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细胞工程是四大生物工程之一,细胞融合技术作为细胞工程的一项核心基础技术已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而且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细胞融合技术的不断改进一方面表现在融合剂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新方法上,再者体现在融合对象的不断扩展上。现在新的细胞融合方法正在尝试将各种物理、化学手段综合应用,使细胞融合的方法和手段向操作更为简便,便于量化研究,同时又能使融合率得到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本文以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历史为主线,对上述内容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细胞融合是新崛起的一项细胞工程技术。这项工作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细胞生物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它已经在不断地向着实际应用方面迈进。植物细胞融合是指人工的方法用纤维酶、果胶酶等酶作用于植物组织,并将获得的原生质体通过聚乙二醇等诱导融合剂使相邻原生质体融合在一起。然后,经过原生质体培养、细胞壁再生、愈伤组织形成,最后培育成再生植物。1972年获得了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细胞融合是细胞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可跨越种间、属间的界线,实现远缘杂交。该技术不仅在研究细胞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为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获取具有  相似文献   

4.
一本文对主要条件致病性念珠菌属进行了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及种间:属间融合的基础研究。对融合产物进行了生物特性的观察。结果表明:念珠菌属可形成原生质体,其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互栩融合,其融合产物的生物特性可与亲株不同。白色念珠菌与其它种间,酵母菌属间的融合产物,对小白鼠无致病性。细胞融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微生物育种新技术,它是通过两亲株原生质体融合而达到杂交目的的(王俊英,1982)。在细胞工程中,原生质体分离、培养、融合和发育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为将这一技术应用于防病治病,我们试对主要条件致病性念珠菌属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分离.再生及融合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单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并以此结合单对细胞融合技术对细胞融合过程中微管骨架组织形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在聚乙二醇(PEG)诱导条件下,一旦细胞开始粘连,细胞内微管骨架便开始解聚。在细胞融合的整个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这种解聚的状态,直到融合完成,在后续的培养中微管骨架才重新出现。在微管骨架呈解聚状态时融合产物不能完成与另外的细胞融合。实验揭示了细胞的再融合能力可能受细胞本身微管骨架状态的影响。该结果为解释高等植物如何避免多精入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在机体外将两个不同种、不同属、不同科,甚至不同界的生物体细胞混合培养在一起,使这两个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具有两个亲本体细胞染色体的杂种细胞。杂种细胞经过再培养诱导成为杂种生物。所以,细胞融合即是体细胞的杂交。是一种无性杂交。细胞融合包括动物体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和植物间体细胞杂交等方面。因此,细胞融合是细胞水平的遗传工程,属于细胞工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细胞融合是细胞生物学领域近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手段,因其操作简便、人工可控等优点在研究核质互作、肿瘤发生、疫苗研发和培育新型生物品种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其中,利用聚乙二醇(PEG)进行化学融合是细胞融合中最为常用且简便的技术手段。PEG化学融合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PEG浓度、Ca2+、Mg2+、pH值等,然而对于糖类物质在细胞融合中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旨在为了更全面了解PEG法诱导的化学细胞融合,通过优化融合条件以提高化学细胞融合效率。方法:选取鸡血血细胞为材料,通过改变原Hanks缓冲液中葡萄糖浓度,观察比较各组细胞融合率,探究葡萄糖浓度在化学细胞融合中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结果获得了对于鸡血血细胞应采用的最适葡萄糖浓度区间。结果:对于鸡血血细胞融合实验,葡萄糖浓度在10-14 mmol/L范围内细胞融合效率较原Hanks液配方高2倍左右。结论:葡萄糖对细胞融合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葡萄糖浓度提高细胞融合率,从而为PEG化学细胞融合提供一种更为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单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并以此结合单对细胞融合技术对细胞融合过程中微管骨架组织形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在聚乙二醇(PEG)诱导条件下,一旦细胞开始粘连,细胞内微管骨架便开始解聚。在细胞融合的整个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这种解聚的状态,直到融合完成,在后续的培养中微管骨架才重新出现。在微管骨架呈解聚状态时融合产物不能完成与另外的细胞融合。实验揭示了细胞的再融合能力可能受细胞本身微管骨架状态的影响。该结果为解释高等植物如何避免多精入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吴绍函  许辰琪  温馨  王熙雨  刘铭玉  陈立群 《生物磁学》2013,(11):2037-2039,2099
目的:细胞融合是细胞生物学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单克隆抗体制备,核质研究,疫苗研发等。其中,聚乙二醇(PEG)化学融合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细胞融合技术,影响PEG化学细胞融合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对一些具体因素的研究的不是很全面。本文旨在为了更全面的了解PEG诱导的化学细胞融合的影响因素,优化融合条件,以此扩大PEG化学融合应用范围。方法:以鸡血血红细胞为材料,通过调节已有的Hanks融合液中镁离子浓度,比较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细胞融合率,探究了Mg^2+浓度对细胞融合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为提高细胞融合效率应使用的Mg^2+浓度区间。结果:可以在原有的Hanks配方的基础上,调节Mg^2+浓度至10 mmol/L-20 mmol/L这个范围,细胞融合率较大。结论:Mg^2+对细胞融合有一定影响,通过调节Mg^2+浓度至上述合适区间可以达到较高的细胞融合率,从而为PEG化学融合提供了一种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细胞电融合(cell electrofusion)是一种发展迅速的细胞工程技术,在细胞融合研究领域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细胞电融合利用细胞在相对电极之间的介电电泳,诱导细胞按特定方向排列,通过电极间产生的较高场强的电脉冲使相互接触的细胞发生电穿孔,进而发生电融合。融合后的细胞得到了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具有新的遗传或生物特性。目前,细胞电融合技术对生物医学、农业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细胞电融合技术及其最新研究动态,并简单介绍了本实验室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