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马拉雅山南坡小型兽类体外寄生蚤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天宇  许荣满 《生态学报》1998,18(6):660-664
1992-05-08、1993-06-07和1994-06-07分别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西藏亚东县、错那县和隆子县捕获小型兽类,采集蚤类标本,共获蚤1805只,经鉴定它们隶属于4科22属46种。以该地区小型兽类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其染蚤指数和蚤类群落相似性指数,并对宿主动物体外寄生蚤群落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宿主动物的生境对其体外寄生蚤群落相似性起决定作用,而宿主动物的分类地位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某一种小兽 (小型哺乳动物 )宿主体表的全部蚤作为一个特定的蚤类群落 ,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云南人间鼠疫流行区 10种小兽体表的蚤类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动物分类上比较接近的、隶属同一属 (鼠属 )的黄胸鼠、大足鼠和斯氏家鼠体表 3种蚤类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大 ,在模糊聚类的谱系图上明显聚为一类。动物分类上距离较远、隶属不同属的微尾、臭、灰麝、中华姬鼠、滇绒鼠、社鼠和锡金小鼠体表的 7种蚤类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小。结果提示 ,宿主因素可能是影响体表寄生蚤群落之间相似性大小的一个主要因子 ,当宿主在动物分类上彼此接近时 ,其体表寄生蚤群落的相似程度就比较高 ,当宿主在动物分类上距离较大时 ,其体表蚤类群落的相似程度就比较低。本文中不同属小兽体表寄生蚤类形成了不同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3.
蚤类生物学与鼠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蚤类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和采集方法,着重阐述了蚤类和宿主动物的关系,包括宿主的选择性和寄生方式以及对宿主动物的影响,国内外鼠疫流行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南居民区鼠类寄生蚤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根据云南不同经纬度、 海拔等自然环境条件, 于2007年4月-2012年11月, 选取云南17个县(市) 居民区作为样区, 系统开展鼠类体外寄生蚤的调查, 运用群落结构指标对居民区鼠类寄生蚤的群落特征和沿环境梯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结果显示: 在调查的17个县(市)室内共检获鼠类体外寄生蚤521头, 隶属4科7亚科9属12种。居民区寄生蚤的纬度和垂直分布类似, 低纬度和低海拔范围的种类相对较少, 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是室内寄生蚤的优势种。相对纬度和海拔较高的区域, 居民区寄生蚤种类增多, 但优势种不突出; 在经度水平分布上, 蚤种类于99°~101°E经度带形成一个高峰, 室内寄生的优势种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几乎在所有经度带都可见到分布, 显示了较宽的生态幅。另外, 居民区寄生蚤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水平分布(纬度)和垂直分布呈现为单峰格局, 总体显示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升高, 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 而在另一个水平分布(经度), 则呈现由西向东呈递减的趋势。【结论】研究认为, 云南居民区蚤类的空间分布表现为独特的地理区域特征, 气候环境、 森林植被和人类生活生产方式通过影响蚤类栖息生境来影响蚤类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山地蚤类区系与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2-1997年,对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山地蚤类进行了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共采获蚤类5科21属39种(亚种)3241头,并对以苍山为主体的山地各主要生态环境蚤类的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蚤类及其宿主动物的分布特点和自然环境因素后认为,在苍山所获39种蚤类中有16种(占41.03%)属东洋界种类,21种(占53.84%),属古北界种类,2种属广  相似文献   

6.
跳蚤     
一、引言跳蚤是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外寄生昆虫.在成虫时期它们是靠宿主的血液为生的;大多数的跳蚤可以离开原来的宿主,短时期地各处活动,或者更换到另一种类的动物身上寄生.它们所以能传播疾病主要是由于这个缘故.有少数种类的雌蚤,在成虫时期终生不离开宿主,利用发达的口器固定在宿主的皮肤上,或全身钻到皮肤下面,营固着的寄生生活,例如我国鼠身上的盲潜蚤(Tunga caecigena)原称  相似文献   

7.
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境内24种主要小型哺乳动物(小兽)体表吸虱昆虫群落相似性及群落分类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将每一种小兽体表的所有吸虱昆虫定义为一个相应的吸虱群落单位。结果表明,小兽体表吸虱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很低。多数小兽有固定的吸虱种类寄生,其吸虱的宿主特异性高。在动物分类上隶属同一个属的小兽,其体表吸虱群落相似程度高,在系统聚类分析中大多被归为一类。在动物分类上近缘的小兽,其体表吸虱群落相似,优势虱种相同或相似,此情形尤其表现在鼠属、白腹鼠属、姬鼠属和绒鼠属。吸虱群落相似性大小与相应小兽宿主在动物分类地位上的近缘性高低呈现高度一致。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吸虱昆虫与其所寄生的小兽宿主动物之间存在密切的协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佳亮  龙芝美 《昆虫知识》1997,34(6):337-339
我们于1992~1995年对海南岛山区寄生于鼠形动物体表的蜱、螨、蚤群落结构和种群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山地丛林、稻田旱地作物区及山村房舍等类型生镜,分别采用垂直法和等距法布鼠笼(240mm×100mm×110mm),晚放晨收,每地连续2天。将捕获鼠宠一并装入白布袋内,带回实验室用氯仿麻醉鼠形动物,逐一检取其体表及袋内蝉、螨、蚤,编号、计数、鉴定[1~5],按不同生境、统计数量,计算种群组成比,分析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等。2结果2.1蜱、螨、蚤的群落结构:共检获寄生于鼠形动物体表蝉类2083只,革…  相似文献   

