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1981,(2)
自从我组编写的作物数量遗传基础讲座陆续在《遗传》杂志发表以来,许多科研单位来函向我们索取有关数量遗传的计算方法及其电子计算机计算程序,为满足各科研单位的需要,我组继续编出测定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的电子计  相似文献   

2.
籼稻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根尧 《遗传》1988,10(3):8-10
作物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变异的研究较多,但一般都用传统的遗传相关系数。近年来,国内学者提出了遗传相关信息及其可加性的概念和相关遗传力的概念。韩龙珠对春小麦10个数量性状运用上述三种相关遗传参数作了  相似文献   

3.
关于综合杂种优势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参照综合选择指数的构成,即通过极大化聚合基因型值H=与选择指数I=的相关而得到的ι,对杂种群体的多性状的离中优势值进行分析,得出了评判中的多个性状的选择指数,即文中定义的综合杂种优势指数。本文以35个水稻杂交组合为材料测定了8个数量性状的综合杂种优势指数值和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及典范遗传距离。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优势同遗传距离及典范遗传距离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0.05),而综合杂种优势指数与这两种遗传距离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0.01)。综合杂种优势指数可以作为测定多个数量性状杂种优势的一个新的参数。  相似文献   

4.
黄远樟 《遗传》1979,1(3):42-45
在生物界中,植物的种类繁多,但其遗传性状的 变异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性状差异大多呈明显的不 连续变异,例如小麦的有芒和无芒、豌豆花的红色和白 色等,这类性状为质量性状。其遗传规律可用三个遗 传法则来分析。而另一类性状差异不明显而且呈连续 状态,例如作物的植株高度、抽穗期、千粒重等,表面上 并无明显的差别,这类性状称为数量性状。其遗传规 律一般采用统计学来分析。育种工作者为选育出优良 的作物新品种,主要也是改良和提高这类性状的生产 性能。所以了解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并使之为生产实 践服务,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本讲座主要是谈谈数量 性状的一些基本遗传规律及其在作物育种方面的一些 应用。  相似文献   

5.
贺道华  张献龙 《遗传》2006,28(12):1613-1618
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沿着由表型变异去发现基因之路, 更准确地剖析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尤其是对作物的许多重要的数量性状进行的QTL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数量遗传发展, QTL作图群体和方法的发展, QTL定位和QTG(quantitative traits genes)的鉴别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甘蔗原种和地方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期筛选出优良甘蔗种质和优良杂交亲本.该研究对18份甘蔗原种和地方种的14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1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和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18份甘蔗原种和地方种的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甘蔗蔗糖分、单茎重、叶宽、茎径和纤维分;对14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获得了4个主成分因子,分别命名为“品质因子”、“生长因子”、“成熟度因子”和“光合因子”,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3.482%;进一步通过对主成分因子开展综合评价分析,获得数量性状综合表型高于平均水平的10份材料,依次为 Sampana→甜圪塔→合庆草甘蔗→桂林竹蔗→坦桑尼亚→芒戈→古芝蔗→大岛再来→托江红→春尼;聚类分析基于不同的遗传距离可将18份种质聚为5个类别,潜在的优良杂交组合是 Sampana 和甜圪塔或 Sampana 和合庆草甘蔗,表明在甘蔗遗传育种亲本选择上既要考虑各性状主要因子的互补,又要保持一定的遗传距离.该研究认为,在甘蔗育种工作中,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将更加有助于亲本和杂交组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关于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变异的研究,自从四十年代提出遗传相关系数的概念以来,这一遗传参数在数量遗传学和育种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对作物数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也有较多的研究,刘垂玗将遗传相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磊  张宝石 《植物学报》2007,24(4):553-560
作物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属于数量性状, 鉴定和发掘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及其优异的等位变异, 并使之快速应用于育种实践是新时期作物科学家和育种学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QTL作图、QTL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QTL近等基因系和染色体片断代换系的建立以及基于LD的关联分析等方面对植物数量性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以植物基因组学技术为平台, 将QTL作图与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 是进行数量性状遗传机理研究同时服务于作物育种实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张宝石 《植物学通报》2007,24(4):553-560
作物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属于数量性状,鉴定和发掘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及其优异的等位变异,并使之快速应用于育种实践是新时期作物科学家和育种学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QTL作图、QTL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QTL近等基因系和染色体片断代换系的建立以及基于LD的关联分析等方面对植物数量性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植物基因组学技术为平台,将QTL作图与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是进行数量性状遗传机理研究同时服务于作物育种实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春小麦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参数的多元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龙珠 《遗传》1985,7(4):1-4
关于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变异的研究,自从 四十年代提出遗传相关系数的概念以来,这一 遗传参数在数量遗传学和育种学中已得到广泛 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对作物数量性状间的遗传 相关也有较多的研究,刘垂环[I]将遗传相关系 数进一步分析后,提出遗传相关信息及其可加 性概念。杨德、戴君惕12,51提出了研究相关遗传 变异的一个新的遗传参数— 相关遗传力。本 文将利用上述三种相关遗传参数作聚类分析、 通径分析和主成份分析,比较这3种相关遗传 参数所给的信息,为今后相关遗传参数的应用 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分析找出对产量直接 作用的性状以及性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彭俊华  李有春 《遗传》1988,10(6):1-5
本世纪60年代,Kheiralla等c,和Peat 等[t73首次把植物生长分析法与数量遗传学的方 法结合起来,从生长发育的角度动态地研究了 番茄千物重和叶面积等数量性状的遗传,开辟 了植物数量性状发育遗传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1985年,吴国海对玉米数量性状的发育遗传进 行了研究tai,赖仲铭等【43和彭俊华E51也相继从 生长发育的角度动态地研究了玉米数量性状的 遗传。本文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玉米 几个数量性状在不同生长阶段配合力效应间的 关系,为作物数量性状发育遗传研究和玉米配 合力育种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蚕豆杂种F_2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因为这些遗传参数能够为育种提供较准确的信息,使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工作能较好地选配亲本和确定杂种的选择世代及进度。我国学者对这些遗传参数的研究,在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方面报道较多,而在蚕豆上报道较少。黄文涛等曾对18个蚕豆生产品种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通径系数进行过研究。徐洪琦等曾研究过5个高产蚕豆品种产量因素遗传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3.
郭建华 《遗传》1986,8(6):16-18
研究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可 以提高育种效率。因为这些遗传参数能够为育 种提供较准确的信息,使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 工作能较好地选配亲本和确定杂种的选择世代 及进度。我国学者对这些遗传参数的研究,在水 稻、小麦、油菜等作物方面报道较多,而在蚕豆 上报道较少。黄文涛等〔1曾对18个蚕豆生产品 种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通径系数进行过研究。 徐洪琦等〔21曾研究过5个高产蚕豆品种产量因 素遗传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4.
庄巧生男1916年生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从事小麦科研事业50余年。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带领几代科技人员选育出“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号”系列冬小麦新品种,种植面积分别达2000,900、1400万亩以上,累计增产45亿斤。在育种中他倡用复合杂交,重视新抗病源,强调不同基因源的聚合以丰富遗传背景。1981年主持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以来,成效卓著,获国家、部级奖励7项。小麦和作物育种著作、论文40余篇。其中自花授粉作物遗传力估算和配合力分析推动了数量遗传学在国内的应用研究;《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一  相似文献   

