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在分离培养基中添加自然来源的抽提液,或加入一些特殊化合物,使其中处于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的微生物恢复其生长繁殖能力,从而得到分离。实验结果发现甜菜碱、丙酮酸钠、SOD以及过氧化氢酶可使分离到的微生物种类及菌落总数明显增加。还采用固液结合的方法来分离那些在普通平板培养基上不能形成肉眼可见菌落的那些微小菌落的微生物。采用这几种方法从4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得到52株放线菌,103株细菌,17株真菌。对其中的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定,得到多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微  相似文献   

2.
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是用灭菌滤纸吸收选择性培养基,细菌通过滤纸纤维膨胀而被固定生长繁殖,大肠菌群在生长发育时伴随产生琥珀酸脱氢酶将纸片上的TTC(氯化三苯四氮唑)还原成不可逆的甲替产生红色色素,即大肠菌群在纸片上呈红色菌落,菌落周围产生黄圈是大肠菌群分解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所致。纸片法以它经济、方便、快捷等优点给现场监测带来了极大便利,不但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3.
细菌L型的厌氧诱导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条件下以羧卡青霉素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形成L型,观察细菌L型在厌氧条件下的形成、形态、生长及时渗透压的敏感性等特性。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在厌氧条件下不能形成L型或其L型在厌氧条件下亦不能返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厌氧条件下虽能诱生L型,但形成丝状体的构成L型菌落难以传代培养,厌氧培养未见L型圆球体和典型L型油煎蛋样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在含1%~10%NaCl的L型培养基上可生长形成L型菌落或非菌落形式存在的L型巨形体;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L型在含2%~6%NaCl的L型培养基上可生长形成L型菌落或非菌落形式存在的L型巨形体。涂片染色或返祖试验证实细菌L型在含0.5%NaCl的L型培养基或常规细菌学培养基上亦可生存。非菌落性L型巨形体和丝形体是细菌L型在琼脂培养基上广泛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添加鸡肉浸液改良经典PCA培养基获得模拟鸡肉营养条件的近自然的CEA培养基,用于检测鸡肉中对营养要求苛刻的污染细菌。根据添加不同浓度的新鲜鸡肉浸液所获得菌落总数的变化获得最佳添加浓度,并利用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对仅生长于CEA培养基的细菌进行了鉴定。在CEA培养基上获得的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都显著高于PCA培养基(P0.05),且分离到3株无法在PCA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经鉴定其与Enterococcus faecalis、Rothia mucllaginosa,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subsp.saprophyticus的相似性分别为99%、96%、99%。E.faecalis因产生生物胺而被认为是肉品中的腐败菌,后两者则均是条件致病菌株,他们的存在对鸡肉产品的安全可能造成隐患。该方法中的近自然培养法能提高对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检测灵敏度,特别适于对营养要求苛刻的污染细菌的检出。  相似文献   

5.
鉴于我国没有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这个选择性培养基是为从进口玉米中直接分离该病原细菌而设计的。与其它选择性培养基比较,黑色素培养基的平板效率较高,菌落的特异性显著,容易判断。很多腐生细菌和其它病原细菌以及真菌,在这种培养基上不生长或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或仅有部分生长。  相似文献   

6.
细菌平板菌落计数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平板菌落计数是微生物教学、科研及生产实践中最常用的活细菌总数测定方法。由于它是根据固体平板上一个菌落代表一个细菌的原理而设计的,因此深层菌落的存在、菌落的大小及疏密程度等因素均影响观察者观察计数。为便于观察.提高菌落的检出率,对常规平板菌落计数法做如下改进: 在倒平板之前,向装有150ml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三角瓶内加入1/1000浓度的氧化还原染料  相似文献   

7.
临床常见酵母菌的特征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界酵母有500多种,但能致病的只有20多种,主要见于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球拟酵母、丝孢酵母属和地霉属。酵母的特性:以芽殖为主的单细胞真菌,菌落呈乳酪样,无毛样气生菌丝(见图1)。对人类有致病性的酵母可依菌落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酵母菌:单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以母细胞产生芽胞而繁殖,不形成有性孢子。当酵母菌生长于固体培养基时,其形成的菌落与细菌菌落较为类似,不同于霉菌的粉状菌落,如隐球菌即属于此类。另一类是类酵母样真菌:圆形或卵圆形细胞,以出芽生殖而繁殖,有芽生孢子、菌丝,无子囊。  相似文献   

