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属脊椎动物特异的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第5个成员,是一种分泌型核糖核酸酶,在人类前列腺癌高表达.ANG在前列腺癌的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转位入核,通过刺激rRNA生物合成而介导肿瘤血管新生、癌细胞存活及增殖,从而促进前列腺癌的进程.ANG刺激rRNA合成不仅为前列腺内皮细胞发生癌变所必需,也是前列腺癌细胞不依赖雄激素生长所必需.动物实验证明,各种针对ANG的拮抗剂,包括抑制其核转位、功能和活性的抑制剂均可抑制前列腺癌.现已明确ANG的作用不依赖雄激素,从而为ANG作为去势(即睾丸切除)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的治疗靶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能有效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分子机制是通过核转位和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刺激rRNA转录和核糖体生成.ANG也被发现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帕金森病(PD)患者中存在基因编码区的功能突变,表明其在运动神经元生理方面发挥作用,其缺陷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是胞内酸性蛋白质,由4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质量约为50 kD,当其与核糖核酸酶A(RNaseA)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可抑制RNaseA 的90%以上活性,从而有效调节细胞内RNA水平. ANG具有低核糖核酸酶活性, 是RNase超家族一员,与RNase A有着高度保守的同源顺序. 序列、结构和酶学等分析表明,RI也能够与ANG紧密结合,且得到体外实验的证明. 研究发现,RI具抑癌基因功能;RI与ANG在细胞内共定位;Co IP和GST pull down证实其相互作用,获取了RI与ANG在体内结合的直接证据;RI与AKT磷酸化表达负相关.在膀胱癌细胞及临床标本中证实了RI与 ANG和PI3K/AKT通路分子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肿瘤细胞生长与转移的关系.在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RI调节ANG活性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即RI通过结合ANG而封锁其核转位和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其相关通路交互应答(cross talk)的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 RI是一个有希望的抗肿瘤蛋白新药和血管生成抑制剂,可望成为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3.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核糖核酸酶;最近研究证明,作为一种抗凋亡因子,ANG参与各种抗细胞凋亡过程.ANG对内源性及外源性相关信号途径中的重要分子,如Bcl-2抗凋亡蛋白具有调节作用.此外,ANG对内、外部信号途径中的重要环节——p53依赖的凋亡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Tang CH  Guo HL 《生理科学进展》2011,42(3):210-213
血管生长素(angiogenin,ANG) 是一种分泌性的单链碱性蛋白质,由12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4.4kD,广泛分布在人体中.ANG属于核糖核酸酶超家族中的一员,具有低核糖核酸酶活性.研究证实,ANG是一种有效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血管生成的各个阶段,是其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新血管生成的枢纽,在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能.本文对ANG在治疗性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雄激素去势治疗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人激肽释放酶(hk2)、微核糖核酸-221 (miR-221)及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雄激素去势...  相似文献   

6.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核糖核酸酶;最近研究证明,作为一种抗凋亡因子,ANG参与各种抗细胞凋亡过程. ANG对内源性及外源性相关信号途径中的重要分子,如Bcl-2抗凋亡蛋白具有调节作用.此外,ANG对内、外部信号途径中的重要环节--p53依赖的凋亡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生长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促使新血管生成的诱导剂,它属于核糖核酸酶超家族中的一员。ANG蛋白含12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14.4kD,在肿瘤细胞中首先发现,也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可由多种细胞分泌,其核糖核酸酶活性较弱。研究证实,ANG可以在细胞间及细胞内发挥促血管生长作用。ANG与缺血性疾病、肿瘤、及其它疾病的关系已见不少报道。本文简述ANG促血管生成作用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核糖核酸酶P(RNase P)是一类使转移核糖核酸(tRNA)5′端成熟的加工酶,在tRNA生物合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Nase P活性于1972年在大肠杆菌中首次发现,到1977年证明该酶是一个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两者构成的核糖核蛋白(RNA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A部分为酶活性所必需。1979年将无活性的RNA组分和蛋白质组分重组得到有活性的酶。1983年分离出RNase P中RNA组分的前体分子,同时阐明,无论  相似文献   

9.
