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豌豆休眠种子后,对其生长发育的遗传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种子的萌发率明显下降,出苗、生长发育均呈滞后现象,且降低了株高。20min为半致死剂量。提出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可以作为诱变育种的一种经济、有效的诱变方法。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浸没N+注入豌豆种子的生长发育效应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豌豆休眠种子后 ,对其生长发育的遗传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经处理后的种子的萌发率明显下降 ,出苗、生长发育均呈滞后现象 ,且降低了株高。 2 0min为半致死剂量。提出等离子体浸设离子注入可以作为诱变育种的一种经济、有效的诱变方法。  相似文献   

3.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氮、碳离子注入诱变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N +、C +离子注入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种子 ,统计了种子的发芽指数 (发芽率和发芽势 ) ;用改良的RAPD技术对N+离子注入种子植株的DNA进行11个引物的随机片段多态性扩增。结果表明 ,合适剂量的N+、C+离子注入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 ,两种离子注入种子的发芽率峰值 (分别为92.3 %和74.4 % )都在5×1014ions/cm2;分析N +离子注入材料发现 ,在1×1013 -1×1016ions/cm2剂量范围内 ,基因组DNA的变异率与发芽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变异率峰值 (9.0 % )在1×1015 ions/cm2。结果提示 ,分析低能N+离子诱变效应的最佳注入剂量在1×1014-5×1015 ions/cm2。对N+、C+离子注入的比较发现 ,一定范围内同等剂量C+离子注入的诱变率高于N +离子注入  相似文献   

4.
C2H2+Ar处理医用涤纶材料的细菌粘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最常用心脏血管替代材料涤纶片作最新发展的具有全方位表面改性特征的混合等离子体浸没注入,以观察经处理后的涤纶片抑制细菌粘附的效果。方法:用多功能全方位等离子体浸没及离子注入机(PⅢ),用射频电源建立气体等离子体,对涤纶材料作全方位乙炔和氩气混合离子(C2H Ar)注入获取表面改性涤纶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制取细菌悬液并作5-^125I-2’-脱氧尿嘧啶核苷(^125I-UDR)标记,再对改性涤纶材料作体外细菌动态粘附实验。结果:表面改性涤纶材料改变了亲水性和表面能,降低了水分子接触角。与未改性材料相比,改性涤纶材料抗细菌粘附能力有较明显提高。结论:混合离子(C2H2 Ar)表面改性涤纶片有良好的抗细菌和血小板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低能离子注入对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别从浸种液中无机离子的浓度、可溶性糖的浓度以及溶液的pH值,研究了低能离子注入对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定剂量的氮离子注入大豆种子后,其无机离子、可溶性糖、酸性物质的泄漏量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而且其长势好于对照组,说明离子注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豆遭受的吸胀冷害。  相似文献   

6.
超低能离子注入作物育种的一种重要机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本文通过超低能(110keV)离子注入和同步辐射碳光辐照两种手段处理了小麦种子,经萌发在其根尖细胞中均观察到了多种类型的染色体时变,而且同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微核率与染色体总畸变率。根据理论分析和一些有关的实验证据,超低能离子注入小麦种子,因离子本身射程非常短(<1μm),不可能直接损伤麦皮下面的胚细胞,而由注入离子在作物种子内产生的各种特征X-射线,只要剂量足够,却能达到较深的部位,通过它们的间接作用就会损伤胚细胞造成生物学效应。因此,赵低能离子注入作物种子激发产生的特征X-射线是其诱变育种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RAPD分析氮离子注入甜菊种子后的幼苗基因组DNA变异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应用RAPD 技术检测经低能氮离子注入甜菊纯系种子引起的幼苗基因组DNA 变异。筛选出OPJ系列中的15 种引物对实验及对照基因组DNA 进行了PCR 扩增,共获扩增片段103 条,分子量在0.3 - 3kb 之间,其中5 种引物OPJ- 1 ,7 ,9,11 ,12 扩增出差异片段12 条。结果表明,低能氮离子注入甜菊种子可引起体内基因组DNA 发生突变;RAPD 技术是检测基因组DNA 发生诱变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本文同时探讨了离子强度和Tag DNA 聚合酶用量对甜菊RAPD 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氮离子注入诱变效应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离子注入技术是将某种元素的原子进行电离,并使其在电场中加速,在获得较高的速度后射入固体材料表面。在离子注入过程中,被电离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运动,离子靠着本身获得的动能进入基体表面,在表层中运动的离子与基体原子作用损失能量后在一定的位置停留下来。该技术自60年代问世以来,主要用于材料改性等方面。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开始将其用于农作物育种方面的研究,大大拓宽了离子注入技术的应用领域。所用实验材料的基因及表现型见Tab3,我们将氢离子(E=35MeV)注入处于胚胎发育后期的家蚕卵内(Tab1),观察其对家蚕形态及遗传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家蚕胚胎发育的已4期注入氢离子,其半致死剂量LD50为1x1010~1x1011cm2这一区间之内;当剂量达到1x1012cm2时,已全部致死(Fig.1&Tab.2);(2)注入氢离子能够使家蚕在第1腹节上产生褐斑(Fig.2)的频率增高。并首次观察到因注入氢离子而导致家蚕出现非成对的褐斑(Fig.3&Tab.4)。(3)在氢离子注入剂量为1x1010cm2时,能够诱变产生大量的嵌合体家蚕,并且诱变频率高达38.5%(Fig.4&Tab.5),这样高的  相似文献   

