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保存钩体菌的保护液。以往保存钩体菌惯用柯氏培养基作为经典培养基;为了探讨对钩体菌的长期保存,免除1—2月转种一次及容易污染的弊端,其保护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选用了三种浓缩的保护液,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一致。但自配的新的保护液,成分简单,配制方便,保存效果好,省时省力,经济效益高,有实用价值,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砂土法、矿油封藏法保存链霉菌17年效果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了用砂土法保存130个种、14个变种、409株链霉菌以及矿油封藏法保存其中103个种、11个变种、307株菌17年的效果;其中部分菌株的抗菌素产生能力和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结果;经矿油封藏后,死亡菌株的矿油层,用红外光谱法检查的结果。用砂土法保存的409株菌,17年后存活384株,存活率为93.9%;在144种(包括变种)中,有101种(70%)保持着原来的形态特征。用矿油封藏法保存的307株菌,17年后存活256株,存活率为83.4%;其中169株(66%)保持着原来的形态特征。产生链霉素的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cus)As 4.181、比基尼链霉菌(S.bikiniensis)AS 4.569,产氯霉素的委内瑞拉链霉菌(S.venezu(?)la(?))AS 4.223等菌株,用矿油封藏法比砂土法保存得到较好的效果。产生新霉素的弗氏链霉菌(S.fradiae)AS 4.576,用砂土法保存效果较好。矿油封藏法保存链霉菌对保持蛋白酶活力,有着良好的效果。经红外光谱法检查19株失活的菌株的矿油层,其中17个样品于1710厘米-1或1600厘米-1处有吸收带。根据红外光谱,此吸收带属于脂肪族或芳香族中(?)c=c(?)基的伸展振动,与 Arai 用此法保存诺卡氏菌,分枝杆菌测出的结果近似。故推测链霉菌经此法保存后,菌株死亡的原因是由于浸出了细胞中类脂所致。砂土法和矿油封藏法对于长期大量保存链霉菌,是两种简便而且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制药企业环境菌库。连续4年从药品生产洁净区环境和操作人员表面、制药用水系统、合并血浆、产品和原/辅料中收集微生物,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生化鉴定、基因测序分析系统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再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保存,建立企业的环境菌库。通过对4年的微生物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环境菌库共收集了111种微生物,保存了176株微生物,建立了企业环境菌库。建立企业环境菌库,可为开展微生物污染控制、消毒效果评价、污染事件调查和微生物污染溯源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以蒸馏水、10%甘油和5%二甲基亚砜(DMSO)为保护剂,用液氮冻结法保存5种8株曲霉的效果,并检测了这些菌分别产生的亚甲基丁二酸、柠檬酸、蛋白酶和糖化酶的生理活性。这些菌在液氮气相(接近-150℃)中保存180天全部保持着生活能力,它们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保留原来的形状。所测定的液氮保存8株菌种的生理活性,除两株糖化酶活力稍有降低外,其它菌株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效价检定用攻击菌在液氮中保存的稳定性,对液氮保存1~7年的4~9代百日咳攻击菌随机抽取7~11批次样品,采用LD50检测并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其样品的毒力变化。试验结果显示,4~9代的百日咳攻击菌液氮保存5年,毒力仍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05版)的要求;保存6年和7年,4~7代的百日咳攻击菌毒力仍符合上述要求,8、9代的攻击菌毒力的合格率分别为84%和40%。试验证实,无细胞百日咳效价检定用攻击菌液氮保存5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效价检定。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3株优良生防菌SC11、153、FO47在不同发酵方法和保存条件下活菌量变化规律,采用活菌平板计数法,测定3种生防菌12个月内活菌量变化及3种生防菌粉剂发酵初期和12月保存期后对茄子黄萎病的温室盆栽防效。结果表明,SC11、 153和FO47菌粉于4 ℃密封保存12个月后活菌量与其初始活菌量差异不显著(P<0.05);FO47菌粉在4 ℃保存12个月后活菌量高于初始活菌量(P<0.05);3种生防菌发酵液初始活菌量较菌粉低1~2个数量级,在保存期60 d内活菌量急剧下降,第6个月时接近于0。3种生防菌粉存放12个月后对茄子黄萎病仍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说明,固体发酵菌粉可以得到较高数量级的初始活菌量,3种生防菌菌粉4 ℃密封保存12个月后活菌量及抑菌活性不变,且FO47菌粉活菌量略有上升;发酵液不利于生防菌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7.
噬菌蛭弧菌在灭菌自来水中存活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噬菌蛭弧菌用灭菌自来水于4℃保存,可存活4个月以上,最长可达8个月以上;25℃保存不及4℃.定时添加宿主菌和不加宿主菌对噬菌蛭弧菌的存活时间无显著影响。该菌的存活数随保相聚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空肠弯曲菌生活力较弱,不易保存。目前国内外多接种于黄氏半固体,培养后置4℃冰箱保存,此法虽简易实用,但存活期较短。作者等在试用卵黄盐水保存空肠弯曲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在大小麦感病品种的胚芽鞘大约长1—1.5cm 时接种白粉菌的分生孢子,置17—20℃的室温下20小时左右后,放入1—4℃的冰箱中保存。整个保存期间不加光照。30—40天后,胚芽鞘上长出白粉菌丝和分生孢子。经无病小麦苗接种试验,在3—4℃下小麦白粉菌保存110天、1—3℃下保存150天以上,胚芽鞘上的白粉菌分生孢子仍具有与盆栽麦苗上保存的分生孢子相似的侵染力。用胚芽鞘保存白粉菌种不需附加光照,方法简便,易于保持菌种纯度,保存期长。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胞杆菌微生态制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液体发酵工艺,确定枯草芽胞杆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初始pH值7.2,并以1%海藻酸钠和3%明胶组成的混合胶体溶液为囊壁材料,以4%氯化钙作固化剂将枯草芽胞杆菌制成微胶囊剂,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经微胶囊包埋的枯草芽胞杆菌制剂,室温下保存1个月,活菌存活率为98.8%,保存3个月,活菌存活率为50.6%,保存6个月,活菌存活率为15.7%,均高于未经微胶囊化的样品;在4℃冷藏下保存3个月,未经微胶囊化的样品活菌存活率仅为经微胶囊包埋制剂的66.2%。该微胶囊制剂提高了活菌存活率,延长了活菌常温保存期。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临床上大量应用抗生素及激素疗法、免疫抑制疗法、细胞毒素药物、同位素照射等的应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菌群失调,现国内多采用活菌制剂调整菌群失调,效果虽然很好,但也存在着活菌制剂不易保存、活菌数不稳定及一部分患者在观念上不易接受的问题。螺...  相似文献   

