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厦门地区秋茄幼苗生长的宜林临界线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5月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西面滩涂上试种秋茄幼苗,研究秋茄的宜林临界线.结果表明,滩涂高程为黄零0.99 m处,每个潮水周期的平均淹水时间高达8 h,幼苗成活率低于50%,生长缓慢,不适合用秋茄造林;在滩涂高程为黄零1.62 m处,秋茄幼苗成活率达90%,生物量积累最大,光合同化作用较高,生长良好,为厦门沿海秋茄的最适生长区;而在高程为黄零1.31 m处,秋茄幼苗仍能正常生长.故厦门地区秋茄造林的宜林临界线应不低于黄零1.31 m (即厦零4.55 m),平均每个潮水周期淹水不高于5.6 h.  相似文献   

2.
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是我国华南沿海主要红树林造林树种,在深圳湾引种造林15年后,在天然红树林和光滩中出现了大面积的扩散。为了研究深圳湾红树植物海桑的幼苗扩散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作者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法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内天然扩散的海桑幼苗的密度、高度和盖度及其相关生态因子(包括种间竞争、群落类型、光照、扩散距离与滩面高程)进行了6次调查。天然红树林和人工海桑林林下海桑幼苗密度在调查初期分别为24.7棵/m^2和19.7棵/m^2,到2007年9月林下的一年生海桑幼苗全部死亡,说明林下的弱光生境显著抑制了海桑幼苗的早期生长和自然更新。不同林型下(包括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人工海桑林)的海桑幼苗的密度、高度、盖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林中空地各指标显著高于林下(P〈0.05)。虽然深圳福田红树林滩面高程介于1.12—2.10m(黄海平均海平面)之间,海桑幼苗自然扩散分布的最适滩面高程是1.40-1.60m,属于深圳湾红树林的中高潮滩,但幼苗密度与滩面高程之间相关性较小。海桑具有一定的长距离扩散能力,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下海桑幼苗密度与其扩散距离(距最近母树的距离)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下海桑幼苗密度与光照强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人工海桑林林下的海桑幼苗密度与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逐次增大,说明海桑幼苗的早期生长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极为显著。因此,深圳湾引种海桑的繁殖体在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下的扩散主要受与母树距离的影响,但在海桑人工林下光照强度是影响幼苗分布的最重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3.
红树林宜林海洋环境指标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了温度、盐度、沉积物、潮汐浸淹和波浪能量5种海洋环境因素对红树林总体和各树种分布和生长的影响。明确指出了温度对红树林纬向分布、盐度对红树林沿河口湾和潮水河的上溯、潮汐浸淹频率对红树林沿潮滩的横向分布、和海岸波浪能量对红树林由港湾向开阔海岸的沿岸分布的主导控制作用和各自在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林区表现的临界参数。最冷月平均气温9.3℃和水温10.6℃,为最耐寒树种秋茄人工种植分布的北界;大片红树林可分布于河口湾和潮水河的全年大部分时间以咸水为主的岸段(如夏季盐度常<2.0‰,冬季盐度可达15‰~20‰),零星红树植物可接近枯季大潮咸水上界;红树林只能占据平均海平面(或稍上)与回归潮平均高高潮位之间,大致为潮汐浸淹频率47.5%和2.9%;利用16个方位的平均风速V(m/s),风向频率F(%),有效风区长度L(km),计算海岸波能指数W=∑(Vi2FiLi),W<7.0×103为适宜红树林生长的低波能海岸;W>10.5×103为不适宜红树林生长的高波能海岸;W=(7.0~10.5)×103为红树林生长零星或很差,或仅能生长人工林或幼林的中波能海岸。这些临界参数可以作为上述海洋环境因素定量的总体的宜林指标。  相似文献   

4.
钦州湾红树林丛枝菌根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海漆 (Excoecaria agallocha)、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 (Kandlia candel)、白骨壤 (Avi-cennia marina)是钦州湾分布广、生长量大的 4种红树植物 ,该项研究初步调查了丛枝菌根真菌在这四种植物根系的定居情况。在这四种植物的根际土壤均分离到丛枝菌根真菌孢子 ,其孢子密度以海漆根际的最高 ,其次为桐花树、秋茄、白骨壤。同时 ,海漆根系的侵染率和物种丰富度也最高 ,但在所取的白骨壤根样中没有观察到丛枝菌根的侵染。菌根侵染主要是以根内菌丝、胞内菌丝膨大扭曲、泡囊等形态出现。海水和土壤质地是影响菌根侵染率的主要因素。在所采土样中仅发现球囊霉属 (Glomus)、无梗囊霉属 (Acaulospora)丛枝菌根真菌 ,计有 1 7种和多个未确定种。  相似文献   