血管生成素是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成员之一,具有较弱的核糖核酸酶活性.最新研究发现,血管生成素参与细胞内多种RNA的代谢过程.在生长条件下,血管生成素可以发生核转位聚集于细胞核中,促进rRNA转录,并可参与其剪切加工,同时它也调控一系列mRNA基因的转录,最终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在应激条件下,血管生成素能降解tRNA形成tiRNA,抑制细胞内整体蛋白质的翻译水平,并促进应激小体的形成,激活细胞内应激保护机制,从而促进细胞存活.此外,血管生成素还可参与非编码小RNA等RNA代谢过程.本文概述了血管生成素在RNA代谢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等方面的进展,并探讨了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期开拓血管生成素的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在伤口愈合、月经周期、妊娠、胚胎发育、先天性免疫、细胞应激保护和维持机体稳态等生理病理过程,特别是肿瘤的生存与进展、神经细胞的存活和生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本文综述了ANG在功能上的特殊性及其药物研发潜力.在肿瘤中,ANG扮演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和促进血管生成的双重角色,且是其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F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发挥作用的必需准许因子. ANG的抗肿瘤治疗较之目前常用的针对单一血管生成因子的抑制剂更有效,具有良好的药物研发和临床运用前景.由于ANG通过核转位促进rRNA转录是发挥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和血管生成活性所必须的,因此,它的核转位抑制剂如新霉胺,将有望首先获得抗肿瘤临床应用.另外,业已证明重组ANG能促进体内外运动神经元的存活,且可明显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 ALS)模型小鼠的行为,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方面也将有良好的研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很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拮抗ANG被认为是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一个有效途径. 同时,ANG具有促进伤口愈合、保护神经元以及抗细菌感染等活性.但是,开展相关研究所需的最基本的天然ANG蛋白来源非常有限,大规模表达和纯化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血管生成素蛋白(rANG)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rANG,但表达产物在胞内聚集形成不溶性的包含体,需经变性、复性、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向C18的HPLC方法纯化后,才能获得高纯度的rANG. 经SDS-PAGE鉴定,纯化蛋白质为单一条带,质谱鉴定蛋白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一致. 经体外活性检测,证实纯化的蛋白质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促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和细胞核转位等生物学活性.本文详细描述了rANG的表达、纯化、活性鉴定等过程和所使用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新霉胺(neamine)是一种无毒的新霉素(neomycin)降解产物;已有研究证明,其可抑制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阻滞异种移植的人结肠腺癌在裸鼠的生长.本研究证明,新霉胺对人黑色瘤细胞株A375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润作用.MTT法及软琼脂培养显示,新霉胺可明显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试验证明,新霉胺可阻滞A375细胞,乃至血管生成素诱导的A375细胞的迁移和侵润能力.此外,免疫荧光揭示新霉胺可阻断血管生成素的核转位,从而抑制血管生成素诱导的A375细胞增殖.上述结果提示,新霉胺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素的核转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润.鉴于与新霉素比较,新霉胺毒性小,因此新霉胺可望作为黑色素瘤治疗的先导药物,颇具开发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栝楼核糖核酸酶的性质已经研究.它对核糖核酸和多聚尿嘧喧核苷酸所显示的酶活性,有很大的相似性:(1)栝楼核糖核酸酶的最适度应pH在5左右;(2)稳定的pH范围在5-12之间;(3)最佳反应温度为55℃左右;(4) 热稳定性:在15分钟内,60℃以下酶活性基本稳定,在65℃左右时大约有50%的活性丧失;(5)金属离子中,除CU~(2+)和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外、一般作用不明显.另外,酸对其它合成的多聚核苷酸的水解作用,显示有碱基特异性;对双链RNA(CPV RNA)也显有活性.实验中未发现该酶有磷酸单酯酶的活性及降解DNA的活性.因此,该酶可能是一种具有碱基特异性的核糖核酸酶.  相似文献   

14.
