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书介绍     
<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自1930年面世以来,已发展成为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必备技术。这项技术应用于植物繁殖是在其诞生之后40年。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简称植物组培快繁)的百科全书式专著。本书英文原著第一版诞生于1986年,第二版的两卷分别出版于1993年和1996年。对于研究者和学生来说,本书已成  相似文献   

2.
<正>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英]E.F.乔治(Edwin F.George)、M.A.阿尔(Michael A.Hall)、[荷]G.J.De克勒克(Geert-Jan De Klerk)主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自1930年面世以来,已发展成为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必备技术。这项技术应用于植物繁殖是在其诞生之后40年。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简称植物组培快繁)的百科全书式专著。本书英文原著第1版诞  相似文献   

3.
<正>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英]E.F.乔治(Edwin F.George)、M.A.阿尔(Michael A.Hall)、[荷]G.J.De克勒克(Geert-Jan De Klerk)主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自1930年面世以来,已发展成为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必备技术。这项技术应用于植物繁殖是在其诞生之后40年。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简称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2005,17(2):158-158
植物生物技术为生物系统的操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它已经成为植物科学中令人瞩目的领域。本书是一本生物技术课程的教材,可供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本书涵盖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全部重要知识,即营养介质、微繁殖、器官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单倍体培养、原生质的分离与融合、次  相似文献   

5.
书讯     
读者对象:植物学、园艺学、林学、植物育种学、以及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工程等专业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指导。本书对商业化苗木繁殖也有实用参考价值。《植物组织培养导论》是“现代植物科学系列”之一。该系列图书由植物科学各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编写和翻译,总结和反映了现代植物科学最新的研究技术和成果。  相似文献   

6.
自曹孜义主编的《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于1996年出版以来, 广大读者普遍反映其实用性强,参考价值大,该书已修订并再版3次和印刷5次, 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材,并荣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绪论及国内外微繁概况;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及操作;第三章,果树试管快繁及脱毒;第四章,观赏植物的试管快繁;第五章,林木组织培养及试管快繁;第六章,药用植物离体培养及试管快繁;第七章,农作物试管快繁和脱毒;第八章,蔬菜组织培养及微繁;第九章,试管繁殖商业性生产及管理; 第十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其他应用及前景。该书…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试管植物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组织培养工作范围甚多,其中快速繁殖的试管植物在西方国家已商品化,除花卉外,蔬菜、经济作物均在逐步试验推广(实现工厂化)。本文着重介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植物无性系的快速繁殖工作。  相似文献   

8.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成为植物的快速繁殖、抗性育种、种质保存等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组织培养技术自六十年代成功地用于兰花生产以来,在生产规模、技术等许多方面已有很大的发展,现在诸如香石竹、唐菖蒲、非洲菊、朱顶红、非洲紫罗兰、百合、菊花等数十种植物已可用于工厂化和商品化生产。在很多国家,利用组织快繁技术进行苗木工厂化生产已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试管苗生产厂家可直接出售试管苗,也可出售移栽成活的试管苗。  相似文献   

9.
野生花卉大百合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百合属(Cardiocrinum)植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野生花卉,对其繁殖技术体系的研究旨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从引种栽培、种子生理、组织培养等方面综述了大百合属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利用种子和组培进行大量繁殖已成为可能,对其杂交育种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今后也应对其进行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初,越桔属(Vaccinium)在欧美各国开始驯化种植,目前,越桔已成为一种新型水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已栽培和利用的越桔分为三类:兔眼越桔(V.ashei)、高丛越桔(V.corymbosum)和矮丛越桔(V.ahgustifolium)。越桔繁殖通常采用扦插法,但繁殖速度慢,应用组织培养进行越桔的快速繁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关越桔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已有许多报道。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组织培养中所表  相似文献   

