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两个菌生的虫草新记录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3.
虫生真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梁宗琦 《生物多样性》1996,4(4):235-241
虫生真菌分属菌物界各分类阶元,它们除在物种上种类繁多外,在形态结构、生活史、繁殖方式、致病机理和次生代谢产物方面亦极具多样化。了解虫生真菌的多样性对正确鉴定它们的分类地位,探明疾病发生的侵染单元,以及多方位,多层次地利用虫生真菌的功能和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省宽阔水自然保护区的9种虫革,它们是多壳虫革新种(Cordyceps polycarpica Liang & Liu sp.nov.),鼠尾虫革新种(Cordyceps musicaudata Liang et Liu sp.nov.),针孢虫草(Cordyceps acicularis Rev.Ex Berk.),罗伯茨虫草(Cordyceps robermii (Hook.)Gray),下垂虫草(Cordyceps Bugans Pat.),沫蝉虫草(Cordyceps tricentri Yasuda),丝虫草 (Cordyceps filiformisMoureau), 泽地虫草 (Cordyceps paludosa Mains)和球头虫草[Cordyceps sphecocephala (Kl.) Sacc.]。  相似文献   

5.
采用凹玻片悬滴法测定了玫烟色棒束孢在高温、紫外照射、紫外保护剂和杀菌剂等逆境胁迫下分生孢子的存活率。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Pf9606分生孢子在36~45 ℃高温下连续处理24 h后,该菌孢子几乎不能存活;36~45 ℃短时高温处理后,随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孢子存活率明显降低;随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玫烟色棒束孢孢子存活率明显降低,当紫外照射50 s时,孢子存活率为55.33%,当照射时间延长为180 s时,孢子不能存活;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和高浓度的荧光素钠可提高玫烟色棒束孢抗紫外照射能力,抗坏血酸的理想浓度为0.2 mg/mL,荧光素钠的理想浓度为0.9 mg/mL,而不同浓度的刚果红和氧化锌对玫烟色棒束孢没有保护作用;玫烟色棒束孢与杀菌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70%代森联和58%甲霜灵锰锌混用后,对该菌孢子存活影响较小,不同浓度下孢子存活率均达85%以上,而常规浓度的氟吗·锰锌对玫烟色棒束孢孢子存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分离自山东沿岸潮间带海藻的3个中国新记录种:石生束格孢霉Sarcinomyces petricola、鼠灰帚霉Scopulariopsis murina和球孢帚霉Scopulariopsis sphaerospora。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标本室(OUCMB)。  相似文献   

7.
刘远超  徐济责  李丹  李玉 《菌物研究》2014,(1):13-15,21
报道了采自辽宁省浑河源自然保护区和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个辽宁省新记录伞菌,分别是红鳞环柄菇(Lepiota squamulosa T.Bau&Yu Li)、红鳞白环菇[Leucoagaricus rubrotinctus(Peck)Singer]、天鹅色环柄菇[Leucocoprinus cygneus(J.E.Lange)Bon]、银丝包脚菇[Volvariella bombycina(Schaeff.)Singer]、二孢蜡蘑[Laccaria tortilis(Bolton)Cooke]、黑毛桩菇[Tapinella atrotomentosa(Batsch)utara]、酒红褐鳞伞(Pholiota vinaceobrunnea A.H.Sm.&Hesler)、赭红方孢粉褶蕈[Entoloma quadratum(Berk.&M.A.Curtis)E.Horak]。文中描述了这些种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相似文献   