9.
离子注入对烟草种子萌发及烟株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不同剂量的低能氮离子束照射烟草干种子,研究低能离子束对不同品种的烟草种子萌发及离子注入后,种子经不同时间修复后对萌发产生的原因;同时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对烟株吸钾及钾素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对发芽势,发芽率有较明显的影响,而且适当的离子注入剂量可以促进钾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野牡丹属植物种子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国产5种野牡丹属植物的种子为材料,对种子颜色、数量、大小、形状、千粒重和萌发率等基本特征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野牡丹属不同植物果实中都有浅、深两种颜色种子,其数量比多在1:2左右。种子形状为类肾形、类三角形、类半圆形、类圆形。浅色种子较饱满,能萌发;深色种子多数干瘪,不能萌发。同种植物浅色种子的千粒重约为深色种子的2倍;不同植物千粒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展毛野牡丹〉地苍〉多花野牡丹〉细叶野牡丹〉野牡丹。野牡丹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97.55%,地苍最低,为12.63%,种子萌发率与采种时期有密切关系。对种子表面做电镜扫描,多花野牡丹、野牡丹和细叶野牡丹种子表面纹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突起;地苍种子表面呈不规则的皱痕;展毛野牡丹种子表面有脊和谷,脊顶部有突起,谷布满穴。  相似文献   

11.
氮离子注入棉花花粉诱发农艺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立祥  李爱青 《激光生物学报》1997,6(3):1160-1164,1159
N+注入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成熟花粉用于自交和远缘杂交,结果表明:离子注入花粉,在M1代就可表出现较高频率的有益突变,在M1相对成苗率和花粉育性为50%时,花粉辐照M2突变率是种子辐照的1.6倍,用N+离子注入陆地棉和海岛棉花粉进行正反远缘杂交,F2M2农艺性状表现出偏母遗传且后代遗传稳定加快,并观察到父本某些性状的转移。离子注入花粉适宜的剂量范围为2×1015—10×1015N+/cm2。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浸没N+ 注入对豌豆胚芽细胞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杜兰芳  顾志良  钟华  董英  吴美萍  潘重光 《遗传》2000,22(6):398-400
报道了等离子体浸没N+注入豌豆种子后,引起M1胚芽细胞畸变效应。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能抑制纺锤体形成,诱发胚芽细胞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提出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诱变育种方法。 Abstract: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ea seeds after implantation with plasma immersion ion was not only restrained spindle form but also induced plumule cell nuclear and chromosomal aberration.Being an economical and available method 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in mutagenic breeding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3.
野生人参与栽培人参种子形态和蛋白电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长白山的野生人参与栽培人参(PanaxginsengC.A.Mey.)种子的形态和醇溶蛋白进行比较观察和分析,野生人参种子色泽较深,表面纹饰较均匀,长度和宽度较小,种皮较薄;野生人参种子蛋白图谱条带较少,且同一位点的蛋白含量较低,但其籽粒间图谱有多态性。从而说明野生人参与栽培人参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氮离子注入对棉花花粉形态和生活力及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氮离子注入棉花花粉对其形态,生活力和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离子束对花粉壁有明显的刻蚀作用,并能促进花粉粒间的融合。离子注入导致花粉管生长受抑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增强,酶带数目增加;萌发率、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胚珠率、结籽率和成铃率均较对照显著降低。离子注入剂量与花粉损伤程度的大小呈正相关。经20×10 ̄(15)N ̄+/cm ̄2剂量处理的花粉,其萌发率降为对照的52.3%;花粉管长度仅为对照的17.1%;而且未获得成熟的种子。文中建议棉花花粉离子束诱变的剂量范围以5×10 ̄(15)N ̄+/cm ̄2-10×10 ̄(15)N ̄+/cm ̄2为宜,并且讨论了离子注入技术在植物外源基因导入和细胞融合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多伞阿魏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能量30keV、不同剂量N+离子注入多伞阿魏种子,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组多伞阿魏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以及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随离子注入剂量增大SOD活性增加、POD和CAT活性逐渐升高,剂量过大时,SOD、POD和CAT活性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降低,但在6×10^16N+/c秆剂量时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再降低,6×10^16N+,c秆剂量时为最高值。结论:适当剂量N+离子注入可激活保护酶酶活性并促使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6.
离子注入对耐辐射微球菌存活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耐辐射异常微球菌(D.radiodurans)为试材,研究了离子注入对其存活和生物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能量和不同种类的离子注入D.radiodurans,其存活均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即存活曲线呈现为相似的“马鞍型”,只是在不同种类的离子注入中,注入能量为20keV的原子质量较大的N+离子比H+对其存活和生物干重的影响较大;在不同能量的离子注入中,能量相对较高的30keV的N+离子注入比20keV的影响大。离子注入生物体产生这种不同于其它电离辐射的存活规律,意味着其对生物体的作用机理显著不同于其它电离辐射。  相似文献   