11.
台湾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研究上的应用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在许多发达国家组织培养已取得巨大进步。本文概括介绍组织培养技术在台湾农业上的应用情况。这包括:1.生产脱毒植物;2.优良作物的快速繁殖;3.花药培养生产单倍体植物;4.试管受精和胚胎培养;5.通过愈伤组织和细胞悬浮培养生产次生物质;6.通过体细胞变异产生新的遗传资源;7.种质保存和运输;8.原生质体培养和基因转移技术。工生产脱毒植物通过组织培养的无菌操作可以得到无细菌或真菌感染的植物。茎尖或根尖通常没有病毒或只有很少病毒颗粒(Kassanis,1957)。因…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受到广泛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目前,这门新兴的技术已为农业、林业和园艺等的植物繁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特别是在园艺方面,某些珍贵植物品种已经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并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宦智群  徐小蓉  耿兴敏  唐明 《广西植物》2022,42(11):1980-1993
我国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栽培历史悠久且种类丰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但是,生境的破坏和自身繁殖能力的限制,使木兰科许多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由于传统繁殖方式繁殖效率低下,而组织培养技术是推进木兰科种质资源保存及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因此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应用于濒危资源保护、育种和无性系苗木的商业化生产。木兰科植物的组织培养中无菌短枝扦插途径研究较多,体系已相对完善,一些种类的木兰科植物可以通过此途径得到生根苗;而关于器官发生途径的研究相对较少,愈伤组织诱导困难及不定芽分化困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并且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在国内鲜有研究。该文从无菌短枝扦插、器官发生、体细胞胚发生等不同再生途径出发,分析了外植体类型、培养基类型、生长调节剂浓度、培养条件等方面对离体生长的影响,归纳了组培过程中生根困难与褐化等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展望了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木兰科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以植物组织培养为手段的新兴植物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它在试管苗的大量繁殖、作物品种改良、去除病毒植株培养上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限于种种条件,尚不易推广。近年来,我们在简化植物组织培养操作技术,降低培养基成本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广西用组织和细胞培养的技术繁殖经济植物,获得了成功:采用甘蔗新品种桂糖11号的嫩叶梢和茎端进行无性繁殖,5年期间扩种到6万亩;8600株桉树雷林1号试管苗已推广种植山地,并以成林;以菠罗和药用植物罗汉果的幼叶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并已结果;苧麻试管苗也已移植大田;3种茶科植物:油茶、金花茶和茶叶,诱导子叶产生胚状体到培养成再生植株;还有许多观赏花卉也用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应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四种花木试管植物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组织培养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它不但是科学的实验手段,而且是促进生产的有效方法。“1960年法国Morel用兰花(Cymbidium)的组织培养分化成植株,开始了花卉组织培养工作,已导致今天兰花工业的工厂化和商品化的生产”。为了发展花卉生产,摸索花卉植物无性系快速繁殖的规律和试管苗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我们于1978年十月先后对麝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唐菖蒲(Glad—iolus sp.)四季桔(Citrus microcarpa)等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对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并开发了新的基因转移方法。新出版的《粮食作物的生物技术:水稻生物技术及遗传工程》一书提供了一份详细的综述和近期水稻遗传工程的研究进展。本书的内容包括组织培养方面、细胞生物学和原生质体技术,还包括关于水稻基因转移的详细资料、转基因植物的特性鉴定和转基因植物的大田实验结果。本书分为以下各章:作为全球性作物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协会于6月13日在南京成立。会上推选奚元龄教授为协会的名誉会长、朱培仁、张宇和、汪祖华、汪安琳为顾问,由朱鹿鸣等十位同志组成理事会。几年来江苏省在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有些成果已应用于育种和经济植物无性快速繁殖。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天然药物的研究.也正向生产过渡,受到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植物的组织培养指将植物的离体组织或器官在适当的条件下诱导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本文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发展情况,在具体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克服传统组培方法的缺陷,诞生了各种新型的组培技术,本文介绍了开放式组培技术、光自养微繁技术等新技术的运用及发展,并对展望了我国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以期为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诞生于20世纪初,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逐步发展出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器官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培养、冠瘿瘤培养以及不定根或毛状根培养等技术.20世纪80年代前后,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成为热点.比如1977年Noguchi等就利用20吨发酵罐进行了烟草细胞培养生产尼古丁实验.1977年Alfernmann等利用毛地黄培养细胞把甲基洋地黄毒苷转化为甲基地戈辛,证明植物细胞的生物转化能力.1985年日本的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利用紫草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紫草宁,并且投放市场,首次将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了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