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胶质瘤U25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经终浓度为50和100μg/ml的白藜芦醇刺激后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迁移距离。结果: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50μg/ml白藜芦醇组和100μg/ml白藜芦醇组刺激的U251细胞迁移率分别为(25.7±2)%、(19.8±7)%和(8.3±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GF-β1对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A2780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0、2、4…20 ng/m L)TGF-β1处理不同时间(12、24…72 h)。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的浓度TGF-β1处理不同时间对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的影响。根据增殖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TGF-β1作用浓度及处理时间,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相较于空白对照组,TGF-β1可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显著促进卵巢癌细胞A2780的增殖(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ΔS%/h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OD570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组OD570明显升高(P0.05)。结论:TGF-β1可以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系A2780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促增殖效应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棕榈酸(Palmiticacid,PA)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肝癌细胞系中CD147-MMPs信号通路在PA影响下的变化,初探PA影响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PA(0、20、50、100μM)作用SMMC-7721细胞后(8、16、24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及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CD147蛋白及其mRNA的水平,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作用SMMC-7721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高(P0.05);CD14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培养上清中MMP-9的浓度显著增高(P0.05),MMP-2的水平则无变化。不同的梯度组之间相比较,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CD147的表达水平(蛋白及其mRNA)以及培养上清中MMP-9的浓度均随PA作用时间和作用剂量的增大而产生更显著的增高。结论:PA通过活化CD147-MMPs信号通路促进SMMC-7721细胞的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肝癌细胞系SNU739、HepG2,以CCK-8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测定阿帕替尼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阿帕替尼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阿帕替尼影响肝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帕替尼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P0.05)。平板克隆实验提示与对照组相比,10μM和20μM阿帕替尼组肝癌细胞克隆数明显减少(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10μM和20μM阿帕替尼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经阿帕替尼处理的肝癌细胞,促凋亡蛋白Bax及Caspase3的活性片段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显著下调(P0.01)。结论:阿帕替尼通过调节肝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在体外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克隆形成、周期、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梯度浓度(2.5μg/m L, 5μg/m L, 10μg/m L, 20μg/m L)的双氢青蒿素处理RAW264.7细胞,利用CCK8实验检测双氢青蒿素对巨噬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双氢青蒿素对RAW264.7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双氢青蒿素对RAW264.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利用划痕修复实验检测RAW264.7细胞迁移能力。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且抑制效果与双氢青蒿素的浓度呈正相关性。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双氢青蒿素处理使RAW264.7细胞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S期与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双氢青蒿素对巨噬细胞凋亡具有诱导作用,且凋亡诱导作用呈现浓度依赖的特性。划痕修复实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双氢青蒿素可以导致巨噬细胞的细胞周期G0/G1阻滞,并且诱导细胞凋亡,对巨噬细胞增殖和迁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BCAT1在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小干扰RNA(si RNA)沉默A549细胞中BCAT1的表达,细胞分为对照组(Con)、BCAT1基因沉默组(si RNA-BCAT1)和si RNA阴性对照组(si RNA-NC)。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i RNA对BCAT1的沉默效果;划痕愈合实验检测沉默BCAT1后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沉默BCAT1后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MTT实验检测沉默BCAT1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Con组相比,si RNA-BCAT1组的BCA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能够穿膜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Con组和si RNA-BCAT1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BCAT1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对其增殖能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SIP)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芬戈莫德(FTY720)在体外实验中对不同侵袭潜能人肝细胞癌(HCC)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的方法比较低侵袭潜能HCC细胞MHCC-97L和高侵袭潜能HCC细胞MHCC-97H中S1P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及下游促迁移信号通路的表达与活性水平。