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熊猫粪便类固醇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大熊猫粪便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系统总结了大熊猫粪便类固醇激素提取、测定方法和应用研究,对大熊猫粪便类固醇激素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粪便类固醇激素研究简史及其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回顾了粪便类固醇激素研究的历史,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动物粪便类固醇激素研究的现状,认为利用动物粪便研究类固醇激素具有完全无伤害性、材料收集容易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并且有助于评估动物青春期的健康状况、判断动物的排卵方式、早孕诊断、产期预测等,因而是目前研究野生珍稀动物类固醇激素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川金丝猴粪样内3种类固醇激素保存时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是中国特有的灵长类物种,生存于海拔1 400~3 300 m的山地森林地带。采用拾取新鲜粪便的非损伤性途径研究该物种野生种群生理状态,必须首先确定其新鲜粪便在特定保存方法下的保存时效。本项研究探讨在川金丝猴自然分布区夏季可获得的低温(4±1)℃、在95%乙醇中保存条件下,该物种新鲜粪便内3种类固醇激素(睾酮、雌二醇、孕酮)在8个设定天数:0(标准对照)、5、6、7、8、10、20、30 d的保存时效。结果表明,雌性川金丝猴粪样内睾酮和雌二醇在30 d内可稳定保存,孕酮含量在保存10 d时的平均值显著性低于标准参照值(P0.05);雄性川金丝猴粪样中睾酮含量在保存6 d时的平均值显著低于标准参照值(P0.05)。本研究说明,在野生川金丝猴新鲜粪便保存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该物种新鲜粪样内睾酮、孕酮、雌二醇3种激素保存时效并不一致,实际运用时需要结合研究目的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粪便类固醇激素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肖  丁长青 《动物学杂志》2012,47(5):143-151
近年来,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监测野生动物的生理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检测过程中影响动物粪便类固醇激素检测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包括样品的新鲜程度、样品量和保存方法;激素代谢的日节律和季节性变化;动物的年龄、性别和繁殖状态等,以期为粪便类固醇激素检测技术在野生动物中的准确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粪便免疫球蛋白是衡量野生动物健康状况及生存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粪便的保存问题是关键。为探索抗生素对粪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的保存时效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种常用抗生素(利福平、四环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的3种不同浓度(1μg·m L~(-1)、25μg·m L~(-1)、50μg·m L~(-1))保存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粪便SIg 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5μg·m L~(-1)的利福平保存的褐马鸡粪便SIg A效果最佳,其次是50μg·m L~(-1)的四环素和50μg·m L~(-1)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保存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大熊猫尿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系统总结了大熊猫尿液类固醇激素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以及大熊猫尿液类固醇激素在应激反应监测、发情期监测及最佳配种时间选择、雌性卵巢功能和妊娠监测、雄性繁殖力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对大熊猫尿液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解析林麝未成年组(n=10)和成年组(n=10)之间的菌群差异。收集林麝新鲜粪便,提取总DNA,利用带标签的通用引物扩增16S rRNA V3-V4区,使用Illumina Miseq 300PE测序平台对扩增产物进行Miseq双端测序,通过计算ACE和Shannon等多样性指数,以及微生物组成成分和距离聚类分析,揭示组成结构与差异。α多样性分析表明成年组微生物的多样性丰富度略高于未成年组,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未成年组和成年组均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的比例较高。成年组Proteobacteria比例明显高,而Firmicutes比例较低。LEfSe分析表明有12个显著差异的细菌分类。两组在Firmicutes门存在显著差异的细菌较少,而在Proteobacteria上存在显著差异的细菌较多。本研究证明在不同年龄阶段,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细菌的组成成分也相同。但是在组成比例上存在差异性,间接反映了不同年龄阶段营养吸收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8.
