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一株分离自断奶仔猪小肠黏膜的肠乳杆菌L1(Lactobacillus intestinalis)体外发酵特性,及其代谢产物对病原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88和O138存活的影响。体外发酵结果表明:发酵12h后,L,菌液pH值迅速降至3.90,并产生大量乳酸,为104.08mmol/L。L1菌株代谢产物对K88和O138体外生长抑制的动力学研究表明:L1菌株代谢产物对K88和O138存活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L1菌株发酵液与含相同浓度乳酸的自制培养液比较结果表明:乳酸在L1菌株代谢物对K88和O138存活抑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K88和O138对pH4.5的MRS培养液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免疫荧光抗体法、PCE-ELISA、PCR法分别检测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疑似病例的病原,以了解和评价该病原流行状况。方法收集临床疑似禽衣原体的父母代、商品代家禽、SPF鸡喉头拭子、气囊组织、子宫黏膜,组织标本固定后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测定衣原体包含体;喉头拭子、子宫黏膜处理后以PCE-ELISA定量测定衣原体;以衣原体保守性高的序列设计CTU/CTL引物扩增病料组织的omp-1基因片段。结果直接荧光染色法显示家禽衣原体平均阳性率为38.7%,组织检出率依次为子宫黏膜、气囊、喉头拭子;PCE-ELISA检测显示平均阳性率为58.7%,其中SPF鸡阳性率为10.0%,健康肉鸡达到30.0%;PCR法检测家禽衣原体平均阳性率为71.6%,SPF鸡为10.0%。样本的目的基因与标准禽衣原体6BC同源性超过99%。结论种禽场和商品养殖场均发现疑似病例中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感染情况较为严重。荧光抗体染色、PCE-ELISA可用于临床实践中进行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3.
张德礼 《生命科学》1993,5(2):22-25
禽痘是家禽(如鸡和火鸡等)和野鸟(如鸽和金丝雀等)的一种常见病毒病。该病传播较慢,以体表无羽毛部位散在的结节状的增生性皮肤病灶为特征(皮肤型),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增生病灶(白喉型)。禽痘病毒为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的成员,其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长约300Kbp。致弱的禽痘病毒疫苗已在养禽业中得到广  相似文献   

4.
一种快速提取禽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外膜蛋白的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一种快速提取禽源性大肠埃杀氏外膜蛋白的方法,该法是对Kapur等发表的方法的改进,全过程只需超速离心一次,比Kapur等的方法缩短了4h,所得样品可直接用于禽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外膜蛋白模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丹参高产栽培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N、P二因素五水平和N、P、K三因素五水平最优设计,在陕西商洛进行了丹参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试验研究。求得丹参NP和NPK的肥效反应数学模型,通过模拟选优,提出了丹参El标产量在5000~5700kg/hm^2之间的N、P用量是N115.5~214.3kg/hm^2,P2O5用量是153.4~243.4kg/hm^2(N:P2O5=1:1.15)。丹参目标产量在8000~9500kg/hm^2之间的N、P、K施肥用量N133.8~207.5kg/hm^2,P2O5用量是68.25~115.8kg/hm^2,K2O用量是80.3~146.5kg/hm^2(N:P2O5:K2O=1:0.54:0.67)。  相似文献   

