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Tang ZH  Liu GQ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2):148-151
位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上的γ-氨基丁酸转运体(GAT)是调节GABA能神经元活动的重要糖蛋白。根据GAT的4种不同亚型的脑区及亚细胞分布特点,参与调节脑内GABA水平的可能是GAT-1和GAT-3。GAT表达异常或功能受损是癫痫发作时神经元高兴奋性的原因之一。对癫痫患者的海马标本和多种癫痫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GABA能抑制性回路减少及其表达的GAT下降,GAT逆向转运功能障碍;原发性GAT表达增加,或某些刺激性伤害引起的GAT表达上调,也可诱发癫痫。随着对GAT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了解,调节GAT表达和功能的靶点将会进一步得到阐明,选择性作用于这些靶点的新化合物可能会对癫痫的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物体内γ-氨基丁酸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γ 氨基丁酸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 ,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本文对其生理活性功能 ,应用 ,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在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较为广泛的生理功能。其代谢是通过GABA旁路(GABA shunt)来完成的。现就其基本性质、代谢调控特点、表达调控机制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分别介绍芽孢杆菌γ-氨基丁酸代谢旁路的研究进展。系统研究苏云金芽孢杆菌中γ-氨基丁酸代谢旁路的调控机制和生理功能,有可能为进一步了解其杀虫晶体和芽孢的形成机制提供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4.
胡超  左斌  谢达平 《生物磁学》2011,(5):861-863
目的:研究酵母产γ-氨基丁酸的发酵条件,提高其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方法:以高产γ-氨基丁酸的酵母突变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温度、摇床转速、接种量、种龄和培养时间等条件对菌株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的影响。结果: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20 rpm,接种量4%,种龄为2d的种子菌,培养时间4d。在此发酵条件下,变异菌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高达2.588 g.L-1,较优化前提高了53%。结论: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了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酵母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实验对酵母产γ-氨基丁酸(GABA)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确定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硫酸铵复合氮源,合适的无机盐为KH2PO4;最佳发酵培养基为3%葡萄糖,3%蛋白胨,0.3%(NH4)2SO4和0.1%KH2PO4。在此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可以获得1.690g.L-1的GABA产量。结论: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提高了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酵母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实验对酵母产γ-氨基丁酸(GABA)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确定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硫酸铵复合氮源,合适的无机盐为KH2PO4;最佳发酵培养基为3%葡萄糖,3%蛋白胨,0.3%(NH4)2SO4和0.1%KH2PO4。在此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可以获得1.690g.L-1的GABA产量。结论: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提高了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酵母产γ- 氨基丁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酵母产γ-氨基丁酸的发酵条件,提高其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方法:以高产γ-氨基丁酸的酵母突变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温度、摇床转速、接种量、种龄和培养时间等条件对菌株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的影响。结果: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20 rpm,接种量4%,种龄为2d的种子菌,培养时间4d。在此发酵条件下,变异菌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高达2.588 g.L-1,较优化前提高了53%。结论: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了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GABA 是一种分子量极小的氨基酸.GABA 及其合成酶 GAD 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是一种独特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神经信息加工中起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对于 GABA 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分别在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和组织化学等领域中进行了广泛地探讨.文中介绍了 GABA 的三种组织化学研究途径及其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γ-氨基丁酸(GABA)转运蛋白的结构、功能和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信号的有效传递有赖于对神经递质的精确调节,转运蛋白在其中起看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抑制性系统,GABA能系统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神经生理活动,自90年代初首次克隆了GABA转运蛋白基因以来,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越来越多,本对GABA转运蛋白的结构功能和调控仅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ABC—GD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在大鼠胰腺的定位和分布,并用相邻切片法,观察它与胰岛素的共存关系。结果发现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胰腺内分泌部(胰岛)。在外分泌部亦有少许分布。大部分胰岛细胞呈GABA免疫反应阳性,集中位于胰岛的中央部。相邻连续切片免疫染色证实GABA与胰岛素共存于胰岛B细胞中。外分泌部胰腺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零散分布于腺泡和导管上皮间。本文为进一步探讨GABA在胰腺的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众多研究表明,GABA能系统功能异常与失眠以及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关系密切。焦虑,抑郁等神经心理异常可能是引发失眠的原因之一。本文总结了GABA能系统与失眠及情感障碍关系,为治疗失眠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眶额叶(OFC)的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对胃运动的影响及其调节神经机制。方法:实验采用了大鼠眶额叶微量注射给药,结合核团损毁的方法,以记录胃内压,统计胃收缩幅度作为胃运动变化的指标。结果:①OFC注射Glu可显著降低胃收缩幅度,损毁杏仁核后可反转该效应,胃收缩幅度显著增强;损毁蓝斑核后,Glu的作用无显著性变化。②OFC注射GABA可显著增强胃的收缩幅度,损毁蓝斑核后消除该效应;损毁杏仁核后,胃收缩幅度进一步增强。结论:外源性增加OFC区Glu含量导致的抑胃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强了杏仁核的经常性抑胃作用而引起的;而增加OFC区GABA的含量引起的胃运动增强与蓝斑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观察不同强度电针对睡眠节律紊乱大鼠下丘脑γ-氨基丁酸(GABA)及受体(GABRA1)的影响,初步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及不同强度电针的效应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失眠大鼠下丘脑GABA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失眠大鼠下丘脑GABRA1 mRNA表达改变.研究发现,对氯苯丙氨酸(PCPA)化失眠大鼠下丘脑GABA阳性细胞染色较浅,且表达量减少,GABRA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经电针治疗5 d后,失眠大鼠下丘脑GABA阳性神经元染色较深,表达量较多,GABRA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2 V电针刺激作用比1 V电针刺激更为明显.结果表明电针可增加失眠大鼠下丘脑GABA及受体的表达,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且2 V电针刺激效果优于1 V电针刺激.  相似文献   

14.
