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21940大鼠生长激紊基因微注射到斑马鱼卵里以生产转基因斑马鱼〔英〕/Pandian,T.J.…泌Curr.Sei一1991,60一9~10〔译自DBA,1991,10(22),91一13024〕 将质粒pMGH(15ng DNA/时)(含有与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融合的小鼠金属硫因启动子)微注射到斑马鱼尚未分裂的受精卵(1266个)里。注射一天后胚胎平均存活率为46%,但变动范围为16~72%。利用标记质粒作探针通过Slot一blot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了从推定转基因鱼提取出的基因组DNA。杂交图谱显示发生了基因组、染色体外、以及嵌合整合。继续存在于Fl和FZ代里的染色体外DNA浓度逐步降低。F…  相似文献   

2.
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小鼠重金属螯合蛋白(MT-1)基因启动顺序与人生长激素基因顺序的重组体pMThGH注入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受精卵内,由此发育的转基因鱼及其后代F1和F2均显示出快速生长效应。去垂体后,转基因鲤鱼F2持续生长,而非转基因鲤鱼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生长停止。给去垂体的鲫鱼腹腔注射生物合成的人生长激素(hGH),可恢复其生长。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鱼体内表达和体外生物合成的hGH均能代偿鲤鱼和鲫鱼的内源生长激素并刺激去垂体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两种不同终止子在转基因鲤鱼中的促生长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钟山  罗大极  吴刚  徐婧  汪亚平  朱作言 《遗传》2009,31(8):831-836
转基因构建体中启动子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转植基因的活性,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转基因构建体中终止子的选择会一定程度地影响转植基因的活性。为了更好地筛选转基因构建体和培育快速生长的转“全鱼”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基因鱼, 文章用鲤鱼β-actin基因终止子和生长激素基因终止子分别构建了转基因构建体, 显微注射得到转“全鱼”GH基因鱼P0代养殖群体, 比较两种不同终止子构建体的活性。统计分析发现, 生长激素基因终止子构建体的养殖群体的体重频率呈正态分布且平均体重显著高于β-actin基因终止子构建体的养殖群体, β-actin基因终止子构建体的养殖群体的体重频率呈右倾趋势的非正态分布。值得一提的是在混合养殖组中得到一条生长最为快速的鲤鱼证实为转基因阳性且为生长激素基因终止子构建体的转基因鲤鱼。该结果表明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可快速生长, 并能将转植基因向下代遗传。实验结果提示生长激素基因终止子构建体比β-actin基因终止子构建体表现的促生长活性要强。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将人生长激素基因重组 DNA 导入银鲫受精卵,或用人生长激素对60日龄银鲫连续6周腹腔注射,均观察到了受体鱼的快速生长效应,转移人生长激素基因鱼在60日龄时的平均体重比对照鱼平均体重增加82%,相应体长平均值比对照鱼增加19.7%;在125日龄时,转基因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增加17.7%,相应体长平均值比对照增加3.5%。定期注射人生长激素,在6周的注射实验过程中,实验鱼的体重,体长都与对照组相近或略有减小。但是,在水泥池中饲养一个月后,注射10/μg/g 体重的实验组鱼平均体重比相应对照组鱼的平均体重增加32%;相应体长平均值增加11%。  相似文献   

5.
924596用吸岭界素N一乙酸转移蔺(P AC)作为转基因动物中新的报道甚因〔英〕/Lah。:,E .G.“·,Nu-e leie Aeids Researeh。一1991,19(12)。一3465[译自ANI,1992,4(7),3321〕 PAC通过使嚷吟霉素酪氨酸部分的氨基乙酸化,可使嚷吟霉素失活。将白黑链霉菌pac基因与子宫珠蛋白5产侧区部分和SV40多聚腺普化信号一起导入小鼠。PAC在转基因小鼠子宫中表达,但不在家畜或家禽中表达。(朱遐)924587爪幼成体和招蚌专性珠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小砚中的表达〔英〕/Dillon,N.…/Nueleie Aeids Re-seareh一1901,i。(22)一6227~6230〔译白ANI,1992,4(…  相似文献   