使用外源性S1P刺激MHCC-97L细胞,并使用siRNA干扰MHCC-97H细胞中S1P受体1(S1PR1)的表达,通过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CC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最后使用FTY720处理MHCC-97H细胞,观察S1P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表达及活性的变化,并研究FTY720对MHCC-97H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侵袭潜能MHCC-97H细胞中,S1PR1、鞘氨醇激酶1(SphK1)及鞘氨醇激酶2(SphK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94±0.78、1.64±0.30及1.48±0.28,高于低侵袭潜能MHCC-97L细胞的1.00±0.06、1.00±0.06及1.0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6,3.575,2.841;P均0.05)。MHCC-97H细胞中S1PR1、SphK1及SphK2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以及S1PR1下游与细胞迁移能力密切相关的Src、粘着斑激酶(FAK)和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活性明显高于MHCC-97L细胞。外源性S1P可促进MHCC-97L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MHCC-97L的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显示:S1P刺激组迁移过膜细胞数为(178.33±10.01)个/视野,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的(88.00±8.54)个/视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6.60,P0.01)。相反的,使用siRNA干扰MHCC-97H细胞中S1PR1表达后,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受到明显抑制,Transwell实验显示:阴性对照组迁移过膜细胞数为(209.33±4.51)个/视野,而S1PR1特异性siRNA转染组迁移过膜细胞数为(98.67±9.02)个/视野,显著少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01,P0.01)。FTY720作为S1P通路抑制剂,同样抑制了MHCC-97H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Transwell实验同样显示:FTY720处理组迁移过膜细胞数为(58.67±6.03)个/视野,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3.33±10.41)个/视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33,P0.01)。FTY720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下调SphK1和S1PR1,抑制下游促迁移信号通路的活性,并进一步抑制HCC细胞的迁移。结论 S1P信号通路参与了HCC细胞的迁移,而FTY720作为一种具有抗HCC活性的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下调S1P及其下游信号转导,抑制HCC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探讨利多卡因(lidocaine, Lido)通过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 A)/Rho相关的卷曲螺旋激酶(ROCK)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该研究使用0~1 250μmol/L的利多卡因处理人结直肠癌细胞LS513, 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适宜药物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利多卡因低浓度组(Lido-L组, 500μmol/L Lido)、利多卡因中浓度组(Lido-M组, 750μmol/L Lido)、利多卡因高浓度组(Lido-H组, 1 000μmol/L Lido)和利多卡因高浓度+ROCK信号通路激活剂LPA组(Lido-H+LPA组, 1 000μmol/L Lido+10μmol/L LPA)。Edu检测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PCNA、Bax、Bcl-2、RhoA、ROCK1、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该研究得出与0μmol/L利多卡因相比, 500μmol/L、7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喜树碱-氟尿苷(CPT-FUDR)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制备喜树碱-氟尿苷纳米颗粒,通过丁达尔现象证明已组装完毕。将制备好的纳米颗粒组和喜树碱(CPT)单药组、氟尿苷(FUDR)单药组以及两种单药混合组(CPT/FUDR)作对比,采用MTT实验检测药物对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划痕实验探究CPT-FUDR纳米颗粒和CPT/FUDR混合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在药物浓度大于0.1μM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四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5),而CPT-FUDR纳米颗粒组Tca-8113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单药CPT、FUDR和CPT/FUDR混合物组(P0.05)。在划痕实验中,培养48 h后,CPT/FUDR混合物组和CPT-FUDR纳米颗粒组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且CPT-FUDR纳米颗粒组显著低于CPT/FUDR混合物组(P0.05)。结论:在体外,CPT-FUDR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优于CPT/FUDR两种单药混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制蛋白A1(RPA1)沉默对人鼻咽癌CNE-2R细胞侵袭、迁移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shRNA技术构建RPA1低表达的CNE-2R细胞模型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选用空白对照组(CNE-2R)、阴性对照组(NC-shRNA)、RPA1低表达组(RPA1-shRNA)3组细胞完成后续实验,通过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hk2、p-Chk2、Cdc25c和p-cdc25c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NE-2R和NC-shRNA组比较,RPA1-shRNA组细胞的RPA1mRNA和蛋白质均显著降低(P<0.01和<0.05);RPA1-shRNA组组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均< 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P<0.01);RPA1-shRNA组细胞Chk2、Cdc25c的表达低于CNE-2R和NC-shRNA组细胞(P<0.05), 而p-Chk2、p-cdc25c的表达高于其它两组(P <0.05)结论: RPA1低表达抑制辐射抵抗人鼻咽癌CNE-2R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  相似文献   

11.
