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悉生蚕是指蚕体内外栖息的其他生物体是已知的蚕,不仅培育方法较哺乳动物简单,且彻底克服蚕的季节性和地域性饲育限制,为蚕在实验动物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悉生蚕作为生物反应发生器或转基因工程动物的应用已逐步进入实用化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2.
辐射育成新桑树品种-川799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辐射新桑树品种“川799”系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采用辐射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培育而成。经多年室内观察调查及两年区试、农村示范推广应用,该品种表现较好的丰产性,平均亩产桑叶1551.53公斤,比对照“湖桑32”高11.64%。1996年-2000年列为省科技厅“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选育研究”重大科技项目桑树主攻品种。经五年试验研究,达到育种目标,完成项目研究工作,2001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发合格证书,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家蚕     
利用桑叶饲养家蚕是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根据我国古代的传说“黄帝”的妃子“嫘祖”(时间很难确定,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发明。但这传说不一定是事实。像蚕丝这样伟大的发明决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完成,必须要通过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对大自然接触,再经过长期的细致观察才有可能逐渐地解开蚕茧的秘密。然后进一步把原先是“野蚕”移到室内驯养逐渐驯化成为我们现在所称的“家蚕”,这应该是劳动人民长年累月经验积累的结果。因此说;把它说成是某一个妃子的功绩,而且又是今天历史上始终找不到綫索的“黄帝”这样一位人物的正妻所发明,是不合客观规律的。不过以上的传说有一点确暗示我们我国的蚕丝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了,据史学家研究,从有历史记载被人类利用开始到现在,大概已有4,200余年。蚕丝在我国对外贸易上占极重要的地位,直到1909年前,我国丝出口数千年来一直是占世界输出量的第一位,后来由于日本急剧竞争超出了我国,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官僚买办们只知依附国外个人图利,生产一蹶不振,始终忽冷忽热,农民群众失去了饲养的信心。解放后,党和政府接下了久被摧残的破烂生产局面,进行了积极的整顿和恢复,几年来有了大  相似文献   

4.
《生命世界》2008,(4):40-42
一株榕树便天堂 小鸟天堂位于广东省新会城区以南10千米的天马村,“一株榕树便天堂”的诗句概括了它的特点。这里原来是河中的一个沙洲,由一棵榕树经长期繁衍,成为覆盖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独木林”。关于它的来历,更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朝景泰年间,村里人口增多,食水不足,村民们便在村前挖了一条河,  相似文献   

5.
漫步神农架     
在湖北省西部长江三峡北岸,有一片面积7万多公顷,令人神往,让人陶醉的地方——她,就是素以原始、古老、神秘、野趣、奇特而闻名的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 走进神农架,洪荒的原始风貌,汇聚了华夏大地东西南北中的珍稀动植物,神秘的传说,连同她的名字都像谜一样吸引着人们去探索…… 神农架的由来 中国人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华夏是我们的根。这是因为在距今约4500年至5000年之间,始祖炎帝和黄帝将中华民族基本统一。传说里炎帝是远古时代少典  相似文献   

6.
梦是什么?     
孙伟 《植物杂志》2009,(12):8-11
传说黄帝白天睡觉时,梦游华胥氏之国,其乐无穷,而回首追念又怅然不已。故后人以“梦华”比喻追怀往事犹如梦境一般。可以看出,梦自古以来就以它独特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词语皆由梦而来,  相似文献   

7.
说龙     
龙是中国文化的特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我国,从殷商甲骨文出现结构完备的“龙”字,距今已有3000多年,而出现龙的传说就更早得多。相传在“感天而生”的上古时代,有女登感“神龙”生炎帝,附宝感“北斗”生黄帝,庆都感“赤龙”合婚而生帝尧的故事。除了神龙、赤龙外,属于伏羲氏系统的还有长龙氏、居龙氏、降龙  相似文献   

8.
<正>巴西一个部落里,有一位年轻的印第安姑娘,她听父亲提起过部落里流传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月亮里,曾住着一位威严、英俊而又强大的月亮神战士。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相信了这个传说,并且爱上了这位月亮神战士,从此以后,她认为部落里再没有年轻人值得她倾入感情。姑娘的家人试图让她嫁给一位受人尊重而又高贵的年轻人,结果却徒劳无功。这位印第安姑娘总是耐心地等待着月圆的夜晚。每当满月之时,她便久久地凝望着皎洁的明月,渴望能够见到幻想中爱人的面庞。人们常常看见这个姑娘伸展着双臂在丛林中奔跑,试图抓住月光,拥抱战士。可是  相似文献   

9.
梦是什么?     
孙伟 《生命世界》2009,(12):8-11
传说黄帝白天睡觉时,梦游华胥氏之国,其乐无穷,而回首追念又怅然不已。故后人以“梦华”比喻追怀往事犹如梦境一般。可以看出,梦自古以来就以它独特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词语皆由梦而来,  相似文献   