6.
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在鲫鱼中的基因转移及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鲫鱼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差别不大,遗传保守性较强,用常规育种方法很难获得生长速度快、个体差异较大的后代。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如鱼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鱼的受精卵中,而获得转基因鱼是鱼类定向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已有报道,在虹蹲鱼生长激素cDNA上游连结一个病毒启动子构建成表达质粒,由此获得的转基因鲤鱼比对照生长速度快20%。但是未见有将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受精卵的报导。我们克隆了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并用它构建了含有病毒启动子(Fig.1,插入片段为0.8Kb,位于XbaI和PstI之间)的表达质粒(Fig.2,命名为pCMV-TK-CGH)。用该质粒对鲫鱼受精卵进行注射,共注射了1000粒卵,获得了转基因实验鲫鱼480尾,孵化率为48%。将其中100尾幼鱼于水簇箱中进行放养。选择其中个体较大的50尾进行PCR(检测。其中8条鱼的基因组DNA有0.6Kb的PCR扩增产物(Fig.3),表明其上整合有外源的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其整合率为16%。其中最大的一条体重4.2g,体长6cm,比对照(0.7g,4cm)体重增加5倍,体长增加2cm(Fig.4)。我们构建的是高效表达质粒,其上含有巨细胞病毒增强子和  相似文献   

7.
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在鲫鱼中的基因转移及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鲫鱼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差别不大,遗传保守性较强,用常规育种方法很难获得生长速度快、个体差异较大的后代。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如鱼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鱼的受精卵中,而获得转基因鱼是钱定向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已有报道,在虹鳟鱼生长激素cDNA上游连结一个病毒启动子构建成表达质粒,由此获得的转基因鲤鱼比对照生长速度快20%。但是未见有将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受精卵的报导。我们克隆了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并用它构建了含有病毒启动子(F.1,插入0.8Kb,位于XbaI和PstI之间)的表达质粒(Fig.2,命名为pCMV-TK-CGH)。用该质粒对鲫鱼受精卵进行注射,注射了1000粒卵,获得了转基因实验鲫鱼480尾。孵化率为48%。将其中100尾幼鱼于水簇箱中进行放养。选择其中个体较大的50尾进行PCR检测。其中8条鱼的基因组DNA有0.6Kb的PCR扩增产物(Fig.3),表明其上整合有外源的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其整合率为16%。其中最大的一条体重4.2g,体和6cm,比对照(0.7g,4cm)体重增加5倍,体长增加2cm(Fig.4)。我们构建的是高效表达质粒,其上含有巨细胞病毒增强子和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启动子(属强启动子),对鲤鱼生长激素基因有较强的启动作用。鲤鱼和鲫鱼在分类上属同科不同属,考虑到两者生长激素基因有较强的启动作用。鲤鱼和鲫鱼在分类上属同科不同属,考虑到两者生长激素基因的同源性,对转基因鲫鱼的PCR检测参照了加拿大学者Du所用引物的设计、使注射的外源基因与其本身的内源生长激素基因相区别。我们的转基因整合率(16%)与Zhang(10%)、Grass和Hackett等报道的接近。转基因鲫鱼生长速度增加的倍数(5倍)与Du等人的结果(2-6)接近。但是,这一生长速度快的优势能否遗传给后代,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国内信息     
快速生长转基因鲤鱼可望在中国实现商品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朱作言研究员主持的“快速生长转基因鲤鱼的中试研究”已通过成果鉴定。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中国工程院刘筠院士和林浩然院士等专家鉴定认为 ,该项研究建立了快速生长转基因鲤鱼的高效、安全养殖模式 ;对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鱼食品消费安全进行了严密的科学实验 ,证实了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鱼的食品消费安全性 ,为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朱作言院士主持的该项研究 ,筛选获得了快速生…  相似文献   

9.
921542转基因反当动物一一现实性和前景展望〔法〕/Hou-debine,L.M.了Reel.Med.Vet一1991,167(3~4)一323~333【译自DBA,1991,10(18),91一10566」 培育转基因动物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包括分离和构建待转化基因、采集胚胎,将基因引人胚胎、胚胎植人雌性动物、鉴定新生动物的转基因情况以及建立转基因动物的纯合品系。用分子遗传学的经典方法检测转基因进行情况。有23篇论文报导了牛、马和羊的转基因研究,标志着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与小鼠和兔相比,大动物的排卵和妊娠水平低。能成功用于小鼠的方法,如注射生长激素基因,却不能产生超…  相似文献   