12.
Haynes等于1955年提出橡胶塞密封于试管棉塞上保存需氧芽孢细菌。1962年J. Antheunisse改进了Haynes方法,用橡胶塞代替棉塞,密封试管斜面保存菌种,于室温或4℃下暗处保存细菌及酵母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内也有类似的报道。我们于1979年把部分水稻根系分离菌及固氮菌的斜面用橡皮塞代替棉塞置于室温下保存,经2—4.5年后检查  相似文献   

13.
双歧杆菌包埋保存技术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从将双歧杆菌活菌完全隔绝空气和降低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出发,运用制备微囊的方法,采用一种药用成膜材料,将包埋与冷冻干燥有机结合起来,在冷冻干燥的同时迅速在双歧杆菌活菌体周围形成一层类似微囊的保护膜,即将双歧杆菌活菌体包埋在保护膜内,从而达到减少甚至避免菌体冻干损伤,提高活菌存活率和收率,延长活菌常温保存期,提高活菌常温稳定性的目的。同时,这种包埋保存技术完全去除了常规冻干辅料——脱脂奶粉,能有效减少冷冻干燥菌粉的吸湿性,更利于活菌保存。用双歧杆菌包埋保存技术制备出的冻干菌粉,其含菌量比用常规冻干保护剂作冻干辅料的冻干菌粉高几百亿个/克,双歧杆菌活菌在37℃的保存期达四个月(相当于常温下保存一年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常温保存期短的技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目前已被确认是重要的肠道致病菌之一。由于本菌生活力弱,易于死亡,不好保存,在一般常用的培养基上存活时间极短约3—5天,给实际工作造成不少困难,如何保存菌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供一种较好的保存空肠弯曲菌的方法,作者选用了五种培养基,比较观察了18株空肠弯曲菌保存在不同条件下的存话期及变异情况,其结果表明:用1、2号培养基的培养物保存若放置4一10℃冰箱,前者经130天,后者经80天其存活率均为100%;在保存210天时,两种培养基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采自中国的菌瘿蚊属3种。其中斯氏菌瘿蚊Mycophila speyeri Barnes增加江苏省分布记录。采自山东省的长剌菌瘿蚊Mycophila longispina Bu et Mo和采自四川省的大剌菌瘿蚊Mycophila echinoidea Bu et Mo为科学上的新种,前一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后一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湖水中生存着大量适应极端环境的微生物,如耐冷及嗜冷菌。合适的湖水样品保存方法是野外取样的关键和开展深入研究的前提。本研究对比了冷冻和4℃冷藏两种保存方法对湖水中可培养微生物种类的影响。首先从不同保存方法样品中分离得到纯菌,然后对分离菌的16S rR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自冷冻保存湖水中分离得到7个不同的16S rRNA基因OUT(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冷藏保存水样共分离得到14个不同的16S rRNA基因OTU。冷冻保存水样分离得到的可培养微生物包括芽孢杆菌、简单芽孢杆菌、微小杆菌、不动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冷藏保存水样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包括γ-变形菌、金黄杆菌、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寡养单胞菌、假炭疽杆菌、缺陷假单胞菌、细杆菌。研究表明,冷藏保存方法比冷冻保存方法可分离得到更多种类可培养微生物,这两种保存方法均分离得到了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7.
液氮超低温保存放线菌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爱芳  林永珠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4):272-274
用6种保护剂对28株放线菌和小单孢菌进行液氮超低温保存。保存3年4个月其存活率均达100%。拮抗性检查结果表明,肉汤和龙眼蜜保护剂对小单孢菌,牛奶保护剂对放线菌保护效果显著,保存前后其拮抗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惠中  李玉  陈双林 《菌物学报》1993,12(Z1):113-115
本文描述了高杯菌属一新种,小囊高杯菌,附有其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照片,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在痰标本中加入适量的基础保存液,作为在室温下保存痰标本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础保存液对抗酸菌H37Rv株及草分枝杆菌株无抑制作用,但对变形杆菌等痰标本抗酸菌培养中常见的杂菌具杀灭作用。219例临床痰标本的实验结果显示:痰标本用此法处理在室温中保存28天,其阳性检出率不受影响,与未经任何处理的在同样室温中保存的痰标本相比两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方法可使痰标本在室温中保存21天,以保存14天以内为佳。  相似文献   

20.
卢振祖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6):325-328
本文报道用光合细菌富集培养物富集培养迂回螺菌,以及用Pringsheim氏土壤培养基增殖并长期保存迂回螺菌混合培养物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