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栖息地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应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在野外观测数据的基础 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数学模型法找术及丹顶鹤栖息的分布。通过对栖息地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潜在栖息地的预测,为解决保护区存在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越冬期丹顶鹤集群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当今世界野生丹顶鹤最大的集群越冬地,它每年10月中下旬陆续迁来越冬,翌年2月下旬陆续迁出,3月上中旬迁徙结束,越冬期4 ̄5个月。经观察研究,越冬项丹顶鹤集群行为主要有迁徙集群、夜栖集群、低气温集群和其它集群。气候条件与其密切相关,其它自然条件与环境因素也能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丹顶鹤的越冬地特点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丹顶鹤是濒危的国家1级重点保护动物。本文结合我们的观察,综述了丹顶鹤的生态习性,重点介绍了其越冬习性,提出了保护越冬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江苏盐城海滨区域丹顶鹤适宜越冬生境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期盐城海滨湿地景观分布图为基础,在GIS技术支持下,以食物丰富度、水源、隐蔽条件、人类活动、最小斑块面积和日常活动距离为生境适宜性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分析了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适宜越冬生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987-2007年,丹顶鹤生境类型发生显著变化,盐城海滨区域自然湿地面积减少27.6%,丹顶鹤条件适宜生境总面积迅速减少;丹顶鹤条件适宜生境面积和比例发生显著变化,面积由2354.36km2减为1100.13 km2,比例由1987年的51.6%减为2007年的24.1%;随着自然湿地景观破碎化和人类干扰逐渐加剧,盐城海滨区域丹顶鹤适宜生境的比例由1987年的28.2%减为2007年的13.5%,面积由1286.05 km2减为614.95 km2.  相似文献   

6.
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资料追踪和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深入研究了有资料记载以来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与栖息地分布的时空响应。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之初,丹顶鹤越冬种群广泛分布于苏北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内陆湖泊、沼泽及江苏沿海滩涂湿地;20世纪90年代之后丹顶鹤分布区域逐渐向沿海滩涂湿地转移,主要分布于盐城市的射阳县境内;进入21世纪,丹顶鹤分布区域集中于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核心区。与此同时,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也经历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过程,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数量减少50%以上。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变化与栖息地分布点周围的土地利用方式及人为干扰有关,栖息地面积丧失和景观破碎化是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丹顶鹤越冬栖息地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卫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模拟及预测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栖息地的分布。经验证,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72.63%,认为模型基本上能够反映丹顶鹤栖息地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盐城沿海滩涂丹顶鹤的分布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士成 《生态科学》2008,27(3):154-158
通过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数量分布和动态变化调查,得出丹顶鹤在该区越冬分布由建区初期的230只增加到2000年春的1128只,但近几年分布数量呈下降趋势,2008年春仅有640只。该项工作主要借助望远镜、照相机,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数量,往年数据则引用参考文献。结果表明:丹顶鹤越冬总数呈下降趋势的同时,人工湿地中丹顶鹤的分布比例也由2000年春的76.4%下降到今年的50.5%。根据年度动态分布现状对丹顶鹤的分布趋势分析认为,未来于本区越冬的丹顶鹤种群在核心区的栖息仍然保持稳定及增加趋势,但部分群体有继续向异地迁移的可能。据此本文对今后丹顶鹤越冬种群的保护与管理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规划和实施人工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世界稀有珍禽。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苏联。在我国主要栖息繁殖地在东北扎龙、向海自然保护区。越冬栖息地主要在江苏盐城市沿海五县(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的沼泽滩涂地带,被称为丹顶鹤的第二故乡。此外在江西、安徽为冬候鸟,台湾为罕见冬候鸟。为了保护这一面临濒危的物种,1980、1981年冬季,在射阳、大丰对鹤群进行实地观察,1982年11月下旬至1983年1月下旬在盐城沿海滩涂分别对鹤群分布、数量进行同步实地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生境及数量分布盐城市沿海五县地处北纬32°41′~34°30′。主要…  相似文献   