10.
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在蓝太阳鱼中的整合、表达和遗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基因重组, 将石斑鱼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到鲤鱼βactin基因启动子下游, 构建了“全鱼”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pCAecGHc。采用显微注射法, 研制出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蓝太阳鱼。经过PCR、PCR Southern杂交、RT PCR等技术对转植基因在转基因蓝太阳鱼中的整合和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转植基因在两批次P0 转基因蓝太阳鱼中的整合率为5 .60%和12. 26%, 并在转基因鱼中得到了正确表达, 表现为嵌合性表达。对转基因蓝太阳实验鱼进行了对照养殖实验, 初步显示转基因蓝太阳鱼具有较快的生长表型效应, 比对照组生长速度快20%-40%左右。应用近交策略培育出了两个转基因蓝太阳鱼F1 品系, 检测表明, 转植基因在两个品系的整合率分别为22 .03%和40 .8%。结果表明: 转植基因通过性腺传递给了子代, 同时也证实转基因P0 代的生殖腺为转植基因的嵌合体。  相似文献   

11.
狗鱼(Esox,Teleostei)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山东龙口黄县洼里煤矿早始新世黄县组二段油页岩中的鱼化石。该鱼身体狭长,背鳍位置靠后;额骨侧面有长形的、狗鱼所特有的副筛骨;额骨甚长;顶骨相对来说甚短;口裂较长;齿骨、前上颌骨及颚部许多骨片均生有扁而尖的牙齿,但上颌骨口缘光滑;外翼骨甚粗壮;鳃盖骨略呈长方形;前鳃盖骨较直,中部略收缩,上、下枝夹角大(约为130°);匙骨纵枝短而水平枝长大。困此属于狗鱼科中惟一的狗鱼属是毫无疑问的。根据其头长与体长之比、额骨及顶骨的形状和比例以及背鳍条数目与狗鱼属其他种的不同,我们将它订为一个新种——龙口狗鱼。黄县的化石是狗鱼渐新世以前在北美以外地区的首次发现,也是狗鱼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黄县位于北纬37°7′,远较现生狗鱼在亚洲分布的地区(43°和46°以北)靠南。而始新世全球气候偏暖,巨南北温差较小,始新世狗鱼或较现生种类更适应较温暖的气候。早始新世狗鱼在中国的发现为当时跨太平洋鱼类区系的存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显微注射法把小鼠MT启动子与人生长激素的融合基因(MT-hGH)导入红龙睛金鱼受精卵内,共注射1506个卵子,获得800多尾成鱼。经斑点和Southernblot分子杂交表明,导入的MT-hGH基因与部分受体鱼的染色体DNA发生了整合,整合率为22%,转基因鱼血清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平均高于对照组,平均生长速度高于对照组。导入的MT-hGH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13.
通过显微注射法把小鼠MT启动子与人生长激素的融合基因(MT-hGH)导入红友睛金鱼受精卵内,共注射1506个卵子,获得800尾成鱼,经斑点和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表明,导入的MT-hGH基因与部分受体鱼的染色体DNA发生了整合,整合率为22%,转基因鱼血清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平均高于对照组,平均生长速度高于对照组,导入的MT-hGH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14.
生态安全性是转基因鱼走向市场的瓶颈,通过转基因四倍体鱼同转基因二倍体鱼杂交获得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构建了青鱼β-actin基因启动子和青鱼生长激素(GH)基因精确连接的"全鱼"基因pbcAbcGHc;并采用显微注射法将pbcAbcGHc导入异源四倍体鲫鲤受精卵.对照养殖结果表明,150日龄的转基因异源四倍体鲫鲤原代(P0)的体重及体长明显大于对照组.选择60尾P0代转基因异源四倍体鲫鲤,采用PCR方法检测出外源青鱼GH基因在P0代转基因四倍体尾鳍基因组DNA中的整合率为90%;对20尾雄性P0代转基因四倍体精液样本的PCR检测发现,13个样本具有外源青鱼GH基因的整合.在一尾生长速度显著的P0代转基因四倍体鲫鲤的肌肉、肝脏、肾脏和卵巢组织中可检测到外源青鱼GH基因的转录.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P0代转青鱼GH基因异源四倍体鲫鲤,为建立转青鱼GH基因异源四倍体鲫鲤纯系和研制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931824 -转基因动物殛其方法[会,英l/Kondoh,H.…/Automat.Biotechnology.-1991.一203"--216[译自DBA,11(24),92-134143 讨论了转基因(如转基因动物、家禽、鱼)的原则。描述了适应干基因转侈过程分析的示范丝网miwZ,对质粒pmiwZ的结构进行了阐叫,比较了鼠、家禽、青鲻鱼转化方法。人们认为在转牡冈技术l{|胚干细胞足未来甚因工程巾主要口标,使用怔干细胞优点框于竹一代的嵌合现象有利于俸细胞问相互作用的分析。转移基因通过胚细胞嵌合作用可整合到胚系中,这样在笫二代中就可产生转移基因杂合子而征第三代中就产,L转移塘Ⅲ纯介子。 (孙…  相似文献   