雄激素能上调大鼠前列腺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的表达,在前列腺癌标本中,发现PTTG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因此,用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LNCaP来研究雄激素调控PTTG1表达的分子机制.在LNCaP细胞中,通过雄激素刺激后,PTTG1的表达明显升高.根据序列分析以及5-缺失体实验(deletion)和突变实验(mutation),发现PTTG1的启动子上游-950到-933的序列上有1个雄激素受体反应元件(ARE),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也证实了雄激素能促进雄激素受体与PTTG1启动子上ARE结合,从而在转录水平调控PTTG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雄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激素介导的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途径对雄性胚胎的发育及雄激素依赖性靶组织的分化发育是必需的。异常的AR活性与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密切相关。已证实AR共调节因子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并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表达失衡,可导致AR转录活性的改变,促进晚期前列腺癌的进展。简要综述了AR共调节因子的类型和功能,及其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霉胺(neamine)是一种无毒的新霉素(neomycin)降解产物;已有研究证明,其可抑制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阻滞异种移植的人结肠腺癌在裸鼠的生长.本研究证明,新霉胺对人黑色瘤细胞株A375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润作用.MTT法及软琼脂培养显示,新霉胺可明显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 Transwell试验证明,新霉胺可阻滞A375细胞,乃至血管生成素诱导的A375细胞的迁移和侵润能力.此外,免疫荧光揭示新霉胺可阻断血管生成素的核转位,从而抑制血管生成素诱导的A375细胞增殖.上述结果提示,新霉胺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素的核转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润.鉴于与新霉素比较,新霉胺毒性小,因此新霉胺可望作为黑色素瘤治疗的先导药物,颇具开发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对前列腺癌细胞耐药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血管内皮细胞作用于前列腺癌细胞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Transwell小室构建共培养体系,通过CCK-8和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耐药的能力并通过蛋白印迹法(WB)检测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2.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WB检测共培养后前列腺癌细胞中成红细胞病毒E26致癌物(ERG)的表达情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筛选出共培养组与非共培养组细胞上清之间有差异的细胞因子,并通过WB检测各个细胞因子与ERG的关系,确定影响ERG表达最明显的细胞因子。结果:1.前列腺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后,前列腺癌细胞对多西他赛的耐药性增加,细胞凋亡减少;2.共培养后前列腺癌细胞ERG的表达增高;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共培养后有明显增加,FGF2可以促进前列腺癌ERG的表达,并且这种病效应会被FGF2的抑制剂所逆转。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FGF2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ERG的表达,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对多西他赛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敲低癌基因D52家族成员PC-1的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PC-1稳定低表达的C4-2细胞株;利用四唑盐(MTT)比色实验检测敲低PC-1基因表达对C4-2细胞雄激素非依赖生长的影响。结果:敲低PC-1表达抑制前列腺癌C4-2细胞的生长,并降低了C4-2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的能力。结论:PC-1基因参与了前列腺癌向雄激素非依赖阶段发展和维持的过程,为进一步研究PC-1在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血管生成素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有效的血管生成因子,是RNase超家族中惟一具有促血管生成能力的成员,也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血管生成因子中独具核糖核酸酶活性的因子。ANG具有3个功能元件,即RNase活性中心、细胞表面结合位点及核定位序列。ANG参与血管生成的各个阶段,是其他血管生成因子诱导新血管生成的枢纽,其作用受到受体调节。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恶化过程中,ANG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ANG促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为治疗肿瘤提供了多种靶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与前列腺癌的生长和内分泌治疗密切相关.醋酸环丙孕酮(cyproterone acetate,CPA)作为雄激素的拮抗剂已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结合了CPA的AR可与核受体协同抑制因子作用.已证实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可介导生长因子和雄激素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的交互作用.我们报道,激活的MAPK抑制结合了CPA的AR招募核受体协同抑制因子(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NCoR)至雄激素反应元件上.应用MEK的抑制剂U0126阻断MAPK通路可促进结合了CPA的AR和NCoR相互作用并通过对NCoR的招募增加抑制AR的功能从而阻遏AR靶基因的表达.此外,联合使用CPA和U0126处理稳定表达NCoR的LNCaP细胞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本研究表明,联合应用AR的拮抗剂和MAPK抑制剂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