外源激素对雌性黄鳝血清类固醇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陶亚雄  林浩然 《动物学报》1993,39(3):315-321
本文研究了几种外源激素对不同季节的雌性黄鳝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鲤鱼垂体匀浆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显著蹭加血清类固醇水平,多巴胺拮抗剂domperidone降低血清类固醇水平,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增加血清类固醇水平。这些结果提示:雌鳝促性腺激素分泌亦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但多巴胺是否也起促性腺激素释放抑制因子的作用尚不清楚。垂体-性腺轴对外源激素的反应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繁殖季节性腺成熟系数高的鱼反应性最强,繁殖前性腺未成熟期较繁殖后恢复发育期反应快.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体质量、体尺的生产发育规律,选用320只林麝(雄麝160只,雌麝160只),测定其1~400周龄的体质量和体尺(额宽、头长、耳长、脊柱长、胸围、肱骨长、大腿长和小腿长),并用Logistic、Bertalanffy、Gompertz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周龄与体质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判断,Bertalanffy对雄麝(R~2=0.966)、雌麝(R~2=0.954)体质量的拟合优于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体尺与周龄的拟合结果显示:Bertalanffy模型优于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肢体体尺与周龄的拟合度较高,头部体尺与周龄拟合度较低。在所检测的体尺指标中,Bertalanffy对雄麝(R~2=0.927)、雌麝(R~2=0.933)小腿长的拟合度最高。林麝体质量、体尺的生产发育规律可用Bertalanffy模型拟合。  相似文献   

10.
灵长类动物类固醇激素的研究已经在很多物种间展开(Cariso et al.,1999;Lutz et al.,2000;He et al.,2001;Yan and Jiang,2006;Brandon et al.,2008;Lu et al.,2010;Kim et al.,2012)。特别是对于没有明显发情特征的灵长类动物,类固醇激素的变化可以为它们的繁殖状态提供更多可靠的评估(Fujita et al.,2001)。自然状态下野生动  相似文献   

11.
在圈养环境下,迁地保育野生动物易发育刻板行为,刻板行为的发育可直接影响圈养野生动物的繁殖和存活,从而影响迁地保育。2016年5月1日至7月31日间,采用焦点取样及所有事件记录法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的75头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进行了刻板行为取样,分析了性别、年龄、圈区环境、圈群结构等因素对其刻板行为的效应。结果表明,四川马尔康麝场的圈养林麝在单位取样时间(10 min)内展现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占比为20.53%±2.43%(n=75);雌麝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占比(18.14%±3.26%,n=46)略低于雄麝(20.89%±3.98%,n=25);随圈养年限(本研究中的圈养林麝"年龄"即是"被圈养年数")增加,林麝展现刻板行为的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圈区环境设施对刻板行为存在显著效应(P0.05),裸地基底圈舍中林麝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占比最高(33.11%±6.16%,n=24);圈群结构对林麝刻板行为持续时间的影响不显著(P0.05),混合圈群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19.31%±3.18%,n=53)最小;圈群密度对刻板行为持续时间的效应不显著(P0.05)。增加圈养环境的植被覆盖,进行混合圈养,可有效降低圈养林麝的刻板行为强度,并可提升林麝迁地保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侵犯性是动物个性的重要维度之一,体现了其主动挑衅和攻击其他个体的倾向。动物的侵犯性与其社会结构及等级序位存在紧密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6月1日至7月31日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的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进行了行为取样,计算林麝个体的侵犯性个性(侵犯性指数)和等级序位指数,分析圈养林麝的侵犯性和等级序位格局、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圈养林麝的侵犯性在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雄性林麝的侵犯性(0.45±0.09,n=22)显著高于雌性(0.22±0.06,n=30)(P <0.05),年龄和驯养密度对其侵犯性的效应均不显著(P> 0.05),说明林麝侵犯性的刚性较强;圈养林麝等级序位的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 0.05),亚成体麝与成体麝的等级序位差异也未达显著水平(P> 0.05),原因在于麝场的建群未区分年龄组;圈养林麝个体的侵犯性与其等级序位显著正相关,林麝个体的侵犯性越大,其等级序位越高(r=0.73,P <0.05),推测这与社群的序位等级构建和资源竞争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究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在不同年龄和泌香期与非泌香期香腺的组织结构变化,为深入研究林麝香腺发育和麝香分泌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收集6只雄性林麝的香腺组织,包括泌香期2岁龄林麝1例,非泌香期6月龄、2岁龄、4岁龄、6岁龄和8岁龄林麝各1例,采用大体解剖、石蜡切片及常规H.E染色技术,对香腺的形态、组织特征及腺泡直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林麝香腺位于腹部阴囊与腹脐之间,与阴囊的距离约为4.5 cm。