8.
SDE-GC-MS法分析三种虫生真菌菌丝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的方法分析了蝉拟青霉、拟细羽束梗孢、根足被毛孢菌丝的挥发性成分,从中分别鉴定出44、28和19种化合物,它们主要为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醇类、烷烃类、酯类和醛类。成分比较发现,3种虫生真菌挥发性物质中有3种主要共有成分,分别为丁羟基甲苯、1-辛烯-3-醇、苯乙醛。除共有成分外,它们各自都有大量特有成分,其中蝉拟青霉主要有5-甲基-2-呋喃-乙酸酯、反式-2,4-癸二烯醛、长叶烯等;拟细羽束梗孢主要有5-羟基-2-癸烯酸-δ-内酯、2,4-二甲基-恶唑、苯酚、β-榄香烯等;根足被毛孢主要有3,4,5-三甲基-苯甲醛、1,3-二甲基-3,4,5,6-四氢化-2(1H)嘧啶、顺式-2-羟基-1-(羟甲基)-9-十八碳一烯酸乙酯。  相似文献   

9.
《菌物学报》2017,(6):773-775
报道尾孢类真菌3个中国新记录种:寄生在毛蔓豆Calopogonium mucunoides上的毛蔓豆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alopogonii,寄生在中平树Macaranga denticulata上的血桐生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acarangicola和寄生在毛胶薯蓣Dioscorea subcalva上的薯蓣假小尾孢Pseudocercosporella dioscoreae。提供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手绘图及与近似种区别的讨论。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及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10.
范黎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1):1739-1739
虫生真菌指寄生于昆虫、蜘蛛的幼虫或成虫的真菌,它们进入虫体后较长时间保持虫体不腐烂。虫生真菌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使得它们有可能产生多种独特的化合物,事实上,虫生真菌已经成为人们发  相似文献   

11.
赵曰锋  杨信东 《菌物研究》2009,7(3):134-134,147
报道了吉林省新发现的虫草属真菌细座虫草[Cordyceps tuberculata(Lebert)Maire],并对其形态特征及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2.
2013年8月8日,在辽宁省凌源市青龙河自然保护区红石砬子山主峰(40°47'N,118°55'E,海拔1 253 m)采集到2号亚洲蝮属(Gloydius)蛇类标本,经鉴定为中介蝮(G.intermedius),系该种在辽宁省境内首次发现。本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标本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其分布格局和生物地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13.
辽宁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的形态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采自辽宁省内14个地方的173份土样和植物组织材料进行分离,获得了54株Trichoderma菌株,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12种木霉菌,分别是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粘绿木霉(T.virens)、卷曲木霉(T.spirale)、顶孢木霉(T.fertile)、粗壮木霉(T.strigosum)、长孢木霉(T.longipile)、钩状木霉(T.hamat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其中长孢木霉为中国新记录种,粗壮木霉和卷曲木霉为东北地区首次报道。文中列有辽宁省木霉属真菌的分种检索表,并附有各木霉菌的生境和分布。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虫草属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记述首次在长白山及净月潭采集到的蚂蚁虫草 (CordycepsmyrmecophilaCes )的形态特征及生态分布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土地荒漠化概况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宁省土地荒漠化概况及其防治对策朱教君,姜凤岐(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LandDesertificationinLiaoningProvinceandCountermeasuresforItsPrevention¥ZhuJi...  相似文献   

16.
李明  李玉 《菌物研究》2011,9(2):69-76
为掌握辽宁省的黏菌资源,在位于辽宁省宽甸县的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桓仁县的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黏菌标本的采集,并根据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复核了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保存的辽宁省产的黏菌标本,明确了辽宁省已知黏菌5目8科24属90种,其中有5个属为辽宁省新记录属,有34个种为辽宁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7.
综述辽宁省食用菌近30a的发展历程,展示品种选育、栽培模式、药用菌开发、加工及副产物利用的产业现状,根据辽宁省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自主品种选育、创新栽培技术以及功能拓展、科技平台建设等产业化发展方向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辽宁蚧虫寄生蜂二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自辽宁阜新的蚧虫寄生蜂2新种:微小玛丽跳小蜂Mayridia parva,Wu et Xu,sp.n和短棒多丽跳小蜂Doliphoceras brachyclavae Wu et Xu,sp.n.。本文也是玛丽跳小蜂属Mayridia Mecet和多丽跳小蜂属Doliphoceras Mercet在我国分布的首次记录,标本夏放于激光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应用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