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长江中下游六种淡水虾幼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淡水虾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也是一些鱼类的天然饵料,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河流、池塘里产量颇大,是一项很重要的水产资源。近年来,为了提高淡水虾的产量,满足市场的需要,有些单位进行了饲养淡水虾的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随着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淡水虾的人工养殖将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4.
5.
中国毛虾的幼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虾在我国分布很广,尤其是渤海资源较丰富,在渔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利用比较广的一种浮游动物。对于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 Hansen)幼体发育的研究,在国内未见详细报道,在国外只见对同属种的研究。副岛伊三(1926)研究过日本毛虾(Acetesjaponicus Kishinouye)的发生;吉田裕(1949)和池末弥(1953)报道过日本毛虾的生活史,但未涉及幼体发育;Pillai(1973)发表过印度毛虾(Acetes indicus H. Milne-Edwards)的幼体发育。五十年代我们对中国毛虾开展了调查研究,对其幼体的形态做了较详细的观察,本文主要报道近二十年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绪言大多数甲殻类动物的幼体,一经孵化,都能自由游泳。在幼体的发育过程中,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变,由简单而到复杂,由低级而到高级,最后才达到成体的形式。每经一次蜕皮,在形体上就有新的发展或新的转变,这就是所谓变态。 相似文献
7.
8.
9.
10.
文昌鱼轮器哈氏窝匀浆对幼体蟾蜍睾丸发育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文昌鱼生殖活动的调节,Tjoa和Welsch根据电镜的观察,推测文昌鱼头部轮器上的哈氏窝(Hatschek’s pit)可能与脊椎动物的脑下垂体同源。最近,张致一等用荧光免疫法研究发现轮器上的哈氏窝上皮细胞有与LH抗血清产生沉淀反应的分泌颗粒,从而进一步证实了Tjoa等人的看法。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下也观察到哈氏窝上皮细胞内分泌颗粒的数量,在性腺发育的不同阶段有明显的区别(待发表的资料),提示哈氏窝上皮细胞与性腺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