6.
增施磷、钾肥对大花蕙兰炭疽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施用3种不同氮、磷、钾比例的肥料并结合常规药剂防治,对大花蕙兰黄金小神童炭疽病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的[N:P(P2O5):K(K2O)=15:15:30]和增施磷肥的[N:P(P2O5):K(K2O)=15:30:15]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6.54%、73.71%,显著高于未增施磷、钾肥的(N:P(P2O5):K(K2O)=15:15:15]防治效果(47.79%),说明增施磷、钾肥有助于提高对兰花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前殖吸虫属(Prosthogonimus)及棘口吸虫低颈属(Hypoderaum)吸虫是寄生于家禽的常见寄生虫,成虫分别寄生于成禽的输卵管和肠道。常引起家禽软壳蛋、无壳蛋或产蛋停滞。家禽前殖吸虫病和棘口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对农村家禽饲养业有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林勇  姚文  朱伟云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0):1606-1610
研究了一株分离自断奶仔猪小肠黏膜的肠乳杆菌L1(Lactobacillus intestinalis)体外发酵特性,及其代谢产物对病原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88和O138存活的影响.体外发酵结果表明:发酵12 h后,L1菌液pH值迅速降至3.90,并产生大量乳酸,为104.08 mmol/L.L1菌株代谢产物对K88和O138体外生长抑制的动力学研究表明:L1菌株代谢产物对K88和O138存活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L1菌株发酵液与含相同浓度乳酸的自制培养液比较结果表明:乳酸在L1菌株代谢物对K88和O138存活抑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K88和O138对pH 4.5的MRS培养液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9.
家禽的孵化     
家禽的孵化,是养禽业中具有高度技术性的管理工作之一;特别在发展养禽业的今夭,成功的孵化,才能保证大量供应品质优良、体格强健、生产性能高的雏禽,为发展养禽业创造有利条件。现将有关孵化的几个主要问题介绍如下: 一、禽卵孵化的原理 (一)家禽胚胎的发育过程鸟类的胚胎和哺乳类动物的胚胎不同,不是完全在母体内发育完成的。家禽的卵细胞在母体内成熟以后,从卵黄囊排进输卵管中,遇到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输卵管时包上蛋白、壳膜和蛋壳,从泄殖腔产出。在这一般时间内(约21小时),由于家禽的体温很高(各种家禽体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血清学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1963--1973年间从我国15个地区收集的大肠杆菌3767株血清学分型研究结果。除少量菌株分自动物外,其余均分自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共分离到82个。抗原组和43个H抗原。与流行性婴儿腹泻有关的肠遒致病性大肠杆菌O…菌株占45.66%,O128为9.51%,O114为9.10%,为国内最常见的0抗原组。O111: K11(B4):H-9 O11:K58(B4):H29O114:K90(B):H_三个血清型为国内最常见的血清型,共占48.7%。从腹泻患儿分离的普通大肠杆菌中,O1-一O11菌株占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小粒咖啡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实验,研究了不同N、P、K匹配对3年生小粒咖啡生长、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的缺乏对小粒咖啡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K,而P的影响相对较小.叶面喷施适量的微量元素(B、Zn)可明显增加产量.N、P、K不同水平的匹配对小粒咖啡有不同的影响,N:P2O5:K2O的最佳匹配比例为1:0.5:1.小粒咖啡需要高营养的投入,而从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表明,N、P,O5、K2O的合适用量分别为100、50和100g/株.小粒咖啡产量与单株分枝数和单株叶面积密切相关,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苗高、地茎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粒咖啡黎明光化学效率影响不大,但高的施肥量明显减轻咖啡的日间光抑制.  相似文献   

12.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归属于冠状病毒属的没有DNA阶段的正义单链RNA病毒,以极高的死亡率引起禽呼吸泌尿性疾病的广泛流行,每年都给家禽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并开发出相关的疫苗时下就显得迫切而且必要。现在,我们基于序列保守且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粒子外壳刺突S1糖蛋白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并提出了用于阻断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侵染的疫苗的可行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的苇沟5、巨山1及大兴1三个仔猪黄痢病原性大肠杆菌菌株,都不具有K88和K99抗原,但它们对仔猪都有很强的致黄痢作用。它们的菌体O抗原部属O64,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的K(L)抗原。这三个菌株均能强烈地粘着于仔猪迥肠和空肠的粘膜绒毛上皮上。电镜形态观察,可见菌体表面有多条菌毛样结构,在铬喷镀投影标本中,这种菌毛可长达4μm。这类不具有Kss和K99抗原的肠病原性大肠杆菌菌株同时具有另一种与菌毛有关的表面粘着素K抗原。  相似文献   