10.
桑-蚕系统中镉的吸收、累积与迁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桑-蚕系统中镉的吸收,累积与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桑树对土壤镉污染有一定的耐性,桑树镉累积量和相对累积率与土壤镉浓度的关系可分别用回归方程Ta=a+blog(Sc)和log(Ra)=a+blog(Sc)描述。(2)随着土壤镉浓度的增加,镉在桑树根部的分布率明显增加,地上部分的分布率有所降低,运转到叶片的比率明显降低。(3)蚕体,蚕砂和蚕茧的镉含量,镉累积量,随着桑叶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中原梦乡     
“宝天曼”,一个浪漫的名字,她是一座山?像黄山和武夷山一样美丽?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像玉龙雪山下的云杉林或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一样茂盛?“宝天曼”的名字从何而来? 相传古时候,“宝天曼”原名“漫天宝”,是一个四季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生活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可以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美丽的传说吸引着渴望幸福生活的人们不断的入山寻找,虽然终究是一无所获,但满山遍野的山珍野果却成了人们赖以充饥的食物来源,在古代物质生活十分贫乏、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帮助饥民渡过饥荒的森林鸟兽和野菜野果被人们视为须臾而不可分离的宝贝,后来“漫天宝”演变为“宝天曼”。她位于秦岭第四支脉的主峰,海拔1830米,是豫西四曼之首(宝天曼、龙池曼、黄花曼、银壶曼),地势奇,海拔高,离“天”近。奇怪的是,山顶部分却一马平川,平坦无比,绵延十几公里,当地人将此称为“曼”。 1980年,这里建成了河南省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方圆100平方公里,有3000多种植物,200多种脊椎动物,3000余种昆虫……这样的数字是惊人的,但是更惊人的是她自身古老的地质,优美的风景,和那许多神秘动人的美妙传说……  相似文献   

12.
日本农林水产省蚕丝试验场用微生物防治黄星桑天牛,以减少由其造成的全国性桑树受害面积。黄星桑天牛(Psaco thea hilaris)具黄色花斑,6—9月羽化成虫,为害桑树嫩芽。在桑树皮下孵化幼虫,暴食木质部分。使用化学农药会使蚕也同归于尽。科研工  相似文献   

13.
多花黄精     
<正>一姑娘因父母双亡到财主家打长工,每天必须上山砍柴割草,吃的是残羹剩饭。一天,小姑娘在干活时饿得出冷汗,她采了一些植物根茎,觉得味道甘甜,仿佛吃水果一般。从此之后,每当饥饿的时候,她便吃这种植物的根茎,不知不觉地吃了好几年。她从一个瘦弱的黄毛丫头变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财主起色心,强迫她做小老婆。姑娘誓死不从,逃进山中。财主感纳闷:这姑娘到底吃了什么东西变得如此美貌健壮呢?出  相似文献   

14.
孙伟 《植物杂志》2009,(6):42-43
某些鱼类真奇妙,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男”会变成“女”,或者“女”变成“男”。比如脸上有一两条白色条纹、颇似京剧中的丑角的“小丑鱼”。小丑鱼的鱼群通常具有等级制度,雌鱼位于最顶层。如果最顶部的雌鱼死亡,具有最高统治地位的雄鱼就变成雌鱼并取代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孙伟 《生命世界》2009,(6):42-43
某些鱼类真奇妙,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男”会变成“女”,或者“女”变成“男”。比如脸上有一两条白色条纹、颇似京剧中的丑角的“小丑鱼”。小丑鱼的鱼群通常具有等级制度,雌鱼位于最顶层。如果最顶部的雌鱼死亡,具有最高统治地位的雄鱼就变成雌鱼并取代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放飞丹顶鹤     
石湾 《生命世界》2006,(8):88-93
提起丹顶鹤,人们就要想起一首哀婉动人的歌:“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曾经来过;走过那道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留下一首歌……”生活中这个女孩叫徐秀娟,她来自丹顶鹤的故乡——扎龙。  相似文献   

17.
孙毅 《化石》1997,(1):2-4
1989年初联邦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上登载了一幅“人类的进化”的漫画,画的上排是猿直立行走,逐渐进化成了人,下排是现代人坐着,逐渐又变成了猿。当然,这是讽刺现代人坐着按电钮办事的漫画,但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代人是否还在进化?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和自然选择的理论奠定了人类进化学说的基础。人类起源于一种古猿,属于一个物种的“一祖论”。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它由四足运动转变成两足运动,有的认为是环境因素促成。由于气候变化,森林破坏,它们不得不走出大森林,进人亚热带大草原。大约在200万年前,人类的…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人类是个特殊的生物种类。自从她用直立的双腿走出原始丛林 ,与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赐而存活的其它动物类群相揖别后 ,她便不断强化着自己 ,完善着自己 ,并研究和总结着自己的历史。对漫长的人类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其发展阶段的划分和界定 ,而对历史时代划分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人类所制造和使用的工具的演变。我国东汉初年的袁康在《越绝书》的《宝剑篇》中有这样的记述 :“时各有使然 :轩辕神农赫胥之时 ,以石为兵 ,断树木为宫室 ,死而龙藏。夫神圣主使然 ;至黄帝之时 ,以玉为兵 ,以伐树木为宫室 ,凿地。夫玉亦神物也 ,又遇圣主…  相似文献   

19.
匈牙利水     
《生命世界》2006,(10):59-59
可能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14世纪匈牙利王妃伊丽莎白在她72岁那年因为美貌而赢得邻国波兰77岁国王的爱,传说王妃用了一种神秘的水——匈牙利水,这种水不仅解除了她风湿病的痛苦,还使她的容貌焕发青春魅力。这个水的配方曾经一度被作为秘方,但很快便在民间流传,直至现在。匈牙利水的配方中实际使用了4种芳香植物,它的配方如下:切碎的迷迭香一匙勺、切碎的薄荷三勺、玫瑰水半杯、橙皮半张、酒两杯,腌制两周。  相似文献   

20.
最近阅读了张智勇等编著《植物激素及其应用》一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在“生长素对果实形成的影响”一节中说道:“有人把草莓幼果除去全部种子(种子在果实外侧上),果实的生长就停止了;若在果实上留一环种子,有种子的部分的生长较快,结果使一个卵圆形的果实变成了扁圆形”(原图 3,该书第11页)。把那小小的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