15.
东北春大豆区的一些主要杂交亲本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永忠 《遗传》1987,9(3):5-8
聚类分析是各个学科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1,2,141,现已在十几种作物上 进行了研究【1-13,17-191。本研究旨在以与大豆产量有关的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作为一个综合指 标,对东北春大豆区的一些主要杂交亲本进行 分类,探讨这些材料的遗传差异,为合理地利用 和正确选用杂交亲本提供依据,并对多元分析 中遗传相关阵的应用进行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及其检测手段的发展,开发和应用成本的降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优势日益明显。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AS在基因聚合、基因转移和数量性状改良上的研究进展。总结了MAS的影响因素,包括标记与基因间的距离、目标性状的遗传率、群体大小、所用分子标记的数目、类型和相位等。并提出育种和定位同步进行、选择合适分子标记类型和数量、简化DNA提取方法、背景选择的逐步选择法、确定合适选择方案等MAS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柱头外露作为一个能提高作物杂交制种产量的重要性状,被广泛应用于杂种优势利用育种中。柱头外露性状多数是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因作物种类和基因型的不同表现出多样性,是近年来作物领域的研究热点。深入解析作物柱头外露的遗传控制机制和调控机理,对于提高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柱头外露性状的经典遗传学解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育种利用及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作物柱头外露性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在农作物中许多主要经济性状属由单个基因效应微小的多基因控制且易受环境影响的数量性状。多年来对这类性状的遗传研究主要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通过适当的试验设计和统计模型估算出乎均数、方差、协方差、遗传力、配 合力、遗传距离,基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等遗传参数,用这些参数描述群体的遗传特征,对育种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甘蔗品种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甘蔗品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甘蔗遗传育种亲本的选择、杂交组合配制及核心种质构建提供理论指导, 我们利用17个质量性状和5个数量性状分析了来自13个国家共20个地区的1,160份甘蔗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遗传结构和遗传距离等。结果表明: 5个数量性状在不同来源地品种群体之间的变异系数值(CV)变化较大, 说明不同来源地品种群体的数量遗传变异有较大差异, 其中来自海南的品种其群体遗传变异最丰富。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 来自美国的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 其次为中国台湾, 第三为澳大利亚, 说明上述3个地区的甘蔗种质创新比较活跃, 在遗传育种中使用了更多表型性状多样化的亲本。不同来源地品种其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显示甘蔗品种群体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来源地内部, 且不同来源地品种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基因交流。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各来源地品种群体之间遗传距离在0.0261–0.2945之间, 其中以福建和广东的品种最为相似, 其次为古巴和美国、广西和云南、澳大利亚和菲律宾、江西和四川、巴西和法国, 说明上述地区在杂交亲本的选择上比较相近。鉴于此, 在遗传育种中应加大利用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品种材料并尽量避免选择同一组的品种相互杂交, 同时对于与其他来源地品种群体遗传距离较远的墨西哥品种群体在亲本选配时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数量性状水平上,调查了43个春小麦品种的19个数量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品种间的欧氏平方遗传距离。并在此基础上用最小方差法做了聚类分析。发现43个品种间在数量性状水平上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很大(0.926-67.942)。平均遗传距离为18.000,说明供试品种的19个考察性状上存在较大的表型变异,从聚类结果来看,地方品种基本上被聚在一起,说明地方品种同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至少在表型上存在较大差异。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数量水平上甘,青两省春小麦地方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GD=31.389),其次是20世纪50年代引进品种(GD=26.308),而育成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育种进程的深入,作为育种目标追求的经济性状趋于一致,其变异集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