5.
异速生长法计算秋茄红树林生物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金川  王金旺  郑坚  陈秋夏  李俊清  卢翔 《生态学报》2012,32(11):3414-3422
采用异速生长方法,建立树干基部多分枝型秋茄生物量与分枝直径的函数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了浙江鳌江河口人工秋茄林生物量,并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秋茄林生物量差异。结果表明,秋茄生物量(W)与分枝直径(D)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叶片(WL)、树干(WS)、根系和分枝基部(WB)及植株总生物量(WT)与分枝直径(D)的异速生长方程分别为:WL=0.187D1.855(R2=0.612,P<0.0001);WS=0.267D1.906(R2=0.821,P<0.0001);WB=4.6D1.136(R2=0.644,P<0.0001);WT=3.614D1.446(R2=0.801,P<0.0001)。我国不同地区秋茄林地上生物量与林龄和纬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lg(地上生物量)=3.123+0.84×lg(林龄)-2.019×lg(纬度),(R2=0.431,F2,11=4.161,P=0.045)。秋茄种群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纬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浙江鳌江河口3年、5年和10年龄人工秋茄林生物量分别为7.13、11.32和24.35 t/hm2,其中5年龄秋茄林生物量仅为广东湛江同龄秋茄林(自然湿地生境)生物量的18%。然而,广东深圳的3年龄秋茄林(人工湿地生境)生物量仅为该研究中同龄秋茄林生物量的9.3%。此外,以≤11年龄的人工秋茄纯林为对象,建立了种群密度与种群植株平均生物量的关系:lg(平均单株地上生物量)=8.468-2.1×lg(种群密度),(R2=0.961,F=99.764,P=0.001),秋茄种群密度越小,平均植株生物量越大,平均单株生物量较符合Yoda提出的-3/2自疏定律为快,自疏指数为-2.1。因此,纬度和林龄是秋茄种群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生境类型、种群密度等因素对红树林种群或群落生物量的积累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湿地植物生长促进菌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从红树林根系中提取的植物促生菌的种类,即固氮细菌、溶磷细菌、光合厌氧细菌及其在红树林植被恢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沉积物记录揭示的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稳态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态转换作为滨海生态系统的一种灾变现象,其过程伴随着生态系统质量下降和功能退化。深圳湾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深入理解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是进行适应性管理的重要前提。2014年于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获得4根岩芯沉积柱,通过分析沉积和生物地球化学指标(包括金属元素、营养盐、粒度和有机质指标),重建半个世纪以来深圳湾环境的历史变迁,揭示其生态系统发生的稳态转变过程。结果表明:稳态转换发生前(1954-1980),福田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无机营养和有机物含量稳定增加,但处于较低水平;稳态转换发生后(1990-2014),深圳湾中污染输入增加,沉积物中重金属和营养盐含量发生明显变化,深圳湾生态系统质量持续下降。通过揭示深圳湾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其稳态转变的发生规律,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修复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区秋茄幼苗生长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福建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8个样方24个小样方人工种植600个秋茄胚轴,在3a时间内对秋茄胚轴建立、幼苗生长以及环境因子进行定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缘空地的秋茄生长状况良好,白骨壤林内最不利于秋茄幼苗的生长。潮位、盐度、底质土壤理化因子不是造成该样地各样方间秋茄幼苗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动物取食、光照状况以及种间竞争是限制秋茄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秋茄胚轴在长根前易于随潮水漂走,底质土壤中自骨壤致密的根系抑制了秋茄胚轴的定植,导致白骨壤林内秋茄幼苗漂走的数量最多。昆虫和螃蟹等动物的取食是导致林内已经固着生长的秋茄幼苗大量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林外被取食的幼苗个体极少。此后秋茄幼苗能否继续成长,主要取决于幼苗所接受到的光照条件。3a后,在荫蔽的树冠下,秋茄幼苗无法存活;而在林外,秋茄幼苗已经长成幼树。在林外滩涂上迅速生长的互花米草,也将影响秋茄幼苗的更新和生长。  相似文献   