10.
丹顶鹤(Grusjaponensis)是世界大型珍贵涉禽,目前仅剩1000余只,繁殖在我国东北、苏联阿穆尔省及日本北海道。越冬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朝鲜半岛。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的世界组织(ICUN)将它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我国将它列为一类保护动物。盐城沿海滩涂是我国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盐城市环保局和盐城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至1986年10—3月对当地丹顶鹤越冬期数量分布进行了连续五年调查,获得下列初步结果。一、自然概况盐城沿海滩涂分属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五县,为江、淮、黄冲积平原。地理位置在东经119°48′—120°56′,北纬32°38′…  相似文献   

11.
谢富赋  刘红玉  李玉凤  王娟  刘伶 《生态学报》2018,38(15):5584-5594
丹顶鹤作为湿地环境的指示物种,其种群数量逐年下降引起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鸟类生境选择具有多尺度特征的观点逐渐成为研究者的共识。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大陆西线种群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选择该区域进行多尺度越冬生境选择研究对于丹顶鹤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遥感影像和丹顶鹤越冬分布的调查,本文用极坐标的方法在GIS软件中对丹顶鹤分布定位进行制图。借助Arc GIS 10.2和fragstats 4.2软件,从点缓冲、景观和区域3个尺度系统分析丹顶鹤越冬生境多尺度利用特征。在点缓冲尺度上,通过缓冲分析和叠置分析描述丹顶鹤生境利用的强度,发现丹顶鹤连续利用生境和经常利用生境的植被类型是碱蓬,偶尔在芦苇中活动,偏好生境区植被覆盖度在30%以下,植被高度在60 cm以下。在景观尺度上,丹顶鹤偏好程度较高的前三类生境为芦苇沼泽、碱蓬沼泽、明水,对互花米草沼泽具有负向选择。在区域尺度上,受道路和土地利用干扰影响,丹顶鹤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核心区的低干扰区域;除了干扰之外还与生境面积、生境破碎程度密切相关。综合三个尺度,研究得出丹顶鹤生境选择具有明显的多尺度利用特征,丹顶鹤保护需要考虑多尺度生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承载力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董科  吕士成  Terry Healy 《生态学报》2005,25(10):2608-2615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G rus jap onensis)越冬地。如今全球的丹顶鹤仅约2700只,而每年在此越冬的丹顶鹤接近世界野生个体总数的一半。因此,盐城滩涂的环境状况对于保护该物种的意义不言而喻。该地区能够容纳承养多少丹顶鹤?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此前尚无人就盐城滩涂对丹顶鹤的承载力作过详细分析。处于保护下的野生动物应按照“生态承载力”来分析其容纳量。由于滩涂上水源较充足,食物和隐蔽物就是丹顶鹤对生境的主要两方面需求,也即限制因子。根据2004~2005年越冬期统计的鹤数及其分布,运用N eu方法分析丹顶鹤对盐城8种不同栖息地的选择性,结果显示它们最偏爱的生境是稻田和草滩,可以栖息在芦苇(P hragm ites comm un is)地、淡水养殖塘或大米草滩,而回避的生境是泥滩、盐田、盐地碱蓬(Suaed a sa lsa)滩。之后,作者用“热量法”计算了射阳基地圈养丹顶鹤的饲料成分,基本符合营养定额标准;而人工投放的玉米饲料难以保障野生鹤的生存。又按“重量法”,以丹顶鹤对各生境的利用程度为权重,估算得盐城保护区可利用的食物总量远远大于鹤群一个越冬期所需量,表明食物并非生境的决定性因子。此外,作者分析了丹顶鹤对各种主要食物的选择性,发现植物在食物总量中占比例极小,但其喜爱的食物却是植物性的稻谷和人工的玉米饲料。总而言之,其种群喜爱居留在淤长型海岸带及食物量大、距道路(人类活动)远、盐度小的栖息地。核心生境丹顶鹤的分布密度约0.8~2.5只/km2,则1000km2最适宜生境的容纳量为800~2500只;实际上,近10a来80%~90%的鹤群分布收缩在核心区与缓冲区(面积共641km2),则整个保护区容纳量为570~2004只。结合这两方面考虑,作者预测盐城保护区的丹顶鹤承载力为2000~2500只,目前其数量未达饱和,种群还将增长。  相似文献   

