit扩增出来的条带特异性较好长度最长,而且特异性引物和简并引物的设计及退火温度的设置对3种体系的扩增产物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PCR技术的染色体步移法为小金海棠MxYLS5基因启动子的克隆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以从铁高效基因型小金海棠中克隆得到的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基因片段为探针,对小金海棠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基因在小金海棠基因组中为单拷贝。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在根中,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基因的转录受缺铁胁迫诱导,并随缺铁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叶中,此种基因的转录水平很高,但不受低铁胁迫诱导。根中的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活性随缺铁胁迫的时间进程而不断增强,动态变化与其转录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5.
遗传多样性概述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基础。随着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发展,遗传多样性研究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染色体)水平、生理生化水平逐渐发展到分子水平。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等位酶分析、DNA多态性分析等方法,为我们研究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特别是DNA多态性分析是一种更为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濒危植物崖柏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重庆市大巴山和雪宝山的崖柏为研究对象,对其鳞叶的形态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探讨了该物种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崖柏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存在着广泛的表型及基因型的变异;基于形态数据建立的崖柏居群之间的关系和基于RAPD数据建立的关系不相符;空间距离和生态因子对崖柏居群进化的影响较小;崖柏居群之间的基因流水平较低;应对崖柏居群采取就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是栽培苹果的主要祖先之一。它呈片段化残遗分布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山地。为了探究影响该物种种群遗传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适应机制, 该研究选取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分布的10个种群为研究对象, 通过SLAF-seq简化基因组测序获取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据。利用ADMIXTURE软件和主成分分析对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型; 利用梯度森林分析和冗余分析评估影响种群遗传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 运用潜在因素混合模型来检测新疆野苹果种群适应局部环境的基因组位点。结果显示: 10个种群可以区分出2个遗传谱系; 谱系A主导东部种群, 谱系B主导西部种群, 而中部种群则出现了两个谱系的交汇; 种群空间遗传结构呈现出沿经度方向上的地理替代格局。气温年较差(bio 07)和气温季节性变化(bio 04)是影响新疆野苹果种群等位基因频率变化的两个最重要环境因子。经注释发现15个环境关联基因位点与植物响应干旱、高盐、冷热等非生物胁迫的很多生理过程相关。综上所述, 新疆野苹果对环境适应的主要压力来自气温条件的变化, 生理适应可能是其响应环境胁迫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用化学品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姚健  杨永华  沈晓蓉  陆维忠 《生态学报》2000,20(6):1021-1027
采用RAPD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研究了农用化学品不同使用环境下的4种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在其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多样性产生影响;而冰同的农用化学品对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影响各不相同:化肥污染会引起某些土壤微生物的富集和一些微生物物种的丧失;农药杂会引起土壤微生  相似文献   

20.
Regulation of iron uptake and use is critical for plant survival and growth. We isolated an MYB gene from Malus xiaojinensis named MxMYB1, which is induced under Fe-deficient conditions. Expression of MxMYB1 was upregulated by Fe starvation in the roots but not in leaves, suggesting that MxMYB1 might play a role in iron nutrition in roots. Transgenic Arabidopsis plants expressing MxMYB1 exhibited lower iron content as compared with wild type plants under both Fe-normal (40 Μm) and Fe-deflcient conditions (Fe omitted and Ferrozine 300 Μm). However, the contents of Cu, Zn and Mn were not changed in these transgenic plants. Gene chip and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wo Fe-related genes encoding an iron transporter AtIRT1 and an iron storage protein ferritin AtFER1 might be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MxMYB1 a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se genes were lower in MxMYB1 expressing transgenic Arabidopsls plants as compared with wild type plants under both Fe-normal and Fe-deficient condi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xMYB1 may function a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iron uptake and storage In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