14.
研究鸟氨酸脱羧酶抗酶蛋白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三氧化二砷( As2O3)诱导凋亡时的影响。方法: 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缺失frameshift位点的pEGFP-N1-AZ1-mutation重组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K562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antizyme1的K562pAZ1m细胞系。采用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并通过RT-PCR方法检测antiyme1转染对cyclin D1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获得稳定表达antizyme1的K562-AZ1m细胞株后,其增殖能力明显减慢。CyclinD1基因表达降低,细胞主要停滞于G0/G1期。在 As2O3的诱导作用下,细胞凋亡增多,survivin基因表达降低。结论:AZ1基因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通过对cyclinD1的负调控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并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表达来加强 As2O3对其的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酸马奶提取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代谢产生的抗菌复合物K.marxianus p H 2.0和K.marxianus p H 8.0(简称为K2和K8)对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8的抑菌效果和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方法】乙酸乙酯萃取法制备K2和K8,牛津杯法测定其对E.coli O8的抑菌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的组成,试剂盒测定其毒素蛋白浓度,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E.coli O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酶标比浊法测定其对E.coli O8生长曲线的影响,微生物粘附法测定其对E.coli O8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邻硝基苯β-D-半乳吡喃糖苷(ONPG)法测定其对E.coli O8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结果】乙酸乙酯萃取法获得抗菌复合物溶液,其中p H 2.0水相与p H 8.0水相抑菌圈最大,冻干得K2和K8,主要组分为丙酸等有机酸和毒素蛋白。K2和K8对E.coli O8的MIC分别为0.025 g/m L和0.100 g/m L,MBC分别为0.100 g/m L和0.200 g/m L。K2和K8能影响E.coli O8的生长曲线,增加E.coli O8的疏水性和渗透性,且K2优于K8。【结论】酸马奶提取K.marxianus代谢抗菌复合物K2和K8能抑制致病性E.coli O8生长,影响其细胞表面特性。  相似文献   

16.
1983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行了国际禽病学术讨论会(简称国际禽病讨论会),1984年4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简称深圳禽病讨论会)。这两次会议上提出的研究论文,反映了目前国内外家禽病毒病的研究进展。现加以重点归纳,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禽大肠杆菌Ⅰ型菌毛黏附素fimH基因的已知序列,利用入噬菌体的Red重组系统构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国内分离株A2(血清型O2:K89)Ⅰ型菌毛黏附素fimH基因缺失突变株A2△fimH::Cat,在二次重组中利用携带能够表达FLP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的质粒pCP20(温度敏感性)以去除上述缺失突变株中抗性基因标志,结合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证明fimH基因缺失株A2AfimH的正确构建。通过fimH基因互补试验使A2afimH缺失突变株恢复了与野生株具有相同的凝集活性。红细胞和酵母细胞凝集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株呈现良好的凝集效果,并能被0.5%甘露糖完全抑制,而A2afimH缺失突变株未呈现任何凝集现象。体外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A2afimH缺失突变株生长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要稍慢于野生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国内分离株Ⅰ型菌毛黏附素fimH基因缺失突变株成功构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禽大肠杆菌Ⅰ型菌毛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肠道外感染的致病机理及对国内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控策略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于3月20—28日在江苏省扬州召开了全国家禽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任务是:总结大跃进以来出现的大羣集体养禽(如万鸡山、万鸭滩、万鹅湖、百里禽场等)的先进经验和羣众大胆创造的惊人成绩(如母鸡日产卵2—4枚,家鸡  相似文献   

19.
家禽的性别鉴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现代家禽生产,祖代鸡通过释肛鉴定性别,父母代鸡以羽速(快慢羽)判定公母,而商品代鸡则以羽色自别雌雄。常规性别鉴定方法耗资费力,且慢羽基因(K)与内源病毒基因(ev-21)紧密连锁,导致慢羽鸡群免疫反应降低,成活率和产蛋性能下降。以鉴定W染色体上性连锁DNA序列或基因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家禽性别的研究有望填补家禽性别鉴定空白。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捕获禽病原性大肠杆菌体内转录序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选择性捕获转录序列(SCOTS)方法鉴定禽病原性大肠杆菌E037株(血清型O78)在感染SPF鸡过程中的转录表达基因。通过总RNA分离、cDNAs合成、PCR扩增和SCOTS对cDNAs选择和致病性特异转录序列的富集,致病性特异的cDNAs被分离鉴定,共获得31个转录序列(命名为aec),其中分别有2、1、4、14、2和8个aec序列与黏附素、LPS的合成、铁的摄取系统、质粒编码基因、噬菌体编码基因和一些其它功能基因相关;从气囊中分离到16个aec序列,心包膜中分离到15个aec序列;有3种与质粒编码基因相关序列在气囊和心包膜中都被分离到。结果显示APEC致病性特异序列包括黏附素、LPS的合成、铁的转运、质粒编码基因、噬菌体编码基因和一些其它功能基因等。通过SCOTS方法建立了一种体内表达致病性特异基因的方法和APEC在自然宿主感染模型中致病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