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面论述了佛山市三水区现代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目标、功能布局与实施对策。提出了重点发展水产、畜牧、蔬菜3大农业主导产业和"一轴五园一带一心"的总体功能布局,即以北江干流为农业发展轴,将迳口农业园区、大塘综合农业园区、芦苞-乐平基塘系统示范性农业生态园区、青岐基塘系统养殖区以及白坭农业园区五大园区串联起来,构建芦苞涌两岸生态隔离带和绿色生态走廊,并在乐平镇规划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贸易、物流与信息服务中心。同时,提出了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科技保障、设施保障、组织保障5项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2.
观光农业是以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周围景观、农业遗产和资源、农业生产内容、方式以及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加上配套的一系列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采摘、教育、休闲、文化、旅游、科技示范、度假于一体的园区,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创造宜人的景观休闲旅游度假空间。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因此以景观生态学思想为基础发展的观光农业具有更为科学的、合理的发展潜力,顺应了现代农业景观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粮食安全目标下构建国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意义,梳理了我国国有农场经营体系发展脉络、成效和短板,阐述了国有农场现代农业经营基本特征,系统地提出创新农业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政策制度、创新产业组织体系三大创新机制,提出构建国有农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绿色空间体系在渥太华市历次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刻影响了加拿大首都的城市结构、空间形态、城市增长以及居民生活。通过研究渥太华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城市规划及各类绿色空间规划,分析渥太华绿色空间体系发展的3个重要阶段,包括20世纪早期为提升首都形象而形成的公园系统规划,1950年以遏制城市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国家首都规划,以及近20年来聚焦于自然保护、娱乐休闲、农业等多重目标的综合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阐述了在时代发展背景下渥太华绿色空间体系形成、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划背景、战略目标及策略要点,总结其规划经验,以期能为中国城市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谢舒逸 《生物信息学》2019,26(6):103-108
从班纳姆对洛杉矶的“生态”解读入手,整理概括了意大利当代基于生态视角的规划实践。以博洛尼亚、安特卫普的结构规划为例,阐述它们如何通过生态视角识别、连接各具特色的城市片段以构建主题化的“城市之城”,并提出相应规划策略来指引城市发展。以厦门鼓浪屿为例,探索这一新视角、方法在中国非均质的历史区域中的应用—通过定义“四个体系”和“四个区域”以庖丁解牛的方式建立起对鼓浪屿复杂的物理与社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目标的结构性与差异性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以平衡遗产保护、旅游发展、当地宜居性提升的多种需求。最后总结意大利基于生态视角的规划实践一方面为中国当前城市规划实践提供了新的认知角度和新的规划思路、方法与工具,另一方面其建立起的结构规划和战略规划框架能帮助丰富与完善中国现有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园规划制度功能定位与空间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将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强化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 这必将对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国家公园规划制度的定位, 阐述了国家公园规划承载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两大体系的基本属性, 应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具有优先权和前置权; 重点分析了各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功能与属性特征, 作为空间规划应承接好上位空间规划对国家公园的控制指标和管控要求, 作为建设规划应承接好上位或同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对国家公园的目标任务要求, 作为管理规划要明确国家公园顺畅运行的要求。国家公园应在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方面寻求创新, 探索国家公园用途管制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7.
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新时代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规划领域的重大变革,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支撑专项之一,须充分响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多规合一”和“城乡统筹”视角进行合理转变。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引,从规划路径和规划管控两大方面,针对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如何适应当前城乡绿色空间优化需求进行规划模式探索。在规划路径方面,提出借助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确定规划的流程、层次、内容、技术。在规划管控方面,提出呼应“多规合一”发展要求,构建多民众参与、多部门合作、多渠道沟通的城乡绿地管控体系。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路径和稳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支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绿色空间的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荚荣  尹若春 《生物学杂志》2013,30(1):103-105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已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了培养符合21世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适应社会市场发展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我院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践体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机制是空间功能分区研究的热点。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通过对生态服务功能贡献、产业发展适宜性的单项与综合评价的集成,构建生态—产业协调发展空间布局的总体架构,实现了县域空间功能的整合与科学定位;划分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功能维护区、产业发展优化区及产业发展准入区四个类型,并针对每个类型区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关系,提出差别化的保护与管控要求,为实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共生、协调双赢提供依据,也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快速城市化导致的生境破碎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此,保护与规划城市生境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科学的生境规划设计方法仍有待探索,因为生境的定义具有不同的视角与内涵。基于保护生物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比了物种视角与景观视角下的2种规划思路,并结合北京市密云区的生境规划,分析对比2种方法的规划结果。在物种方法中,首先选取承担多种生态作用的豹猫为目标物种,运用HSI模型并结合专家赋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权重,最后通过ArcGIS计算选取高适宜性源地并建立生态网络。景观方法则基于ArcGIS、Guidos、Conefor等软件平台,采用MSPA和景观连通性分析方法,选取重要核心区源地并建立景观生境网络。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源地分布差异较大。因此生境规划不能盲目选择一种方法,需有机结合2种方法得到源地与廊道结果。根据地块承载的生境生态功能重要程度确定源地核心保护区,以实现最佳的生境规划和有效的生态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导向下的城镇发展建设,需要切实平衡人与自然的空间发展矛盾,应用多源数据分析和判断如何建设一个体系更健康、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具有重要的规划探索和实践意义。选定目标鸟种,研究建立其潜在生境空间参数指标体系,运用多源数据分析潜在生境、廊道和踏脚石增设需求。构建以鸟类生境为代表的特定类型生境网络、指导城市绿色空间布局。随着多源数据获取成本的逐步降低和物种类群生境参数的逐步深化发展,该方法在研究城市生境网络构建和绿色空间布局上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文晨   《生物信息学》2020,27(1):41-46