8.
CAS平板覆盖法检测氢氧化细菌铁载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用CAS平板覆盖法检测氢氧化细菌铁载体,解决通用CAS琼脂平板法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真菌和某些细菌的生长抑制问题。【方法】将改良的CAS检测培养基覆盖在长满菌落的无铁培养基上,生长抑制问题因微生物未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直接接触而解决。【结果】3株氢氧化细菌SDW-5、SDW-9和AaP-13均能产生单菌落,加入CAS检测培养基1 h后,菌落周围产生明显的铁载体晕圈。【结论】本方法成功解决了生长抑制问题,可以作为检测微生物铁载体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中难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在分离培养基中添加自然来源的抽提液,或加入一些特殊化合物,使其中处于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的微生物恢复其生长繁殖能力,从而得到分离。实验结果发现甜菜碱、丙酮酸钠、SOD以及过氧化氢酶可使分离到的微生物种类及菌落总数明显增加。还采用固液结合的方法来分离那些在普通平板培养基上不能形成肉眼可见菌落的那些微小菌落的微生物。采用这几种方法从4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得到52株放线菌,103株细菌,17株真菌。对其中的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定,得到多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微生物,经过多次复筛的平均阳性率为4.325%,略高于用常规方法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因此证明有效的分离方法将为今后微生物药物的筛选和药用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提供更丰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基组合提高土壤细菌可培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选择性采用多培养基组合以提高土壤细菌可培养性,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贫营养、富营养和自然营养培养基在3种培养方式下获得细菌种群的差异。结果表明:平板培养条件下,细菌在贫营养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菌落连续稳定形成。培养5d后,富营养的LB培养基和贫营养的R2A培养基获得菌落数最多,分别是贫营养的0.1×LB培养基获得菌落数的5.1倍和5.3倍。7种培养基中,LB培养基获得细菌种群数目最多,营养成分适当稀释后,培养物中有新的种群出现。贫营养培养基和富营养培养基培养物DGGE图谱相似性低,条带互补性强。三角瓶静置培养时,R2A和LB培养基获得细菌种群数目较多,其它几种培养基获得的细菌类群都能在这2种培养基中找到。试管静置培养条件下,LB培养基获得细菌种群数目最多,某些种群也只出现在R2A培养基和TSB培养基上,R2A及LB培养基与TSB培养基获得的细菌种群差异较为明显。研究结果为特殊培养基设计及选用合适培养基分离土壤细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名词解释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一个单细胞(孢子)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在一局限的地方繁殖成为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称为菌落。因之,可用菌落数来代表活菌(孢子)的数目。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上,菌落呈现的特征不同;不同的菌在相同成分的培养基上,菌落呈现的特征也各不相同;又由于各种菌在固定的培养基上菌  相似文献   

12.
长木蜂属于野生蜂类,后代的生存和繁衍完全依靠雌蜂所提供的蜂粮,蜂粮保鲜时间的长短对蜂群的繁衍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改良"LB"培养基、MRS(4.5)、MRS(6.5)培养基分别对芍药的手采花粉、长木蜂蜂花粉和不同酿制时间的蜂粮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菌落计数、分析和分离鉴定。酿制初期的蜂粮样品在营养琼脂培养基生长的细菌菌落数占优势,随酿制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7d、8d蜂粮样品在改良"LB"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数占优势;10d之后的蜂粮样品在MRS(6.5)培养基上微生物菌落数占优势;分离的68株菌株,其中细菌43株,酵母17株,放线菌8株。从蜂粮中分离的酵母菌和放线菌菌株均来自长木蜂雌蜂的体表。分离的68株菌株中有12株有较强抑菌活性,尤其是放线菌NF-34菌株对真菌和细菌均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培养基成分对口腔福赛类杆菌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基成分对福赛类杆菌ATCC43037生长的影响,寻找一种有效促进福赛类杆菌生长的培养基.方法将福赛类杆菌ATCC430 37 接种到5种不同培养基(包括琼脂板和液体培养基)中,在厌氧培养箱内37℃厌氧培养7 d,观察平板上菌落生长情况,在λ=550 nm处每24 h测定液体培养菌液A值.细菌通过革兰染色和PCR法鉴定.结果1.生长在血平板上的福赛类杆菌ATCC43037菌落形态呈粉红色或白色小斑点状,在以BHI 为基础培养基中添加氯化血红素、维生素K3、N-乙酰胞壁酸的No2血琼脂培养基生长最好,而在无氯化血红素、维生素K3及血的No4琼脂板上不生长.2.福赛类杆菌ATCC43037在以TSB 为基础培养基中添加酵母提取物、植物蛋白胨、氯化血红素、维生素K3、N-乙酰胞壁酸和D TT的No1液体培养基生长最好,培养7 d后A值>0.8,在缺乏N-乙酰胞壁酸的No5液体培养基中几乎不生长.3.菌落细菌革兰染色为G 梭状杆菌,PCR法鉴定为福赛类杆菌.结论福赛类杆菌在血平板和液体培养基中存在不同的生长特性,N-乙酰胞壁酸是福赛类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最重要的成分,DTT有益于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4.
细菌培养基是细菌体外生长的基质,其中营养物质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成分。因此,探索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代谢,优化培养基配方,对细菌体外培养的研究及规模化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细菌培养基分类、营养物质、细菌在营养物质中的代谢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等方面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养基对冬虫夏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培养基对3个来源不同的冬虫夏草菌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基上,各菌株之间在菌丝萌发时间、40d菌落直径和菌落形态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同时筛选到的最优培养基比已报道培养基的菌落生长速度快2~3倍,且菌丝为白色、粗壮,菌丝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16.
红螺菌(Rhodospirillum sp.)的生长及其饥饿存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志平  章宗涉 《生态学报》2000,20(1):118-123
红螺菌(Rhodopirillum sp.)是在多种不同生境中广泛存在的光合细菌中的一类,它在水产养殖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报道了不同生长阶段红螺菌在饥饿环境中的存添能力。红螺菌在饥饿环境中的存活能力提高。分批培养过程中,同时测定红螺菌数和可培养活菌数的变化表明,静止期生长期后的红螺菌难以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落,进入非可培养状态,进入非可培养状态的红螺菌经复苏培养后仍可恢复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能  相似文献   

