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原生质(Protoplasm)来自希腊文Protos(第一,原始)和Plasm(形式,形成),原是用来称呼在细胞壁内看到的粘液状物质的。当时认为那种粘液状物质就是生命物质的原始形式,故称原生质(旧译原形质)。原生质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是在人们对生命的物质基础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因此,关于原生质到底包括哪些部分,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原生质是指除细胞壁以外的构成细胞的活物质。这样一来,原生质概念就和稍后提出的原生质体(Protoplast)概念等同了。有人认为液泡内的液体是细胞的代谢产物,不是活物质,根据原生质的本义应排除在原生质之外。于是争论不休。这两种观点虽不尽相同,但基本出发点则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原生质是构成生物体的活物质,同时又把原生质局限在细胞壁以内。应当指出原生质是一个不够完善的概念,这一点只要分析一下血浆(血液中的非细胞成分)算不算原生质即可看出。由于血浆属细胞间质,不在细胞内,所以不应算原生质。但血浆与  相似文献   

2.
辨析中学生物教材(试验本)中部分容易混淆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学中有些概念非常相似 ,有时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 ,误人非浅 ,教学中必须将概念讲清、讲透 ,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现象和原理。以下就中学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易混淆的概念作一对比分析及澄清。1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原生质原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和首要物质之意。后来用原生质泛指细胞内全部的生命物质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动物细胞就是一团原生质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外还有一个没有生命的细胞壁结构。原生质层是将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看作一整体 ,这一整体叫原生…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现在发行到我市1978年出版的新编全国统一教材高中生物学课本的第二页中写着这样的一句“细胞中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通称为原生质”。这种讲法是否是新的讲法,对不对。我过去所学过的原生质概念就是指细胞质而言,在参考一些资料中讲的原生质也是指为细胞质。在我们对学生讲课时是按照现在这本新书上的讲法来讲呢,还是按照我们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讲呢,请你们指教。  相似文献   

4.
一个正常的完全生长的植物细胞,具有大的中央液泡,原生质占细胞体积的5%,是质膜与液泡膜之间的一个薄层。原生质与质膜和液泡膜合称为原生质层。它是液泡和外界溶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屏障,非电解质从外界溶液进入液泡主要依赖于扩散过程,即被动透性。原生质层对非电解质的透性大小表示原生质层对液体或处于溶解状态物质的通透能力,是原生质层的一个特性。通过原生质层透性大小的测定,可以获得有关膜的组成,  相似文献   

5.
新编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生物学》(1985年版),较之一九七九年版本,体现了较好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作了进一步充实,还适当介绍了现代生物学的新成就和新进展。但是,笔者认为,教材有几处地方值得商榷。一、“生命物质”说课文第5页第二自然段开头写道:“各种生物都是由生命物质、即原生质所组成的。原生质是指细胞中的全部生命物质,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本引言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细胞的原生质流动(也称胞质环流)的实验观察材料,多采自鸭跖草花丝表皮毛,孔雀草(万寿菊)花丝表皮、南瓜幼茎表皮毛、黑藻叶片、丽藻的地下茎细胞等。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大白菜叶脉表皮是观察原生质流动效果很好的材料。实验时用新鲜的大白菜内层叶片,撕  相似文献   

7.
膜蛋白能协助很多种小分子通过细胞膜。但不能转运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膜转运生物大分子的机制与质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小分子物质。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的机制不同。各种分泌细胞的分泌过程一般是这样:首先在细胞内合成分泌物质,经过必要的修饰之后。分装到悬浮在细胞质的分泌小泡中,随后是分泌小泡向原生质膜移动,与原生质膜融合将分泌物释放出去,或者是停留在原生质中,直到膜上的受体接受了某种信号后再释放出来。分泌小泡膜与原生质膜融合将分泌物释放出来的过程称为外排作用(图1)。  相似文献   

8.
分离蓝藻原生质球的新方法:青霉素-溶菌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藻原生质球(体)的研究,至今尚未取得决定性突破,成为细胞壁生物之中的唯一例外。这不仅表现在原生质球(体)的再生没有成功,而且分离制备方法亦存在很大问题。从1967年沿用至今的Crespi-Biggins溶菌酶法不仅在质量上不能得到真正理想的原生质球,而且数量上也达不到。由于在分离过程中细胞大量破裂,原生质球的产率很  相似文献   