16.
鱼类基因转移育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985年,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诞生。随后,鱼类基因转移迅速应用到培育高产、优质和抗逆的养殖鱼类新品种,并在解决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者已经建立了三种成熟的鱼类基因转移方法,即显微注射、电脉冲和精子携带法,证实了转移大受体鱼基因组中的整合、性腺传递、表达和转译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最近,“全鱼”生长激素(GH)基因的克隆与应用,使快速生长转GH基因鱼的研  相似文献   

17.
农业其它     
8909乙3蓦因操作和育种:现状与前景比穿,法〕/Georg。:.入1.厂入了1:,.入畜ed.丫。、一1988,132(3)一237一241仁译自j)B人,1988,7(16),88一080吐8〕 在兽医研究,4‘,!边走制。l少卜核酸内切西梅的);赶用揭示了牛体的生长激素甚因的重要信息。由于Hol。比如品种优于共它品种的牛,故而研究了它的生长激素基因,看怂不与其它品种的相应基因有异。采用限制性核酸酶水解法,发现了差异之处。这些结果打开厂将币组生一民激素拢因应用干言牧生产的大门。币组l产物系山一适宜载体克隆的.。吸组J)N人技术可导致“基因农作”和转华因家言的产生。转拢…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鱼工作的开展被用于水产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各个领域。应用方面的一项重要研究就是利用转生长激素基因来提高鱼的增长速度。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转基因鱼所使用的基因元件;二是外源基因的高整和率与高表达。已有许多报道认为:不同种动物的生长激素不一定相互促进生长。我们通过显微注射,将鲤鱼金属硫蛋白启动子(cMT)与大马哈鱼生长激素基因(sGH)的融合基因(cMTsGH)导入鲤鱼单细胞后期的早期胚胎,构建了全鱼转基因鲤鱼。通过斑点杂交、Southernblot结合PCRSouthernblot,对外源sGH的整和进行了精确的检测和分析。实验选取性成熟鲤鱼,收集卵子和精子,湿法受精获得受精卵。经过基因注射,孵化后的鱼苗放入水族箱。待鱼苗平游,提取总DNA进行检测。以PstI酶切质粒pcMTcGH(Fig.4)分离3.4KbsGH片段,用随机引物标记,作为杂交探针。同时,设计并合成sGH基因的PCR特异引物。Fig.1的斑点杂交结果与Fig.2的PCRSouthern结果相比较(Table1),说明斑点杂交存在着高的假阳性。而PCRSouthern将PCR的快速、方便与Southern的准确性相结合,排除了P  相似文献   

19.
动物基因转移技术用得最早最多的是微注射法,鱼类因是体外受精受精卵易于获取,哺乳动物则因受精卵原核较大易于进行遗传操作,所以,这两类动物的转基因研究起步较早,进展也很快。禽类因难于用微注射法直接对受精卵进行操作,故其转基因研究的进展较慢。最早进行禽转基因途径的尝试,是Pandey和Patehell(1982)用辐射处理精子,因此法转入的DNA是完全随机的,故难于实现目标基因的转移。Souza(1984)用反转录病毒作为载体,通过感染幼鸡而导入,使外源鸡生长激素(cGH)基因得到了表达,血浆cGH水平增高,但转基因鸡并无促生长效应。后来,Scanes和Leung(1986)给鸡注射外源cGH,发现试验鸡仅早期有增重效果,1月龄之后与对照组则无体重差异。故近年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鱼离市场还有多远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根据本实验室转基因鱼育种研究的现状,讨论了“转基因鱼离市场还有多远”这一令人关注的问题。转草鱼生长激素重组基因(CAgcGH)鲤鱼具有明显的快速生长和饵料节省效应,鱼体有高干物质含量及高蛋白低脂肪的生化组成,是一种优质食用鱼。把一种鱼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鱼,即转“全鱼”基因后,受体鱼基因组改变的程度,仅相当于两种杂交的10万分之一左右,因而它对水生态系统的胁迫作用轻微的,充其量可视为与相应杂交鱼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