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研究利用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确证了耳石生长轮沉积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其生长轮与年轮关系,推算了第一年轮形成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仔鱼微耳石第一轮纹在出膜后第二天形成,在实验条件下,轮纹沉积具有日周期性,生长轮为日轮;成鱼轮纹沉积具有年周期性,生长轮每年增加1轮。基于耳石日轮技术推算养殖和野生软刺裸裂尻鱼第一年轮形成时间分别为2021年1月28日至3月13日(n=40)和2017年3月8日至5月10日(n=75)。养殖和野生样本耳石轮纹数年际间的分析结果发现,软刺裸裂尻鱼耳石轮纹数和耳石年生长宽度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耳石年生长面积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加。这些结果揭示了软刺裸裂尻鱼耳石轮纹沉积规律,有助于增加年龄鉴定的准确性,进而为种群动态研究和渔业管理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公海海域采集的拉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145对耳石样本,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拉式南美南极鱼耳石长(OL)和宽(OW)分别为4.50—7.99 mm和1.99—3.69 mm之间。耳石外型呈狭长有缺刻,基叶长,翼叶短,具明显的主间沟,后端闭合呈钝圆形,整体结构凸凹不平。左右矢耳石形态无显著性差异。耳石绝对尺寸随体长增加而增加,但相对尺寸减少,耳石的形态结构比例基本不变。耳石长、宽、面积(S)及周长(P)与体重呈对数关系,耳石背长(DL)和基叶长(RL)与体重(W)呈指数关系,耳石背宽(DW)与体重呈乘幂关系,而耳石翼叶长(ARL)与体重则呈线性关系。耳石宽、面积、背长、背宽、周长、翼叶长及基叶长与体长(L)拟合符合对数关系,仅耳石长与体长呈线性关系。本研究可为鱼类耳石形态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南美南极鱼渔业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南大洋生态系统的特异性极为显著,栖息在该海域的鱼类资源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本地特征以及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耳石微化学记录了鱼类完整生活史过程,可以揭示鱼类生活史过程中经历的时空变化。利用耳石中微化学元素,可以解决鱼类生态学中,如产卵场和洄游路径推测、生活史过程重建、种群划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随着耳石微化学技术的不断完善,耳石微化学研究在海洋鱼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对于其他海区,目前南大洋鱼类耳石微量元素研究相对较少,仅涉及3科11种鱼类,约占南极鱼类总数的5%,且主要研究集中于商业性价值较高的鱼类,包括小鳞犬牙南极鱼(Dissostichus eleginoides)、鳞头犬齿南极鱼(D.mawsoni)、次南极电灯鱼(Electrona carlsbergi)、南极电灯鱼(E.antarctica)、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和侧纹南极鱼(Pleuragramma antarcticum)等11种南极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栖息环境重塑、种群划分以及生活史过程重建等三个方面。今后,更为先进的技术,如微计算断层扫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将为南极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撑。考虑到南大洋鱼类多数具有典型的环南极分布特征,可通过耳石微化学技术进一步探究鱼类产卵场推定以及环极连通性等,并进一步阐释南极鱼类的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关工作也将为南大洋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有效管理提供支撑信息。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秋大麻哈鱼耳石形态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进入中国黑龙江的秋大麻哈鱼生殖群体进行人工繁育, 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和回归成体的耳石形态及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秋大麻哈鱼胚胎、胚后仔稚鱼、幼鱼和二龄鱼的矢耳石随个体生长发育,其大小在不断增长, 轮廓和表面形态结构也在发生演变, 逐渐趋似于回归成体的耳石形态。秋大麻哈鱼回归生殖群体的不同年龄和雌雄个体间矢耳石、微耳石形态基本一致。矢耳石形似梨形, 大小约为3 mm×5 mm×1 mm, 重量约为9 mg, 光镜下可见耳石日轮和年轮结构。日轮形成在胚胎发眼后约5日, 采用人工标记方法证实了生长轮的日周期特性。二龄鱼耳石已出现边缘生长区, 形成年轮。矢耳石增长与鱼体叉长生长显著相关(SL=21.574 OL-7.005,R2=0.9926)。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齐口裂腹鱼仔稚鱼耳石早期形态发育与生长特点、第一轮纹出现时间和轮纹沉积规律。结果表明: 在13.5-17.2℃孵化条件下,微耳石和矢耳石在出膜前形成,而星耳石于出膜后第12天出现。在仔稚鱼生长过程中,微耳石由近圆形发育成贻贝形,矢耳石经历近圆形、锲形后发育为箭矢状,星耳石形状由近圆形发育为星芒状。