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大型蚤(Daphnia magna Straus)对造纸、印染、化工等三种有机污染废水进行毒性试验,并对三种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色-质联机定性分析。在造纸、印染、化工废水中分别检出有机污染物32、49和36种,其中具有“三致”作用的分别占8、14和14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工业废水在有机污染程度(CODcr)相同的情况下,毒性大小主要和废水中“三致”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三种废水对大型蚤24hLC50值分别为:造纸27.54%(23.23%-32.66%),印染8.31%(6.92%-10.00%),化工4.47%(3.56%-5.60%);剂量-反应回归方程分别为造纸Y=4.17x-1.0,印染Y=3.77x+1.53,化工Y=3.64x+2.63。  相似文献   

2.
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在工业废水监测和管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南京市13个行业25家工厂废水,进行了水生生物(鱼、蚤、藻)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LC50(或EC50)值能反映废水的综合毒性程度,依据LC50值,急性毒性单位以及年排放效应单位,建立了工业废水毒性强度分级标准,确定了优先监测和控制的工业放心水类型;根据废水处理前后LC50(或EC50)值的变化,可监控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确定了A1厂、A5厂、B1厂废水对大型蚤的慢性毒性阈限值分别为0.0125%-0.025%、0.023%-0.056%及0.0056%-0.032%,应用系数(AF)分别为0.0403-0.0806,0.0627-0.1099、0.0156-0.0889。本文还探讨了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在工业废水监督、管理。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方面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用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技术评价化工废水的静态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朝霞  张玉国  梁慧星 《生态学报》2012,32(23):7336-7345
化工废水的排放是导致水环境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以原生动物为靶生物的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因能快速而真实地评价水体受污染程度而被广泛应用.盐城沿海化工园区是至今江苏省环保部门批准建设的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以发展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工为主导的专业园区,以该园区附近清洁水源中的原生动物为种源,用PFU法评价该园区化工废水的静态毒性.结果表明,原生动物群落对化工废水效应浓度(EC)变化非常敏感.在低的化工废水EC下,原生动物群落群集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集种类均随毒性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增加,群集速度也较快;随着化工废水EC的增加,原生动物群落群集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毒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缓慢甚至下降,群集种类则明显减少,群集速度也减缓,说明化工废水EC有较强的生物胁迫效应.在反映原生动物群集过程的3个参数Seq、G和T90%中,Seq与化工废水EC均呈负相关,而G随化工废水EC增加先呈负相关后呈正相关.根据其回归方程Seq=-0.141 EC+19.05 (R2=0.941,P<0.01)推算出该化工废水的效应浓度EC5、EC20和EC50分别为7.1%、27.3%和67.7%.最终确定盐城沿海化工园区化工废水对其附近清洁水源原生动物群落的安全浓度为7.1%,最大允许浓度为27.3%.盐城沿海化工园区化工废水必须处理至其毒性削减72.7%以上才能排放.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道了中国绢蒿属[Seriphidium (Bess.) Poljak.]7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核型公式分别为:西北绢蒿[S.nitrosum (Web.ex Stechm.) Poljak.]2n=2x=18=6m(2SAT)+8sm +2st+2T;沙漠绢蒿[S.santolinum (Schrenk) Poljak.]2n=2x=18=14m+4sm;博洛塔绢蒿[S.borotalense (Poljak.) Ling et Y.R.Ling]2n=2x=18=2M+14m+2sm;新疆绢蒿[S.kaschgaricum (Krasch.) Poljak.]2n=2x=18=8m(2SAT)+10sm(2SAT);纤细绢蒿[S.gracilescens (Krasch.et Iljin) Poljak.]2n=2x=18=4m+14sm(2SAT);三裂叶绢蒿[S.junceum (Kar.et Kir.) Poljak.]2n=2x=18=10m+4sm+4st;民勤绢蒿[S.minchünensa Y.R.Ling]2n=2x=18=12m+6sm.结果表明,7种绢蒿植物中,博洛塔绢蒿最原始,西北绢蒿最进化.  相似文献   

