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脓杆菌外毒素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及各种动物体内,是一种常见条件致病菌。绿脓杆菌导致的感染占革兰氏阴性感染的10%,常继发于肿瘤,大面积烧伤、面积创伤及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感染类型多种多样,有急、慢性局部感染,也有全身性感染。因为感染绿脓杆菌的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低下、临床有效的抗生素种类少,又缺乏有效的疫苗等因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正>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绿脓杆菌感染的发生率日趋上升。由于绿脓杆菌对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有高度的耐药性,使绿脓杆菌败血症严重地威胁着烧伤和战伤病人的生命。近年来,对绿脓杆菌的主动和被动免疫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下面就几种菌苗研制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抗菌素比较容易地解决了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之后,临床上出现了“条件致病菌”的感染问题。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绿脓杆菌是分布广、自然抗药性发生率高的一类条件致病细菌。它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近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死亡率较高的难治病之一。绿脓杆菌感染常在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时发生。虽然临床上不断使用新的抗菌素,但如果机体条件不改善,疗效就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国内外都在研究应用各种免疫制剂治疗和予防绿脓杆菌的感染,以便给临床控制和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寻找新途径。鉴于免疫核糖核酸有特异促进噬菌细  相似文献   

4.
革兰氏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是住院病人最易感染的病菌。由于它们在外界分布甚广,容易获得抗药性,当慢性病患者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低下时又易形成续发或合并感染,这是目前死亡率高的难治病之一。临床上单靠更换抗生素是很难解决治疗问题的。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免疫核糖核酸(i-RNA)能特异的增强吞噬细菌功能,在抗感染中有保护作用。把i-RNA初步试用于临床治疗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把i-RNA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重症感染治疗上,也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API系统鉴定化妆品及一次性卫生用品微生物种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PI2 0E系统鉴定 18株肠杆菌科细菌 ,鉴定结果符合率 10 0 % ,并用API2 0E ,API 2 0NE ,APISTAPH和API2 0cAUX分别对分离自化妆品和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 183株革兰氏阴性发酵杆菌 ,革兰氏阴性非发酵杆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酵母菌成功进行了菌种鉴定 ,另有 3株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阴性杆菌未能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绿脓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摩尔根变形杆菌和几株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乙酰胺酶产生情况,证明只有绿脓杆菌产生乙酰胺酶。对临床采集的108份标本应用乙酰胺酶法进行了检测,表明6~8小时即得出结果。根据乙酰胺酶检测绿脓杆菌,能够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防治绿脓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绿脓杆菌(Pseudomona ae-ruginosa)引起的感染疾患,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理由是,一则由于它已成光临床医学难治之症,另一方面由于本菌作为条件致病杆菌,具有和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不同的持异的生物学性状,诸如复杂的病原性和R因子(Pesistance factor)有关的抵抗性等、多种致病因子,包括菌体内物质(Slime物质、内毒素)和菌体外物质(外毒素、外酶,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广藿香油抗菌主要药效物质,遵循成分敲除/敲入研究模式,以百秋李醇与广藿香酮为目标成分,用广藿香油制备百秋李醇与广藿香酮不同含量比例的样品;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各样品对6种革兰氏阳性菌种及5种革兰氏阴性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SAS 9.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一元方差分析,并采用SNK法(q检验)联合析因设计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广藿香油抗菌效果显著优于敲除目标成分后的阴性样品,但阴性样品仍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广藿香油与阳性对照样品(单体百秋李醇∶广藿香酮=2∶1)、百秋李醇单体、广藿香酮单体之间,其整体抗菌效果基本相当;但百秋李醇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均优于广藿香酮,广藿香酮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均优于百秋李醇;且两目标成分不同比例配伍的广藿香油对不同菌种的抗菌效果略有差异。由此可见,百秋李醇与广藿香酮为广藿香油的主要抗菌活性物质,百秋李醇、广藿香酮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抑制作用有所差异,且两者比例差异对广藿香油抗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广藿香酮比例的增加,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活性有下降趋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115株来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细菌学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泌尿系统感患者中段尿分离出的115株细菌进行分析。结果:来自住院患者男女比例为1∶3,共检出20个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8.8%,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最高,占51.8%;革兰氏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占11.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丁胺卡那、头孢三嗪、亚胺硫霉素、头孢噻肟、呋喃妥因较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除对万古霉素、环丙氟哌酸、利福平较敏感外,对其它抗菌素都有相当高的耐药性。来自门诊患者男女之比为1∶9,共检出18个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6.7%,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占30.0%,其次为变形杆菌(6.6%);革兰氏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占总检出菌的13.3%,药物敏感率较住院患者高,细菌分布更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CR技术在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中进行检测的方法可行性以及大鼠体内IL23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肺炎感染组。在绿脓杆菌肺炎模型建立后,设计绿脓杆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3组大鼠体内绿脓杆菌感染的PCR鉴定,并用qPCR和ELISA技术检测大鼠体内IL23水平变化。结果:①PCR技术检测到肺炎大鼠模型中的绿脓杆菌,其中肺组织检出率为100%,而对照组的PCR结果是阴性。②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建立后,大鼠的IL23 m RNA逐渐上升,在第3天达到最高值,相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分别是60852.9±1474.2和1987.7±246.4拷贝,P0.05);血清中的IL23蛋白水平也逐渐上升,在第1周到达最高值,相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分别是297.4±14.7和123.8±18.3pg/m L,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大鼠体内的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绿脓杆菌感染检测PCR方法,发现大鼠IL23在绿脓杆菌感染后显著升高,在绿脓杆菌肺炎和IL23之间建立了联系。  相似文献   