微耳石的前区、背区和腹区及矢耳石的背区和腹区生长呈幂函数关系,而微耳石的后区、矢耳石前区和后区生长以及两对耳石的前后区半径之和与全长均呈线性相关。在(18.50.5)℃和(15.61.1)℃条件下,50%矢耳石样本第一轮纹均在出膜后第 2 天形成(分别为出膜后18h和19h),以后每天形成一轮。微耳石和矢耳石轮纹数均与日龄呈线性相关,方程斜率均与1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两对耳石的轮纹沉积均为日周期性。这些结果为研究齐口裂腹鱼野生种群繁殖期和早期生活史特征等生态学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耳石的形态参数、生长特性及其与鱼体生长的关系,选用左矢耳石为研究对象,用直线、对数、多项式、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拟合矢耳石各参数的生长关系式,依据耳石日轮鉴定了日龄。结果表明,体长范围为29.8~104.0 mm的棘头梅童鱼矢耳石的长直径随鱼体生长而增大,但短直径与长直径的比值以及长直径方向上的短半径与长半径的比值则基本稳定。矢耳石的长、宽和重之间,以及长半径和短半径之间均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矢耳石生长与鱼体生长的关系中,矢耳石长、宽、厚、重与长半径和体长、体重之间的关系,除了体长与耳石厚的关系为显著的二次多项式外,全部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魏联  朱国平 《生态学杂志》2017,28(9):3078-3086
次南极电灯鱼矢耳石形态特征具有多样性.为了深入研究其形态特征,利用南设得兰群岛外侧水域采集的456尾次南极电灯鱼(体长范围6.0~8.8 cm)样本,对其矢耳石形态进行分析和判别.根据形态特征将次南极电灯鱼耳石分为4种类型,并采用椭圆傅里叶分析法选取表征耳石类型的77个傅里叶特征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对4种耳石类型两两比较后发现,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傅里叶特征系数最多及最少分别占总体的61%和28.6%;对77个傅里叶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前22个主成分解释了总变异的76.6%;选取了17个傅里叶特征系数进行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总体判别率为87.2%;根据椭圆傅里叶分析重建的耳石轮廓反映了4种耳石类型间的差异.4种耳石类型在不同体长及体质量的次南极电灯鱼中皆有出现,表明耳石类型具有随机性,且左右耳石类型不一致,表明其左右耳石外形具有差异性.4种耳石类型中,Ⅰ型和Ⅱ型占总体的72.6%,为次南极电灯鱼耳石的主要形态;Ⅲ型和Ⅳ型占总体的27.4%,为次要形态.  相似文献   

8.
鳞头犬牙南极鱼为南极最为重要的底层鱼类,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极高的商业价值,鱼类耳石形态随着生活史过程的推移有所差异,故耳石形态分析可用于推断鳞头犬牙南极鱼的生活史过程。本研究利用采集自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威德尔海及拉扎列夫海120尾分属4个生活史阶段的鳞头犬牙南极鱼耳石,结合传统测量分析与椭圆傅里叶分析两种形态学研究方法,对其各生活史阶段耳石形态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鳞头犬牙南极鱼各生活史阶段耳石形态存在差异,随着生活史过程的推移,耳石的变化趋势为整体上由轮廓平滑、复杂度较低向轮廓曲折、高度复杂化转变,且纵轴方向增长速度低于横轴方向,翼叶等特征部位变化显著。针对耳石形态的线性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椭圆傅里叶分析判别值较高,为85.4%,而传统测量分析判别值较低,为71.9%,表明相较于传统测量分析,椭圆傅里叶分析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鸭绿江香鱼耳石日轮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2年对鸭绿江香鱼耳石日轮与生长进行了研究。人工受精卵胚胎发育后期和前仔鱼期连续剖察表明,受精后约96小时胚体听囊内出现一对矢耳石,孵出后第2天耳石上出现第一个日轮,之后每天形成一轮。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测定了幼、成鱼矢耳石的形态、直径、日轮数及其间距变化。耳石短径(v, μm)与鱼体长(x, mm)呈线性关系, 75尾幼、成鱼的关系式为y=3.28x+248.30。以耳石日轮数推算其产卵孵化期与实地调查结果一致。耳石日轮数(D)可用孵化后日数(N)减1表示。日轮间距有规律性变化,与鱼体生长发育和生态条件密切有关。依据日龄和相关体长体重资料进行了香鱼生长特性研究,用生长方程描绘的生长速度曲线和生长拐点(位于283日龄)等均较客观地反映了其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10.
怒江东方墨头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于怒江采集东方墨头鱼(Garra orientalis)136尾,体长54~167mm,体重3.0~114.6g。研究了其年龄、生长等生物学特性,通过耳石轮纹估算东方墨头鱼的年龄,显示怒江东方墨头鱼由10个年龄组组成。耳石半径与体长关系为:L=0.061R1.131(n=125,R2=0.907),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0.1×10-4L3.160。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由退算体长估算:雄性L∞=224.79mm,k=0.094/年,t0=0.51年;雌性L∞=228.91mm,k=0.091/年,t0=0.639年;总体L∞=227.78mm,k=0.091/年,t0=0.588年。体重生长拐点雄性12.15龄、雌性13.75龄。  相似文献   

11.