根据功能,香腺可划分为香囊部和腺体部。负责分泌麝香液的腺体组织为肉眼可见的白色颗粒,嵌入腺体部肌层深处并环绕香囊颈分布。6月龄林麝香腺已具有成熟腺体结构,但腺上皮仍处于休止状态;成年林麝香腺的腺泡则增大且数量增多。成年林麝泌香期腺泡被挤压成团状分布,上皮游离面破碎不整,腺泡腔内含有大量明显的颗粒状分泌物与细胞碎屑混合堆积;非泌香期腺泡直径显著大于泌香期(P < 0.01),2岁林麝腺泡表现为紧密排列的椭球形,而4岁及以上的腺泡则呈不规则团状分布,腔内可见颗粒物,且4岁、6岁和8岁的腺泡直径无显著差异(P > 0.05)。林麝香腺组织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泌香能力与生长阶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分泌麝香而闻名。麝香是雄性林麝的香腺分泌的特殊物质。由于过度猎杀取香、栖息地破碎等原因,野生林麝的数量急剧下降至濒危。自195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人工养殖林麝,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林麝营养需要、饲料加工与饲养管理、遗传特征与选育、繁殖、泌香机理与取香等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方面研究进展不大,所以,林麝种群扩繁速度低,种群规模不大,麝香产量不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林麝香腺的显微与超微结构、麝香的分泌形成过程、利用分子标记研究麝香的分泌、性激素基因与林麝麝香分泌的关系、林麝泌香相关基因组与转录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林麝泌香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林麝微卫星座位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磁珠富集法从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基因组中分离到10个新的(AC)n重复微卫星座位,并分析其在24个林麝个体(取样于中国四川金凤山群体)中的多态性。其中,5个位点在24个林麝个体中具有4—13个等位基因,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是0.429—0.957和0.587—0.90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是0.730。表明这5个微卫星位点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可以用于林麝遗传多样性研究,对林麝的保护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5月,在陕西凤县共设置41个20 m×20 m的样方和14个生态因子,并以此为基础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林麝春季喜欢选择在海拔1700~2100 m、灌木盖度、竹子密度、倒木密度、树桩密度、动物干扰程度均较低、坡度≥ 40°、半阴半阳坡、远离人类生产活动、有土质覆盖的生境.其他生态因子郁闭度、隐蔽级、乔木密度、灌木密度均以适中为准.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前7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6.63%,基本上反映了林麝春季栖息地的特征.在前7个公共因子中,占有较高信息载荷系数的变量依次为灌木盖度、树桩密度、乔木密度、活动基底、隐蔽级、人为干扰、竹子密度.  相似文献   

17.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排便点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重要的资源动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碎化等导致其种群急剧下降。恢复林麝种群的根本方法是保护和恢复其栖息地。林麝的排便点分布在其整个活动区内,且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林麝排便点位置,了解林麝栖息地选择偏好。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梯度布置17个1 km × 1 km的样方,每个样方内至少1条样线,样线每隔400 m设置搜索样线,以发现排便点为中心设置1个10 m × 10 m 利用样方,若未发现排便点,在搜索样线中部设置1个10 m × 10 m 对照样方,并记录样方内的生境因子。采用Ivlev的选择性指数、广义线性模型及多重对应法分析林麝对生境因子的偏好。结果发现,林麝最为偏好的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E = 0.528),而规避常绿阔叶林(E =﹣1)、次生落叶阔叶林(E =﹣0.816)和常绿落叶阔叶林(E =﹣0.585)。此外,海拔、灌丛盖度和坡度也显著影响林麝栖息地偏好,其排便点集中分布在海拔2 000 ~ 2 600 m区间,并且偏好有一定灌丛盖度且坡度陡的生境。  相似文献   

18.