11.
庞先琼  赵学会  陈绍平 《生物磁学》2009,(14):2699-270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院内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发病机理、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从本院老年COPD继发医院革兰氏阴性杆菌(GNB)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213株GNB进行菌型分类,选用12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体外MIC药敏试验。结果:213株占COPD继发医院肺炎病原菌总数的69.6%(213/306)。老年COPD患者继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菌种分类为:铜绿假单胞菌(35.7%)、肺炎克雷伯菌(21.1%)、大肠埃希菌(17.4%)、阴沟肠杆菌(11.7%)、嗜麦芽假单胞菌(7.9%)、其他病原菌(6.1%);药敏结果表明,所有GNB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COPD继发GNB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重视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控制院内感染GNB的发生和日益增高的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erane,PROM)所致孕妇绒毛膜羊膜炎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胎膜早破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主要致病菌的病原学特征,为围产期感染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597例破膜时间大于24小时的PROM孕妇的胎膜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597例破膜时间大于24小时的PROM孕妇的胎膜细菌培养中,86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14.41%;培养阳性病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3.26%(63/86),革兰氏阳性菌球菌占34.88%(30/86),培养最多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占60.47%(52/86)。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PROM相关的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应根据病原学特征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肾移植术后病人体表微生物群的变化进行了连续动态的观察。正常人体表微生物群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阳性杆菌,感染发生前这些微生物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4个病例中有22人发生了体表革兰阴性杆菌定植,其中有19人在革兰阴性杆菌定植后的2天~3周后并发了不同程度的泌尿道、肺部、伤口、血液和其它体液的同种细菌感染,并发严重感染的7例病人中有6例表现为全身性革兰阴性杆菌定植。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不动杆菌和沙雷氏菌是常在体表定植的致病菌。作者认为:皮肤正常菌群的改变和病原性革兰阴性杆菌定植是监测肾移植术后感染,尤其是严重感染的有效手段。病人的口咽部和腹股沟等处是引起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持续稳定的贮菌所,全身性同种革兰阴性杆菌定植是严重感染的征象。  相似文献   

14.
牙龈紫质单胞菌类胰蛋白酶及其致病机制研究动态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成都610041黄毅牙周病与产黑色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尤其是牙龈紫质单胞菌(Porphoromonasgingi-valis)有密切关系,文献报道该菌为进展性成人牙周炎的优势菌种[1,2...  相似文献   

