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骨科创伤术后并发DVT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在去年收治的70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以上骨伤并发DVT的患者,行静脉血栓治疗,总结DVT的临床处理方法。结果:70例研究对象中,出现小腿静脉血栓共37例,患者一周后疼痛缓解,皮肤温度降低,下肢髂股深静脉血栓病例数为25例,患者在治疗后第十一天有明显肿胀感,混合型深静脉血栓患者8例,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在治疗一个月之后对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显示DVT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对DVT患者行针对性地预防及治疗后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病例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014年-2016年,我院CSP患者经UAE治疗后发生DVT的发病率为1.63%,患者平均年龄35.2岁。DVT临床症状出现于UAE术后3-6天,多表现为下肢的疼痛及酸胀,深静脉血栓均出现在介入穿刺处肢体。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深静脉血栓安全可靠。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DVT发生与穿刺处肢体制动,血管受压,血液回流障碍有关。手术前后应采取预防措施,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对DVT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8.33%,观察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形成,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雪芬 《蛇志》2013,25(2):242-24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大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手术导致血液流速减慢、创伤引起血管壁损伤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致,常见于脊柱、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和压痛,严重时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其康复.我院2011年至今收治58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祛瘀散烫熨术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24h拔除引流管后加用中药祛瘀散对术肢进行烫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组内及组间血浆D-二聚体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制剂祛瘀散烫熨术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DVT形成有预防作用,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少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骨科手术患者1 027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手术进行的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87例患者,研究组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540例患者。对照组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对患者下肢DVT危险度进行分层,根据危险度给予对应的预防措施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在术后3个月内DVT发生率、发生时间、入院时与出院时下肢DVT防治知识得分、出院后物理预防措施的依从性。研究显示研究组在时间依从性、次数依从性、出院时下肢DVT防治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期间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下肢DVT发生率和总下肢DVT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骨科手术患者的DVT防治知识水平,增加出院后DVT预防的依从性,降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及临床效应。方法:将120例经颅部CT或MRI确诊的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8.33%,观察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DVT的形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DVT方面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与临床效应,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对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行预防性药物,物理预防以及系统性功能锻炼.结果:181例术后患者中有41例发生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细致的护理和有效的措施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可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后的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奇先强  卢伶俐 《生物磁学》2009,(20):3909-391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DVT)的形成原因、诊断要点与治疗、护理及预防措施,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2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方式及采取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所有患者采用小-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同时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部分患者采取切除根治手术,分析比较患者的疗效。结果:采取上述治疗后21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1例患者经治疗半月后效果不明显,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还有1例患者经治疗好转出院3个月后再次出现对侧下肢深静脉血栓,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胆管癌。结论:DVT患者经联合抗凝、溶栓、祛聚、扩血管等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以DVT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或再发应及早考虑恶性肿瘤,以免漏诊,耽误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全身多处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较重的并发症,可使原有病情加重,致残率增加,并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目前已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2008年3月,我科收治1例全身多处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类别学习的脑机制。首先介绍类别学习的基本过程及主要研究范式。其次从脑损伤和脑成像两方面探讨此过程中的脑机制,主要包括额区、内侧颞叶、基底神经节的激活。再次,介绍了ERP研究类别学习过程的方法和结果,主要相关成分包括N1、P1、N2、P2、N300、P3、P450。最后对类别学习的脑机制进行小结和展望,认为ERPs和脑成像技术的结合可使此研究深化。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128排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月到2020年7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股骨头置换术后疑似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128排CT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在78例患者中,128排CT判断图像优69例,良9例,优良率为100.0 %。静脉造影判定为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DVT组),发生率为14.1 %,检出病变血管45支。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使用激素、年龄是导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P<0.05)。DVT组的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BV)与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值高于非DVT组(P<0.05),血流量(blood flow, BF)与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值低于非DVT组(P<0.05)。DVT组的血管狭窄评分低于非DVT组(P<0.05)。128排CT对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 %和97.0 %。结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使用激素、年龄是导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128排CT能有效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的特点,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126例下肢DVT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将病例组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系统溶栓组(采用系统性溶栓治疗)和导管溶栓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两个亚组,各63例。评价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双下肢周径差和静脉通畅度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红细胞计数(RBC)、手术外伤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RBC、手术外伤史均是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导管溶栓组痊愈率为57.14%(36/63),高于系统溶栓组的33.33%(21/63)(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双侧大腿周径差、双侧小腿周径差以及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明显减小,且导管溶栓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小于系统溶栓组(P0.05)。导管溶栓组治疗时间和尿激酶用量明显少于系统溶栓组,但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系统溶栓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BMI、RBC、手术外伤史均是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DVT的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置管溶栓(CDT)与药物机械溶栓(PMT)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的98例单侧DVT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机械溶栓组(PMT组)48例和置管溶栓组(CDT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后患侧大腿消肿率和小腿消肿率、血栓溶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PTS发生率。结果:PMT组患者的尿激酶使用量及住院时间较CDT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较CDT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组患者的患肢消肿率和血栓溶解率显著高于CD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发生(PTS)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MT比CDT具有更好的患肢消肿率及血栓溶解率,且PMT治疗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尿激酶用量,但两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PT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5年7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DVT发生率、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HTC)、全血黏度(WBV)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术后3周,观察组DVT的总发生率为9.7%(6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4%(2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DD、Hcy、hs-CRP、HTC、WBV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该6个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为7.94%,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是一种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形成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0例下肢静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下肢静脉疾病的分类,造影表现及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例疑有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进行常规或数字减影下肢静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307侧肢体下肢静脉造影结果: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6侧肢体(37.8%),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9侧(12.7%),静脉阻塞性疾病85侧(27.7%),静脉瘤样病变6侧(1.9%),阴性61侧(19.9%);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4例197侧肢体中:静脉阻塞性疾病75侧(38.1%),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9侧(35%),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1侧(10.7%),静脉瘤样病变3侧(1.5%),阴性29侧(14.7%)。结论 本组病例下肢静脉疾病中以静脉阻塞性疾病的比例较高(27.7%)与老年患者比例较高有关,其造影表现为各种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FI在儿童过敏性紫癜至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对经临床诊断过敏性紫癜引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例患儿图像资料给以回顾、归纳总结。结果:5例患儿下肢深静脉表现血液流速稍减慢,CDFI呈节阶段性红蓝相间血流,频谱多普勒呈节段性基线上下血流频谱。结论:CDFI为儿童急性过敏性紫癜致急性双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提供了早期、无创和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对临床的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risk factors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on thrombus sizes in lower extremities. The size and extent of thrombus was scored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ommittee for venous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fter the diagnosis of DVT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size scored, predominant risk factors for DVT in each patient were identified (malignant disease, thrombophilia, postoperative state, hormonal therapy, heredity, limb trauma, immobilization, others and unknown risk factors). The average thrombus score was 6 (95% CI 5.47-6.53). The analysis of thrombus size indicated that the largest thrombi were found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cy. Their average score was 8.5 (95% CI 7-10)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patients with other risk factors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numbers of days from the onset of symptoms to the moment of DVT diagnosis and thrombus score (r = -0.08, p = 0.38). Age was very slightly correlated to thrombus size (r = 0.19; p = 0.046), while the gender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rombus score (p = 0.074). The conclusion of our study was that etiology of thrombosis and particularly malignant diseases has the largest impact on venous thrombus siz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