5.
制订有毒化学物质的地面水及渔业水域水质基准或标准 ,评价有毒化学物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都须具备氵蚤类毒性试验材料。氵蚤类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快、实验室易培养 ,对一些污染物敏感等优点 ,已广泛地用作水生毒理学试验材料 ,其中大型氵蚤(Daphniamagna )已作为标准化的测试生物之一[1] 。由于新合成的有毒化学品数量的增加 ,氵蚤类慢性试验显然已无法及时为化学品的危险性评价提供毒理学资料。在如何缩短大型氵蚤慢性毒性试验周期方面以及寻找其它更优越的替代氵蚤种 ,人们做了许多努力[7,9,12 ,13 ] 。发头裸腹氵蚤 (…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活垃圾渗出液对大型蚤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垃圾渗出液对大型蚤48小时LD_(50)进口水为13.69%,出口火为15.63%,使100%大型蚤死亡的最小浓度分别为15%和50%。生活垃圾渗出液在较稀的浓度下,仍可以使大型蚤生长、繁殖,这可能跟生活垃圾中存在一定的生物所需的营养料有关,但对大型蚤仍具有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有机物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8  
分别以香根草 (Vetiveriazizanioides)和风车草 (Cyperusalternifolius)为植被 ,按 1.0m× 0 .5m×0 .8m建立人工湿地 ,通过 4季测试 ,研究其对猪场废水有机物的净化功能及其随季节、进水浓度及水力停留时间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明 ,4个季节香根草或风车草人工湿地对COD和BOD有较稳定的去除效果 ,两湿地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强 .在春季 ,停留时间 1~ 2d ,COD和BOD去除率分别为 70 %和 80 %;在夏季 ,进水COD高达 10 0 0~ 140 0mg·L-1情况下 ,COD去除率接近 90 %;在秋季 ,停留时间 1~ 2d ,COD和BOD去除率分别为 5 0 %~ 6 0 %和 5 0 %;在冬季 ,进水COD达 10 0 3mg·L-1情况下 ,COD去除率在 70 %以上 .COD、BOD和SS的去除率在两湿地间没有显著差异 .人工湿地污染物 (Y)随水力停留时间 (t)延长的降解遵从指数方程规律Yt=Y0 ·e( -kt) .在相同停留时间时 ,随进水污染物浓度 (x)提高的出水污染物浓度 (y)的回归关系遵从直线方程规律 y =a+bx .  相似文献   

8.
六种葱属植物核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葱属粗根组和根茎组6种11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结果如下:A.cyathophorum: 2n=2x=16=12m+4sm(2SAT)。A.przewalskianum:西藏察雅和四川理县居群分别为2n=4x=32 =28m+4st(2SAT)and 2n=4x=32=28m+2sm+2st(2SAT)。A. polyrhizum :2n=2x=20m+8sm+ 4t(2SAT)。A.mongolicum:2n=2x=16=14m+2st(2SAT)。A.senescens:朝鲜郁陵岛和中国内蒙古 科尔沁左翼后旗居群分别为2n=4x=32=28m+2sm+2st(2SAT)and 2n=4x=32=24m+4sm+4st (2SAT)。A.tuberosum:所研究的四个居群中,山西永济居群为二倍体,2n=2x=16=14m=2st (2SAT),另三个分别来自四川的理县、汶川玉龙和成都三瓦窑的居群均为四倍体,2n=4x=32=28m +4st(2SAT)。A.przewalskianum,A.polyrhizum and A. mongolicum的核型为首次报道;并首次 在中国发现了A.tuberosum的野生二倍体居群。此外,还讨论了栽培韭的起源以及A.cyathophorum,A.przewalskianum和A. senescens种内居群间的核型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累积沉降法对合流污水悬浮固体(SS)进行自然沉降试验研究及与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合流污水沉降30 min, SS 的去除率即达到88.69%, 在沉降初期可去除大部分污染物; 经沉降 120 min, SS 的去除率即可达96.14%, COD、TN、TP 和NH4+-N 的去除率分别为90.63%、54.22%、66.95%和4.1%; 在自然沉降过程中, 合流污水中的污染物COD、TN、TP 浓度变化规律与SS 的浓度变化规律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线性方程分别为y=79.99+0.66x、y=21.58+0.65x、y=5.44+0.17x, 相关系数R2 分别达到0.974、0.961、0.989, 而NH4+-N 在合流污水中基本上都是以溶解态存在, 与SS 的沉降关联不大, 去除率随SS 的去除变化较小; 初始SS 浓度对合流污水沉降性能影响显著, 初始浓度越高, 一定时间内去除率越高, 并通过对各污染物沉降规律的函数拟合得出COD、TN、TP、SS 自然沉降规律函数分别为y=1020.61e(–x/10.05)+92.49、y=28.2e(–x/6.92)+22.56、y=13.24e(–x/10.0)+5.69、y=1533.22e(–x/8.58)+47.03, 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72、R2=0.936、R2=0.938、R2=0.914。  相似文献   