15.
拟杆菌属的分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乃昕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4):241-243
拟杆菌属的分类现状赵乃昕(山东潍坊医学院,潍坊261012)拟杆菌属(BacteroidesCastellaniandChalmers1919)原先几乎包括全部人和动物有关的革兰氏阴性专性厌氧无芽抱杆菌。但此属菌种在形态、生理、生化、化学组成及DNA...  相似文献   

16.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是一种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EM易感人群主要为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有侵入性操作等的患者,可引起脑膜炎、菌血症、肺部感染、眼部感染等,其多重耐药性给临...  相似文献   

17.
滴水湖沉积物中可培养优势微生物种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滴水湖湖心采集底泥样品,对底泥中可培养优势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滴水湖沉积物中菌落总数为2.43×104CFU/g,分离纯化后的8株优势菌种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7.5%,其中7株为GN-NENT(革兰氏阴性非肠道菌)、1株为GP-ROD SB(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鉴定结果显示,8株菌种分别为:鳗鱼气单孢菌(Aeromonas encheleia)、乙酸钙不动杆菌/基因型1(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genospecies1)、舒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DNA group12)、腐败希瓦氏菌B(Shewanella putrefaciens B)、维罗纳/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sobria DNA group8)、坎氏弧菌(Vibrio campbelli)、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和梅氏弧菌(Vibrio metschnikovii)。  相似文献   

18.
弗朗西斯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染色的苛养性细菌。该菌属的模式菌种——土拉热弗朗西斯菌是人畜共患病土拉热病的病原体。弗朗西斯菌广泛存在于土壤、草丛、沼泽等自然环境和被感染的动物宿主体内,可以通过空气气溶胶、节肢动物叮咬以及直接接触受污染的环境、物品和饮食等多种方式传播。近年来,世界各地有大量新型的弗朗西斯菌种的发现报道。我们课题组于2008年始,从城市集中空调冷凝水系统中分离了多株弗朗西斯菌,并初步发现了两个弗朗西斯菌属的新种,其中广州弗朗西斯菌已获得正式命名。然而这些新细菌的鉴定方法,流行病学特征均不十分明确。本文简要综述了弗朗西斯菌的分类现状、分离鉴定方法等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供国内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正确区分微生物肥料产品中的大肠菌群,对近期检测的样品在伊红美兰(EMB)平板上得到的52株细菌进行了验证,并根据菌落的颜色和形态挑选出18个菌株,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鉴定,以大肠杆菌科的4属7株标准菌株进行对照,鉴定结果和标准菌株一致。同时对微生物肥料中常用的13株革兰氏阳性(或可变)菌株和8株革兰氏阴性菌株也作了大肠菌群检测试验。其中,革兰氏阳性(或可变)菌株在乳糖胆盐发酵管和EMB平板上结果均为阴性,革兰氏阴性菌8株中有3株能利用乳糖,但都不产气,可以通过验证试验加以区分。明确了微生物肥料产品中常用菌种利用乳糖的情况以及在EMB平板上经常出现的不同菌落的分类地位,对大肠菌群的判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测定绿脓杆菌冷休克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当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时对冷敏感性表现不同的现象,建立了绿脓杆菌冷休克率的测定技术,可用于测定群体绿脓杆菌的生长情况。应用该技术,实验群体绿脓杆菌生长各期的肉汤培养物,观察冷休克率变化规律,对照群体细菌生长曲线可见两者有一定程度吻合,同时也有差别,后者主要在于细菌冷休克率峰值出现早于细菌活菌数峰值,而当细菌达到稳定期时,其数量居高不下而后才逐渐降低,此时,冷休克率的降低则迅速而明显,可清楚地表明细菌生长状态,较早地预示群体细菌生长势头。对实验动物及少量烧伤病人创面标本检测的结果表明冷休克率测定有助于检出生长的优势菌群,此点将在机会致病菌的微生物病原性确定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