17.
渗透压对痢疾志贺菌水通道蛋白glpF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细菌水-甘油通道蛋白(GlpF)的生理功能及其对生长繁殖的影响。方法将用简并PCR发现表达水通道蛋白glpF基因的痢疾志贺菌接种于不同渗透压的液体培养基和添加了GlpF功能抑制剂的相应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后取培养液检测其生长繁殖量,RT-PCR分析其GlpF的表达。结果痢疾志贺菌GlpF的表达随培养基渗透压的改变而变化,在低渗培养基中的表达低于在等渗环境中;在高渗透压的培养基中,其表达显著高于在等渗培养基中。在加入Hg2+抑制剂抑制GlpF的表达后,在低渗培养基中,未明显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但在较高渗透压的培养基中,细菌的繁殖量显著少于在未加Hg2+抑制剂的同样渗透压培养基中。结论在非等渗环境中,细菌GlpF的表达对细菌细胞内外水分的调节,维持胞内环境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在高渗透压环境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室内潮湿环境固体表面很容易形成细菌生物膜,这些生物膜生长在不易清除或不被人注意的固体表面,研究这一类生物膜中的细菌类群可以了解其中是否滋生着对人体健康有威胁性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选择某公共浴室内塑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作为分离培养对象,同时使用实验室最常用的LB培养基及其10倍稀释培养基(LB/10)作为分离培养基。结果表明在LB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类群相对单一,并且有单一类群占优势或抑制其他类群生长的现象;而在LB/10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并且各类菌的数量分布较均匀,没有出现LB培养基中一种细菌占绝对生长优势的现象。对LB/10上生长的8个菌株的16SrDNA片段序列进行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与所分离的细菌系统发育相近的包括多株人体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以及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溶磷菌的初步鉴定、溶磷能力测定及其优化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分离来自华南红树林的溶磷菌进行16S rDNA或ITS等基因水平上的初步鉴定, 测定其溶解无机磷的能力, 并对溶磷菌的生长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溶磷真菌的溶磷效果明显强于溶磷细菌, 且溶磷真菌的溶解无机磷能力与培养液的pH呈极显著负相关, 而溶磷细菌的溶磷能力与pH没显著相关关系。单因素实验表明, 对供试菌株生长的合适碳源为麦芽糖, 氮源为尿素。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优化培养基为麦芽糖5 g/L、尿素0.05 g/L、NaCl 5 g/L、pH 5, 在30°C下培养48 h菌落总数可达6.06×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立一种判断Ames试验假阳性的可靠方法。方法:在Ames平皿掺入试验中发现经受试物处理的TA97和TA1535的菌落数相比溶媒对照组明显增加,为了证实其是因为受试物致突变性导致的回变菌落数增加还是由受试物毒性导致的菌落数增加,对分别经受试物和阳性对照物处理的Ames菌落进行增菌培养后接种于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观察比较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经受试物处理的菌株不能生长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中,而经阳性对照物处理的菌株则可以生长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说明经受试物处理的菌株没有发生突变。结论:此方法能可靠地验证菌株是否为突变菌株,由本研究可以发现经受试物处理的菌株没有发生突变,Ames平皿掺入试验中所观察到的菌落数增加是由于受试物毒性造成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