9.
丝状固氮蓝藻柱胞鱼腥藻原生质球的培养再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丝状固氮蓝藻柱胞鱼腥藻 (Anabaena cylindrica)在含 0 .1mol/ L KCl的 Allen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 9d,90 %以上细胞转化为原生质球或半原生质球 ,对低渗敏感或抗低渗。此种材料经 0 .1%溶菌酶 ,在 2 8℃下处理 3~ 4h,细胞低渗破裂率约 10 0 % ,成为质量较高的原生质球。用 0 .15mol/ L Ca Cl2 液体无机盐培养基培养 ,原生质球再生和分裂。不同原生质球再生不同步 ,最快培养 3 d分裂。再生分裂的主要方式为均等分裂 ,但有不规则分裂和出芽方式 ,再生率在 2 5%以上。  相似文献   

10.
螺旋藻原生质球的分离及其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改进后的分离方法可获得大量有活性的钝顶螺旋藻 ( Spirulina platensis)原生质球。原生质球大小不等 ,直径在 2 .9~ 4 .6μm,原生质球表面有皱纹及小的孔洞 ,放氧速率为完整藻的 4 0 %。原生质球的室温吸收光谱表明其色素种类与完整细胞基本相同 ,都具有叶绿素 a、藻蓝蛋白、藻红蓝蛋白和类胡萝卜素。但原生质球中减少了藻蓝蛋白和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 ,而藻红蓝蛋白明显增多。螺旋藻的完整细胞与原生质球的 77K荧光发射光谱略有不同 :激发光为 4 36nm时 ,藻丝体和原生质球都具有 4个荧光发射峰 :F686、F696、F730和 F75 7,原生质球的 F75 7明显减弱 ;激发光为 5 80 nm时 ,藻丝体有 5个发射峰 :F64 0、F685、F693、F72 8和 F75 8,原生质球的 F75 8消失。原生球中 F72 8/F685、F64 0 /F685值增高 ,F693/F685值降低 ,光系统 的 F72 8与捕光色素系统的 F64 0的比值降低。上述结果表明 ,失去细胞壁可能抑制光系统 活性 ,在光系统 与 F695有关的核心天线色素系统受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染色体DNA转化原生质球构建解烃工程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供体菌C_(20-11)和D_(36-3)染色体DNA转化受体菌T_3原生质球。采用5mg/ml溶菌酶,37℃水浴1小时制备原生质球。原生质球形成率为99%,再生率为72.5%。在30%、PEG6000和0.1MCaC1_2作用下,供体DNA转化受体原生质球。我们用上述条件构建了能够同时降解以下四种碳源:苯甲酸、萘、樟脑、十六烷的工程菌株TCD32-14-1。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与绿脓杆菌原生质球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在细菌学分类上不属同一科的大肠杆菌与绿脓杆菌原生质球的融合方法,使二种细菌发生融合和染色体重组,并通过重组体与亲本菌株遗传标记的差异来选育新重组菌株。实验中由于绿脓杆菌原生质球形成率低,适应性强,对多数抗菌素耐药。我们利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将活菌体与原生质球分开。并通过热处理使未与大肠杆菌杂交的绿脓杆菌原生质球在MD_3培养基中不能复原再生。为提高细菌细胞融合率及简化融合体筛选方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实验结果证明所选育的二株融合体兼有二种亲本菌种的遗传性状,说明二种细菌细胞发生了融合和染色体重组。应用细菌原生质球的融合方法,使异种细菌进行杂交重组,组建一株兼备二株细菌性状的重组体,不仅为遗传育种提供一有效方法,也为异种细菌间传递质粒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变形运动是一个大家所熟知的事实。对于变形运动,人们应用原生动物变形虫已广泛进行了研究。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假说,主要集中在变形运动中细胞质是如何变化的、变形运动的动力是如何产生的、变形运动的分子基础等一系列问题上。普遍认为,原生质凝胶的收缩及转化为原生质溶胶的过程是细胞质流动和各种变形运动模式的基础。变形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主要是变形虫内质的变化即细胞质发生凝胶质/溶胶质—溶胶质/凝胶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细胞质(凝胶质)的收缩,接着是非粘滞的溶胶质的移位,细胞表面通过形成伪足而延伸出去,细胞的位置也就此而发生移动(图11)。  相似文献   