唐鱼仔鱼耳石的形态发育及日轮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观察了实验室人工繁殖饲养的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仔鱼耳石形态发育,研究了其生长轮的沉积规律。唐鱼仔鱼耳石长径与鱼体全长(TL)均呈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微耳石Dl=0.019 6TL-0.031 0(r=0.961 6,P<0.001,n=218),矢耳石Ds=0.027 6TL-0.043 7(r=0.924 0,P<0.001,n=219),星耳石Da=0.016 6TL-0.004 1(r=0.369 6,P<0.001,n=44)。仔鱼耳石上第一个轮纹在孵出后第2 d形成,生长轮数目与仔鱼日龄(D)呈线性相关,其斜率与1无显著差异,因此生长轮为日轮,其关系式为:微耳石LI=1.006D-1.700 1(r=0.994 2,P<0.001,n=205),矢耳石SI=0.953 8D-0.911 6(r=0.993 5,P<0.001,n=161)。生长过程中矢耳石形状变化较大,星耳石出现时间较晚,而微耳石形状稳定,日轮可读性较好,故更适合作为日轮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2015年和2016年在孟屯河上游捕获的仔稚鱼为研究对象, 对其种属进行了鉴定, 观察了耳石形态特征、确证了耳石轮纹沉积规律, 并基于耳石日轮技术对其孵化期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Ⅰ, COⅠ)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 采集仔稚鱼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在松潘裸鲤仔稚鱼生长过程中, 微耳石由近圆形发育成贻贝形, 矢耳石由锲形发育为箭矢状。采用温度标记处理松潘裸鲤仔稚鱼, 确定耳石轮纹沉积具有日周期性, 生长轮为日轮。依据耳石日轮数, 结合采样时间及耳石轮纹沉积规律, 并采用大多数裂腹鱼类日龄为日轮数N+1的关系, 推算出2015年松潘裸鲤样本的孵化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15日, 2016年样本孵化时间为7月13日至8月18日, 这些结果为研究松潘裸鲤野生种群繁殖期及其资源保护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鳡鱼仔稚鱼耳石的标记和其日轮的确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茜素络合物对鳡鱼仔鱼进行了浸泡标记,耳石上能检测到橘红色荧光标记环。100mg/L茜素络合物溶液的标记效果较差;120mg/L和150mg/L溶液浸泡后微耳石的标记率很高,矢耳石和星耳石的标记率低。标记后耳石上的生长轮数与饲养天数间呈一一对应关系,相关方程为:N=0.2663 0.9276D(n=68,r~2=0.9664)。方程的斜率0.9276与1无显著差异,证明生长轮确系日轮。鱼体长与微耳石、矢耳石及星耳石的直径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方程为:BL=66.8723LD 2.7064(n=73,r~2=0.8867),BL=22.7839SD 6.6066(n=49,r~2=0.8525),BL=47.6079AD 3.5660(n=71,r~2=0.9012)。  相似文献   

14.
有关鱼类耳石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多个研究层面上深入开展,但年龄与生长至今仍然是鱼类耳石研究的主要方面。本文分别从耳石的年轮、日轮和重量方面,介绍了当前耳石在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我们认为,对耳石日轮的研究仍将会是耳石研究的重要方向;相关研究将会逐渐由个体尺度向种群尺度发展,并可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骨唇黄河鱼耳石早期形态发育和轮纹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骨唇黄河鱼仔稚鱼耳石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的发育过程和生长特点,确证了轮纹沉积规律。结果表明,在14.0-17.8℃孵化条件下,微耳石和矢耳石在受精后96h 30min出现,星耳石在出膜后第16天出现。仔稚鱼生长过程中矢耳石形状变化较大,由出膜时的圆形发育到稳定时的箭矢状。微耳石由近圆形发育成贻贝形,其中心核位置随发育明显偏移。星耳石形状不规则,从出现时的心形发育成为星芒状。微耳石和矢耳石在前后轴方向上后区的生长快于前区(P0.05);在背腹轴方向上,微耳石腹区的生长快于背区(P0.05),矢耳石背区的生长快于腹区(P0.05),两对耳石的前后区半径之和与全长均呈线性相关。微耳石和矢耳石的第1个轮纹均在出膜后第2天形成,新增的轮纹数(微耳石IL,矢耳石IS)与出膜后的天数(D)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方程分别为: IL=0.9911D-1.0008(R2=0.9971,n=220,P0.001)和IS=0.9925D-0.10873(R2=0.9919,n=161,P0.001),方程的斜率与1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对耳石轮纹沉积均呈日周期性,生长轮为日轮。研究结果丰富了骨唇黄河鱼的发育生物学资料,可为研究其自然种群早期生活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鸭绿江香鱼耳石日轮与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玉浩拉.  RL 《动物学报》1995,41(2):125-133
