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璇 《生物学通报》2009,44(10):27-31
19世纪中期,在布隆修道院的花同里,孟德尔种植豌豆、山柳菊、玉米等植物,进行植物杂交试验,通过对豌豆试验现象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人称为孟德尔定律。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有关孟德尔定律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2.
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孟德尔定律的实质,以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的7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为实例,剖析了在孟德尔定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误区:脱离数理统计,片面理解孟德尔分离比;对孟德尔定律与连锁遗传的界定不明,误解7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定位.并由此总结,在遗传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真实客观地介绍孟德尔规律,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等,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中.孟德尔定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力素材,尤其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笔者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9个问题的分类分析和详细解答,让“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神奇”回归定律提出的必然性;同时又对围绕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的相关科学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胡恩萍  李娟  孙坤  张辉 《生物学通报》2014,49(10):17-19
通常认为孟德尔在豌豆子二代得到3∶1分离比的基础上发现了分离定律。参考孟德尔论文,在多代自交确认了子二代1∶2∶1分离比后,孟德尔才根据自己的假设提出了遗传学分离定律。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架起了1∶2∶1基因型分离比与1∶1基因分离比之间的桥梁,科学地反映了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和受精时随机结合的数理基础,使测交得以验证数理推论。这反映了遗传学研究的自在逻辑,也体现了孟德尔的成就超越当时细胞生物学发展水平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6.
从科学史角度对孟德尔的遗传研究工作被忽视30余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孟德尔遗传研究的超前性是其被忽视的最重要原因,并对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是高校入学考查学生能力和选拔学生的重要素材.在重温经典遗传学知识的基础上,归纳了孟德尔分离比出现的若干前提条件: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解析,文章认为正确理解孟德尔分离比及其变式,是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的基础和关键,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遗传定律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关于一对相对性状分离的遗传原理,揭示了杂合子内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分离性和随机结合性等一系列连续的遗传行为。等位基因分离导致性状分离这一命题,是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科学方法,历经“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获取结论”建立起来的。该命题是由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等一系列概念组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它不仅是构成基冈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定律的基石,而且本身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本文是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思考和提炼,主要探讨“假说-演绎”这一科学方法的内涵、施教策略以及如何进行命题性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龚雷雨 《生物学通报》2002,37(12):26-27
生物学科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 ,这是由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及教育功能所决定的。通过生物学课的学习 ,不仅可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而且可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教育。就“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课而言 ,笔者是基于以下理念来实施科学教育的。1 以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前提科学教育是以科学知识的呈示为载体的。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讲 ,科学教育的途径和目的之一是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就“基因的分离定律”而…  相似文献   

10.
将新课程标准中注重生物科学史学习的教学建议贯穿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教学中,利用生物科学史创设情境,以有效的问题串提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实验材料,针对其体型性状进行相关遗传规律的实验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实验结果的总结归纳,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为高中遗传学实验教学提供实践案例。本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假说演绎的全过程,提高小组合作、实验操作与分析能力。本教学实践还证明,教师的自身素养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马海财  谢小冬 《遗传》2013,35(1):107-110
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推导出了一种快速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中多对相对性状F2分离后各自性状比值的新方法--显性观察法。其原理是通过观察F2代显性性状的表现种类数, 快速确定分离性状和各自对应的表现比值, 即以3为底数, 以某一个体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种类数为指数, 计算F2后代各自性状的比值, 该方法简便易操作, 为教学和基层相关领域的科研节省了时间。  相似文献   

13.
袁维新 《生物学通报》1996,31(10):37-38
按科学发现的过程进行分离规律教学的尝试袁维新(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223300)生物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揭示生物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后者对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十分重要。科学发现的过程,就是科学家运用科...  相似文献   

14.
阐述“假说-演绎法”的基本内涵。通过对孟德尔的2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实验的深入剖析,运用“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经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建立起关于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让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并能够领会“假说-演绎法”在“自由组合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方法论价值,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锦山 《生物学通报》2012,47(10):32-35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来自学生所缺的、学生所怕的、学生所惑的3个方面.列举“孟德尔定律”一章中学生所缺、所怕、所惑的具体知识、方法和能力,分析其成因,并提供了弥补所缺、消除所怕和所惑的教学方法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用层层质疑和环环相扣的情境问题,启发学生从2对相对性状遗传现象入手,逐步探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直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以基于探究和建构主义的“发现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了面向高中学生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的教学,引导学生使用“假说一演绎”这种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结合数学统计推导,分析孟德尔2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尝试对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作出解释和假说,同时,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和推导实验结果,再与孟德尔的实际测交实验结果比较,进一步检验假说是否成立,最终构建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科学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自由组合定律是经典遗传学中的核心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关键是要理解性状的自由组合其实质是基因的自由组合。一、如何理解性状之间的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现问题在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时,提及曾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一学生举手示意: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用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为什么再学习  相似文献   

20.
金久 《生物学通报》2010,45(2):24-26
<正>1教材分析"DNA的复制"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既是对前面已学习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也是学习遗传学的基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