14.
答植物的导管和筛管是由生长点分裂出来的细胞吸收营养物质逐渐扩大,经组织分化后形成的。正常的植物细胞除了有细胞壁外,均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共同组成的原生质。可成熟的导管则完全没有原生质,筛管也仅有其中的一部分。那么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这些物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随着植物细胞的不断生长,形成的原液泡也逐渐长大,并相互融合成一个大液泡,占据了整个细胞的绝大部分。液泡的作用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相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它的外侧是一层单位膜,里  相似文献   

15.
水稻受稻瘟菌侵染后发病初期的细胞学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致病性不同的3个稻瘟菌株接种水稻IR64品种。结果显示:在抗性反应中,病菌接种后水稻细胞中形成原生质颗粒,逐渐向病菌侵入部位聚集;原生质浓缩及沉积的形成、细胞坏死与病菌侵染菌丝的受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在中度抗性反应中,原生质颗粒化的时间延迟。在感病反应中,尚未观察到水稻细胞质浓缩现象。病菌侵染后寄主细胞在蓝光激发下的自发荧光表明,在寄主细胞中有多酚类物质的产生和积累。抗性反应中稻瘟菌接种后多酚类物质产生早,荧光范围大而强;中度抗性反应中,多酚类物质产生迟,荧光范围小而弱;而在感病反应中,难以观察到寄主细胞的自发荧光。胼胝质、磷脂酶Dγ(phospholipase Dγ,PLDγ)产生和积累的趋势与多酚类积累的情况大致是相似的。不同互作类型寄主细胞中多酚类物质、胼胝质和PLDγ产生和积累的差异表明,这些物质在水稻的抗病性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来我用孔雀草(万寿菊Tagetes patula)花的表皮毛观察有色体时,同时发现了原生质的流动。经与其它材料的比较,我觉得用孔雀草花的表皮毛观察原生质流动效果较好。且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易、杂色体多、原生质流动快等特点,便于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致病性不同的3个稻瘟菌株接种水稻IR64品种.结果显示在抗性反应中,病菌接种后水稻细胞中形成原生质颗粒,逐渐向病菌侵入部位聚集;原生质浓缩及沉积的形成、细胞坏死与病菌侵染菌丝的受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在中度抗性反应中,原生质颗粒化的时间延迟.在感病反应中,尚未观察到水稻细胞质浓缩现象.病菌侵染后寄主细胞在蓝光激发下的自发荧光表明,在寄主细胞中有多酚类物质的产生和积累.抗性反应中稻瘟菌接种后多酚类物质产生早,荧光范围大而强;中度抗性反应中,多酚类物质产生迟,荧光范围小而弱;而在感病反应中,难以观察到寄主细胞的自发荧光.胼胝质、磷脂酶Dγ(phospholipase Dγ,PLDγ)产生和积累的趋势与多酚类积累的情况大致是相似的.不同互作类型寄主细胞中多酚类物质、胼胝质和PLDγ产生和积累的差异表明,这些物质在水稻的抗病性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典时期的细胞学生物细胞的发现是在十七世纪的中纪;在这个时期,显微镜在生物学上的使用已逐渐普遍.英人胡克(Hooke)在1665年用显微镜观察一片软木栓是第一个看到了细胞的人.但是当时对细胞的看法是错误地强调了细胞壁的重要性.直到十九世纪的初纪,细胞学家才开始注意细胞里面有生命的物质,并且认识到作为一个由原生质所组成的活体,细胞的形态呈现极大的多样性.虽然在1781年已有人看到过细胞核,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通过布郎(Brown,1831)的研究,才肯定它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在整个细胞形态上细胞核还是比较一致的.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1839年德国施莱登(Schleiden)和比国的施旺(Schwann)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生长和繁殖是生物体重要的生理机能。徽生物在适宜条件下,通过酶的作用,不断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进行一系列的代谢活动,将营养物质转变成为其本身的细胞物质,结果使细胞内原生质的总含量不断增加,个体逐渐长大,此过程称为生长。在单细胞微生物中,由于细胞分裂引起细胞数目增多的过程称为繁殖。在多细胞微生物中,由于菌丝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里观察原生质流动的较好材料有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水鳖科)、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水鳖科)的嫩叶。水鳖(Hydrocharis dudia水鳖科)的根毛。轮藻(Chara globularis绿藻门)的叶节间细胞。南瓜、冬瓜、黄瓜茎、叶上的表皮毛。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鸭跖草科)的花瓣、紫鸭跖草(Tradescuntia Virginical鸭跖草科)的雄蕊花丝毛。小麦幼苗的根尖,洋葱鳞茎的内表皮。在国外学校里常用加拿大藻(Elodea Canadensis产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