该文探讨瘦素(leptin)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对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RT-PCR、FQ-PCR及Westem blot检测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中CD206、TGF-β及IL-10的表达。RT-PcR检测TAMs中leptin长受体Ob-Rb及短受体Ob-Rt的表达。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McF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TAMs中p—STAT3、p-ERK1/2和p-AKT的表达。RT-PCR殁州lestem blot检测TAMs中MMP2、MM99的表达。结果表叽经100nmol/LPMA及20ng/mLIL-4诱导成的巨噬细胞分子表型为CD206^+TGF-β^HighIL-10High。TAMs中leptin长受体Ob—Rb及短受体Ob—Rt均为高表达。经leptin刺激的TAMs条件培养基能明显增强MCF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Leptin能显著提高TAMs中ep—STAT3、P-ERK1/2和P-AKT的表达(P〈0.05),且leptin能上调TAMs中MMP2和MMP9的表达:而MAP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能抑制MMP2的表达,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能抑制MMP9的表达(P〈0.05)。以上结果表明,leptin能激活TAMs促进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leptin通过MAPK/ERK1/2信号通路上调TAMs中MMP27及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上调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腺素α原(ProTα)作为佐剂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诱导小鼠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的影响。方法:以纯系BALB/c小鼠为免疫对象,分组情况为:①HBsAg组(1μgHBsAg);②0.1μgProTα+1μgHBsAg组;③0.5μgProTα+1μgHBsAg组;④1μgProTα+1μgHBsAg组;⑤铝佐剂组(1μgVacon疫苗);⑥1μgPro-Tα+1μgVacon疫苗组;每组10只小鼠,分别于0、2周各肌肉注射免疫1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滴度(即IgG亚类IgG1和IgG2a)。结果:与单独注射HBsAg组相比,1μgProTα+1μgHBsAg组抗-HBs总抗体滴度明显增高(P〈0.05),抗体持续时间更长,且ProTα可以平衡Th1和Th2免疫反应;2组间IgG1/IgG2a差异显著(P〈0.05)。与铝佐剂相比,ProTα增强了小鼠对HBsAg的反应性,提高抗-HBs阳转率。结论:ProTα在增强小鼠抗-HBs产生的同时,提高细胞免疫反应,提示ProT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HBsAg佐剂。  相似文献   

13.
杨君  万琪  刘欣  刘沙  燕兰云 《生物磁学》2013,(26):5046-5049
目的:探讨致炎剂联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硬脑膜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寻求最佳慢性偏头痛的实验模型。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组1(CGRe1,10-3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组2(CGRP2,10-4M),以及IS(20μL)+CGRP(10μL,10-4M)组,每组各6只,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采用伊文氏蓝荧光显像法,观察大鼠硬脑膜血管渗出,采用多普勒激光血流仪检测法,观察各组硬脑膜动脉血流量变化。结果:与NS组相比,CGRPl、CGRP2、IS+CGRP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和比率、脑血流量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硬脑膜荧光红斑明显增多;与CGRPl、CGRP2组相比,IS+CGRP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和比率、脑血流量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硬脑膜荧光红斑明显增多。CGRP两组相比,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CGRP能够明显刺激大鼠硬脑膜发生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可以作为慢性偏头痛动物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人主动脉平滑肌(HASMC)和内皮细胞(HAEC)的影响,探讨SF成为抑制支架内再狭窄药物的机制。方法:HASMC和HAEC经SF处理后(0-1000μg/ml),用CCK-8试剂和划痕愈合试验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两种生长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HAECs中FoxM1和VEGF的表达。结果:SF对两种细胞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SF在10-1000μg/ml浓度时,HASMC的生长活力明显降低,在0.1-100μg/mlHAECs生长活力显著增强(P0.05)。在1-1000μg/ml浓度下HASMCs迁移能力受到抑制,HAECs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加(0.1-100μg/ml)(P0.05)。同时HAECs内FoxM1和VEGF表达明显增高(P0.05),程度与SF浓度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阿魏酸钠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值和迁移;同时增加内皮细胞FoxM1和VEGF的表达,促进内皮细胞的增值和迁移,这些特征使其可能成为抑制支架内再狭窄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范菲菲  杨蕾  冯钟徽  陶乐  蔡国平 《生物磁学》2011,(22):4201-4204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成的成熟脂肪细胞中解偶联蛋白2(UCP2)mRNA表达水平及黄体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在诱导3T3.L1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后,经不同黄体酮浓度10μm/25μM/50μM/75μM/100μM刺激后,抽提总RNA,用RT—PCR检测UCP2mRNA的表达。结果:黄体酮会促进成熟脂肪细胞中UCP2mRNA的表达,(P〈0.05)其中25μM浓度刺激下UCP2mRNA表达量最高。结论:体外培养中,黄体酮对成熟脂肪细胞中UCP2mRNA的表达与调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保护素(rhOPG)对聚乙烯颗粒刺激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外周血IL一6和TNF一0l表达的影响,分析rhOPG防止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外周血清60份,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并将其随机分成5组,每组12份。