1992年对鸭绿江香鱼耳石日轮与生长进行了研究。人工受精孵胚胎发育后期和前仔鱼期连续剖察表明,受精后约96小时胚体听囊内出现一对矢耳石,孵出后第2天耳石上出现第一个日轮,之后每天形成一轮。在当镜和扫描电镜下测定了幼、成鱼矢耳石的形态、直径、日轮数及其间距变化。耳石矩径与鱼体长呈线性关系,75尾幼、成鱼的关系式为y=3\28x+248.30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和2009年从东洞庭湖区和长江、监利、鄂州和武穴江段采集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178尾)、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341尾)、鳙Aristichthys nobili (6尾)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390尾)幼鱼, 通过耳石日轮分析确定2008年和2009年这些幼鱼的孵化日期分别为5月16日至8月20日和5月14日至8月9日。与三峡建坝前相比, 四大家鱼的繁殖时间明显推迟。洞庭湖和监利江段幼鱼在仔鱼阶段形成的耳石日轮宽度较鄂州和武穴江段幼鱼同期形成的日轮宽度窄, 表明前者仔鱼阶段的生长速度小于后者, 这可能是前者离三峡大坝距离较近、受大坝影响更加显著造成的。三峡大坝下泄水温较低、营养物质较少是影响坝下四大家鱼繁殖和早期生长的重要因素。繁殖季节推迟和早期生长速度下降可能导致坝下四大家鱼早期生活史阶段死亡率增大, 从而影响其资源补充和种群数量变动。    相似文献   

18.
错鄂裸鲤年轮与生长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描述鳞片、背鳍条和矢耳石三种材料轮纹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这些年龄鉴定材料在判读错鄂裸鲤年龄和反映生长特征上的异同。在个体早期生长阶段,耳石轮纹阻断、8龄以上个体鳞片上年轮环纹的缺失和背鳍条出现轮纹的重叠是影响错鄂裸鲤年龄准确判读的主要因素。采用耳石和鳞片的体长退算数据,Von Bertalanffy方程较好地描述了错鄂裸鲤的生长。由于背鳍条的生长在个体的生长过程中始终呈现为负的异速生长,因此耳石、鳞片在解释个体生长时优于鳍条。  相似文献   

19.
有明银鱼耳石显微结构和微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年从鸭绿江捕取有明银鱼成鱼 ,生物学测量后剖出耳石。每尾鱼 1对矢耳石中的 1个用于制片 ,显微镜下观察其显微结构 ,另 1个制片镀碳膜后 ,用扫描电子微探针测定Sr和Ca的浓度比率。Sr和Ca分析的标准样用SrSO4 和CaSO4 。 31尾鱼 (体长 116~ 15 7mm)耳石长半径 (Y)与鱼体长 (X)成线性关系 ,其方程式为Y =2 72 16X +9 2 2 92 ,r =0 9178,P <0 0 1。耳石中心和耳石原基的平均直径分别为 2 2 5 5± 2 88μm和6 95± 1 30 μm。 13尾鱼耳石上的日轮数为 30 5~ 35 4,大约在 45~ 70日轮处出现过渡轮。日轮间距 0 94~ 1 14μm ,最大间距在 190~ 2 2 0日轮处 ,最小间距出现在 2 80日轮之后。耳石中Sr、Ca浓度比例在第 5至第 7测点出现第 1个高峰 ,这与稚鱼为了越冬洄游到海中时间相吻合。第 2个高峰出现在 2 8~ 32测点 ,这与鱼产卵上溯洄游时间相符。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理和生态条件的变化 ,可引起耳石中Sr、Ca比率的改变 ,但栖息水域盐度的突然改变是导致Sr、Ca比率显著增高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矢耳石日轮对采自珠江口的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 幼鱼进行日龄鉴定, 并据此研究其产卵期和生长特性。黄唇鱼的产卵时间最早为2 月8 日, 最晚是5 月17 日, 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5 月。体长为16.40-26.30 cm 的黄唇鱼幼鱼的体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 体重生长为匀速生长; 体长和体重随日龄的生长关系均以幂函数模型符合程度较好; 体长和体重平均生长率分别为0.55 mm⋅d−1 和1.60 g⋅d−1, 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27%⋅d−1 和0.82%⋅d−1。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耳石日龄来推算黄唇鱼的产卵期是可行的, 并可据此推算其特定阶段的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