17.
离子注入介导麻黄和甘草总DNA转化苜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离子注入介导麻黄和甘草总DNA转化苜蓿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氩离子(Ar )注入介导麻黄和甘草总DNA在2个品种的苜蓿中转化,对种子发育正常的T1代苜蓿单株进行生物碱类、黄酮类和皂苷类物质进行定性检识。结果:苜蓿种子经离子注入介导转基因处理后,T1代结荚率很低,复合DNA处理的183和283的结荚率分别为6.40%和8.33%,正常发育的种子分别为2.40%和5.83%。获得了种子发育良好的苜蓿T1代单株50株,其中6个单株根或茎的天然产物定性检识呈阳性。结论:Ar 注入介导外源DNA大分子的转化对苜蓿种子的发育具有很大影响,获得的转基因苜蓿T1代种子,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化学证据和分子证据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N+注入引起向日葵蛋白质组变异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能离子注入可以引起生物DNA分子结构的变异,但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低能离子注入后所引起的蛋白质诱变效应的研究尚缺乏文献报道。以向日葵种子为实验材料,对N 注入后种子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初步分析,共获得369个蛋白质点,其中包括对照种子中的8个特异点和处理种子中的4个特异点。这些特异点的分子量在15~34ku之间。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发现对照种子蛋白质中的No.29特异蛋白与MADS盒转录因子HAM59有23.48%的匹配率。处理种子中的No.279特异蛋白与亮氨酸拉链蛋白的同源蛋白HAHB-4有23.20%的匹配率。  相似文献   

19.
以能量30 keV、不同剂量N 离子注入多伞阿魏(Ferula ferulaeoides)种子用以研究多伞阿魏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期为保护短命植物多伞阿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离子注入剂量增大,多伞阿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升高.剂量过大时,SOD、POD和CAT活性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降低,但在6×1016N /cm2剂量时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再降低,6×1016 N / cm2剂量时为最高值.通过对发芽率、发芽指数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低剂量N 离子注入可破除多伞阿魏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适当剂量N 离子注入可激活保护酶、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王林香  王世亨 《植物学报》2005,22(6):697-702
国内许多单位开展了低能离子注入植物种子的实验研究, 但在生物诱变机理方面却尚未有定论, 其中低能离子注入植物种子的深度-浓度分布成为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许多人直接用LSS理论得到的TRIM程序, 从理论上计算了低能重离子注入植物种子的深度-浓度的分布, 却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差甚远, 于是得出LSS理论及TRIM程序不能直接用于计算离子注入非均匀、非致密、有孔道的植物种子这种特殊的靶材料的结论。针对这一研究课题, 在目前尚未有更加成熟完善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前提下, 为了便于计算, 本文根据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 对靶材料棉花种子进行了处理,并对LSS理论进行了修正, 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初始能量为20keV的Ti+注入棉花种子的深度-浓度分布, 得到了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的分布曲线, 初步的确定了低能离子注入植物种子深度-浓度分布的一种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