9.
红树林群落优势种群自疏过程的生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设置永久样地,经1994、1996、1998和2002年4次调查表明:群落中个体的断枝、死亡现象很明显,样地总面积200m^2中出现的总个体数分别为417、341、196和132个,种群平均密度依次为2.08、1.70、0.98和0.66个/m^2;间隔期的死亡率依次为18.2%、42.5%和32.6%。种群个体存在明显的增粗生长,在每2年间隔期,优势种群桐花树(Aegiceras corntculatum(L.)Blanco)、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ce)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的胸径增加最大值分别达3.63cm、2.45cm、4.52cm,且以白骨壤加粗较大。增高生长也很明显,第二次调查时341个个体中,233个出现增高生长,第三次调查时,196个个体中127个出现增高生长;2年间隔期,以桐花树增高生长最普遍,达1.5m,秋茄增高生长最大的达1.9m,白骨壤达1.8m。生物量亦呈明显的相关变化,在逐次间隔调查中,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依次降低,或稍增加后再次降低,但存活种群个体的平均生物量大多依次增加,4次调查期间单位面积的总生物量分别为7.57kg/m^2、8.36kg/m^2、5.15kg/m^2和7.7lkg/m^2,与谭凤仪等(1995b)焊期通过标准木等方式的计算结果相似。研究结果证实红树林群落的自疏过程是一种重要的演变过程,以植株、分枝干枯频繁发生为特征;演替过程中,新苗出现很少,而高度(长度)生长、增粗生长、干枯发生等与群落中种群的组成、结构、密度状况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设置永久样地,经1994、1996、1998和2002年4次调查表明:群落中个体的断枝、死亡现象很明显,样地总面积200 m2中出现的总个体数分别为417、341、196和132个,种群平均密度依次为2.08、1.70、0.98和0.66个/m2;间隔期的死亡率依次为18.2%、42.5%和32.6%.种群个体存在明显的增粗生长,在每2年间隔期,优势种群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L.)Blanco)、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ce)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的胸径增加最大值分别达3.63 cm、2.45 cm、4.52 cm,且以白骨壤加粗较大.增高生长也很明显,第二次调查时341个个体中,233个出现增高生长,第三次调查时,196个个体中127个出现增高生长;2年间隔期,以桐花树增高生长最普遍,达1.5 m,秋茄增高生长最大的达1.9 m,白骨壤达1.8 m.生物量亦呈明显的相关变化,在逐次间隔调查中,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依次降低,或稍增加后再次降低,但存活种群个体的平均生物量大多依次增加,4次调查期间单位面积的总生物量分别为7.57 kg/m2、8.36 kg/m2、5.15 kg/m2和7.71 kg/m2,与谭凤仪等(1995b)早期通过标准木等方式的计算结果相似.研究结果证实红树林群落的自疏过程是一种重要的演变过程,以植株、分枝干枯频繁发生为特征;演替过程中,新苗出现很少,而高度(长度)生长、增粗生长、干枯发生等与群落中种群的组成、结构、密度状况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平板分离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分析了PHAs合成菌在7个红树林土壤生境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红树林土壤中PHAs合成菌数量在103~106cfu/g湿土之间,占异养菌总数的1.5‰~318.6‰;不同红树林土壤中PHAs合成菌分布差异明显,回归分析显示在10%的置信水平下,样品中PHAs合成菌数在一定范围内与土壤中有效钾、全磷呈显著相关;在全磷含量高的深圳和福建样品中,高PHAs合成能力的菌株数显著高于其它样品,进一步表明PHAs合成菌可能与环境污染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2004年5月,对浙江乐清西门岛的人工红树林及周边滩涂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8种,隶属6门7纲15科;主要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底上生活类群(groupofsurface,GS)种类数少于底内生活类群(group of surface below,GSB)种类数.通过在红树林、幼红树林和光滩三种生境的调查发现,幼红树林群落结构组成介于红树林和光滩之间,三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分别为452ind·m-2,310ind·m-2,620ind·m-2,生物量分别为40.53g·m-2,44.80g·m-2和42.75g·m-2.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为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和难解不等蛤Enigmonia aenigmatica.三种生境中,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优势度最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红树林生境的复杂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土壤总DNA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杨建  洪葵 《生物技术通报》2006,(Z1):366-371
获得高浓度、大片段、无偏好的土壤微生物总DNA是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和宏基因组文库构建的基础。本研究采用了5种方法从红树林土壤中提取DNA,并对5种方法提取出的DNA的质量和产量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5种方法均可从土壤中提取到DNA,但不同方法提取到DNA的产量和质量存在明显差异。Bio101FastPrep?SPINKit(forSoil)抽提到的DNA得率最高,适合分子生态学研究;SDS-GITC-PEG法提取的DNA纯度最高,所得到的DNA片段较大(>48kb),有利于构建宏基因组文库。  相似文献   