10.
运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分析校园水体的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研究表明 ,饮用水及生活污水中存在具有致突性的有机化学物质 ,其水源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以及微生物生长活动引起非活性化学物转化成致突物等 ,在这些致突物中 ,许多具有遗传毒性。目前 ,研究饮用水的遗传毒性可用许多短期遗传毒性试验 ,其中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作为致突性分析的一种测试系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应用。1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原理环境污染物 (如物理、化学、生物污染源 )能诱发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断片游离在细胞质中于分裂末期形成微核。蚕豆是对污染物较为敏感的植物品种 ,利用污染过…  相似文献   

11.
沈阳西部污灌渠沉积物中污染物积累与生态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沉积物样品采自沈阳西部污水灌渠的上、中、下游.进行了污染物(重金属和矿物油)含量分析和生态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沉积物中均有污染物的积累,矿物油含量在400~12500mg·kg^-1,重金属Cd为1.6~27.2mg·kg^-1.沉积物对植物和蚯蚓都有明显的毒性效应.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10%~60%.蚯蚓试验14d和28d死亡率分别为0%~70%和0%~85%.体重增长抑制率为-21.9%~17.7%和-18.6%~37.0%.研究表明,长期污灌导致河道沉积物中污染物积累和较强生态毒性.沉积物作为重要的污染源,其污染物迁移与释放对地下水和土壤具有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2.
以五叶草莓等6种野生草莓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对其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6种野生草莓的核型公式分别为:五叶草莓2n=2x=14=12m+2sm、黄毛草莓2n=2x=14=8m+6sm、绿色草莓2n=2x=14=10m+2sm+2st、东北草莓2n=2x=14=8m+6sm、森林草莓2n=2x=14=6m+8sm、西南草莓2n=4x=28=16m+12sm,6种野生草莓的核型类型均为"2A"型。供试6种野生草莓的进化顺序可能为:五叶草莓、绿色草莓、东北草莓、黄毛草莓、西南草莓、森林草莓。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黄麻属(Corchorus)2个栽培品种及其4个野生类型和3个野生近缘种为材料,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黄麻属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均为2n=14。核型公式分别为:宽叶长果(长果黄麻栽培种)2n=2x=14=14m(4SAT);南阳野生长果(长果黄麻野生类型)2n=2x=14=14m(2SAT);坦桑尼亚野生长果(长果黄麻野生类型)2n=2x=14=2M+12m;闽麻5号(圆果黄麻栽培种)2n=2x=14=12m+2sm;爱店野生圆果(圆果黄麻野生类型)2n=2x=14=14m ;廉江野生圆果(圆果黄麻野生类型) 2n=2x=14=4M+10m;假黄麻(黄麻属野生近缘种)2n=2x=14=2M+12m;假长果(黄麻属野生近缘种)2n=2x=14=2M+12m;甜麻(黄麻属野生近缘种)2n=2x=14=14m。其中除了宽叶长果核型分类为1B外,其他的都为1A型。本文还讨论了黄麻野生近缘种甜麻的分类学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土壤和叶面Pb污染对小麦生长及体内Pb分布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土壤添加Pb和叶面喷施Pb溶液的方式研究了Pb污染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地上部分和籽粒干质量的影响,并对Pb污染条件下小麦体内Pb的分布和积累规律以及Pb污染浓度与籽粒Pb含量的相关性、叶片Pb含量与籽粒Pb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Pb添加量为2 000 mg·kg-1时,小麦地上部分和籽粒的干质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15.5%和13.3%,差异显著(P<0.05);叶面喷施100 mg·L-1Pb溶液,小麦地上部分和籽粒干质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10.3%和15.5%,差异显著(P<0.05).在土壤和叶面Pb污染条件下,小麦各器官的Pb含量均随Pb污染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土壤Pb污染条件下,小麦根中的Pb含量远高于其他器官,籽粒中的Pb含量最低;在叶面Pb污染条件下,小麦叶片中的Pb含量远高于其他器官,籽粒和根中的Pb含量较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的Pb含量与Pb污染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籽粒中的Pb含量与土壤Pb总含量和叶面Pb污染浓度的曲线方程分别为: y=0.269+0.001 05x+2.736×10-7x2-1.707×10-10x3和y=0.465+0.013x-1.1×10-5x2+3.96×10-9x3;土壤中总的Pb毒性临界值为209.3 mg·kg-1,叶面Pb的毒性临界值为2.6 mg·L-1;在土壤和叶面Pb污染条件下,小麦籽粒中的Pb含量与叶片Pb含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回归方程分别为:y=0.120 1x+0.076和y=0.001 6x+ 0.601 1,据此,在土壤和大气Pb污染条件下,可通过测定小麦叶片的Pb含量预测小麦籽粒中的Pb含量.  相似文献   