13.
半散放丹顶鹤越冬日活动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5年1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和扎龙自然保护区观察半散放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越冬行为,发现在迁徙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保护区,雌雄成体丹顶鹤多数日间行为(包括觅食、运动和修饰行为)无明显差异,而其行为与亚成体丹顶鹤存在一定差异。与盐城自然保护区相比,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雄性、雌性及亚成体丹顶鹤日间的觅食、运动、修饰、静栖等行为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它们分别采用了相同或不同的行为对策来适应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14.
欧维新  甘玉婷婷 《生态学报》2016,36(10):2996-3004
选择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丹顶鹤越冬生境景观与种群动态这一格局-过程关系为切入点,尝试从丹顶鹤最小存活面积特征与种群动态视角探讨一下最佳粒度、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的指数遴选方法。结果发现:根据丹顶鹤最小生存面积确定200m为最大转换粒度,综合景观指数随空间粒度变化的规律和粒度转换精度损失评价的结果,确定最佳分析粒度为70m。在众多景观因子中,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再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起景观与丹顶鹤数量指标间的联系,最终筛选出反映景观面积(CA)和空间格局(IJI,ENN_MN)的3种影响显著景观因子,其解释贡献率(累计R2)达到70.5%,且其所代表的生境景观的组成和结构信息较为客观地反映出研究区丹顶鹤种群动态分布的显示状态。与纯粹的景观指数分析相比,这种方法更能反应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的特定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洛斌  张慧  缪旭波 《生态科学》2014,33(6):1189-1193
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为研究区, 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 分析了不同生境敏感因子与丹顶鹤数量的耦合关系, 再根据斜率关联度对生态敏感因子进行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 丹顶鹤数量与研究区的生境敏感因子密切相关, 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耦合关系。关联程度的排序为: 碱蓬破碎度指数>芦苇破碎度指数>净初级生产力年总量>景观破碎度指数>芦苇面积>香农生物多样性指数>碱蓬面积。其中碱蓬破碎度指数、芦苇破碎度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与丹顶鹤数量呈负相关关系。碱蓬破碎度指数与丹顶鹤的数量关联度最强, 对该地区的生境状况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赤麻鸭越冬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在全冰封的水库,赤麻鸭白天整日集群停栖在冰面上,未见取食活动。傍晚鸭群飞离冰面去取食,夜间冰上无鸭。停栖鸭群在冰上留丰粪迹和足迹,日匀粪堆沉入冰面下,被冰包埋。在有活水面的水库,冬日白天可见鸭群取食活动,夜是冰上有停栖的鸭群。冬日的赤麻鸭仍保健配偶关系。  相似文献   

17.
鸳鸯越冬生态观察,始于1984年冬。经调查发现,鸳鸯每年与绿头鸭混群均一次性迁徙,其中最早迁来鸟洲的时间为10月中旬、最晚迁离时间在次年4月18日以前;迁入后以鸟洲为中心沿来河上下游两岸分布,其数量最多年(1986)为14只、最少年(1987)为一对;它们多成群在河石较多或浅水滩活动和取食,白天活动在河浅水沙滩、旁晚集群到河中较深水面过夜;食物为小鱼、蚌、螺以及水生植物的叶子。近年来数量有减少的趋势,必须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8.
夜鹭越冬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2年起有大批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迁来苏州虎丘越冬,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观察,报道如下。 (一)苏州虎丘生态环境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经120°6′,北纬31°3′),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海拔10米以下,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  相似文献   

19.
大鸨的越冬数量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孝宗  马书钊 《四川动物》1996,15(4):169-169
大鸨的越冬数量及分布姚孝宗,马书钊1.洛阳市林技站洛阳4710002.孟津县林业局大鸨(o曲tiN.m-)为我国一类重点保护动物。但由于草原的过度开发,人类活动的干扰日趋严重,使大鸨的栖息面积日益减少,种群数量日渐下降。目前全世界约有大鸨op700只...  相似文献   

20.
丹顶鹤在中国分布的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丹顶本息地的现状。东北三角衣内蒙古自治区有丹顶鹤的繁殖地,越冬地主要集中在盐城市的沿海滩涂上,人们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如栖息地被破坏,环境污染,农药使用等问题制约着丹顶鹤种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