14.
龚堃  鲍毅新  任鹏  方平福  李海宏  王华 《生态学报》2016,36(24):8214-8223
为研究围垦后滩涂湿地不同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群及其变化,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漩门湾围垦区外滩涂湿地3种生境进行了8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样调查。3种生境各选2条与海岸线垂直的带状断面,各断面布设5个样点,每个样点均选取4个样方,用定量采样器采集泥样。两周年定量采集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9种,隶属5门5纲29科。依据食性类型将底栖动物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Planktophagous group,Pl)、植食者(Phytophagous group,Ph)、肉食者(Carnivorous group,C)、杂食者(Omnivorous group,O)和碎屑食者(Detritivorous group,D)5个功能群。结果表明,互花米草草滩(HH)各功能群的物种数分别为6、10、13、6、5种,共计40种;自然光滩(GT)分别为4、8、12、11、6种,共计41种;红树林泥滩(HS)分别为5、8、12、7、4种,共计36种。两周年3种生境内Pl和Ph始终为主导功能群,其密度和生物量均较高,且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均是PlPh。对两周年各生境功能群的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两周年中3种多样性指数在生境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周年中S在功能群间均有极显著差异,第1周年H'、J在功能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第2周年H'有极显著差异,J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红树林湿地水环境—沉积物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以期为红树林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三亚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编号TLG)、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保护区(编号QMG)、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编号SYHX、SYHS)和榆林河(编号YLH)4个典型的红树林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红树林湿地水环境—沉积物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沉积物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以TLG样地最高,分别为1.75%和0.097%,全P含量以SYHX最高(0.057%),硫化物含量以SYHS最高(36.33 mg·kg-1)。各样地的表层沉积物中C/N、C/P、N/P存在一定差异。各样地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含量分别在3.13~10.61 mg·L-1和1.70~9.56 mg·L-1,化学需氧量含量属于地表水I~II类,无机磷含量以SYHS最高。TLG以NH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钟萼木是我国珍贵树种,目前处于濒危状态,本研究对该树种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本试验利用钟萼木1年生苗木高,地径生长性状多样性,早期分化,研究1年生苗木高与地径生长不同生长类型,为该树种苗木不同遗传品质划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法",分别以该树种群体高、地径生长的标准差值作为区间间隔值,把高、地径...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源樟树叶片形态特征及生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种源樟树叶片形态特征和生长差异,该文以30个种源樟树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长、叶宽、叶柄长、周长、叶面积、长宽比、形态因子、株高、地径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30个种源间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88%~16.14%,显示不同种源樟树叶片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叶长、叶宽、叶柄长、周长、面积、叶厚...  相似文献   

18.
长嘴百灵生长能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雏鸟气体代谢和身体组织能量积累的方法,研究了长嘴百灵(Melanocorypha maxima)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期间的能量投资。最小能量投资出现在0-1日龄,为15.94千焦耳/天;最大能量投资出现在10-11日龄,为90.44千焦耳/天。雏期的总能量投资是726.79千焦耳。其中生产能是365.40千焦耳,用于维持的能是361.39千焦耳。  相似文献   

19.
用1995~1996年在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取样所得的资料探讨了英罗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英罗港红树林昆虫种类有195种;主要优势种为黑褐举腹蚁(Crematogaster rogenhoferi)、东京弓背蚁(Camponotus tokioensis)和三条螟蛾(Dichocrocris chorophanta);内滩昆虫群落多样性高于中滩、外滩.潮汐和风暴对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是决定群落结构水平的重要因素;内滩、中滩和外滩影响多样性的主要成分是均匀性.  相似文献   

20.
金念情  杨彬  韦小丽  肖龙海  段如雁 《广西植物》2021,41(12):2051-2060
为了解不同种源花榈木在贵阳的生长特性和差异,该文通过对10个种源地花榈木进行育苗试验,测定其两年生实生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光合参数、光合色素、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和根系活力,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10个种源花榈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表明不同种源花榈木光合特性及光能利用效率具有较大差异,浙江杭州和浙江永康花榈木是具有较高光合生长潜力的种源。(2)种源间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硝态氮、根系活力存在显著差异,福建建瓯种源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最高,能够将光合原初反应过程中积蓄的光能进行高效地传递,促进碳的同化; 贵州花溪种源硝酸还原酶活性最大,硝态氮含量最高,对氮元素的利用能力较强,能够促进植物蛋白质、氨基酸和叶绿素等的合成; 贵州望谟种源根系活力最大,吸收养分的能力强。(3)各种源间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分配存在显著差异,浙江杭州种源的植株枝叶繁茂、根系发达,生长表现好,安徽黄山种源的植株矮小,生长表现较差; 浙江杭州种源将生物量更多分配在根和叶,提高其根系吸收养分和叶片获取光能的能力,安徽黄山种源总体生物量积累最少,长势最差。(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种源的花榈木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浙江杭州种源>贵州黎平种源>浙江永康种源>贵州望谟种源>福建建瓯种源>贵州凯里种源>贵州石阡种源>贵州花溪种源>贵州平塘种源>安徽黄山种源。综上结果表明,浙江杭州、贵州黎平和浙江永康种源花榈木对贵阳地区立地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