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从新疆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中分离培养并鉴定韦荣球菌。方法收集新鲜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粪便样本,用韦荣球菌专属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微量生化反应管进行初步鉴定;提取所得菌株的DNA,使用韦荣球菌属引物对此DNA进行特异性扩增,结合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1)所得到的菌株经微量生化反应管初步鉴定为韦荣球菌;(2)使用韦荣球菌属引物对此菌株DNA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预期产物;(3)经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最终确定所得菌株为韦荣球菌。结论从新疆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中分离培养得到韦荣球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来测定新疆维、哈两民族血浆中谷氨酰胺的含量;使用放免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测定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结果 维吾尔族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血浆中谷氨酰胺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哈萨克族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血浆中谷氨酰胺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哈两民族的正常人血浆中谷氨酰胺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哈两民族的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谷氨酰胺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哈两民族人群血浆中的谷氨酰胺含量与空腹血糖(FBG)水平呈负相关(r=-0.4858,P<0.001),与FINS水平呈正相关(r =0.236,P<0.05),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呈正相关(r=0.52,P=0.001),与TG呈负相关(r=-0.4330,P<0.01),与LDLC呈负相关(r=-0.4077,P<0.01),与HDLC呈正相关(r=0.2553,P<0.01).结论 谷氨酰胺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保护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中奇异菌簇和产气柯林斯菌属的水平,分析奇异菌簇和产气柯林斯菌属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样和粪便样本,采用16S r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粪便样本中奇异菌簇和产气柯林斯菌属的水平;运用Pearson分析目标菌属水平与4组人群的空腹血糖(FBG)、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结果 (1)与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组比较,该民族T2DM组中奇异菌簇、产气柯林斯菌属水平均降低(P=0.012,P=0.024),两民族糖耐量正常组之间奇异菌簇、产气柯林斯菌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07);(2)奇异菌簇水平与HDL-C(r=0.281,P=0.031)呈正相关,与体重(r=-0.514,P=0.000)、BMI(r=-0.400,P=0.002)、TC(r=-0.503,P=0.000)、LDL-C(r=-0.581,P=0.000)水平呈负相关;产气柯林斯菌属水平与HDL-C(r=0.550,P=0.000)水平呈正相关,与体重(r=-0.449,P=0.000)、BMI(r=-0.432,P=0.001)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肠道中奇异菌簇和产气柯林斯菌属,可能与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逐渐成为全球突出的社会问题。如果人体内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则可能引起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肠道菌群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相关文献指出肠道菌群中的梭菌属与肠黏膜完整性、内脏脂肪、免疫稳态、能量代谢、肠蠕动有关。本文总结了梭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在机体内的生理功能及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肠道梭菌属与2型糖尿病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定量检测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和糖耐量正常(NGT)人群肠道中的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水平。方法 提取上述人群粪便细菌总DNA后,采用16S rDNA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普拉梭菌水平进行定量检测;运用Pearson分析普拉梭菌水平与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体重和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结果 (1)16S rDNA基因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新疆维吾尔族NGT组相比,普拉梭菌水平在T2DM中较低(t=2.590,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新疆维吾尔族上述人群肠道中普拉梭菌水平与FBG呈负相关(r=‒0.434,P=0.012),体重呈负相关(r=‒0.359,P=0.044),TG呈负相关(r=‒0.410,P=0.034)。结论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水平在肠道中降低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正常糖耐量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l4)及LBP/sCDl4水平的变化,探讨LBP、sCDl4、LBP/sCDl4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LBP、sCDl4在血浆中的浓度。两组问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运用Pearson分析方法对血浆LBP、sCDl4、LBP/sCDl4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正常人群的空腹血糖(FBG)、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组相比较,该民族T2DM组中LBP和LBP/sCDl4的表达量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3);与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组相比,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组血浆LBP和LBP/sCDl4的表达量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6)。血浆LBP的含量与相对应的FBG、体重、BMI、TC、TG、HDL—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及LBP/sCDl4与FBG、TG显著正相关性。结论与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组相比较,LBP和LBP/sCDl4的表达量在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组和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组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308G-A位点与新疆地区雏吾尔族人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TNF-α基因308位点SNP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T2DM患者105例72例及正常对照98例血清TNF-α水平,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SNP308多态性住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为(26.30±15.54)pg/ml较汉族人群低,病例组为(29.89±14.48)pg/ml,病例组与时照组TNF-α水平无差异(p>0.05).病例组血清TNF-α与FPG、TC、FINS、LDL-C、HOMA-I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TNFΝα基因SNP308多态性位点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2型糖尿病有明显相关性;(2)TNF-α水平在新疆维吾尔族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搞(Insulin Resistance,IR)、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而氧化应激可以直接及间接激活细胞内的一系列应激信号通路,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c-Jun氨基端激酶(NH-terminal Jun kinase,JNK)、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这些应激通路的激活可以产生以下结果:(1)阻断胰岛素作用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2)降低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致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3)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等.本文针对氧化应激诱导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等机制加以综述,以便进一步阐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易引起严重的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造成多重器官损伤;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生存质量普遍偏低,致残率、致死率走高;发病机制异常复杂,目前仍未能完全阐明。近年来,大量报道显示,肠道菌群作为人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参与了宿主的健康维持和疾病发生,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就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肠道菌群及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首次对我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2个少数民族群体的HLA-DQA1、-DQB1两个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DQA18个等位基因中,维族和哈族均表现为DQA1*0301最常见。最少见的DQA1等位基因,在维族中为DQA1*0401和*0601,而在哈族中为DQA1*0601;在DQB116个等位基因中,DQB1*0201和*0301在维族和哈族中均表现为最常见。在维族中未观察到DQB1*0502、*05032和*0504,在哈族中未观察到DQB1*05032、*0504和*0605等位基因。统计分析表明,维族和哈族DQA1、DQB1各等位基因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维、哈族间具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以27个种族或民族的HLA-DQA1、-DQB1两基因座基因频率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上,维族和哈族独立于其他群体而聚类,独处一支。维族和哈族接近蒙古人种,而离高加索人种较远。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种途径影响宿主的代谢与生理功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改善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肠道菌群影响2型糖尿病的主要途径,为阐明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以及基于肠道菌群靶点的药物研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T1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肠道菌群是T1D发病的重要因素。在T1D发生前,观察到肠道通透性发生改变,使抗原透过肠黏膜进而攻击胰岛β细胞。患有T1D宿主体内的肠道微生物也与健康宿主的微生物有别,其调节性T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丁酸、粘蛋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等可能与T1D有关。尽管通过细菌定植促进自身免疫的机制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中虽已发现,但有些问题目前尚不清楚。现就肠道黏膜通透性与T1D的关系、宿主体内微生物组成的变化、肠道微生物与T1D的相关性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主要由胰岛素分泌的相对和/或绝对缺乏引起,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由肥胖、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黄连素是一种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天然的五环异喹啉类生物碱。然而黄连素在动物模型中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提示肠道菌群可能是其发挥多重药理作用的靶点。肠道菌群被称为“第二基因组”,通过调节代谢物、微生物-肠-脑轴、炎症反应、肠道激素和氧化应激影响T2DM。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分析了黄连素调节肠道菌群在T2DM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T2DM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