9.
喜马拉雅山南坡蚤类营养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的46种蚤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种蚤只有1种宿主,其营养生态位宽度最窄(B=0),而方指双蚤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B=0.6694),其次为斯氏新蚤(B=0.4968).寄生于9种小兽宿主的12种主要蚤种中,尼泊尔古蚤和后厉蚤和窄突厉蚤因其宿主动物以食虫类为主,相互间的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鼠、蚤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本研究以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为靶区,基于鼠类和蚤类的样点采集数据,计算不同地貌的鼠、蚤生态学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基于不同行政区生态学指标计算结果,借助Moran′s I指数、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探究不同行政区鼠、蚤生态学指标的聚类特征,开展鼠、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不同地貌鼠、蚤生态指标的研究,可得出鼠、蚤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优势度呈负相关,表明在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群落中,鼠、蚤生态优势度表现不明显。鼠类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地貌类型与蚤类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证实鼠类(宿主)物种数量增加,蚤类(寄生)物种的数量也在增加。低海拔地区鼠、蚤群落的相似性总体上大于中海拔地区群落相似性,且相似性系数q值与Cody指数呈相反变化趋势;(2)不同鼠、蚤指标单变量Moran′s I指数表明,鼠类数量、子午沙鼠数量、蚤类均匀度的全局Moran′s I指数大于0,且P值小于0.05,表现出空间集聚现象。单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鼠、蚤指标存在多种聚类模式,其中最为典型的聚类模式是高—高聚类模式。不同鼠、蚤指标双变量...  相似文献   

11.
蚤数量与宿主数量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无论在自然条件下或在人为条件下,蚤指数和染蚤率的高低与宿主密度的高低是一致的.宿主密度的升降,会导致其寄生蚤指数和染蚤率的升降. 本文讨论了宿主数量下降导致其寄生蚤数量下降的原因,仅是分析推测,提出几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蚤类在宿主体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立名 《昆虫学报》1983,(4):409-412
寄生的跳蚤成虫,在宿主体表存在部位的研究较少,其结果亦互相矛盾。例如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Rothschild,1903)],有人说在宿主各部均有出现,有人说嗜留于宿主背部,还有的人认为盛见于宿主颈和肩部。蚤类存在于宿主体表不同部位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宿主的清蚤能力所决定。为了弄清问题,我们做了实验室试验和野外观察。  相似文献   

13.
青海海南地区蜱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1985年作者在青海省海南地区,对喜马拉雅旱獭等兽类和家畜,体外寄生蜱类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道于下。调查方法:广泛捕猎旱獭、鼠类等动物,搜集体外、洞道及窝巢的蜱类,也检获家畜体外蜱类进行分类鉴定,大部份标本送检查菌,少部份制作成永久留存标本。调查结果:从20种动物体外、洞巢搜集蜱类16,000只。经鉴定属于1科5属10种(见表)。生物学资料:鼠类是该地蜱类的主要宿主,有7种蜱类寄生。家畜次之,有6种蜱类寄生,其中以绵羊和牦牛寄生最多。草原硬蜱占蜱类总数的91.0%,为优势种,尤以旱獭体外采集的草原硬蜱为最多。从春季到秋季,其獭体…  相似文献   

14.
1953年7月5日我们在西藏吉塘的葛氏鼠兔Ochotona gloveri(Thomas,1922)的体外采得雄性蚤类标本2只;同时在该宿主的耳壳内,检获固着寄生的雌蚤标本10只。1954年春将一雄蚤标本寄给贵阳医学院李贵真教授,经其鉴定系一新种,并订名为鼠兔食猬蚤 Echidnophaga ochotona。 最近我们整理所存标本,发现1953年7月5日在西藏吉塘葛氏鼠兔耳壳内固着寄生之雌蚤,经制片观察,和李氏所报告之新种系属同种。惟李氏仅将一雄蚤标本作了描述,现将该新种的雌蚤形态描述于后,并观察了原存雄性标本,对其构造作了某些补充。  相似文献   

