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枢神经系统 ,成年后新神经元发生主要见于两个脑区 ,即室管下区 (subventricularzone)与海马的颗粒下区 (subgranularzone)。正常情况下 ,除上述脑区外的其它脑区能够产生神经胶质细胞 ,但是不能产生神经元。为了研究神经元和 /或神经胶质细胞对来源于成年的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Song等分离了成年大鼠海马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将其分别或联合与来自成年的、依赖FGF 2的神经干细胞共培养 ,意外地发现神经元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 ,而星形胶质细胞则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QX  Liu SJ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3):243-246
传统的观点认为 ,生物体的不同组织与器官内存在不同类型的定向干细胞 ,可以分化产生所在组织与器官的细胞类型 ,参与组织的正常更新或者损伤后的再生。但是 ,最近一系列的研究表明 ,一些胚胎与成年动物体内的定向干细胞转移到其它环境时 ,能够产生一些适合新环境的、与干细胞来源组织不相关的细胞 ,被称为干细胞可塑性  相似文献   

3.
胶质细胞是脑内数量最多的神经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NG2胶质细胞等多种类型,具有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稳态、支持和营养神经元、调控神经信号传导等多种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特定的胶质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干细胞的特性,发挥干细胞的功能。例如,在病理损伤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均会被活化而出现增殖、分化,体外分离培养可自我更新形成神经球。这些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形成的神经球能够被诱导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此外,通过强制性表达外源基因能将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这可能也是其干细胞特性的一种体现。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放射状胶质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星形胶质细胞、NG2胶质细胞与其它类型胶质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干细胞特性形成的条件、它们可能产生的子代细胞以及涉及的分子信号调控通路。深入探讨胶质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及生理功能,有利于促进其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领域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干细胞是指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能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众多神经细胞。成年哺乳动物内源性神经再生能力有限,无法弥补因神经疾病而导致的神经细胞缺失,因而,人们开始寻求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在动物模型上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建立了多种移植方法。该文就神经干细胞的特性、来源、移植方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实验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IL-1β和胎牛血清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成年大鼠纹状体区分离神经干细胞,使用白介素-1β、神经生长因子、全反维甲酸和不同含量的胎牛血清作为诱导因子,通过免疫荧光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分化。结果表明胎牛血清有助于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IL-1β虽然对神经元数目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却有明显促进作用。神经生长因子和全反维甲酸对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数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观察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入成年大鼠纹状体后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状况。自14天胎鼠脑室下区分离获得神经干细胞,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扩增并进行鉴定。经4~5代的扩增后,以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移植入成年大鼠纹状体内,然后分别于移植后2周、4周、6周和8周时做脑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数量、定位和分化情况。8周后移植细胞的检出率约16%;移植细胞向周围宿主组织有广泛的迁移表现,尤以沿着白质束向头尾方向的迁移最为显著,最远向后侧达到内囊;纹状体中移植细胞主要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最多,主要位于移植区与宿主组织临界部位,而神经元处于移植区中央。培养的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可以作为移植替代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供体细胞源,而移植中的迁移现象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不同于已经完成分化的细胞,干细胞即使在成年生命体中都一直维持在不分化的状态,因而被认为具有潜在的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成年动物体内的干细胞都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的G_0期,因此不参与增殖活动。在特异的环境或体内因子的刺激下,干细胞能够被激活,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完成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神经再生(Neurogenesis)是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经过迁移、增殖,最终分化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神经细胞的过程。以往人们认为,神经再生只存在于胚胎期或外周神经系统,近几年发现,在成年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存在神经再生,研究发现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是神经再生发生的主要区域之一,产生新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通过RMS通路运输至嗅球进而对嗅觉损伤部分进行修复。本文主要从成年神经再生的发展、神经再生与疾病的关系、神经再生的过程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脑穿刺损伤后伤灶组织中大胶质细胞的变化、性激素对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以及反义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对Ast形态结构,反应性胶质化及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胶质瘢痕中增生的大胶质细胞主要是Ast,GFAP对维持Ast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在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不是反应活跃的细胞成分;性激素对Ast的反应性胶质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10.
神经干细胞及其对脑缺血损伤的潜在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神经元在成年哺乳动物脑的特定区域出现,起源于海马齿状回和室下带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采用双标技术可以检测新神经元的发生,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的潜能,受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调控,证据显示成年人脑海马齿9状回的颗粒细胞产生新神经元,恒河猴的室下带产生新神经元,迁移到新皮质区分化为成熟神经元,人的神经干细胞已从胚胎前脑获得,缺血损伤可以激活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激活或移植神经干细胞对缺血损伤的脑组织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从而参与神经功能的修复过程,该过程称为神经发生。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神经发生主要发生在哺乳动物胚胎时期,而成体是不存在神经发生的。然而近年的研究表明,成体神经发生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是终生存在的,且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来调控。现就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发生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运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胚胎期和成年期动物的神经组织及人脑中可以分离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能不断增殖并且具有分化成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神经干细胞的这种特性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和损伤的治疗打下了基础.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布、生物学特性、鉴定、增殖与分化及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Guo WQ  Yi HL  Xing Y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4):291-294
放射状胶质细胞(radial glia/RG或radial glial cell/RGC)产生于神经上皮,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发育早期和出生后作为干细胞产生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发育中晚期提供放射状纤维支架引导神经元的正确迁移等。本文就放射状胶质细胞的产生、特性、功能等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成年哺乳动物海马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可生成新的神经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脊椎动物 ,包括人的一生中 ,大脑海马齿状回都会不断生成新的神经元。这些新神经元的前体存在于海马齿状回的亚颗粒层。过去从对成年哺乳动物海马组织的培养中发现 ,干细胞能自我更新并且能生成新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但它们的原始前体细胞尚不清楚 ,研究发现亚颗粒层细胞———一种具有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免疫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 ,在正常情况下或在用化学方法去除活跃的分裂细胞之后 ,可分裂和生成新的神经元。我们也对一定数量小的电子致密亚颗粒层细胞 (称之为D细胞 )进行了研究 ,发现它们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 ,在新…  相似文献   