对照组:单个核细胞,模型组:单个核细胞+1X109/mL聚乙烯颗粒,低剂量组:单个核细胞+1×109/mLL聚乙烯颗粒+10ng/mLrhOPG,中剂量组:单个核细胞+1X109/mL聚乙烯颗粒+100ng/mLrhOPG,高剂量组:单个核细胞+l×109/mL聚乙烯颗粒+1000ng/mLrhOPG。通过酶联免疫酶联免疫法(ELISA)'~4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1)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IL-6、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纽的IL-6、TNF—α浓度均较模型组低(P〈0.os)。(3)随着rhOPG浓度的增加,IL-6和TNF.仪含量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hOPG可抑制聚乙烯颗粒刺激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外周血1L-6和TNF—α.的表达,可有助于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无菌性关节松动。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重组人骨保护素;假体松动;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N子  相似文献   

17.
唐泽耀  陈游洲  付雷  周佳佳  林原 《生物磁学》2009,(13):2508-2510,2552
目的:探讨缬沙坦(Valsartan,VAL)对心肌梗死(MI)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建模,随即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VAL组。然后分别在各组中应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右颈总动脉插入动脉导管的心肌梗死(MI)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以及应用定磷法心肌细胞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结果:VAL可降低MI家兔的收缩压不明显(P〉0.05),但降低舒张末降低明显(P〈0.01);VAL使MI家兔增高的MAD显著降低(P〈0.01);使MI家兔降低的SOD值显著恢复、增加(P〈0.01);VAL可使MI家兔降低的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恢复、增加(P〈0.05)。结论:VAL可能通过稳定细胞膜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提高清除氧自由基以及促进MI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 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途径改善心肌梗死(MI)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哮喘患者(哮喘组)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54例)和缓解期组(26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各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CD4+IFN-γ+Th1和CD4+IL-4+Th2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CD4+CD25+Foxp3+Treg水平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急性发作期组Treg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哮喘组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哮喘急性发作组中Th1/Th2比值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Treg和Th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通透性改变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线粒体功能的致命性改变最终引起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在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8天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C组),苍术苷+缺血再灌注组(D组),缺血预处理+苍术苷+缺血再灌注组(E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blot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其余四组线粒体膜电位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神经元凋亡率升高,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与c组比较,E组粒体膜电位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升高,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P〈0.05)。结论:我们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对MPTP及缺血预处理的研究后发现,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MPTP的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后处理(LIPC)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侧LIPC组,双侧LIPC组(bLIPC),bLIPC+mito KATP阻断剂5-lydroxydecanoate(5-HD))预处理组,bLIPC+κ-阿片受体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预处理组,bLIPC+双侧后肢体外循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术后进行神经系统症状评分,血浆强啡肽和脑啡肽水平测定,大脑梗死面积测定。结果:单侧L1PC能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后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P〈0.05),并减少大脑梗死面积(P〈0.01);而双侧12PC能显著提高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后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并显著减少大脑梗死面积(P〈0.01),比单侧LIPC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双侧L/PC后5、15、30min,1和2h这五个时间点,血浆强啡肽水平显著增高(P〈0.01),12和24h这两个时间点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血浆脑啡肽水平的改变与双侧LIPC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or-BNI预处理(25nmol)和5-HD预处理(10mg/kg)均消除了双侧LIPC所致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增加和大脑梗死面积减少(P〈0.01)。结论:LIPC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中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LIPC诱导内源性阿片激动剂释放和激活mito KATP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