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微生物学”课程是酿酒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培养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学团队深入改革“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一流本科课程。通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课程育人价值,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建设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平台“微生物学”课程线上教学全套资源,构建“夯实基础-解构问题分析训练-研讨课”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学习模式,改革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以及指导学生参加科创竞赛等教学改革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社会储备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工科院校建设一流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去水增金”是国家对新一轮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计划的形象化概括。基于“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课”建设标准,依据多年课程建设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思路。发挥教研室工作职能,构建教研室教学共同体,依据专业培养需求设计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方向;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提升,体现课程的“高阶性”;采用“互联网+”等线上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和创新报告等线下教学模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教学模式,加强课程的“创新性”;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突出全程评价与实验技能考核,增加课程学习的难度和深度,提升课程的“挑战度”。  相似文献   

3.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构建课程思维导图、挖掘与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教学的改进。实践证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徐芳芳  谢宁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4):1255-1263
互联网时代下新兴技术推陈出新,传统讲授型课堂面临诸多挑战。秉承“教”与“学”并重的理念,深圳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探索并初步实践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开放课程(small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综合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对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大模块进行了系统重构,将每个教学单元设计为讲授(presentation,P)-内化吸收(assimilation,A)-温故知新(review,R)-讨论(discussion,D)-讲授(presentation,P),即P-A-R-D-P这5个环节,其中课前P-A环节采用线上SPOC、课中R-D-P采用对分课堂形式。这样的混合教学模式既不忽视传统课堂中教师系统传授知识的重要性,也不完全让学生自学,打造了教师充分设计、学生充分参与的良性互动课堂氛围,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达到“教”与“学”及“权”与“责”上的动态平衡,获得了学生的充分肯定,达到了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开发、整合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为重点,构建课堂课程教学、研究性课程教学、选修课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功能性学校生物学课程体系模式。以“学会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体验的研究性学习,以兴趣培养、特长培养的选修课学习,以旨在对课堂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和选修课课程进一步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分年级、分内容的多种课程资源并举的实施途径,重在过程、创新性评价的方式,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陈峰 《微生物学通报》2015,42(9):1802-1808
在上海交通大学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知识关联教学策略的应用与实践。力求通过知识关联教学策略与方法,帮助教师在课前消除教学“盲点”,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关联与知识构架,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学数字课程是以微生物学知识内容构建、借助高等教育出版社云课程平台传播的课程。作者编著的《微生物学数字课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学数字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应用。该课程结构设计包括章节名称、作业、基本问题、小组专题讨论、课程论文、自由讨论区;资源设计包括教学录像、电子资源(教学课件、动画等)、网上自测;交互设计包括讨论、留言、疑难解答等;构建出课前教师在平台发布课程资源和学习任务—学生登录平台观看资源—课中教师进行疑难问题解答及知识总结—学生进行问题讨论、课题成果汇报—课后学生提交作业及网上自测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微生物数字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素养及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校“微生物学模块化实验”课程获评为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优良线下课程、创新课堂教学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流课程建设的4个核心要素。首先,我们通过开教学研讨会集体备课;组建微信群及时交流讨论;组织申报教改项目、撰写教改论文、编写教材、参加教学比赛等活动,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教改愿望强、分工协作好的教学团队。其次,按“金课”标准建设线下课程体系,采用以模块化形式将微生物学实验建设成综合性、研究型实验课程,形成了“学习内容模块化、学习方式探究性、实验技术综合性”的特色;线上课程增加拓展性学习内容,提升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家国情怀、科学家精神、学术规范、社会责任意识等课程思政元素无痕化融入课程建设中。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和以赛代练教学法促进学生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与教学紧密结合,使得教学工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为了促进微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水平的提高,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依托超星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师生共同参与建设微生物学野外实习在线课程来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调查反馈认为互联网+实习的教育模式教学效果良好,能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建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推动了微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有效促进了本校微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杨希  高强  梁鹏  何慧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0):3910-3922
微生物学属于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生物、食品科学、临床医学等大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综合性强、知识涉及面广,所以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效果。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因此,我们采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并针对连续3个不同年级的相同专业班级做出教学改革,通过学生期末闭卷成绩、过程考核(签到率、课堂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成绩与学生反馈评语对教学成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的班级学生期末闭卷成绩中不及格率低于未改革的班级,“良好”与“优秀”学生比例均高于未改革的班级,过程考核成绩远高于未改革的班级,说明“趣味教学法”教学改革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认为,在大学微生物学课堂上,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引入趣味教学内容并适时展开,有助于改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性综合实验在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在食品微生物实验中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验证性实验改为连续综合性实验,逐步引入创新设计性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改革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同时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意通过创新性综合实验付诸实施,培养了创新意识和综合实验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生物工程类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微生物学”以中文授课为主,但随着“双一流”建设等教改政策的推进及学生求学多元化需求的增加,全英文“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已势在必行。华东理工大学自2016年即开始“微生物学”全英文授课,并在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微生物学”全英文课程开设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方面也领先于同年级其他同学,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动物科学学院多专业、多方向的特点,进行了"动物微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探索。从组建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入手,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引导式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医学微生物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培养医学院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把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和基于案例的学习(CBS)的引导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精心设计引导式教学内容,釆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式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医学微生物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本校2015级、2016级及2017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在基础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并试行了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及开放性科研性实验。通过改革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高了他们交流合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的评审认定是教育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极大地促进了任课教师对标评价量规进行教研教改。为促进环境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的教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全英课程组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下,对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和实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注重课程思政和因材施教,增加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针对工科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引入实际工程的应用案例,在课内外补充环境微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教师的科研成果,注重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从多方面强化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申报并获认定为首批国家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和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相似文献   

17.
对工科微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通过考试方法改革,引导学生设计微生物产品并撰写可行性报告,模拟设计创业项目;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结合学科前沿,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国家标准,加强学生法规意识;将微生物代谢产物与相关的商业产品相结合,培养学生对市场的洞察能力,通过成本核算,提高学生成本意识和理财能力;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提高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手段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分子与细胞"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全新的整合课程,具有学时多、难度大且要求和临床专业紧密结合的特点。如何转变临床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临床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的焦点。该研究通过基于嵌入式文献阅读和临床案例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将课堂主阵地由线下转移至线上,为线下课堂提供了更多创新融合的方式,同时增强了医学生对于生命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为培养具有精准医学专业背景的医学生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三年的翻转课堂实施,临床专业卓越医生试点班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以及学生成绩显著提升,说明在临床专业整合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化分离技术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高等教育面临着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形势下,面对教学时数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实,针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加强课内师生互动和课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变单一期末考试考核为全面能力评价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实践证明,通过教学改革,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学科知识,增强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从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以及多元化考核方式的运用这3个方面阐述了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探索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