15.
对幼年、成年与老年Wistar大鼠大脑躯感皮质的胶质细胞的电镜研究表明:老年大鼠胶质细胞脂褐素增加和卫星化增多;在胶质与神经元胞体之间,神经元的胞质膜和胶质贴近处出现表面下复合器的情况也增多。星形胶质细胞还有胞质肥大和微丝增多的倾向。在个别老年动物中见到一种特殊的多层平行膜板状髓鞘样结构出现于胶质与神经元胞体之间。  相似文献   

16.
<正>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了脑组织,根据分子表达谱和功能,这两类细胞各自又具有多样性。在成体脑,新生的神经元参与修整生理或病理改变中的神经网络,而新生的胶质细胞为神经系统提供必要的支持。成体脑神经干细胞(NSC)是成年个体脑组织适应机体内环境变化、参与神经网络的重组和修复的重要基础。干细胞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在成体的许多组织中发现了多能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参与组织的正常修复。神经干细胞在体外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成体神经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都能分化成成体神经系统中的各种神经细胞。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因此神经干细胞可以应用于神经损伤或者神经疾病的修复。本文概述了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及其生长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8.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均存在神经干细胞,具有潜在的增值和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神经干细胞可向多个方向分化,生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这为利用神经干细胞进行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和损伤的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Qu等把神经球状态的未分化人神经干细胞 (HNSCs)注射到大鼠侧室。 30天后 ,发现移植的HNSCs分化成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这些细胞以非常有序的模式迁移到海马和皮层部位。形态学显示BrdU标记阳性的细胞沿侧脑室壁分布 ,有一些细胞则直接迁移到脑室内壁 ,而且与宿主脑建立了功能性联接。组织化学进一步证实 ,在大脑皮层HNSCs来源的 βIII tubulin阳性细胞长出朝向皮层边缘的树突 ,而在海马这些细胞表现出多重突起和分支 ,星形胶质细胞着色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神经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希望。神经干细胞(NSCs)是指自我更新、且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退行性变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开始启动神经修复,但受到数量及微环境的影响,作用非常有限。近年,人们采用各种体外培养方法,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脊髓损伤等方面做了很多动物及临床前研究。本文综述神经干细胞移植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