1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不仅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和遗传毒性,而且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毒害作用。再加上自身具有难降解、易蓄积、可长距离运输等特点,给水生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带来极大危害。结合当前的研究趋势,围绕水生生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免疫毒性进行了介绍,同时回顾了近年来该类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各方面毒性效应,并对目前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热点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孔红  王庆瑞   《广西植物》1990,10(4):325-328
本文对黄花菜三个品种进行了细胞学研究。三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2,核型有所不同,核型公式分别为:线黄花2n=2x=22=12m+10sm;马连黄花2n=2x=22=10m+10sm+2st(SAT);小黄花2n=2x=22=6m+14sm+2st。核型均属2B型。线黄花与马连黄花的核型接近。细胞学研究说明,根据植物形态分类划分的黄花菜三个品种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7.
孔红  王庆瑞   《广西植物》1990,(4):325-328
本文对黄花菜三个品种进行了细胞学研究。三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2,核型有所不同,核型公式分别为:线黄花2n=2x=22=12m+10sm;马连黄花2n=2x=22=10m+10sm+2st(SAT);小黄花2n=2x=22=6m+14sm+2st。核型均属2B型。线黄花与马连黄花的核型接近。细胞学研究说明,根据植物形态分类划分的黄花菜三个品种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8.
四种野生百合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 Diels)、青岛百合(L.tsingtauense Gilg)、山丹(L.pumilum DC.)和岷江百合(L.regaleWilson)等4种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核型除山丹为3A外,其余3种材料核型均为3B。核型公式分别为:南川百合2n=2x=24=4m(4SAT)+2sm+6st+12t;青岛百合2n=2x=24=8m(4SAT)+2sm(2SAT)+14t;山丹2n=2x=24=2m(2SAT)+6sm(2SAT)+4st(4SAT)+12t;岷江百合2n=2x=24=2m(2SAT)+2sm+6st+14t。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是81.68%、76.09%、80.34%和82.26%。其中,南川百合和青岛百合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桃蚜诱捕色板的青-洋红-黄-黑四色模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机模拟混色技术,结合正交设计,定量测定了有翅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对青(C)、洋红(M)、黄(Y)和黑(K)4色成分模式混合色的选择性反应。第1组L25(56)试验结果表明,因子效应顺序为:Y﹥M﹥K﹥C。最佳理论混合色参数为C=25%、Y=25%、M=100%、K=0,模拟色板的叶色竞争系数(LCC)达77.78%。第2组L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C、M、Y、K分别在10%~40%、10%~40%、85%~100%和0~15%区间变化时,对所有处理的叶色竞争系数均无显著影响。模拟色板叶色竞争系数与黄色成分和黑色成分的回归方程分别为LCC=0.0390Y2-0.1875Y+0.5591(R2=0.9913)和LCC=0.0163K2-0.1237K+0.6176(R2=0.7926)。  相似文献   

20.
温度、盐度对强壮箭虫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Q  Zhu HY  Liu F  Ding ZY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3081-3086
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下强壮箭虫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均对强壮箭虫的耗氧率和比耗氧率有显著影响.试验温度在5℃-25℃,强壮箭虫个体耗氧率(IO)和比耗氧率(SO)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58x3 -0.2956x2+4.415x-8.7816(R2=0.99,P<0.05)和y=0.0011x3 -0.0546x2+0.8161x-1.6232(R2=0.99,P<0.05),数值分别为6.30~11.71μg·ind-1·h-1和1.22 ~2.16μg· mg-1·h-1,窒息点为4.18~6.87 mg·L-1.盐度10 ~40条件下,IO和SO随盐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68x2 -0.1412x+21.702(R2=0.89,P<0.05)和y=-0.0013x2-0.0261x+4.0114( R2 =0.89,P<0.05),数值分别为4.98~17.73μg ·ind-1·h-1和0.92~3.56 μg·mg-1 ·h-1,窒息点为4.02~6.24 mg·L-1.对强壮箭虫与其他水生动物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比较得出,强壮箭虫是一种狭氧性浮游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