15.
云南高黎贡山蚤类的生态区系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报道了1985年以来对我甸横断山南端高黎贡山东、西坡蚤类生态区系的调查及研究结果。共发现蚤类5科23属47种(亚种)。文中对该山脉蚤类在不同森林植物带的群落结构、种的多样性及均匀度,各种蚤的栖境幅度、宿主多样性进行了陈述和比较,并对蚤类的区系特征、特有种的区系划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云南部分人间鼠疫流行区蚤类区系调查(英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归纳了中国云南 13个人间鼠疫流行区的调查资料 ,对调查疫区的蚤类区系进行了研究。总计捕获12 0 77只小兽 ,隶属啮齿目、食虫目及攀目 3个目中的 9科、2 9属、4 7种。从小兽体表共采获 9369只蚤 ,经分类鉴定 ,隶属 5科、18属、33种。 33种蚤及 4 7种小兽宿主均按其分类阶元详细列于文末。结果表明 ,山区蚤及小兽宿主的种数明显多于坝区。坝区农耕地的优势种相对简单 ,优势种地位突出 ,黄胸鼠及印鼠客蚤分别是最重要的宿主及蚤种 (构成比分别为 83 2 7%和 75 32 % )。山区的优势种相对较复杂 ,优势种的种类较多 ,但其构成比较低 ( 10 96%~ 4 7 95% )。黄胸鼠及绒鼠为山区地带的两种优势宿主 ,缓慢细蚤、端凹栉眼蚤、印鼠客蚤、偏远古蚤及短突栉眼蚤为山区地带的 5种优势蚤种。多数蚤种可寄生两种以上的小兽宿主 ,但其所寄生的主要宿主并不多。结果提示 ,作为疫区主要媒介的印鼠客蚤及其所对应的主要寄生宿主 (黄胸鼠 )在坝区突出的优势种地位 ,似可解释近年疫区的鼠疫病人主要出现在坝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印鼠客蚤的生态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Rothschild是公认的世界家鼠鼠疫的首要传播媒介,是预防鼠疫的重要监测对象。因此,对其繁殖孳生,季节消长等有关生态习性问题已有较多研究。我们在防疫工作中也作了一些调查工作,现就几个方面综述供参考。 一、宿主 印鼠客蚤的重要宿主是家栖的鼠属(Rattus)鼠种,在云南主要是黄胸鼠和褐家鼠。除此以外,家栖的小家鼠、臭鼩亦有寄生,但并不常见。至于野栖的大足鼠、斯氏家鼠、齐氏姬鼠、大绒鼠、赤腹松鼠、树鼩、黄鼬等,虽有检获记录,但甚为罕见,可认为是家、野鼠类相互交窜,偶然接触所致。 二、吸血习性 如上所说,印鼠客蚤的重要宿主是家栖鼠类,成蚤特别嗜吸家栖鼠类的血当无疑问。至于对已发现寄生的众多野栖动物的刺吸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云南横断山区具代表性的7个山系共9个样区山地蚤类及其宿主动物的垂直分布调查结果,并参考以往的部分调查资料,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不同山系样区各垂直带蚤类物种多样性的平均值作为指标,就云南横断山区蚤类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趋势和规律,与宿主动物和重要环境因素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蚤类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趋势是由西北→南→东→北呈递减的趋势。与变化趋势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是水湿条件,其次是经度的影响。另外还与蚤类的丰富度、地理环境、垂直带和人们的生产活动等因素有关。研究认为,形成蚤类与宿主动物间多样性地理分布趋势上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其中水湿条件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还发现,横断山蚤类在我国蚤类区系中是多样性最高的地区,它充分地反映了横断山区栖息地异质性对物种数的重要影响,并说明栖息地异质性对物种—面积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金华  龙芝美 《昆虫知识》1994,31(4):229-231
1992年3~7月在海南省三亚市和通什市捕获12种鼠形动物,检获6种富生革螨。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寄生革螨的群落结构。每棘厉螨是多种宿主体外的优势绒种。  相似文献   

20.
山东部分地区小兽类寄生恙螨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鼠笼捕捉活鼠,收集体外恙螨,分类计数,定量分析小兽类体外寄生恙螨的群落结构。探讨山东小兽类体外寄生恙螨群落结构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地5种小兽类体外共有6种寄生恙螨。黑线姬鼠、大仓鼠体外寄生螨种较丰富,各有5种寄生螨。小盾纤恙螨宿主范围广,在4种小兽的体外均有发现。大仓鼠体外太平洋无前恙螨的带螨率和带螨指数最高(72.73%、52.00),临淮岗纤恙螨、泰山纤恙螨、须纤恙螨普遍寄生于黑线姬鼠、大仓鼠体外。黑线姬鼠与大仓鼠寄生螨群落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黑线姬鼠寄生螨群落与大仓鼠的相似系数最大(39.2)。黑线姬鼠体外恙螨群落结构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恙螨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以冬季(12~2月)最低,春、秋季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