A simple and sensitive assay system was developed in the search for new herbicidal substances.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wo phenomena observed in photosynthesis: (1) de novo starch synthesis, determined in excised leaf segments of barnyard millet (Panicum crus-galli), a C4 plant, and Italian ryegrass (Lolium multiflorum Lam.), a C3 plant; and (2) oxygen evolution in the cells of Scenedesmus obliquus, detected by using an oxygen electrode. The system can detect photosynthesis-inhibiting herbicides at a concentration as low as 0.1 ppm. After assaying 6,500 microbial culture broths, 6 culture filtrates were selected for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The GABAergic innervation of the mouse pituitary, including the median eminence, was studied at light microscopic and ultrastructural levels by use of a pre-embedding immunocytochemical technique with antibodies directed against GABA. In the median eminence, a high density of GABA-immunoreactive fibers was found in the external layer where the GABAergic varicosities were frequently observed surrounding the blood vessels of the primary capillary plexus. In the internal and subependymal layers, only few fibers were immunoreactive. The intense labeling of the external layer was observed in the entire rostro-caudal extent of the median eminence. In the pituitary proper, a dense network of GABA-immunoreactive fibers was revealed throughout the neural and intermediate lobes, entering via the hypophyseal stalk. The anterior and tuberal lobes were devoid of any immunoreactivity. The GABA-immunoreactive terminals were characterized in the median eminence, and in the intermediate and posterior lobes at the electron-microscopic level. They contained small clear vesicles, occasionally associated with dense-core vesicles or neurosecretory granules. In the intermediate lobe they were seen to be in contact with the glandular cells. In the posterior lobe and in the median eminence, GABA-immunoreactive terminals were frequently located in the vicinity of blood vessels. These results further support the concept of a role of GABA in the regulation of hypophyseal functions, via the portal blood for the anterior lobe, directly on the cells in the intermediate lobe, and via axo-axonic mechanisms in the median eminence and posterior lobe.  相似文献   

16.
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是一种多功能复合酶,对长链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癌症、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的潜在靶点。在过去的30年里,FAS抑制剂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国,传统中药和功能性食品广泛被应用于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有多种天然产物对FAS的活性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本文综述了来源于中药和功能性食品中的FAS抑制剂结构和活性特点,为天然来源的FAS抑制剂治疗肥胖症和相关疾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紫色酸性磷酸酶(PA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金属磷酸酯酶, 其羧基端含有1个保守结构域, 由5个保守基序和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作为一种特殊的酸性磷酸酶, PAPs在酸性环境下能够有效催化磷酸酯或酸酐的水解, 释放出植物可以利用的磷酸基团。此外, PAPs在调节植物碳代谢、细胞壁合成和抵御病菌侵染等方面也发挥重要生理作用。该文简要介绍了PAPs的结构、家族成员及其调控因子, 并着重总结了近年来对PAPs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为今后系统开展PAPs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卡那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于其效果好、价格低等优点,是我国常用兽药之一。但如果剂量过大就会大量残留在动物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引发耳毒性、肾毒性等毒副作用,严重时会导致人死亡,因此对其含量的检测十分重要。近几年,大量基于核酸适配体检测卡那霉素的光学方法被开发,以满足人们对其检测的需求。首先明确了核酸适配体与光学生物传感器等相关概念;再根据其反应机制不同,对光学方法介导的生物传感器进行了分类综述,阐述了各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检测范围;最后对这几类传感器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对这些方法的进一步探索将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脱水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脱水素(dehydrin)是植物体内的一种LEA蛋白,能够在植物胚胎发育后期以及逆境下大量表达,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它是具有高度热稳定性的亲水性蛋白,有三类非常保守的区域,即K,Y和S片段。依据这三类片段的组成情况,可将脱水素分为5个基本类别。脱水素可通过多种转运方式定位于植物细胞的不同部位,以行使其功能。其基因的表达存在依赖ABA和不依赖ABA两种途径,并且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能稳定细胞膜和许多大分子的结构以避免脱水对细胞造成的伤害。近年来,脱水素的结构和组成、在细胞中的定位及转运、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功能与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现代文明而来的各种富裕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病、糖尿病和癌症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的消费观念已从单纯的吃饱吃好向防病治病方向转变。生物活性肽具有涉及神经、激素和免疫调节、抗血栓、抗高血压、抗胆固醇、抗细菌病毒、抗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氮素吸收关系和矿质运输、促生长、调节食品风味、口味、硬度等多种生理功能,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新宠儿。简述了生物活性肽的特点、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