人工繁育是当前我国保护野生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林麝种群复壮的过程中,消化道寄生虫病始终威胁着林麝的健康。为探究林麝消化道寄生虫群落对不同扰动策略的响应,本研究分别使用复合药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和单一成分药阿维菌素粉去除林麝体内线虫和绦虫,监测林麝其他寄生虫和群落动态变化。选取60只雄性林麝,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用药组(20只)、阿维菌素用药组(20只)和未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20只),并连续采集8周用药组和对照组林麝的新鲜粪便。基于改良的Wisconsin粪便虫卵漂浮计数法检测粪便中的虫卵和卵囊,对实验结果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Wilcoxon秩检验、Mann Whitney检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用药组林麝的寄生虫感染均为混合感染,球虫为优势物种,其负载量显著高于线虫和绦虫(P < 0.05),阿维菌素用药组林麝仅感染球虫。药物扰动后,两组用药组的林麝球虫的流行率、平均感染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但线虫流行率均低于对照组(27.15%,42.15%)。此外,用药后,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用药组林麝先于阿维菌素用药组再次感染线虫和绦虫。通过比较用药组和对照组林麝寄生虫的群落动态变化,表明林麝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现象较为普遍,多重感染中球虫和蠕虫存在竞争关系,复合药物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对林麝寄生虫群落的扰动程度更大,林麝寄生虫群落恢复能力与扰动程度成正比。建议林麝人工繁育基地加强科学性和计划性驱虫,并持续性开展林麝寄生虫感染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0年6月至2001年2月,采用焦点取样连续记录方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sifanicus)繁育中心的雄性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按马麝爬胯结果,将样本动物区分为爬胯成功雄麝和爬胯失败雄麝,并对两类群雄麝在非交配季节(6—10月)和交配季节(11月—翌年1月)的行为格局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位取样时间(5min)内,爬胯成功雄麝在非交配季节的摄食行为持续时间显著少于爬胯失败雄麝,而静卧和蹭尾行为的持续时间显著多于爬胯失败雄麝。爬胯成功雄麝在交配季节的静卧时间显著少于爬胯失败雄麝,而攻击行为、蹭尾及粪尿标记的持续时间显著多于爬胯失败雄麝。根据以上结果,在麝类迁地保护和驯养实践中,雄性马麝的静卧和蹭尾行为(尤其是蹭尾)可以作为其爬胯成功度及繁殖性能的行为判别指标。这为马麝驯养实践,尤其是在提高配种雄麝选取的直观性及可操作性方面提供了量化行为参数。  相似文献   

20.
圈养马麝发情交配后期的日活动格局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2001年1月,对46只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记录了四种行为状态,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静卧。区分性别和年龄组,比较各组在发情后期的活动格局。在发情末期,马麝呈现多高峰的日活动节律,清晨的活动高峰不明显,故而包含于持续时间极长(07:00-14:30时)的上午活动高峰,另具黄昏(16:30-18:00)时和午夜(21:00-00:30时)活动高峰。发情后期,马麝的活动节律主要受圈养条件,气温和生理状态的影响,摄食高峰的初次出现与喂饲时间有关,在喂锔前后发生反刍高峰,这是对饲料限量投放的一种适应;为适应冬季夜间的低气温,马麝在夜间趋向于静卧,而在较暖的昼间活动,以减少热量消耗,马麝雌体的发情交配状态影响其活动性,已交配受孕的雌体活动性降低。雄体的活动格局也受年龄和近期交配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