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经历变革,规划编制和管控技术需要风景园林的视角。针对空间规划和风景园林的衔接问题,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和报告,介绍德国景观规划的发展经验。德国作为实行空间规划体系的国家其景观规划对自然保护和景观多种功能的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梳理德国景观规划的目标、层级、基础作用、模块设置以及对社会发展需求的灵敏反应。德国景观规划对中国风景园林衔接新的空间规划体系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模块式的任务构建,在各尺度层级保持连贯的目标体系,以及系统地革新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生态产业园的复合生态效率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晶茹  吕彬  张娜  石垚 《生态学报》2014,34(1):136-141
生态产业园的建设在国内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与国外不同,我国的生态产业园最终将演化为生态城市,其功能也从工业生产功能发展为融生产、生活和生态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生态效率是评价一个研究对象投入产出效益的量化工具,将生态效率的理念融入生态产业园,从园区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作为生态城市演化的一个特定阶段的视角,提出了复合生态效率的概念,构建了园区复合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说明了复合生态效率指标在产业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权荃  金晓斌  宋家鹏  杨帆  周寅康 《生态学报》2023,43(22):9133-9147
城市化进程带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资源环境耗损和生态系统退化,对区域生态系统长久稳定产生威胁,针对性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对缓解城市化的负面生态影响,提升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析不同情形生态网络构建目标,以及高强度城市化地区生态需求和生态网络构建要点,基于尺度嵌套与复合功能视角,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与环太湖地区和无锡市形成尺度嵌套生态网络,统筹考虑热岛效应、雨洪调节及景观游憩服务供给构建复合功能生态网络,形成高强度城市化地区生态网络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尺度嵌套生态网络方面,江阴市核心生态源地共4个,保育生态源地共26个,两类生态源地总面积占比4.76%,大多分布于江阴市北部和中部;完全位于江阴市范围内的基础生态廊道共39条,通过与江阴市外部生态源地形成内外联结的无锡-江阴生态廊道共11条,环太湖-江阴生态廊道共3条,生态廊道总体分布均匀;(2)在复合功能生态网络方面,江阴市共有11个复合功能生态源地,总面积4755.31hm2,占市域面积的4.78%,主要分布于北部长江沿线以及中部的定山、花山;兼具复合功能的功能型生态战略点共88个;所提取的三类单一生态功能网络要素包括,热缓解生态源地31个,热缓解生态廊道51条,雨洪调节生态源地26个,雨洪调节生态廊道52条,游憩资源点56个,景观游憩廊道85条;(3)依托由尺度嵌套生态网络和复合功能生态网络构成的生态网络体系,建议江阴市采取包含保护建设、管控维护以及联动修复等多方面的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研究工作为高强度城市化地区进行差异化生态网络构建提供了思路,可为相关地区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雄安新区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萌  廖振珍  石龙宇 《生态学报》2020,40(20):7123-7131
生态基础设施是保持、改善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条件和过程,对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方法主要针对单一尺度进行,不能体现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尺度间的相互影响。基于ArcGIS、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一种"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核心区识别和生态廊道辨识的方法体系框架。以雄安新区为例,提出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宏观尺度需维持气候调节、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功能的稳定,生态核心区斑块面积建议大于10 km2,生态廊道宽度设置为100-200 m;中观尺度生态核心区斑块面积不小于5 km2,宽度设置为50-100 m,可改善区域水源涵养、文化休闲、净化环境、减弱噪声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微观尺度生态核心区斑块需大于1 km2,宽度为10-30 m,可有效控制径流、净水调蓄。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尺度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目标不同,规模有所差别,其中宏观尺度规模最大,微观最小;(2)多尺度规划方法,可以科学有效的指导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3)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需要向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交叉融合方向发展。研究结论可为今后全面推进雄安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下,十一五期间,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以产销量较大的绿豆、小豆、芸豆、蚕豆、豌豆等为主要突破口,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  相似文献   

17.
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生物工程人才支撑,建立以创新型工程教育为理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支撑作用。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行业”“引领未来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等新工科建设的教育教学理念,从“面向新经济”的培养体系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重构和“项目式”教学方式改革、“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施等方面进行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改革和探索,提出了“价值引领、深厚的基础理论、强烈的创新意识、技术和非技术核心能力素养”四位一体的生物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满足了产业对人才多样化、个性化和动态变化的需求,保障了产业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发展,为生物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认为都市农产品供求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引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之后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了众筹模式引入下解决都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机理,即解决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者面临的融资困境与激励不足问题、农产品流通体系问题等,最后提出在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广农业众筹模式,构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体系,从而确保都市食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草地绿色承载力概念及其在国家公园中的应用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慧  王根绪  杨燕  吕雅琼 《生态学报》2020,40(20):7248-7254
针对国家公园,在草地承载力的基础上,从如何解决野生动物种群多样性与繁衍兴盛,实现禁牧减畜后的牧民脱贫致富,保障不断增长的生态体验或旅游经济发展需求的视角出发,以生态功能维护+草畜平衡+生态体验为架构,提出草地绿色承载力概念;从生态系统支撑条件、草地生产力、野生动物与家畜承载规模、农牧民与生态体验人口承载规模、监测预警5个维度,构建草地绿色承载力评价体系;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绿色承载力应用框架,以期为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示范区水利自动化与信息化实施方案拟形成适合园区实用性较强的集采集监测、微喷和滴灌的自动控制、远程视频、农业气象等多种要素为一体的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代表我省现代水利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系统运行使用可推动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拟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应用示范平台,成功应用后,向全省乃至全国类似的其他农业示范园区推广。意义重大,示范作用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